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229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吉安市景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历程:

吉安市景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吉安市景天公司),是一家集农业开发和花卉苗木及油茶苗繁殖培育、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管护为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辅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是吉安市市级、江西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于1996年,有四个花卉苗木基地总面积约2000亩,一个高产良种油茶嫁接苗繁殖基地(产学研基地)450亩。

公司建立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与一些院所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企业自身科研开发水平和能力在全市同行中处于先进行列,公司的桉树容器苗培育繁殖、大树移植、ABT生根剂在小苗的扦插繁殖等三项技术在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一大批农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面积达1600多亩。

公司每年向全国各地林业部门提供数百万株各类苗木,用于荒山绿化。

已经建成的油茶苗繁殖(产学研)基地,将为吉安市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油茶苗产品支撑。

主营业务:

无性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苗木繁育生产用销售、花卉苗木销售、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管护。

人员结构:

公司现有员工65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15人,绿化专业人员50人。

1.1.2财务状况

2007年和2008年1-11月公司财务状况一览表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7年

2008年1—11月

1

资产总额

万元

2352.23

2251.83

2

固定资产

万元

1456.42

1456.42

3

流动资产

万元

1079.15

1068.61

4

负债总额

万元

1067.95

841.02

5

所有者权益

万元

1284.28

1410.81

6

实收资本

万元

500.00

500.00

7

营业收入

万元

5603.52

6164.26

8

净利润

万元

189.27

126.53

9

营业利润率

3.38%

2.05%

10

净资产收益率

14.74%

8.97%

11

投资报酬率

13.00%

8.69%

12

资产负债率

45.40%

37.35%

13

流动比率

106.01%

131.76%

14

速动比率

21.99%

20.38%

吉安市景天公司具备良好的技术及经济实力,公司经多年发展,生产规模和效益逐年增加,诚实守信,运作稳健,资产优良,财务状况良好,社会信誉度较高,农民口碑好。

在当地银行的信用好,是“A级信用单位”,无不良信用记录。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公司法人代表李友礼,年龄42岁。

是江西省劳动模范,市、区人大代表,第九届省政协委员,并获得全省“十大井冈之子”称号,现任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党支部书记、吉安市景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友礼从1988年开始种植花卉苗木,有二十余年生产和管理经验。

2002年李友礼担任流坊村党支部书记后,创办了天玉镇花卉苗木“双学三培两带”基地,获得了吉安市委授予的“双学三培两带”标兵称号。

公司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从事花卉苗木生产,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00亩,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在600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

在他的带领下流坊村党支部先后荣获:

2004年荣获中共江西省委颁发的“农村‘三培两带’先进党支部”称号;

2006年荣获中共江西省委“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2006年荣获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江西省文明村镇”称号。

李友礼自创办公司以来,一直诚信经营,无破产、银行欠资的行为,吉安市景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李友礼本人的社会形象好,商誉诚信度好,业界评价甚高。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吉安市青原区700万株高产嫁接油茶容器育苗新建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苗繁育基地270亩,年繁育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苗700万株。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本项目主要品种为高产油茶苗,物料消耗有生产嫁接用砧木的优质油茶种子(当地购买)、高产油茶的接穗(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高产油茶示范基地母本园购买),以及基肥、育苗袋等均可从当地市场购买。

高产油茶无性系小苗规模化繁育嫁接技术(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和设施栽培技术是当今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苗繁育栽培高新技术。

该苗木快速繁育栽培技术来源于公司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购置粉碎机、胶轮手推车、机动喷雾器、等设备25台套。

1.2.4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一览表

表1-1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单位

数量

1

主体工程

 

 

 

1.1

汶上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生产区

 

 

 

1.1.1

钢管遮阴棚(含遮阴棚和棚中小拱棚)

新建 

120

1.1.2

育苗基肥、嫁接耗材等原材料

新建 

120

1.2

平湖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生产区

 

 

 

1.2.1

钢管遮阴棚(含遮阴棚和棚中小拱棚)

新建 

50

1.2.2

育苗基肥、嫁接耗材等原材料

新建 

50

1.3

田心高产油茶嫁接容器育苗生产区

 

 

 

