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937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最新教育资料.docx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高考科目的改革力度相当大,高中学生的教学打破了传统固定在一个教室学习的模式,转而需要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科目重新组合成新的教学班级。

随着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将改革前的高中教学模式带入了困境,提出了挑战。

为了适应高考科目改革的需要,必须不断探索提升高中教学的新模式优化教学环境。

一、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可能出现的新问题1.课程组合类型多

高考设置科目的改革,是指在高中知识体系的构建中跳出以前“非文即理”的课程选择模式,在保证统一学习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想报考的高校要求选择学习的科目。

2.课程开设种类多

高考?

C合改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选择的人数会存在差异,可能差异还很明显,加上每年新进一届学生,每一届的学生选择情况又会不同,因此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会出现很多情况。

这些情况的发生势必要求学校对每门学科的师资力量、教学投入作出迅速的调整,但对在高考科目改革前一些学校长期固定存在的教学资源、管理体制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3.教师资源紧缺与剩余并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会记入高考的总成绩中,对高中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信号。

在选择所修学科时,学生一定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最擅长和最好拿分的科目。

因此,有些科目必然陷入“冷门”的尴尬境地。

二、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改革措施1.做好高中生学业规划指导

随着新高考改革从试点逐渐到全国普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高校选拔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1)课程指导,突出选考

为实现科学选考及合理选择高校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性质,介绍学科最佳学习方法、科目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从学科角度出发,帮助高中生进行学业规划,为学生选考提供依据。

(2)科学评估

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是学生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而这两种自我认识方法的缺陷在于简单、片面,易产生认知偏差。

学校指导人员应运用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科学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以帮助其获得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3)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的个性差异受到尊重,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发展是学业规

划指导的更高要求。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规划咨询服务,结合资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谈等方式使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同时结合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业规划蓝图。

2.实施差异化的分类

分层走班教学,让学生能够选择首先,在学科方向的分类选择上,将过去仅提供文理科两种“配餐”改为“自助餐”(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

为此,学校必须在原有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分类,如A类课程(学考科目)、B类课程(高考选考科目)、C类课程群(既是高考选考科目,又是大学的学习专业,甚至是今后的职业方向)等,适应学生学科方向多样化选择的分类走班制教学成为必然。

其次,在发展水平的分层选择上,将过去按各学科总分来分层,改为按某一学科发展水平来分层。

根据学生每个学科的学业基础、爱好程度和高考政策,可以分为学考和高考两个水平层级,这两个层级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A,B两个层次,以适应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和参加高考的差异化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性学习。

为实施差异化的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普通高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大挑战:

一是如何设计完善学校课程方案,构建层次清晰、递进有序、开放有致的学校课程体系;二是如何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有机融合起来,以学科为轴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

需求、学校特色进行横向拓展与纵深发掘,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与特色课程群,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3.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模拟实验

学校可先采用走班教学和行政班并行的双轨教学组织形式,即必修课程按照行政班组织教学,选修课程实行走班教学。

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又可便于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

学校可先在一个年级进行选课模拟,预测2018年后学生选课情况;然后再进行试验,制定走班方案,组织实施,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学校采取以点带面的实验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新事物带来的弊端,通过小规模实验探索走班教学的方法,再逐步推广,能有效实现走班与行政班的有机融合。

4.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高考综合改革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传统的固定班级学习中,科任教师基本只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会深入了解班级的相关情况。

而实行走班选课制后,每位科任教师都会不自觉地变成班主任,肩负起统筹协调班级事务的责任,要求每位科任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为新的教学模式是以科任教师为中心轴的,没有专职班主任管理班级琐事,没有固定班委团体协助教师管理教学,这使得每位任课教师都变成了班主任。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正确引导和促进学生成长。

同时,教师

还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学内容、学习结果与学习评价的关系,并不断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上所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高考改革即将开始,新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在新高考实施前,学校要潜心研究新课程面临的诸多新课题,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课程建设力,做好准备“拥抱”新变化,走在新高考改革的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