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90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专项方案.docx

《模板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专项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专项方案.docx

模板专项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乐城镇乐湖综合住宅小区53#地块商住楼工程位于乐成镇乐西路。

工程建筑面积建筑面积3325平方米,建筑高度19.650m,六层,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900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一、支模材料的选择

本工程采用以下支模材料:

1)胶合板(厚度18mm):

用板边模、柱模板、梁模板、平板等。

2)松木方料(80×60):

模板连接排挡。

3)钢管(直径48mm):

围楞和搭支模架。

4)扣件:

用于支模钢管架体的连结与紧固。

5)Φ12、Φ14、Φ16对拉螺栓:

用于拉结墙壁及柱两侧模板。

二、模板的配制

(1)柱模板

1)柱模板采用高强度覆盖胶合板,用松木料作排档固定,间距不大于35cm。

木档必须刨直,尺寸误差不得大于1mm,档与板之间,用2寸钉子固定,配制好的模板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1mm,梁柱接头模配制一次成型,并按图纸尺寸留出梁窝,避免在梁板支模时交接出现缩颈或涨模现象。

2)采用此种方法施工有以下优点:

1、保证了砼表面的平整度和表面的光洁;

2、保证了砼的密实性,避免出现缺棱掉角;

3、模板表面光滑,并且脱模容易;

4、表面砼浆不易粘在模板表面,便于清理,简化了施工工序;

5、无缝、无变形,对混凝土构件尺寸有保证;

6、避免了普通模板遇水后变形和表面起皮、起鼓等现象;

7、具有灵活多用的功能;

8、增加模板的使用寿命,降低消耗。

(2)梁模板

1)梁模底板采用18mm厚高强度九层胶合板配制,四面刨光,厚度均匀,边侧必须与平面成直角,使梁侧模板与梁底模板连接密封,确保梁底砼棱角完整;

2)梁侧板采用高强度九层胶合板配制,配制方法同柱模。

3)梁模板排档采用松木档,间距不得大于45cm,梁模板应严格按梁断面尺寸进行配制,误差不得超过±2mm;

4)侧模配模时必须从梁的净跨之中计算,接点设置于梁跨中间,保证梁、柱细部尺寸完整,梁底板按规范要求大于4m跨度的应起拱,以1.5/1000为标准。

(3)现浇楼板支模

现浇楼板采用胶合板支模,支模排档采用80×60方木间距不得大于40cm。

胶合板使用时严禁随意锯割。

三、支模方法:

(1)框架柱支模

1)按图纸尺寸对照观砌放好的墨线进行技术复核,检查无误后,先在底板面层上找平,同时在框架柱角的四周点焊L45×45×5角钢固定柱脚。

2)支模前应检查墙柱拉结筋、埋件、孔洞等有否漏放,柱脚墨线,固定点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立模。

3)立模时,将柱模四角和模板接头处薄薄地刮一层玻璃油灰,阻塞模板接头处的缝隙,避免在接头处产生漏浆形象。

4)柱模拼装时模板应交错搭接,这样使整个柱模形成一个整体,每个柱子底部模板必须紧贴四角角钢,使柱底部位置正确。

5)柱脚须开设一个垃圾检查口(不少于100×100)便于浇捣砼前清理上部掉下的建筑垃圾。

清理完毕及时进行封口。

6)柱身模板拼装好后,安设围楞、抱箍(围楞采用63×5焊成方钢,抱箍用Φ14对拉螺栓,设置间距柱下部30cm,上部40cm每道)。

7)校正截面尺寸、位置、标高并加以临时固定,用线锤检查轴线位移误差控制在2mm内,截面尺寸控制+1,-2范围内。

(2)框架梁、现浇平板支模

1)在梁底部,现浇平板搭设钢管支撑承重架。

搭设承重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管立杆下必须加木垫板,并支承于坚实的基面上:

木垫板尺寸150×150×50mm;

2、先搭设梁部立杆,后搭平板立杆;

3、立杆设立间距不得大于2米/道;

4、承重支架下部须设扫地杆和剪刀撑,剪刀撑成45°~60°角设置,每轴设一道;

