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33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docx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

2007-2012全球金融危机分析

 

2007年-2012年环球金融危机

金融10-1

1016030108朱晓同

 

一、简介

2007年-2012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英国称其为信贷紧缩,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9月[1],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二、历史背景

北岩银行2007年挤兑人潮

最初的流动性危机可以在事后被看作是由于早期次级房屋信贷危机所引发的。

北岩银行是首批遭遇冲击的对象之一,它是英国的主流银行。

[2]该行已借不到额外资金来偿还2007年9月中旬产生的到期债务。

由于没有持续现金注入,其所经营的高杠杆性质的业务无法支撑,最终导致其被接管,并形成了很快降临到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灾难的早期迹象。

在松弛的签名承受标准下的过度借贷为美国房贷泡沫的特征之一。

信用泛滥并导致大量的次级按揭(次级贷款),投资者认为这些高风险的贷款会被资产证券化而缓和。

从1989年以来,美国发行MBS的主要机构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GinnieMae)所发行的MBS殖利率平均高于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137个基本点,吸引许多法人投资。

雷曼兄弟MBS指数显示无论利率升降,自1996年以来该指数连续十年都是正报酬,最差的1999年也有2.1%的报酬率,同时期MSCI全球债券指数在1999年、2001年、2005年却是负报酬率。

这个策略似乎以骨牌效应扩展和散布。

由失败的资产证券化计划,导致的损害横扫了房屋市场及其企业,继而引发了次级房屋信贷危机。

这危机令更大量的银主盘被银行在市场上抛售。

这些过量的房屋供应使得周边的住屋价格都大为下跌,造成它们容易遭法院收回拍卖或被放弃。

这个结果替往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最初,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如北岩银行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

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

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

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房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

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

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按揭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

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然后,危机开始影响到那些与房地产无关的普通信贷,而且进而影响到那些与按揭贷款没有直接关系的大型金融机构。

在这些机构拥有的资产里,大多都是从那些与房屋按揭关联的收益所取得的。

对于这些以信用贷款为主要标的的证券,或称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来确保这些金融机构免于倒闭的风险。

然而由于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受到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冲击的成员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和HBOS。

[3][4][5]而其他的公司开始面临了压力,包括美国最大的存款及借贷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影响到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证券。

三、次级债务危机关系图

此图是一些公司和地区的相关关系图

 

   放低房屋贷款审核条件,为人们提供房产。

但风险很大,如果贷款者还不起贷款时,公司将面临重大的危机。

为了规避风险委托一些银行与其合作,并分担部分风险。

当遇到危机时,共同承担风险。

即使与银行合作,公司与银行同样有很大风险,为了再次降低风险,决定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参与投保,并选择了一些保险公司。

   那么保险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呢?

保险公司不是靠收取保费盈利的,它要有巨大的经济来源才能维持那些投保的大公司,那些大公司富可敌国,如果出现问题,不是几块钱可以解决的。

所以保险公司要用大家投保的钱去投资,赚取利润比较快而且便捷的方法是什么?

对,金融证券和期货。

但这样投资的风险更大,为了规避风险,保险公司找到了“雷曼兄弟银行”。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

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

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

这一声誉来源于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诚的客户服务。

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21,900人(2008年),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

雷曼兄弟公司不断扩展国际业务,2002年公司收入的37%产生于美国之外。

雷曼兄弟环球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地区性总部则位于伦敦及东京,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

雷曼兄弟被美国《财富》杂志选为《财富》500强公司之一。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

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

  雷曼兄弟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但是2008年中受到次级房贷风暴连锁效应波及显现,由于财务强度薄弱遭到重大打击亏损,股价无量下跌到剩US$0.xx(2008年9月17日低见US$0.10),陆续裁员六千人以上,四处寻找各国金主进驻。

  2008年9月15日,在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负债达6130亿美元,很可能结束158年的营运。

   经过雷曼兄弟银行,美林银行等,和保险公司合作谈判的结果是发行一种复合型的债券和对冲基金。

   由于各国各地区的金融管理不同,一般地区是禁止购买这种债券的。

但部分地区却开放购买,如香港,韩国等。

可见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这些地区是受牵连最严重的。

但在2006年以前5年时间里,美国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势不可挡。

凡是投资这种债券和对冲基金的人都可以当皇帝了。

   有一个可笑事发生了,这里大家注意到没有,有个箭头由各大银行指向雷曼兄弟的对冲基金。

因为在经济危机爆发前,这些债券和基金一路向上,势不可挡。

在在看到巨大利润的情况下,各大银行也去购买这些债券。

难道他们不记得?

