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062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docx

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

2019年寒假作业之高中化学《必修1》练习八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1.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B.NO2C.PM2.5D.CO2

2.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

A.不锈钢餐具B.大理石地板C.石墨棒电极D.水银温度计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Fe→Fe3+B.HCl→C12C.MnO4-→Mn2+D.NH3→NH4+

4.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可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豆浆B.NaCl溶液C.蛋白质溶液D.Fe(OH)3胶体

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烧碱、纯碱均属于碱B.氨水、液氯均属于电解质

C.H2SO4、NH3均属于酸D.SO2、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6.一定条件下,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一步可得到的是(  )

A.FeCl2B.SO3C.NH3D.HClO

7.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

A.分液B.溶解C.过滤D.蒸发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

B.溶解NaCl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

9.下列对Na与H2O反应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a熔成光亮小球B.Na沉在水底

C.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D.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10.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NH3B.Cl2C.NOD.CO2

11.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碳酸钙固体放在广口瓶中B.新制氯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71gCl2含有的氯原子总数为2NA

D.0.1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1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B.NH4HCO3

NH3↑+H2O+CO2↑

C.Cl2+H2O⇌HCl+HClOD.Fe2O3+3CO

2Fe+3CO2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B.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2H++CO32-=CO2↑+H2O↑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

SO2+OH-=HSO3-+H2O

D.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l2+2OH-=Cl-+ClO-+H2O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u2+、NH4+、OH-B.Na+、SO42-、K+、Cl-

C.Na+、H+、Fe2+、NO3-D.Ba2+、Na+、OH-、SO42-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铁丝与水蒸气反应时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光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会形成膨胀的黑色“面包”

1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刻制含铜箔的印刷电路板

C.漂白粉久置于空气中会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

D.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1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蒸馏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①Ca(ClO)2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②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

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和杀菌消毒

④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⑤Na2O2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⑥H2O2可用作绿色氧化剂

⑦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馒头

⑧钠失火后可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A.①③⑦⑧B.①②⑦⑧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⑦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一定含有K+

B.用Ba(OH)2溶液来鉴别NH4Cl、(NH4)2SO4、K2SO4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D.定容时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21.某实验小组组装了下列所示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CO2

B.

实验室制取氨气

C.

制取Fe(OH)2沉淀

D.

验证氧化性Cl2>I2

22.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CO32-、Na+、NH4+,进行如下实验:

取样,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样,加入足量NaOH溶液,微热,产生的气体使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含Cl-B.一定不含Na+

C.一定含有Cl-、CO32-D.一定含有CO32-、NH4+

2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100mL稀硫酸中,为中和过量硫酸,且使Fe2+完全转化为Fe(OH)2,共消耗掉2mol•L-1NaOH溶液150mL.原硫酸溶液的浓度是(  )

A.0.5mol•L-1B.1mol•L-1C.1.5mol•L-1D.2mol•L-1

24.已知氧化性:

Br2>Fe3+向含有2molFeBr2的溶液中加入含a molCl2的氯水,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Fe2+>Br->Cl-

B.当a≤1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Fe2++Cl2=2Fe3++2Cl-

C.当a=2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为:

c(Fe3+):

c(Br-):

c(Cl-)=1:

2:

2

D.当a≥3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Fe2++4Br-+3Cl2=2Fe3++2Br2+6Cl-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某固体样品由Na2CO3和NaHCO3两种试剂组成,现取27.4g该样品置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干燥称重,固体的质量变为21.2g,试求:

(1)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______g。

(2)向分解后的固体中加入2mol•L-1的盐酸,使之完全转化为NaCl,所需盐酸的体积至少为______L。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26.下列A~F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仪器E进行分离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水和四氯化碳         b.水和酒精           c.水中的泥沙

(2)配制100mL 0.1mol•L-1NaOH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g.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有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27.请根据如图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向A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8.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回答下头问题:

(1)若A为Na,则固体C的颜色为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A为N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A为S,写出D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A为NH3,则______(填“能”与“不能”)用铁制容器储存D的浓溶液。

写出过量Fe与D的稀溶液反应(还原产物只有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9.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放出气体SO2和CO2。

(1)木炭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当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SO2和CO2共______L。

(2)洗气瓶①、②中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性质依次为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还原性   b.漂白性、还原性    c.漂白性、氧化性d。

还原性、漂白性

(3)证明二氧化碳存在的现象为______。

3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

(2)装置B、D的作用均为______。

从装置C的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3)装置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洗气瓶中盛 放的试剂为______。

(4)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

SO2、NO2等均为有毒气体,为常见的空气污染物,“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 2.5”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属于空气污染物,而CO2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

D。

空气污染物中,有害物质体主要有CO、SO2、NO、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包含PM2.5,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常见的空气污染,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空气污染物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化学与环境、健康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

解:

A.不锈钢餐具,是铁与碳、硅、锰、磷、硫以及少量的其它元素所组成的合金,故A选;

B.大理石地板,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盐,不属于合金,故B不选;

