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367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

名校试题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干冰,胆矾,烧碱B.同素异形体:

活性炭,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

乙醇,四氯化碳,氯气D.混合物:

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2.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水中通入SO2B.将水加热煮沸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D.向水中加入NaCl

3.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H2═△H1+△H

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NH3)=5v逆(H2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容器体积,则NH3的转化率会增大

5.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A.

B.

C.

D.

6.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4OH−−4e−=O2↑+2H2O,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7.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

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4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28g

8.用铂电极电解100mLHNO3与AgN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1B.2mol•L﹣1C.2.5mol•L﹣1D.3mol•L﹣1

9.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

zC(g),图I表示t℃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II表示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结合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表示为:

2A(g)+B(g)

C(g)ΔH﹤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C.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t℃,在第6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molC,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

10.已知:

一定条件下。

向A、B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X,发生反应2X(g)

2y(g)+z(g)测得A、B容器中X的物质的量n(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容积相同,但反应温度不同,且温度:

A>B

B.若A、B反应温度相同,但容积不同,且容积:

A

C.a,c两点对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c

D.t1−t2时间段内,A、B两容器中平均反应速率相等

11.常温下,用0.1mol/L的HCl溶液滴定10.00mL0.1mol/LROH,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AG=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ROH为弱碱B.A点溶液c(Cl−)=c(R+)

C.若b=10时,AG<0D.若b=15,溶液中存在

c(Cl−)+c(ROH)+c(OH−)=c(H+)

12.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数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A.该反应的△H>0

B.加压缩体积或增大H2浓度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C.工业上采用高温高压的条件,目的都是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D.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CO和0.2molH2,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温度在0-100之间

13.常温下,0.1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

B.该一元酸溶液的pH=1

C.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6mol•L-1

D.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

14.把0.02mol·L-1的醋酸钠溶液与0.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c(CH3COOH)+c(CH3COO-)=0.01mol·L-1

B.c(CH3COO-)>c(Cl-)>c(CH3COOH)>c(H+)

C.2c(Na+)=c(CH3COOH)+c(CH3COO-)

D.c(Na+)+c(H+)=c(CH3COO-)+c(Cl-)+c(OH-)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HCO3(aq)中:

c(Na+)>c(HCO3-)>c(H+)>c(OH-)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将等体积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D.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16.常温下,向10mLb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0.0l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0.0l

B.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C.常温下,所得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0−9/b−0.01mol⋅L−1

D.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17.在不同温度下按照相同物质的量投料发生反应:

CO(g)+2H2(g)⇌CH3OH(g)△H<0.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密度:

ρ(x)>ρ(w)B.正反应速率:

v正(y)>v正(w)

C.反应温度:

T2>T3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M(y)

1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在A1C1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然后通入CO2气体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最后又出现白色沉淀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但不能溶解在某些弱酸中

B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C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

盐酸>碳酸>硅酸

D

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I3-

I2+I-平衡

二、综合题

19.25℃,几种物质的pH和浓度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1___(填“>“'

(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___(填“>“'<”或“=“)③.

(3)分别加水稀释10倍,稀释后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填序号).

(4)①溶液与④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___(填“>“'<“或“=”,下 同 )7;用④溶液滴定①荣而言,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E..c(Cl-)>c(H+)>c(NH4+)>c(OH-)

20.Ⅰ.电化学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下图是一个乙醇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N电极的质量减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M极的电极材料是___.甲池中溶液的pH值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加入乙醇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若在常温常压下,2g乙醇燃烧生成CO2液态H2O时放出5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S),发明于1889年.现有一个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的体积比为1:

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极为___极,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若两个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下),则阴极上析出的金属的质量为_____g。

若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0.4L,溶液的pH约为______.

21.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  △H1

②CO2(g)+H2(g)⇋CO(g)+H2O(g)   △H2

③CH3OH(g)⇋CO(g)+2H2(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ⅱ中相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2=_______kJ·mol-1。

已知△H1=-63kJ·mol-1,则△H3=_____kJ·mol-1。

(2)一定比例的合成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12小时。

体系中甲醇的产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温度为490K时,图中P点_______(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490K之后,甲醇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②提高甲醇产率的措施是_________。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选择合适催化剂  D.加入大量催化剂

(3)如图为一定比例的CO2/H2,CO/H2、CO/CO2/H2条件下甲醇生成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当温度为490K时,根据曲线a、c,判断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是________(填“I”或“II”)。

I、CO2

CO

CH3OH

II、CO

CO2

CH3OH+H2O

490K时,曲线a与曲线b相比,CO的存在使甲醇生成速率增大,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并结合反应①、②分析原因_________。

22.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危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

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3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 pH=2,该溶液显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

方法2:

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解释).

(6)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

三、填空题

23.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

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

(2)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溶液与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___7(填“>”、“<”或“=”),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

已知Ksp(BaA)=1.8×10−10,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1mol⋅L−1BaCl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Ba2+浓度为___mol⋅L−1.