1.3.1

钢管遮阴棚(含遮阴棚和棚中小拱棚)

新建 

100

1.3.2

育苗基肥、嫁接耗材等原材料

新建 

100

2

其他工程

 

 

 

2.1

棚间排灌水沟

新建

m

200

2.2

水渠

新建

m

200

1.2.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

其中:

土建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11个月,调试生产1个月。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650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588.21万元,流动资金61.78万元。

2、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65万元(其中:

省级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455万元。

自筹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历年累计未分配利润。

本项目不安排银行贷款。

1.2.7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达产年销售收入892.45万元,计算期平均年销售收入838.90万元,平均年利润总额93.85万元、净利润69.47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4.44%、总投资利润率10.69%。

税后投资回收期7.52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2.24%、财务净现值252.57万元(Ic=6%);税前投资回收期6.6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5.61%、财务净现值410.74万元(Ic=6%)。

盈亏平衡点为50.7%。

2、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江西油茶的重点产区-吉安市乃至全省的特色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发展山区经济,增强吉安市景天公司自身经济实力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功能作用,带动全区油茶种植规模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

项目的实施可以直接带动农户460户,直接带动油茶种植基地5.9万亩,新增就业人数200人,直接带动农户增收800元/人。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农办[2009]178号);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3)《全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4)《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5)《吉安市2007—2010年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6)吉安市和青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吉安市城市规划及青原区分区规划、生态市(区县)建设规划。

1.4综合评价

本项目通过省级龙头企业吉安市景天公司的带动作用,并依托该公司的技术、经济、及示范基地的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以繁育嫁接高产油茶苗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化基地,大力促进油茶苗木的商品生产,使农民切实享受良种良法和先进种植技术应用推广带来的实惠,增加收入。

本项目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政策、吉安市和青原区“十一五”规划以及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相符合。

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在于:

国家非常重视山区综合开发和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产品市场前景好且现实需求旺盛;该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已经具备。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富民强区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

本项目具有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明确,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目前油茶是吉安市乃至全省的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受到油茶苗供应不上的影响,公司目前大规模供应油茶苗的能力还达不到要求。

目前存在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规模较小、供给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影响到公司自身发展,也影响到了产业推进和农民增收的速度和步伐。

此外,基地建设还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因此,实施本项目将为吉安市发展油茶特色产业,提供强大技术产品支撑。

建议如下:

(1)本项目实施的各种条件已经成熟,各项准备工作也已落实,建议尽早实施。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助推发展现代农业、“大手牵小手”带动农户快速稳步致富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强大力量。

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让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和完善功能,增强带动作用力。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青原区现辖5镇2乡1个街道,土地面积914.62平方公里,2008年辖区内常住人口为21.7万人。

青原区交通便利,G105、京九铁路纵贯全境,吉安火车站坐落城区。

距大广高速公路吉安北出入口5公里,距井冈山机场40公里。

城区距南昌214公里,南距赣州市160公里。

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8.5%、17.1%和14.0%;财政收入实现18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39.8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9亿元,增长93.0%。

农民人均纯收入4325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70元,增长15.8%。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10万美元,利用内资5.3亿元。

2008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设施,增加农业投入,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以及全面落实农业税政策等,将进一步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劳务收入稳定增长。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油茶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等17个省区),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

茶油是一种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植物油,已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

油茶除了可生产上乘食用油之外,还是优良的工业原料。

油茶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是山区丘陵农民的“铁杆庄稼”,同时油茶还是建立生态型国家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油茶是吉安市的特色资源,据市林业部门统计2005年末全市共有油茶林面积220.4万亩,油茶产业已经成为吉安市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几年,随着青原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经形成粮食、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油茶等一大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油茶不仅成为青原区农业上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青原区发展油茶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和养分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油茶生长;二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以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赣江水道构筑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是吉安的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为选种、育种提供了良好的母本材料。

油茶是“山上再造”、“山上办绝色银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树种。

油茶育苗及营造又与我公司发展的苗木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本项目以无性高产油茶嫁接苗木为主导产品,通过省级龙头企业——吉安市景天公司,依托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和经济实力,“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立繁育基地,实施产业化,发展壮大青原区油茶产业。

