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083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docx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第一单元1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向学生介绍医学、工业制造、音乐、数学、天文学、造纸术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俄发明和创造,使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的感情。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探究造纸术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知识: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课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板书课题

二、   介绍祖国悠久历史和文明成就

1神医扁鹊和华佗再世

(1)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从生活中“吃中药”引入,了解中医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加深对中国古代医学家和他们的医学成就的认识。

2.灿烂的青铜文明

(1)  用课件展示搜集到的青铜器的图片。

(2)  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初步了解青铜器制造过程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在工业制造和音乐方面的成就。

(3)  让学生调查课本上文物的来历及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写一篇介绍说明,在小组或全班展示。

3.领先的天文与数学成就

(1)由问题“圆周率的创始人是谁?

”“我国最早的数学书籍是什么”?

引入。

(2)通过介绍数筹等计算工具,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通过《九章算术》的介绍,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特色及在数学史上的成就。

4张衡与地动仪

(1)提问:

地动仪是干什么用的?

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又是谁发明创造的?

(2)利用学生搜集的有关张衡的资料进行交流。

(3)阅读教材,了解的动议的构造和它的报告地震发生的原理。

(4)议一议:

听了张衡地动仪的故事,你从中能够学到什么?

5在造纸中感受中华文明

(1)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纸?

(2)从“纸是谁发明创造出来的”入手,介绍纸的发明过程,接着介绍中国造纸术向世界传播的情况。

三、   回顾总结本课。

四、   作业:

搜集用关电气和汽车发展历史的资料。

 

2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人类文明经历的几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的意识;通过走进信息时代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适应社会和学习基础知识的自觉意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客观、全面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知识:

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其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电气和汽车发展历史的资料,有关电子计算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追溯工业文明进程

一、 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瓦特图片)

师:

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

教师简介“蒸汽大王”瓦特的故事。

讲完后问学生:

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它是工业革命时期最富创造性的发明。

那么,谁知道工业革命时期还有那些发明创造呢?

 

让学生简单列举。

师:

根据搜集资料情况分组。

搜集以发明和使用机器为代表的蒸气时代资料的同学一组;搜集以电气和汽车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时代资料的同学为一组。

请把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综合,然后按照进程在教室里张贴。

二、 整理资料

学生自由结组,整理手中的资料。

教师适时指导。

三、 张贴资料、参观

课件出示有关工业革命的部分图片,师生共同动手,把资料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按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张贴位置摆好。

然后大家一起参观展览。

四、 有感而发

师:

参观了我们自己的“工业革命展览”,你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

学生畅所欲言。

五、 总结归纳

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追溯了工业文明的进程,知道了历史上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科学技术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将来有一天,你也能为人烈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二课时走进信息时代

1、      从生活经验引入课题

同学们,电脑一座尽力寻常百姓家庭,成为了我们学习生活得好

帮手,谁来说说电脑都可以帮我们干什么?

学生发言。

2学生阅读课文第11页,感受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2、质疑问难,展开合理的想象

讨论交流:

如果没有计算机,世界将会怎样?

3、阅读教材,整理归纳

,学生自读教材,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指名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负面影响?

4、总结本课,展望未来,增强学习的信心。

3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教学目标态度:

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增强他们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

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

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懂得科学是反对迷信的思想武器,自觉的学习科学、宣传科学。

用科学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

移风易俗。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封建迷信骗人、害人的事例;搜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向邪教宣战

一、    讲故事导入

教师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封建迷信害人的故事。

在志明清学生讲一讲发生自己听说或看见过的有关事例。

揭示课题: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二、    建迷信害人不浅

1、   1教师通过作磷发光和药液辫字的实验,让学生看清将迷信欺骗人的伎俩。

2议一议:

你对这些迷信活动怎样看?