5、紧固件均需备齐,所有紧固件必须扣紧,不得有松动,梁承重架横杆下须加双轧。

2)整个承重架完成后方可摆设梁搁栅和底模,复核轴线,标高尺寸无误后,先立一侧梁模,待梁钢筋绑扎完成校对无误后立另一侧模板校正尺寸(截面、轴线、标高及埋件位置、尺寸等)无误后,再行固定,梁模固定后,方可铺设平板搁栅及底模板。

3)框架梁上口固定要牢固,梁底及上口要拉通长线。

梁跨≥4米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起拱。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5/1000。

4)所有梁、平板模板在支模前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刷脱模剂。

拼装时,接缝处缝隙用玻璃油灰填实及胶带纸贴合,避免漏浆。

5)梁模板支模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误差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轴线位移2,标高+2、-3,截面尺寸+2、-3,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度2,预留洞中心线位移5,截面内部尺寸+0。

(3)梁板式楼梯支模

1)首先根据楼梯层高放样,确定好休息平台和梯口平台的标高及楼梯斜段长,并弹弛线,用钢管排架搭设休息平台的支撑,再搭设楼梯斜梁支撑系统。

2)立梯口梁,平台梁模板,标高和平面等尺寸无误后,再立斜梁及板底模(含平台、楼梯段),整个模板体系校正无误后,进行支撑系统的完整连接固定工作,待钢筋绑扎复核后,再进行挂模,封头及埋件的埋设固定。

(5)支模工程未尽事宜,按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施工。

四、模板及支架设计的验算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b、新浇砼自重;

c、钢筋自重;

d、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e、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f、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g、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

1、楼板模板的强度验算

取永久荷载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施工荷载按均布作用时,设80×60的木楞间距为500mm,模板宽度为900mm。

按规范要求进行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取m为0.25,L=0.5,n=m/l=0.5),(Wx=48.6cm3,Ix=43.74cm3设计强度为1.7×104Kpa)。

1)、平板模板的标准荷载:

a(九合板自重18mm)=0.3KN/m2

b(楼板的混凝土自重)=25×0.10=2.5KN/m2

c(楼板钢筋自重)=1.1×0.10=0.11KN/m2

d(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2.5KN/m2

q1=[1.2×(a+b+c)+1.4×d]×0.9

=[1.2×(0.3+2.5+0.11)+1.4×2.5]×0.9

=6.293

设计荷载:

q1’=q1×0.9=5.664KN/m

支座弯矩:

MA=-1/2q1’m2=-1/2×5.664×0.252=-0.177KN·m

2)、施工荷载集中于跨中时:

pq2

考虑拆减系数0.9CAEBD

均布设计荷载为:

q2=1.2×(a+b+c)×0.9

=1.2×(0.3+2.5+0.11)×0.9

=3.143KN/m

集中设计荷载为:

p=1.4×2.5×0.9=3.15KN/m

支座弯矩:

MA=-1/2q2m2=-1/2×2.829×0.252=-0.884KN·m

跨中弯距:

MZ=1/8q2l2(1-4n2)+1/4PL

=1/8×2.829×0.4(1-4×0.52)+1/4×3.15×0.5

q3

=0.3938KN·m

E=MZ/Wx=0.3938/(48.6×10-6)=0.81×104Kpa<1.7×104Kpa

∴强度满足要求CAEBD

3)模板的钢度验算(计算简图)m=0.25l=0.5m=0.25

q3=1.2×(a+b+c)×0.9=1.2×(0.3+2.5+0.11)×0.9

=3.143KN/m

q3ml3

端部挠度:

Wc=×(-1+6n2+3n3)

24EI

(3.143×0.25×0.53)

=×(-1+6×0.52+3×0.53)

(24×0.1×108×43.74×10-8)

0.0982

=×0.875

104.976

=0.819×10-3m<l/400=1.0×10-3m

q3l43.143×0.54

跨中挠度:

WZ==

150EI150×0.1×108×43.74×10-8

0.1964

==0.299×10-3m<l/400=1.0×10-3m

656.1

∴刚度满足要求

 

2、梁(主梁模板)

