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736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金融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行为金融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行为金融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行为金融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行为金融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为金融学.docx

《行为金融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金融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为金融学.docx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热门边缘交叉学科,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名:

行为金融学外文名:

Behavioralfinance性质科学特色将心理学融入到金融学中特点新兴边缘学科

内容简介

行为金融学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虽然试图深挖金融市场运作背后的奥秘,但并不系统也不透彻,因此现今成型的行为金融学模型还不多,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

究其原因,也许就像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尔所说的那样:

“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55年,我依然对如何预测投资者的心理一无所知。

值得指出的是,人类对于股市波动规律的认知,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级难题。

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令人信服并且经得起时间检验——2000年,行为金融学理论创始人之一、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指出:

“我们应当牢记,股市定价并未形成一门完美的科学”;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罗伯特·席勒等人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指出:

几乎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也许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

当前,有关金融资产定价和股票市场波动逻辑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

凯恩斯选美论、随机漫步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有效市场假说(EMH)、行为金融学(BF)等。

行业起源

早在半个世纪前,爱德华就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勾画了未来研究的蓝图。

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卡内曼和屠夫斯基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

在介绍卡内曼的贡献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关于决策制定的理论假设方面的一些本质的区别。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它是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主要内容可分为套利限制(limitsofarbitrage)和心理学两部分。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and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

阿罗和德布鲁(Arrowand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

这个范式也成为现代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

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tz)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elect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

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0世纪70年代罗斯(Ross)基于无套利原理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套利定价理论(APT)。

20世纪70年代法马(Fama)对有效市场假说(EMH)进行了正式表述,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但是,20世纪80年代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许多现代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象,为了解释这些异象,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至90年代这个领域涌现了大量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形成最具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

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将这些奖项授予这个领域的专家也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的肯定,更促进了这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al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挑战视角

行为金融学对于两大传统假设的挑战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人的行为假设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风险回避(RiskAver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

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

有效的市场竞争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

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

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

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

人的非理性行为

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决策制定

传统的经济学通常假定市场行为是由物质动机驱动的,并且人们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并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结果。

这里的理性意味着决策者对所有可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面对众多选择作出最优的决策。

决策同时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说,决策是建立在对将来的所有可能的后果进行慎密的权衡的基础上的。

换言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

经济行为是由外在激励决定的。

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却认为,决策者个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有意识地,理性地识别并解释一些可得的信息。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被意识觉察的因素系统地影响人类的行为。

总体而言,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动机决定的。

主要理论

期望理论

这个理论的表述为:

人们对相同情境的反应决取于他是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

一般而言,当盈利额与亏损额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亏损状态时会变得更为沮丧,而当盈利时却没有那么快乐。

当个体在看到等量损失时的沮丧程度会比同等获利情况下的高兴程度强烈得多。

研究还发现:

投资者在亏损一美元时的痛苦的强烈程度是在获利一美元时高兴程度的两倍。

他们也发现个体对相同情境的不同反应取决于他目前是赢利还是亏损状况。

具体来说,某只股票现在是20元,一位投资者是22元买入的,而另一位投资者是18元买入的,当股价产生变化时,这两位投资者的反应是极为不同的。

当股价上涨时,18元买入的投资者会坚定地持有,因为对于他来说,只是利润的扩大化;而对于22元的投资者来说,只是意味着亏损的减少,其坚定持有的信心不强。

由于厌恶亏损,他极有可能在解套之时卖出股票;而当股价下跌之时,两者的反应恰好相反。

18元买入的投资者会急于兑现利润,因为他害怕利润会化为乌有,同时,由于厌恶亏损可能发生,会极早获利了结。

但对于22元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持股不卖或是继续买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割肉出局意味着实现亏损,这是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所以,其反而会寻找各种有利的信息,以增强自己持股的信心。

Tversky和Kahnemn在1979年的文章中认为:

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亏损,而不愿冒风险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有亏损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变成了风险的承担者。