三、向邪教宣战

1放有关邪教受害者刘思影的录像片。

2.向学生展示乌干达邪教组织自杀纪录的有关材料,说明世界上还有很多的邪教组织,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变幻着不同的面孔欺骗人、迫害人。

四、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标语、作文)进行科普宣传。

 

第二课时崇尚科学

一谈话导入

科学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用自己毕生的经历甚至宝贵的生命去不断探索和捍卫科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和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二、教师讲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的故事。

三、交流讨论

科学家为了真理不畏艰险、不断追求的事迹说明了什么?

四、从小爱科学

1、师:

你知道爱迪生吗?

你知道爱迪生有哪些发明吗?

学生自读教材20页,并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材料小组交流。

指名在全班说说:

你还知道爱迪生的那些发明,从他的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2、学生自己阅读卓琳同学的故事。

讨论:

周林同学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3、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科学小设想,课下做一做。

 

 

板书设计:

3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封建迷信害人不浅

向邪教宣战

追求科学与真理的人们

从小爱科学

 

4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

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搜集能力和整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知识: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和色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科技发明的资料;学生分组搜集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地的发展,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很多,你都知道有什么发明?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指名谈谈。

二、    小小科技发明展览会

1.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科技发明材料。

2.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交流本组所搜集的科技发明。

3教师补充介绍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

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

4.讨论:

日常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动手创造上还有那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    总结本课

 

板书设计:

4.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

中国的重大发明

世界十大发明

 

第二单元1灾难深重的中国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了解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了解和探究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苦难,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能力:

使学生学会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关注历史的习惯,以及用历史的关掉看待问题的习惯;通过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

了解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以及外国列强由此发动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知道林则徐为维护中国民族利益而进行的“虎门销烟”壮举,认识英国等西方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再加上卫国列强罪恶的侵华战争,使圆明园付之一炬的历史;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准备《时局图》的教学挂图;2、准备《林则徐》影视资料

3、收集历史上外国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主要内容。

4、准备有关鸦片危害人体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鸦片侵蚀中国圆明园的倾诉

一、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师:

同学们,你到过北京吗?

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将虎门销烟作为中国革命的开始?

二、   鸦片侵蚀中国

出示:

“鸦片战争前后仅一百年间的中国人吸食鸦片示意图”

教师:

鸦片大量输入,危害严重,鸦片战争前40年中,英国走私入中国的鸦片多达40多万箱,掠走三四亿两白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粉碎了英国利用鸦片掠走中国财富的美梦,英国人不肯罢休,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讨论:

分析《中英南京条约》若干条款,说一说为什么它是不平等的?

三、   圆明园的倾诉

学生先读有关教材

教师介绍圆明园的面积、规模、珍宝与文物资料。

讨论:

站在圆明园废墟上,你会想到什么?

交流汇报收获。

  

第二时: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一、   用《七子之歌》导入。

闻一多先生又一首著名的诗叫“七子之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被外国列强夺取的七处失地比喻为脱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

你知道是那些地方吗?

(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二、看《时局图》反思历史

投影出示:

《时局图》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教师从侵占中国领土的猎枪国家、中国被吞噬的地区两方面讲解,突出体现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和凶残面目。

指出图中各种动物和标识代表那些帝国主义国家。

(熊:

俄国、鹰:

美国、老虎:

英国、蛤蟆:

法国)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旁所提的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讲讲诗的含义。

(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心和对祖国危亡的担心,呼吁中华民族款块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诗的意思是:

中国人都在沉睡中,人民哪里知道爱国就等于爱家,人们要是知道醒来就在今天,不要等到土地像瓜似的给人分割了。

学生自读短文《上海租借地的:

“耻辱牌”》,教师说明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景升上摧残和凌辱中国人民,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设计:

 

1   灾难深重的中国

鸦片侵入中国——《中英南京条约》

圆明园的毁灭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2人类渴望和平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事件,使学生认识反抗日本侵略者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树立为人类和品、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意识;通过了解百团大战等,树立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思想意识。

能力:

通过讲述九亿八十遍或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收集、整理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

知识: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直到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知道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过程及结果;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知道平行过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的历史意义;认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冲突和战争依然存在的形式。

教学准备: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欧洲战场挂图,两次世界大战的损失示意图。

2.收集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小故事,收集当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事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世界大战的灾难历史不会忘记

一、世界大战的灾难

师: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上战争最为频繁的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

课件演示:

萨拉热窝事件。

指名说说一战导火索是什么?