以青原区天玉镇为重点,沿105国道和青东公路沿线已经形成全区的特色花卉苗木生产带。

花卉苗木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不但能带动当地农业生产资料、交通运输、花卉市场的发展,还能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带来生机,在促进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精神文明的进步。

本项目利用省级龙头企业吉安市景天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立花卉苗木、油茶苗繁育基地,联结产、加、销、服务各环节,向种植户提供优良种苗、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产后回收产品由公司统一销售并承担市场风险。

油茶产业在吉安市和青原区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油茶苗生产,可以带动油茶种植和油茶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建设做贡献。

项目建设对促进青原区和吉安市油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既能够有效解决好花花卉苗木产品升级换代、油茶产业发展中因油茶苗严重不足产业支撑力弱的问题,也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强化和提升吉安市景天公司龙头的带动功能和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基于此,吉安市景天公司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发展壮大青原区油茶产业。

本项目实施地点在青原区天玉镇,作为吉安中心城区的近郊乡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生态优势、低成本优势比较明显,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大,借助吉安中心城区的发展机遇,把提供城市配套服务当作镇域经济发展的重心,把高产油茶生产作为全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效益的一项主导产业。

本项目具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明显特点:

一是以资源为依托,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中连片,以便达到产品批量,形成特色,打出品牌;二是以种植规模为基础,实行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三是以无性高产油茶嫁接苗木为主导产品,突出了青原的特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项目建设对培育和壮大青原区优势主导产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的建设,能够为吉安市和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苗木支撑。

油茶是吉安市的特色产业,是江西、全国油茶的重点产区。

全市220万亩油茶林基本是老油茶林,近五年来,全市完成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累计面积达89万亩,其中常规改造87.3万亩,新造茶林面积只有1.7万亩。

油茶生产已成为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收入来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成为“山上再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成为各级政府重视和扶持的重要项目。

但新造茶林速度却跟不上,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产油茶嫁接苗木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粮油生产能力,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吉安市出台了扶持措施,对改造和新造油茶林给予资金扶持。

今后几年吉安市每年新造茶林面积不会低于3~5万亩,全市油茶产区如遂川、永丰、吉水、永新、万安、峡江、泰和县都在加快新造茶林速度,永丰“绿海茶油”加紧扩产建设,遂川、吉水、永新县也在准备建设年生产数千吨到数万吨不等的茶油加工厂。

高产油茶嫁接苗木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吉安市油茶产业的一个“瓶颈”问题。

本项目建设,能够为吉安市和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苗木产品支撑,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做出新贡献。

(3)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现富民强区的需要。

一项产业可以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

发展油茶产业,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拓展增收门路,同时能有效地带动加工、运输和包装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财政增长与和谐社会建设。

项目建设不仅能够发展壮大青原区油茶产业的规模,而且能发展高产油茶特色产业提供苗木产品,让农民在这些产业链条上获得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加快富民强区进程。

(4)项目的建设,是发挥企业龙头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龙头牵引带动作用。

公司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大手牵小手”,以高产油茶苗木产业链为载体,联结产、销、服务各环节,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使农民从油茶产业链上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建成以公司为主体的油茶生产,以及面向广大农户提供种苗、技术、信息、价格、营销等方面服务,逐步向油茶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本项目实施后,吉安市景天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企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提高,龙头牵引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型”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产业层次,推动现代农业进程。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地点选择

苗圃地除应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交通和水源方便的平地和缓坡地外,通常还要考虑到霜、雪情况,要选择在霜、雪危害较轻的热区,如高温高湿地区效果好。

本项目建设地点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项目区土壤为沙壤土和红壤土,土地为租赁,总占地面积270亩(其中:

汶上村120亩、平湖村50亩、田心村100亩)。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青原区地处江西省的中部,版图呈长条形,周边与本市吉州、吉水、永丰、兴国、泰和五县(区)接壤。

全区土地总面积914.62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大体由东南向赣江逐级降落,从东南边境依次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