验算截面尺寸700×240的主梁

1)梁底模板验算CAEBD

①梁底模板的标准荷载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0.3KN/m2

b现浇砼自重=24×1.2×0.30=9KN/m

c钢筋自重=1.5×1.2×0.30=0.54KN/m

d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2.0×0.5=1.0KN/m

②梁底模板强度验算:

梁底荷载:

q1=[1.2×(a×0.5+b+c)+1.4×d]×0.9

=[1.2×(0.3×0.5+9+0.54+1.4×1)×0.9

=11.977KN/m

支座弯矩:

MA=-1/2q1m2=-1/2×11.977×0.22=-0.24KN·m

跨中弯矩:

ME=0

∴δA=MA/Wx=0.24/(48.6×10-6)=0.494×104Kpa<1.7×104Kpa

∴强度满足要求q

③梁底模板的刚度验算CAEBD

q2=(a×0.5+b+c)×1.2×0.9=10.77KN/mm=0.2l=0.4m=0.2

q2ml3

Wc=×(-1+6n2+3n3)

24EI

10.77×0.2×0.43

=×(-1+6×0.52+3×0.53)

24×0.1×108×43.74×10-8

=1.149×10-3m>1.0×10-3m

q2l410.77×0.44

跨中挠度:

WE==

150EI150×0.1×108×43.74×10-8

=0.42×10-3m<1.0×10-3m

∴刚度不满足要求,所以木楞间距加密,取l=350mm

验算刚度:

q2ml3

Wc=×(-1+6n2+3n3)

24EI

10.77×0.175×0.353

=×(-1+6×0.52+3×0.53)

24×0.1×108×43.74×10-8

=0.673×10-3m<1.0×10-3m

梁700mm以上取l=350mm,其它梁l=400mm。

验算梁300×700刚度:

q2ml3

Wc=×(-1+6n2+3n3)

24EI

6.172×0.2×0.43

=×(-1+6×0.52+3×0.53)

24×0.1×108×43.74×10-8

=0.658×10-3m<1.0×10-3m可以

2)梁侧模板验算:

①梁侧模的标准荷载: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4.0KN/m2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V=3m/h

浇筑温度为30℃,坍落度为110~150mm

f1=0.22rt0β1β2v1/2=0.22×25×4.44×1.0×1.15×31/2

=48.64KN/m2

f2=r0h=25×1.0=25KN/m2<48.64KN/m2

故取f=25KN/m2

②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

梁侧模板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荷载折减系数ψ取0.85)

h为梁高减去板厚高度(1200-100)mm

q1=(f×1.2+1.4×e)×h×0.9

=35.24KN/m

支座弯矩:

MA=-1/2q1m2=-1/2×35.24×0.22=-0.705KN·m

跨中弯矩:

ME=0

∴δA=MA/Wx=0.705/(48.6×10-6)=1.45×104Kpa<1.7×104Kpa

∴强度满足要求

③梁侧模板的刚度验算

0.2m

梁侧模板刚度验算的标准荷载:

0.3m

q2=f×1.2×折减系数×h=29.70KN

h:

梁高-板厚;

0.3m

挠度验算:

0.3m

q2l429.70×0.354

WE==

150EI150×0.1×107×43.74×10-8

=0.679×10-3m<l/400=1.0×10-3m

∴刚度满足要求

3)梁侧模板钢楞的验算:

梁侧模板用Φ48钢管(W=5.08cm3,f=0.215Kpa)组成竖向及水平钢楞夹固,竖向钢楞间距为0.30m,设横向钢楞3道。

q1=0.85×1.4×e×0.3=1.428KN/m

q2=(1.2×25+1.4×4)×0.8×0.3=9.078KN/m

q3=1.4×f×0.3=1.4×25×0.3=10.5KN/m

竖向钢楞经过计算,q3点的弯距值最大,q3因为伸臂长度a/l之值较小,故可按下图简化,查《施工手册》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其值为:

MZ=1/8q2l2=-0.125×9.093×0.32=-0.118KN·m

δ=Mmax/W=0.118/5.08×10-6=0.023×106Kpa<0.215×106Kpa

∴强度满足要求

3、钢管脚手架支承架荷载验算:

本工程支模架采用Φ48×3.5mm,A=489mm2,f=215N/mm2钢管,组成满堂脚手支承架,纵向间距1.05m,横向间距1.05m,脚手架步距h=1.8m,设步距2道

模板支架沿梁每米长度的荷载:

a模板及木楞:

0.5×(1.0×2+0.5+0.26×2)=1.51KN/m

b混凝土:

25×(1.0×0.5+0.12×0.55)=14.51KN/m

c钢筋:

1.5×1.0×0.5+1.1×0.12×0.55=0.823KN/m

d施工人员及设备:

1.0×(0.5+0.55)=1.05KN/m

合计设计荷载为:

q1=1.2×(a+b+c)+1.4×d=1.2×(1.51+14.15+0.823)+1.4×1.05

=21.27KN/m

每根钢管立柱的支承荷载:

21.27×1.05=22.33KN<N=ψAfc=98.49KN

故满足要求。

五、支模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模板工程施工易出现轴线偏位,梁板标高误差和炸模等现象,要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必须对以上易出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发生,技术措施如下:

(1)所有梁、柱均由翻样给出模板排列图和排梁支撑图。

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班组施工,大截面梁,异形柱应增细部构造大样图。

(2)模板使用前,应先进行筛选,对变形、翘曲超出规范的应予以清除,不得使用。

(3)认真做好“三检”制度,每个分项在拼模过程中,班组及时进行自检、互检,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再由项目部质量员按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复核,办好书面签字手续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比自拌砼要大一倍,特别容易出现炸模现象。

在框架柱支模时,柱身下中柱箍设置加密为40cm每道,而且每道采用每边二根方钢进行加固,对拉螺栓固定采用双螺帽拧紧。

剪力墙支模80×60mm松木排档间距加密设置为15-20cm,每排固定采用二根钢管加固。

伞形帽每点需设置3只以上,防止伞形帽在砼振捣时发生断裂产生炸模。

对拉螺栓也采用双螺帽固定。

梁墙板支撑,为确保断面正确不炸模,梁墙板二侧均采用钢管作为支点。

超过0.8m以上梁设置对拉螺栓。

(5)接缝控制:

柱、梁模板采取一次支好,接头严密,拼缝结合良好。

对柱、梁根部及外墙剪力墙上下层接合处采取贴双面胶加海绵条,使模板夹紧后不致漏浆;对模板拼缝,缺棱、掉角处采用原子灰补平并粘贴不干胶带,以避免拼缝处漏浆,如缝隙过大达3mm以上时采用1.8mm胶合板塞缝并粘贴不干胶带,小于3mm的缝隙采用胶粘海绵条补缝,确保拼缝密实不漏浆。

(6)断面尺寸控制:

模板采用九层胶合板,与砼接触面进行油漆光面,使拆模后的砼表面光洁,颜色一致。

为保证阳角顺直、通角,柱面平整,柱角和下柱模接头要求采用企口拼接,以防止柱角漏浆。

上、下块柱模接头处用抱箍卡住,保证相邻模板接头的平整度。

配模时按设计标准尺寸配制,避免应反复使用,模板磨损及拉杆太紧等原因造成截面过小,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影响主体结构质量。

侧模底部采用扣件卡住,用Φ12钢筋对拉,Φ14电线管作内撑,可正确控制梁、剪力墙、柱、栏板截面尺寸。

严格按照设计计算要求控制木楞、水平管及螺杆的间距,确保模板在施工中不炸模。

(7)表面平整度控制:

剪力墙、柱子模板平整度全部采用上、下挂铅垂线、水平拉线,用卷尺测量线与模板之间的距离,距离应控制相差不超过1mm,以确保平整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8)浇捣砼过程中应派技术好的木工守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报告工地现场总施工或技术负责人。

六、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

1、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承重构件其检查验收手续要齐全。

(2)保证运输道路畅通,现场有安全防护保护措施。

(3)夜间施工要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工作。

(4)检查木工施工机具运转是否正常,电源线的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

(5)模板施工作业前,现场施工人员(负责人)要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的模板工艺,必须通过试验,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2、模板施工的安全要求