教师:

补充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2、大战造成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3、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除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外,还爆发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欧美国家的许多罢工;4、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师:

谁知道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那年爆发的?

(根据情况教师补充介绍勃发的经过,讲一讲诺曼底登陆)

二、历史不会忘记

1、教师介绍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课件演示: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3、放《血战台儿庄》;《地雷战》片断

4、学生谈谈感受。

  

第二课时:

用抗战洗刷百年耻辱

一、   激情导入

播放教师编辑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

是: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强盗逢战必败,先后于22个国家签订了45个不平等条约,在外来势力恣意侵略和奴役下,背负着巨大的耻辱,终于在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们应用的抵抗下签订了投降书,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8年的抗战中,发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斗,诞生了许多奇特的斗争方法,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雄。

面对这段沧桑历史,你有何感想?

指名学生谈谈对抗日战争的印象

师:

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硝烟,去感受一下无数中华儿女怎样万众一心、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万里长城,用抗争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二、资料的整理与筛选

在回顾抗日这段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资料最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根据学生自己收集来的资料,分析整理)

根据学生的资料分为:

介绍著名的战役组、介绍人民发明的种种奇迹的斗争的方法组、介绍著名的抗日英雄事迹组。

请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和兴趣自己结组。

在小组中把手中的资料与其他组员的资料进行最后的整理和筛选,用你们认为最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展示给大家。

三、交流展示

1.    第一组介绍著名的战役

(教师一不分社为展台。

以图片形式展示战争中的数字,此澳组在讲解时,有数字展开对战役的描述)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师:

亿万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欲学奋战,我们来看一段影片,听完了小组的介绍,看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师适时补充:

这样一至一不浅、手榴弹为主要的作战武器的步兵部队,与强大的日本陆、海、空军对抗了14年。

2.    第二组介绍抗战中有人民发明的种种奇特的斗争方法

(学生以自创漫画的形式介绍,可以安排教师中的一部分作为“漫画展览板”。

讲解时,同学们的注意力放在这一部分,边讲解边演唱一些抗日歌曲)

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

师:

当时的人民群众在抵抗强大的敌人是,高招妙招层出不穷,你们的到了一些什么启示?

教师适时出示《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的歌曲、结合这歌曲来共同欣赏。

3、第三组介绍著名的抗日英雄事迹

(学生一讲故事、自创诗歌、自做课件、采访琴声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革命家等形式介绍)

杨靖宇、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

教师出示一组抗日英雄图片,结合音乐共同怀念。

师:

让我们为这些牺牲自己换来我们大家今天幸福生活的英雄们,说一句发自心底的话吧!

四、   激情总结

这个自1840年以来的屈辱了近100年的中华民族,终于用全国人民的英勇战斗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国际尊严。

在中华民族抵御爱来侵略的历史上,没有哪一次战争,向抗日战争这样让中华民族付出如此重大的代价:

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为5000万,中国牺牲人数是2100万,中国受伤人数是1800万,牺牲的中国军人是200万,牺牲的高级将领是252人。

使这些生命把日本鬼子的百万大军被打垮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将被改写。

让我们为这个伟大的国家,有这样伟大的人民而感到骄傲吧!