换句话说:

在面临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面临确信要赔钱时,多数投资者成为了风险的承受者。

在这里,风险是指股价未来走势的一种不确定性。

后悔理论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

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入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

SantaClara大学的Meir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后悔”行为的专家。

由于人们在投资判断和决策上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而当出现这种失误操作时,通常感到非常难过和悲哀。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为了避免后悔心态的出现,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

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往往受到买入时的成本比现价高或是低的情绪影响,由于害怕后悔而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后悔的发生。

有研究者认为:

投资者不愿卖出已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败投资的痛苦和后悔心情,向其他人报告投资亏损的难堪也使其不愿去卖出已亏损的股票。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

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追随常识,是为了避免由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后悔。

许多投资者认为:

买一只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看好它并且买了它,即使股价下跌也没什么。

大家都错了,所以我错了也没什么!

而如果自作主张买了一只市场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买入之后它就下跌,自己就很难合理地解释当时买它的理由。

此外,基金经理人和股评家喜欢名气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如果这些股票下跌,他们因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雇的可能性较小。

害怕后悔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自我的一种期望。

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在一个研究中发现: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除了避免后悔以外,还有一种追求自豪的动机在起作用。

害怕后悔与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资者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太短,而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太长。

他们称这种现象为卖出效应。

他们发现:

当投资者持有两只股票,股票A获利20,而股票B亏损20%,此时又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而投资者由于没有别的钱,必需先卖掉一只股票时,多数投资者往往卖掉股票A而不是股票B。

因为卖出股票B会对从前的买人决策后悔,而卖出股票A会让投资者有一种做出正确投资的自豪感。

价值和不足

最近10多年来,在国外资本市场上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行为金融学。

人们认识到,在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很多现象和过程完全不能用已经存在的方法和理论来解释。

比如,按照常理,价格跌了就是风险被释放了,就更安全、更有价值了,这时应该积极买入,但人们反而会拼命卖出。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人的行为、心理特征来分析、解释资本市场上的某些变化原理和现象。

比如,为什么股价跌了反而卖的人多、买的人少?

这是因为人有一种从众心理,大家总认为大多数人是对的,既然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卖出的行动,那么作为个体他也愿意卖出。

这是人而且也是许多动物固有的心理特征。

再比如,投资界普遍存在一个现象:

当一只股票上涨时,持有者特别愿意卖出获利了结,但当这只股票跌了10%时,就不愿意卖出。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人们有一种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不愿意接受损失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投资人明知道企业的基本面有问题了,也不愿意卖出,而对“将来能够涨上去”报以侥幸,并以此来麻痹自己。

行为金融学就是以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为出发点来研究、解释股市变化的现象。

这门学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历史性地抛弃了把股市作为一个客观物质的思维。

在行为金融学出现以前,人们认为股市和楼房是一样的客观事物。

在股市投资也和工程师设计楼房原理一样,只要了解地面、材料的承重力,计算长宽高,画出图来就能施工,只要严格遵守数据施工就是优质的建筑,只要从各个角度对股市进行解剖分析、论证计算,就能正确投资。

把股市当死物,结果就研究不下去了,很多现象解释不了。

行为金融学历史地承认了股市是活物,其很多变化和过程是由人的心理决定的。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的正确之处。

它开辟了一条把人心和人的行为作为股市变化最基础原因的正确方向。

它历史性地承认了股市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与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有关。

股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反映,股市中的很多现象都不符合科学的原理和既定的逻辑。

过去的理论假设资本市场参与者都是计算机,都是没有情绪的、超级理性的,行为完全遵循利益的原则。

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每次股市大跌或个股价格大跌时都会出现“羊群效应”:

一看到别人都在卖,投资者会不顾一切、不问任何原因就条件反射式地卖,这就是人的心理和人性的自然反映。

这时,首先出现在他脑海中的不是理性,而是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

人的主观情绪结构就是先是由情绪支配,再由理性支配的。

过去,所有的理论都假设人是理性的,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利益最大化来分析,实际上是根本错误的。