这些债券和基金是他们为了规避风险而转嫁给保险公司的,现在反而又买了回来...

   经济危机影响每一个人,大家只能紧缩自己的钱包不去购物,因为物价太高了。

这样市场会处在一个严重的萧条期。

冰岛封锁了银行账户,但冰岛的银行账户有一半是英国和欧洲人的。

那些人只能眼看着钱但拿不出来。

危机波及整个欧洲乃至全球,这是一个连锁的必然结果。

 

 

·2007年,美国,积累很久的次级债危机终于爆发。

·美国房地产景气出现明显下降是次级债问题产生的根源。

贷款违约不断增多,全美多家次级市场放款机构深陷坏帐危机。

·2007年3月13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次级房贷市场出现危机。

消息传来,美国股市全面下挫。

美国股市的恐慌很快波及亚洲股市。

·2007年4月2日,美国最大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美联储年中以来对次级债严厉措施,使金融机构产生了被动收缩,导致更多美国和非美国金融机构遭受损失。

至此,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并蔓延。

 

四、对我国的影响

(一)、对我国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

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

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

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

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

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上半年中国继续延续出口增长减速的趋势。

从出口金额看,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二)、我国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上升

除了出口数量减少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统计,前5个月收到的报损案件金额高达3034万美元,同比增长80%;已支付赔款8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5.6%。

其中,理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25.6%,本地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为268%。

 

(三)、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

具体到行业,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较8月份减少近6亿美元,较上年同月仅小幅增加约3亿美元,9月份出口延续了8月份微幅增长的趋势。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以美元计价的纺织出口接近零增长,以人民币汇率计价的出口额持续负增长,20%的纺织企业出现亏损;汽车行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表现低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同比增长13.67%和13.1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个百分点和10.94个百分点。

从8月份的汽车销量来看,欧洲同比锐减16%,北美降幅达15.5%,日本汽车销量下降14.9%。

而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4%,环比下降了6.0%;船舶行业也深受其害。

由于金融危机,世界船舶融资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欧洲许多银行都暂停了船舶融资业务,预订船舶但未获融资的比例明显上升。

一些船东被迫取消船舶订单,如香港金辉船务取消了在大连船舶重工订购2艘VLCC的订单,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亿美元散货船订单,韩国、印度中小船东也相继出现了取消订单的情况。

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但是间接影响也不可小视。

出口将减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开始消弱;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动摇,投资积极性不高;银行“惜贷”,国内流动性不足。

目前,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统一的经济调整口径,但仅依靠个体经济行为(个人与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实践表明,当经济处于衰退、或预期衰退时,(我国目前仍处于良性轨道上,但经济下滑)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应该说,从不久前的“反通胀”到今天的“保增长”政策突变,正在考验着政府宏观经济驾驭和调控的能力。

 

五、挽救方法

挽救金融市场的方法有很多种,值得一提的是每次美国国内发生危机,都会有舆论预测美国是否会通过战争转嫁危机,也总有人指责历任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中不乏有类似案例。

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克林顿政府于1998年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

不少人认为,当年12月17日发动的这场军事打击,是为了转移美国国内对莱温斯基一案的注意。

其实自殖民主义时期开始,就时常有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或冲突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而危机之处也往往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具体来看,这种“转移”的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间接路线,即在其他地区制造冲突或挑起战争,外引祸水;另一种则是直接路线,也就是自己赤膊上阵。

此外还有发行货币、发行债券、增加税费征收等,虽然这是目前政府救市的主要措施,但这一类方法会为下一轮严重通货膨胀的到来埋下巨大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