(3)若溶液M由pH=3的H2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反应而得,混合溶液c(H+)c(OH−)=104,V1与V2的大小关系为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或“均有可能”).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答案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A.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B.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C.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D.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详解】

A.干冰为二氧化碳固体、胆矾为五水硫酸铜晶体、烧碱为氢氧化钠,都是纯净物,都为化合物,A正确;

B.石墨、C60、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正确;

C.乙醇、四氯化碳的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是含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A

【解析】试题分析:

A.在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2O

H++OH-。

当向水中通入SO2时发生反应:

SO2+H2O=H2SO3.H2SO3

H++HSO3-。

H2SO3电离产生的H+使溶液中的H+的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平衡起到了抑制作用。

最终使水电离产生的H+、OH-的浓度远远小于溶液中的H+。

即溶液中的c(H+)>c(OH-)。

正确。

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所以将水加热煮沸促进了水的电离。

但是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离子的个数总是相同,所以升温后水中的H+和OH-的浓度仍然相等。

错误。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发生反应:

2Na+2H2O=2NaOH+H2↑,NaOH电离产生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对水的电离起到了抑制作用,最终使整个溶液中的c(OH-)>c(H+)。

错误。

D.向水中加入NaCl.NaCl是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所以水中的H+和OH-离子的浓度仍然相等。

错误。

考点:

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知识。

3.D

【解析】

【详解】

A.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故总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B正确;

C.据图可知,因为①中反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故反应①为吸热反应,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故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正确;

D.由图所示,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反应①+反应②,A+B=E+F△H=△H2+△H1,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D。

4.C

【解析】

【详解】

A、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则达平衡时,3v正(NH3)=2v逆(H2O),A错误;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B错误;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各物质浓度均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正确;

D.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左移,则NH3的转化率会减小,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5.C

【解析】

【详解】

A.Cu、Zn原电池中Cu为正极,图中连接正确,A正确;

B.电解精炼铜,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纯铜为阴极,连接正确,B正确;

C.镀铜时Cu为阳极,Cu与电源正极相连,图中连接错误,C错误;

D.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钠和氯气,Cu为阴极,阴极上铜不参与反应,图中连接正确,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6.B

【解析】

【分析】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相当于电解水,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硫酸根离子就要通过cd膜进入阳极区,生成硫酸,所以cd为阴离子交换膜;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钠离子就要通过ab膜进入阴极区,生成氢氧化钠,所以ab为阳离子交换膜;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A项,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

4OH−−4e−=O2↑+2H2O,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A项错误;

B项,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考虑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硫酸根离子会进入正极区,与氢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考虑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钠离子会进入负极区,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项正确;

C项,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项错误;

D项,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7.B

【解析】

【详解】

A.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根据图示可知发生还原反应:

2Li2S6+2Li++2e−=3Li2S4,故A项正确;

B.电池充电时,LiSx在阳极放电,S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逐步从Li2S2转变为Li2S4、Li2S6、Li2S8,故充电时间越长,Li2S2的量越少,故B项错误;

C.石墨烯能够导电,其作用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故C项正确。

D.外电路中流过0.04mol电子时,负极的Li被消耗,消耗Li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负极材料减重为0.04×7=0.28g,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8.B

【解析】

试题分析:

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n(气体)=2.24L÷22.4L/mol=0.1mol,由阳极发生4OH--4e-=2H2O+O2↑可知,生成0.1molO2转移0.4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转移0.4mol电子,则

2H++2e-=H2↑

0.2mol0.1mol

2Ag++2e-=2Ag

0.2mol0.2mol

即n(Ag+)=0.2mol,则原混合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1L=2mol/L,故选B。

考点:

考查电解原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9.D

【解析】试题分析:

A.由图Ⅰ可知,该反应为2A(g)+B(g)

C(g),由图Ⅱ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K增大,证明反应正向移动,因此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即ΔH>0,A错误;B.t℃时物质A的平衡浓度为0.2mol/L,B的平衡浓度为0.1mol/L,C的平衡浓度为0.1mol/L,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1/(0.22×0.1)=25,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由于容器的体积不变,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故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t℃,达到平衡状态时,C的体积分数为0.25,在第6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molC,平衡逆向移动,但是0.4molC不能完全转化为A和B,因此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状态判断。

10.D

【解析】

【详解】

A.向A、B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X,根据图像,A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若A、B容积相同,但反应温度不同,则温度:

A>B;正确;

B.向A、B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X,根据图像,A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若A、B反应温度相同,但容积不同,则容积:

A

C.向A、B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X,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a,c两点对应X的分解量为c>a,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c>a,气体的质量不变,对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c,正确;

D.根据图像,t1−t2时间段内,A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X的浓度变化值为0,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而B中反应正在进行,平均反应速率≠0,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C

【解析】

【详解】

A.依据图象可知:

0.1mol/LROH的AG为-7.2,则:

c(H+)/c(OH-)==10-7.2,结合c(H+)×c(OH-)=10-14,得c(OH-)=10-3.4mol/L,小于0.1mol/L,所以ROH为弱碱,故A正确; 

B.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原则:

c(Cl-)+c(OH-)=c(R+)+c(H+),A点溶液AG=0,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氢离子浓度,溶液呈中性,则c(Cl-)=c(R+),故B正确; 

C.当盐酸的体积b=10mL,与10.00mL0.1mol/LR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RCl,R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C(H+)>c(OH-),AG=

>0,故C错误;

D.b=15,溶液中存在RCl和HCl(量之比2:

1),依据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

c(Cl-)+c(OH-)=c(R+)+c(H+),物料守恒:

3[c(R+)]+c(ROH)=2c(Cl-),得:

1/3c(Cl-)+c(ROH)+c(OH-)=c(H+),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