(1)模板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以上时,要严格按“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

2)采用全封闭施工,模板施工作业区,周围应设安全网、防护栏杆。

3)操作人员上下通行,必须由施工电梯、上人扶梯或马道等上下,不许攀登模板或脚手架上下。

4)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而无防护栏的模板上行走。

5)不得在作业架子上、平台上堆放模板料。

6)高处支模工人所用工具不用时,要放在工具袋内,不能随意将工具、模板零件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

7)木料及易燃材料要远离火源堆放。

8)模板吊运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护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9)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各种电源线应用绝缘线,不允许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10)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脚手架或门窗上,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位移。

(2)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要求

1)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模板安装前,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的危险,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开始作业。

2)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

3)基槽(坑)上口边缘1m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

4)模板支撑支在土壁上,应在支点加垫板。

地基土上立柱应垫通长垫板。

5)采用起重机吊运模板等材料,要有专人指挥,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要捆牢,避免散落伤人,重物下的操作人员要避开起重臂下方。

6)分层、分阶的柱基支模,要待下层模板移正,并支撑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层的模板。

7)柱模板支模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或用钢筋、钢丝拉结牢固。

避免柱模整体歪斜。

8)柱箍的间距及拉结螺栓的设置必须依据模板的设计要求做。

9)当砼柱在6m以上,不宜单独支模,应将几个柱子模板拉结成整体。

10)梁或整体楼盖支模,应搭设牢固的操作平台,要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11)楼层支模架采用整体或钢管脚手架,各层支架的立柱应垂直,支架的层间垫板应平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12)墙模一般由定型模板拼装而成,拼装模板中要进行检查,确认牢固后方可投入使用。

就位后,除了用穿墙螺栓将两片模板拉牢之外,还必须设置支撑或相邻墙连成整体。

七、拆模的安全技术

1、拆模的安全要求

(一)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

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要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

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表25-2的规定,方可拆除。

表25-2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项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1

≤2

50

>2,≤8

75

2

梁、拱、壳

≤8

75

>8

100

3

悬臂构件

≤2

100

>2

100

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

经妥善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二)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拆模。

(三)冬期施工模板的拆除应遵守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其中主要是要考虑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的保温养护,如果不能进行保温养护,必须暴露在大气中,要考虑混凝土受冻的临界强度。

(四)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保温措施,拆模之后要保证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不超过20℃,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

25℃以免发生温差裂缝。

(五)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后拆,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

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

(六)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行发生事故。

(七)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八)拆除的模板向下运行送传递,一定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

用起重机运拆除的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齐,才可吊装。

(九)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

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并做好工完场清工作。

(十)当遇到雷、雨、雪或风力达到五级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

2、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

(1)基坑内拆模,要注意基坑边坡的稳定,特别是拆除模板支撑时,可能使边坡发生震动而坍方,拆除的模板应及时运到离基坑较远的地方进行清理。

(2)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3)拆除楼板模板前,必须将洞口和临边进行封闭后,才能开始作业。

拆下的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要向下传递至地面。

已经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中途停歇,以免落下伤人。

(4)模板立柱有多道水平拉杆,应先拆除上面的,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最后一道连杆应与拆除立柱同时进行,以免落下伤人。

(5)柱模板拆除顺序如下:

先拆除斜撑或拉杆(或钢拉条)→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竖楞并由上向下拆除模板连接件、模板面。

八、砼成品保护

按施工方案施工成型的砼成品,其棱角完整,如保证砼成品棱角不受损伤,应做好以下几点:

(1)拆模时间:

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规定拆模

强度方可拆除)。

(2)拆模方法:

拆模时不得将铁撬直接支承在柱梁,墙板等表面撬模板,这样易产生棱角松动而损坏。

拆模应用木楔先将拼装一起的模板松开,拨掉拼装铁钉后就可轻易的将模板拆除。

(3)拆模完成后,成型砼柱四角,剪力墙角,洞口等阳角部位2米以下用2.5厚松模板保护,避免在材料托搬运时将成型棱角损坏而影响砼外观质量。

 

乐清市双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4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