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362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窗一“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4.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重、难点】

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引导: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

你们做了吗?

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引导:

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预设:

1、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教师加以说明:

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2:

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教师加以说明:

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3:

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教师加以说明:

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妈妈我

上衣裤子

冬季夏季

……

引导: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

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

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

(揭示课题)今天咱们一起研究“分类”。

二、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引导:

同学们,刚才我们说了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仔细回想,要给衣服分类,我们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今天咱们就仿照妈妈的做法,给我们的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

三、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引导:

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说给你的同位听。

引导: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预设:

1、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男女)

现场演示:

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要求男同学站起来。

教师叙述:

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

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我想按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

东路队西路队)

现场演示:

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要求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

教师叙述:

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引导: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预设:

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就行。

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引导:

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请举例说明。

学生先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然后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可这样引导:

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指定小组代表上讲台交流,提示学生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力争每个小组都能发言。

教师组织学生当场给与评价。

引导小结:

分类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结果不一样。

五、当堂检测:

1、引导:

看到刚才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过来听课了,它们到哪去了呢?

原来它们藏在你的数学书第26页上了,看谁能最快找到它们?

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课了?

(学生看图说一说并把动物圈出来)

2.自主练习第4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后感:

 

信息窗2帮妈妈整理衣服—比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基础之上的。

特别是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学习比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在比较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并学会交流。

3.使学生经历具体比较活动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简单的比较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研究简单的比较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引导:

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妈妈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该放在哪儿呢?

(学生独立回答)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一下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的。

(课件出示信息窗2的图片)打开衣橱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1)衣橱里有两条裤子。

(2)一条红裤子,一条蓝裤子。

追问:

那这两条裤子,哪条长呢?

预设:

(1)蓝色的长,红色的短。

(2)红色的长,蓝色的短。

(3)一样长。

引导:

今天我们一起“比较”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把衣物放入衣橱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挂的高低不同、长短很难判断的两条裤子,从而引发学生猜测,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二、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引导:

怎样才能知道哪条裤子长呢?

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预设:

(1)我一眼就能看出蓝色的裤子长。

(2)我想把裤子取下来放到桌子上,一头对齐,比一比裤子的长短。

(3)用手拃一拃两条裤子各有多长。

教师出示裤子的模型,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

追问: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好?

预设:

一头对齐好。

根据学生回答提升:

我们在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板书:

比长短)

谈话:

大家看一下在博古架上的物品,观察哪些物品之间可以比较?

比较什么?

怎样比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

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板书:

比高矮,比轻重,比大小……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比较长短的方法。

然后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交流,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在动手操作中自主优化方法。

在这一环节,学生充分参与了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注重了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引导学生对比较结果进行叙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说完整是谁比谁长,实际是在渗透比较思想中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严谨性。

三、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1.自主练习第1题

(1)小组自主探究

(2)交流展示

引导:

(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铅笔图)哪支铅笔长一些?

预设:

上面那支比下面那支长。

追问: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

左边对齐了,上面的铅笔右边比下面铅笔多出来一段。

追问:

你说的真好,那这两根吸管哪一根短呢?

预设:

(1)一样长。

(2)第一根比第二根短。

让上述两种观点的学生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渗透:

我们在比较长短时,不仅要看两端,还要看中间。

2.补充练习

引导: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的手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第几根手指比第几根……谁最长,谁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分明的练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的理解“比较”的含义。

教师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并注重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与比较,养成全面观察的能力。

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引导:

同学们,在帮妈妈整理衣物的同时,我们学习了“比较”的知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获得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感受?

先小组讨论,指名发言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预设:

我学会了比较长短、高矮、多少、轻重;我获得的方法是,在比较长短时,一头对齐,然后看另一头;今天这节课我学的很好,很开心。

谈话:

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可以比较的东西,你能提出一些关于比较方面的问题吗?

(小组合作,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

教师明确提出这三方面,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总结。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梳理和概括的能力,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当堂检测:

1.自主练习第2题

引导:

你们认识这个器材吗?

它的名字叫天平,轻重不一样时,轻的一端上翘,重的一端下沉;轻重一样时天平两端就平衡。

比一比,在重的后面打对号,轻的后面画圆圈。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天平,再让学生独立做。

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的三个红萝卜的重量与一个青萝卜的重量相等,判断出一个红萝卜的重量比一个青萝卜的重量轻,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自主练习第6题

引导:

同学们学的真棒。

接下来请看大屏幕,小明和妈妈、弟弟3个人正在比收的长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小明的手比妈妈的手短。

(2)小明的手比弟弟的手长。

让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做,并说一说理由。

追问:

小明、妈妈、弟弟三个人谁的手最长?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渗透:

在比较三个以上的事物时,我们用“最”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后感:

小学教育

 

 

本资料仅供参考

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