(放国歌)

 

第二单元3携手共创和平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了解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维护世界和平方明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体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学生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关心国防建设、献身国防发展的意识;通过学生了解诺贝尔的故事和关看有关和品德宣传画,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建设祖国的斗志。

能力:

通过查阅中国历史上爱好和平人士的事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并设立诺贝尔奖励基金等故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通过寻找人们表达对和平期望的事物、为实现奥运会总值我们能做些什么等调查、探究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知识:

了解未赢得和平而做出不懈努力和极大贡献的代表性人物;了解世界人民渴望和品德美好愿望;指导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掌握我国军队在捍卫祖国和实际和品与安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坚信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教学准备:

1.了解中国历史上爱好和平人士的事迹;

2.收集联合国徽章图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的会场土、有关我国维和部队的资料;

3.收集有关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的文字资料,特别是中国体育健儿取得成绩的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国人的和平努力为了永久和平

一、   激情导入

师:

19世纪以来,面对中国“瓜分豆剖”的局面,一批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为了中国的和平、安宁和强盛英勇奋斗,孙中山、毛泽东就是杰出的代表。

二、   中国人的和平努力

1. 出示孙中山、毛泽东的图像。

教师讲述孙中山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历和取得的胜利。

着重简述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所取得的丰功伟绩。

2. 学生在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英雄的故事。

3班内交流

4、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适当补充

(重点介绍教材中图片上的爱国人士关天培、邓世昌、闻一多的故事)

三、   为了永久的和平

师:

和平是人类的美好没想,也是人们终身理想、人们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和平的美好愿望。

1. 学生阅读P41教材,《为和平而牺牲的中国专家》郁建兴、《潘氏金淑》、《为和平献身的拉宾》了解世界上有许多人为世界和平发展继续努力着。

2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人们可以用哪些形式表达对和平的期望。

 

第二课时:

介绍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联合国,我们呼唤和平

一、师:

同学们一定看到过红十字标志吧?

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使我们总能听到红十字会这个组织的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个组织的来历吗?

自读P43教材,指名说说。

出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有关图片、奥运会会旗、徽章图案

请学生介绍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为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作贡献。

二、师:

联合国是一个什么组织?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是谁?

出示联合国旗帜和徽章图片

师:

说明联合国徽章的含义(联合国徽章的图案是:

一幅面对北极的世界地图,涂上有陆地和海洋,象征联合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地图的周围环绕着橄榄枝,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纪和平。

三、学生自读p47—49教材,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我国军队现化建设情况。

四、   我们呼唤和平

以“做和平使者”为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

 

教学板书:

3携手共创和平

中国人的和平努力辛亥革命

遵义会议

国际组织国际红十字会

国际奥委会

联合国

我们呼唤和平

  

4愿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教学目标态度:

培养关注世界、关爱他人的意识。

培养为有困难人提供帮助和显出爱心的习惯。

能力:

培养并逐步提高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

了解贫困地区或国家人们的生活;知道某一地区或世界局势变化的基本情况;学会帮助和支援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准备:

关注世界某地区局势变化,收集各国、各地区、身边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   总结回顾本单元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我国近代那段从屈辱到抗争的历史,感受由于战争而导致的国家贫困,民不聊生的后果。

学生按教材提供的图片信息,寿命世界上还有许多人生活在贫困和战争的阴影下。

二、   爱心关注,帮助有困难的人

讨论:

我们采取什么行动,用爱心去关注他们,用双手去帮助他们?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

关心和帮助,可以是物质上的,如,捐书、捐款、捐物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些安慰信、与贫困少年举行联谊活动等。

三、   关注世界,奉献爱心

出示教材中的一组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国际组织在国际支援和原酒房米面发挥的作用。

学生谈谈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注世界,呼唤明天。

 

板书设计:

4、原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战争自然灾害

爱心关注

手拉手

 

第三单元1、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而在内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能力:

学会从图片、表格、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将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观察身边生活,采集相关资料,比较紧系变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知识: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

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

教学准备:

1、《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歌曲VCD

2、有关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些录像资料

3、课前调查、采访唐山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完成调出报告。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课前播放《春天的故事》

2、         师:

同学们,一曲《春天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1978年,在那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