C.石墨棒电极,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合金,故C不选;

D.水银温度计是由汞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合金,故D不选;

故选:

A。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主要考查合金的组成,掌握合金的概念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较简单。

3.【答案】C

【解析】

解:

A.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氯化氢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

C.锰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C正确;

D.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

C。

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氧化剂的变化,氧化剂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剂、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

解:

NaCl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豆浆、蛋白质溶液、Fe(OH)3胶体分散质大小介于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故选:

B。

依据分散系的分类和性质分析,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只要判断出分散系是胶体即可。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

解:

A、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而纯碱是Na2CO3,是盐不是碱,故A错误;

B、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而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液氯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故B错误;

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而NH3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不是酸,是氢化物,故C错误;

D、SO2、CO2均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为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

D。

A、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

B、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D、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本题考查了酸、碱、电解质和酸性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电解质是化合物,混合物和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6.【答案】C

【解析】

解:

A.氯气与F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故A不选;

B.S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SO2,故B不选;

C.氮气与氢气可合成氨气,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一步可得到,故C选;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不能由单质反应生成,故D不选;

故选:

C。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B.S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氮气与氢气可合成氨气;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相互转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

解:

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需先将粗盐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生成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等沉淀,然后过滤除去杂质,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粗盐,无需用到分液操作。

故选:

A。

粗盐提纯涉及到物质的溶解、过滤以及蒸发等操作,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操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

解:

A.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n偏小,会使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选;

B.溶解NaCl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无影响,故B不选;

C.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偏小,会使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选;

D.定容时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V偏小,会使溶液浓度偏高,应使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故D选;

故选:

D。

由c=

及不当操作导致n偏大或V偏小,会使溶液浓度偏高,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高频考点,把握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误差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公式分析误差,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

解:

A、因为钠的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所以钠很快融化成为小球,故A正确。

B、因为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故B错误。

C、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反应时发出“嘶嘶”的响声,故C正确。

D、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氢氧化钠,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滴有酚酞的水溶液最终变为红色,故D正确。

故选:

B。

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钠浮在水面,然后熔化成闪亮黄色小球,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溶液,遇到酚酞试液变红色,现象是物质性质的体现,根据钠的性质分析现象原因。

本题考查了钠与水的反应。

应从钠的强还原性和钠的物理性质来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

解:

A.NH3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NH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气法收集,故A错误;

B.Cl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Cl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故B错误;

C.NO和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和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C正确;

D.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

C。

和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和氧气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是否和氧气反应、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室收集气体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为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且不与水反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11.【答案】B

【解析】

解:

A、固体试剂放在广口瓶中,故碳酸钙应放在广口瓶中,故A正确;

B、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故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且放置在冷暗处,故B错误;

C、钠能和水、氧气等反应,故应隔绝空气和水保存,而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和煤油不反应,故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C正确;

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应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且放置在冷暗处,故D正确;

故选:

B。

A、固体试剂放在广口瓶中;

B、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和煤油不反应;

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

本题考查了试剂的储存,实验室中试剂在储存时,应考虑物质的性质以及状态,见光易分解的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避光保存。

12.【答案】C

【解析】

解:

A.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分子个数,故B错误;

C.n=

=

=1mol,1molCl2含有的氯原子总数为2NA,故C正确;

D.1mol•L-1BaCl2溶液中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故0.1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故D错误,

故选:

C。

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

C.根据n=

算出氯气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氯原子数目;

D.1mol•L-1BaCl2溶液中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

解:

A.Fe+CuSO4═FeSO4+Cu中Fe和Cu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NH4HCO3

NH3↑+H2O+CO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

C.Cl2+H2O⇌HCl+HClO中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Fe2O3+3CO

2Fe+3CO2中Fe和C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

B。

发生的反应中,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不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D

【解析】

解:

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故A错误;

B.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aCO3═CO2↑+Ca2++H2O,故B错误;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2OH-═SO32-+H2O,故C错误;

D.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故D正确;

故选:

D。

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

B.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开;

C.二氧化硫少量,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B

【解析】

解:

A.Cu2+、NH4+与O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a+、SO42-、K+、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

B。

A.铜离子、铵根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

解: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使烧瓶内外压强产生压强差,则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A正确;

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则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故B正确;

C.铁丝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能发出耀眼的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脱水,且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形成膨胀的黑色“面包”,故D正确;

故选:

C。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使烧瓶内外压强产生压强差;

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

C.铁丝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脱水,且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D

【解析】

解:

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消耗氢离子,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

B.氯化铁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可用于刻制含铜箔的印刷电路板,故B正确;

C.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依据强酸制备弱酸,漂白粉久置于空气中会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碳酸钙,故C正确;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

故选:

D。

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消耗氢离子;

B.依据氯化铁强的氧化性解答;

C.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依据强酸制备弱酸解答;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氯水的成分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C

【解析】

解: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易引起火灾,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且冷却水的方向错误,故B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帖”、“二低”、“三靠”,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要求,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酸液飞溅,故D错误。

故选:

C。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