虽然估值、成长等理论都非常有用,但股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心理博弈。

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就是心理博弈。

纠正了过去资本市场金融理论的基础性错误,这就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价值。

然而,行为金融学产生于国外,它也有一些方法论和根本的缺陷。

目前,行为金融学主要是探求人类心理有哪些共性的规律性特征,并且用这些人类基础的客观心理特征来分析解释股市的现象。

在若干年内,行为金融学已经通过试验,总结、发现、统计、归纳了人类有哪些心理特征,并用于解释股市的现象,也告诫投资人有些心理特征是不利于投资的。

总体来说,行为金融学就是统计行为心理特征,然后用其解释资本市场的现象。

它的不足是发现了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

它发现了人的心理特征是股市变化的决定性原因,也发现了一系列人类共有的具体心理特征,并且把这种具体心理特征对投资成败的影响也描写清了,但是它没有指出投资者应如何克服这些不利于投资的固有的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行为金融学发现、提出、总结了人类有“羊群效应”和从众等心理特征,并且也认识到其危害严重,但是没有更进一步指出人类应该怎样避免这种危害,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克服心理上的缺陷,解决这些问题呢?

笔者认为,答案就在东方哲学、东方文化以及东方修身养性的典籍之中。

未来的探索

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行为金融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要在现代金融学领域中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未来必须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索。

第一:

需要建立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框定依赖、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

而现代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行为金融学以Kahneman和Tversky的展望理论(prospecttheory)(1979)取代了传统金融学的期望方差理论,将“芝加哥人”假设扩展为“KT人”假设,这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的挑战,也是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挑战。

但是,行为金融学的展望理论迄今还未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还未成为一个公理化标准。

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依据特定的心理假设,建立自己的模型和理论。

这使得行为金融学的不同研究者无法在公理化标准下进行讨论,从而限制了行为金融学的科学化。

一门学科若想建立完整的体系,不仅要有“破”而且要有“立”。

行为金融学需要在形成新的、规范化的对行为人的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类似于传统金融学中有效市场假说地位的核心理论框架,作为对金融市场现象和人的行为的分析基础。

在没有学科核心基础理论和统一的新的假设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学科体系不可能完整和内在统一,也不可能对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等问题进行理论重构,从而不可能建立起有特色的独立学科。

我们认为,新的基础性理论应当是在理性人假设放松的前提下,构建的更贴近市场现实的理论,同时也将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一个特例包含于其中。

第二:

需建立统一独特的严密逻辑的分析范式

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分析范式,如信息经济学是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分析范式,制度经济学是以科斯定理为分析范式。

行为金融学将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固然是其特色,但是行为金融学目前还不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

例如,一种金融现象的产生是受哪类心理因素影响的?

哪些心理因素对投资者行为具有基础性或决定性影响?

其影响机制是什么?

这种机制是否会随着人的认识而消失等。

例如,对于“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这两种相互关联现象的解释。

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引入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和保守性(conservatism)来解释,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manyam(1998)则引入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来解释。

Hong和Stein(1999)则从趋势交易者和套利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来解释。

对于一个现象在一个学科内出现了多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到底哪种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各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传导机制如何,依然没有好的解释,这说明对行为人的假设没有建立一个规范化和公理化标准,学科基础理论并不牢靠,也说明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建立一个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

同时上述模型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对于有些事件是正的反应,如收益公告(BernardThomas,1990)、股利发放(MichaelyThalerWomack,1995)等;而对于另外一些事件却是负的反应,如新股上市(DharanIkenberry,1995),代理权之争(IkenberryLakonishok,1993)等。

有效市场假说的坚定支持者Fama(1998)认为,这些所谓异象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产生的异象在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之间是随机分布的,这与有效市场假说是一致的。

正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行为金融学无法对“Fama批评”进行有力的回应。

第三:

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

行为金融学尽管取得较快的发展,但却由于缺乏基于其基本理论框架的核心资产定价模型,故无法对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基础进行颠复。

例如,在对市场是否有效的争论中,现代金融学因其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资产定价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争论中并没有处于下风。

Fama(1970)认为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必须是对期望收益的联合检验。

Fama(1998)认为,之所以出现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现象是由于坏模型(badmodelproblems)和技术问题造成的。

坏模型是由于原有的CAPM模型没有反映所有的风险和模型预测的系统性偏差。

在限制坏模型方面,Fama、Fisher、Jensen和Roll(1969)采用市场模型来研究公司特有的事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创立了新的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Fama和French(1996)建立三要素模型来代替CAPM模型。

在技术问题上,主要的争执是采用累计超额收益(CARs)还是采用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BHARs);统计偏差;是采用价值权重还是等值权重等方面。

Fama的结论是如果采用不同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衡量收益并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这些所谓的长期收益异象就会消失,市场依然是有效的。

尽管Shefrin和Statman(1994)建立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CAPM),将CAPM中的β值扩大为噪音交易者风险和传统β值之和,但是由于噪音交易者风险难以衡量,所以模型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由于行为金融学没有出现核心的基于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因此在对于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时只能通过实证来说明特定市场在检验期的非有效性,并不能对市场进行理论描述,来说明金融资产的定价机理。

未来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模型可能是将有限套利理论和基于展望理论的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信念有机结合的模型。

只有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才能改变行为金融学实证多,核心理论模型少,缺乏解释力;描述性的多,定量分析的少,指导性差的现状;才能推动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有力回应Fama批评(1998)。

如果没有建立基于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就不能从理论和实证上充分说明现代金融学核心理论的有限性,就不能使行为金融学得到广泛的认可。

第四:

需要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界定的,这决定了行为金融学是属于经济学还是属于心理学的分支。

大体来说,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的研究,而行为金融学是以认知心理学对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人的决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研究人的心理对资产组合和定价的影响。

但是行为人的心理是什么,以及如何影响资产组合和定价、影响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问题都很复杂。

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里,没有成熟的成果可以利用,这就给学科的发展和确定明确的研究对象带来了困难。

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和框架安排的基础。

比如国际金融学就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是解释在金融市场中人的实际行为的学科,或是对异象进行解释的学科,还是解释金融市场现象的学科,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以使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能够有明确的主线。

只有这样,学科才能得以迅速的发展,有较大的创新。

同时,行为金融学的很多研究方法是采用实验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行为金融学的方法论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需要界定。

行为金融学在实证中采用的方法大都是传统金融学理论框架下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些是与传统金融理论相适应而发展的,或者是以传统金融学的前提为基础的。

行为金融学在新的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新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范式,这就要求行为金融学创新出新的基于其核心理论的研究方法,以适应新的分析范式的需要,并形成特色鲜明的方法论。

在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确定后,哪些理论属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哪些理论不属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就明确了,这也就确定了一门学科的研究边界。

学科研究边界的确立会促进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

第五:

需要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

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确定后,就可以厘清其研究主线了。

研究主线意味着各个研究课题之间的逻辑顺序。

哪些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哪些属于重点理论,各课题之间的关系如何,逻辑体系如何,依什么样的逻辑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等。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无差异曲线、消费者选择等;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国民收入等。

行为金融学已经形成部分独特的知识点,如展望理论、有限套利理论、噪音交易者理论、反馈理论、人在决策中的各种信念和心理、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等,但是这些知识点如何通过研究主线将其联系起来,进行合理安排,达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目的,仍然是值得探讨的。

例如,有限套利理论和投资者的心理和信念是行为金融学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支柱,但是两者的关系如何并没有清晰的界定。

再例如,展望理论提出可得性、代表性、锚定和调整三个信念偏差,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和过度自信、模糊规避、乐观主义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逻辑并不十分清楚。

第六:

需要对行为金融范式作进一步的拓展

现代金融学在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