东南边境为大乌山,西北地势较平坦,多为河流汇聚处,形成河谷平原。

区政府所在地河东镇与吉州城区隔江相望,井冈山大桥、赣江公路大桥和在建的吉安大桥把“一城两区”“一江两岸”的吉州区与青原区紧密相连,形成吉安城区的大环城路;区内梅林港码头上可达泰和、万安,下可与南昌、九江通航;京九铁路吉安火车站座落城区;105国道青原路段(青原大道)纵贯城区南北,成为省内一流的“园艺式大道”;区政府与市政府仅一江相隔,距井冈山机场约40公里,距省会南昌218公里。

青原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无霜期288天。

发展种植业和花卉苗木、油茶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3.2.2政策、资源、市场、科技支撑条件

(1)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油茶产业在青原区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经过近几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区农村经济优势产业之一。

青原区委、区政府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整,推进全县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把油茶生产作为强县富区的又一农业主导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政策、投资以及组织措施上,对产业发展和龙头建设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支持。

本项目建设有青原区委、区政府提供的非常好的政策环境。

(2)资源优势

项目区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以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生产规模达产后的生产需要。

有充足的农林资源支撑油茶基地的建设和正常运营。

(3)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青原区的油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油茶生产成为全区“山上再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成为山区乡镇的一项主导产业。

(4)市场优势

吉安市13个县(市、区)油茶林面积超过10万亩的有:

遂川75万亩,永丰45万亩,永新21万亩,万安21万亩,峡江16万亩,泰和12万亩,安福10万亩。

吉安市以及全省新油茶产业基地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对油茶苗木将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旺盛需求。

(5)科技开发能力

吉安市景天公司有着十多年的培育苗木经验,在生产经营中大力应用现代化高新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公司的科技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公司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建立了高产良种油茶嫁接苗繁殖基地(产学研基地)。

(6)有关情况说明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3.2.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所在地位于吉安市青原区,京九线吉安火车站附近,有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区内有赣中最大的商品批发集散地——吉安贸易广场,紧靠吉安火车站和吉安货运站,运输非常方便,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灌溉用水来源于当地农业生产的灌溉渠道,水量充足。

生产生活用来源于当地农用输电线路,电力供应充足,对项目有保障。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自古有“油中珍品”之称,加上它纯天然、无污染,符合世界健康消费潮流。

我国的油茶种植面积大约为4531万亩,江西省油茶林总面积1120万亩,吉安市有油林面积220多万亩。

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12月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

1978年我国食用油总消费量大约只有200多万吨,人均消费量仅2.2公斤,1993年的食用油消费量达到了800多万吨,人均消费量增加到6.87公斤,1996年,食用油消费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消费量也超过了8公斤,到2020年,预测植物油的消费量能达到2900万吨。

也就是说,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在我国人口增长不到15%的情况下,全国食用油消费总量增加了10倍,人均消费量增加了8倍。

2007年我国食用油有六成要依赖进口,仅大豆进口就占世界贸易量将近占一半,如此高的依赖程度对我国用油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国家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大幅度提高我国粮油生产能力。

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够腾出更多的耕地来种植粮食,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油茶资源,油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一条重要渠道。

油茶产业发展已纳入了江西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吉安市出台了扶持措施,对改造和新造油茶林给予资金扶持。

江西将充分利用地属全国油茶中心产区、山地资源丰富和农民有种植油茶习惯等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扩大新造油茶面积。

油茶苗是油茶产业的基础,目前全省能够规模化繁育优良品系无性系油茶苗的企业很少,吉安还没有,公司建立的高产无性系油茶苗繁殖基地(产学研基地)将填补吉安空白。

预测今后五年内,江西省改造老茶林面积将达到200万亩,新造茶林面积100万亩;吉安市改造老茶林面积30万亩,新造茶林面积20万亩。

江西省改造和新造茶林需要油茶苗约需3亿株;吉安市需要5000万株。

因此。

项目产品油茶苗在本省和吉安市的销售是没有问题的。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位:

立足以本地、吉安市市场为主,积极开拓本省和周边省份市场。

本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一是公司有较好技术和装备、研发能力,拥有植物离体培养、工厂化育苗和设施栽培技术,具备规模化繁育优良品系无性系油茶苗的技术条件;二是项目产品适应油茶产业对油茶苗的需求;三是公司种苗繁育基地面积大,加上周边农户建立的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在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