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269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docx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版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环境、人类健康与福利和全球经济持续性。

毫无疑问,随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的速度将不断增加。

而那些已处于污染与掠夺式开发的压力下的濒危物种和破碎的生态系统将更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

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16个大范围暖冬。

降水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据研究显示,今后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

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摄氏度。

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

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

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为人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

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

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河海岸带生态系统等。

随着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1)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除云南松和红松的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他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2)冰川和冻土可能减少。

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规模。

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

到2050,我国冰川将继续减少27.2%。

冻土面积继续缩小。

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3)气候变化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子之一。

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年代至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4)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

我国未来海平面继续上升。

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5)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在全球增暖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

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的趋势。

全球变暖使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必将加剧多种海岸带灾害,如将淹没大量滩涂资源、导致滨海低地及河口区盐水入侵、潮水顶托妨碍陆地洪水与城镇、污水排泄、扩大海岸与海滩侵蚀等。

特别是将增大风暴潮的危害,如在海平面上升

50cm条件下,长江口潮差较大岸段,现在100年一遇风暴潮将变为50年一遇,在珠江口,现在50年一遇的将变为10年一遇,如果再考虑到未来台风频率的增加,则风暴潮灾害将更加严重。

气候变化将导致水循环的加剧,并会对区域性降水等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暴雨频率增加,将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剧,从而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气候变暖使得病虫害发生的范围和频率将不同程度增加。

(三)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晌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据估算,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变化。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大幅度增加。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气候变暖,还将导致病虫害增加。

农业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将增大,投入增加。

(四)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晌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难发现的:

热浪冲击频繁加重可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

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水灾、暴风雨等,使死亡率、伤残率及传染病疾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心理压力。

某些媒介疾病的加重也可能与气候变化有间接的关系,如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气候变化可能使某些变暖地区的蚊子数目增加,从而加重了疟疾的发生。

我国1994年疟疾的发病率为5.3408/10万,居全国法定传染病的第六位。

血吸虫病的发展与高温及灌溉系统的扩增有关。

我国1994年南方12省市血吸虫病患者的检出率高达3.67%,不能忽视气候变化对此的可能影响。

还有一些疾病,如睡眠病、登革热、黑热病等,也有与气候关系的报道。

另外,CO2、一些空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臭氧等可增加过敏疾患及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和死亡。

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我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国际社会提出的减缓CO2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需要,而且其直接结果是促进高效能源技术和节能产品更加迅速地向全球扩展和传播,这一趋势将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履约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优势,我们应当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我国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这不仅有利于树立我国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形象,扩大国

际合作,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技术环境。

1.有利于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趋利避害措施,如推广农业生物工程、实行森林间伐和轮伐等,改善我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从而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长期性和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公约背景下,制定和实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也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在计划生育、节约和优化能源等资源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进程。

  2.有利于获得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

  若发达国家能在国内进行实质性减排,无疑将对世界能源结构和能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发达国家的能源将由以石油为主向以天然气为主过渡,各种可再生能源也将得到较大发展,这可能为我国逐渐将目前以煤为主的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结构转向以油气为主要能源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这种减排压力也势必会促进发达国家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创新,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得到加强,气候变化无疑将为新一代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机遇。

  3.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手段,也有利于减少中国大气污染

  据分析,在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物中,大约75%来自于燃料燃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法律、经济、技术等多项措施,而这些政策措施和手段极大部分与减缓CO2排放的能源政策相一致。

可见,用低碳燃料或无碳能源替代煤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是未来我国减缓CO2排放的需要,也是保护环境需要。

  4.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认真履行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有利于树立我国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形象,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可争取我所需要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资金。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