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933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概述.docx

成绩:

土木工程学院~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任课教师:

王丽胡晓莲

专业班级:

14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班

学生姓名:

邹艾怡

学号:

时间:

年5月31日

评语:

任课老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资料 4

1.1设计任务 4

1.2设计依据 4

1.3市政给排水与市政供热 4

第二章给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5

2.1设计综述 5

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5

2.1.2管材选用 5

2.1.3给水系统组成 5

2.1.4给水管道布置与安装 5

2.2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6

2.2.1最高日用水量 6

2.2.2最大时用水量 6

2.2.2设计秒流量 6

2.3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7

2.3.1管径的确定 7

2.3.1压力损失计算 7

2.4水泵选择 9

2.4.1水泵选择原则 9

2.4.2水泵调速方案选择 9

2.4.3水泵选择 9

2.5水池设计 9

2.4.1水池设计要求 9

2.4.2水池设计 10

2.5水表设计 10

第三章室内外消防系统设计与计算 12

3.1室外消防系统设计 12

3.1.1消防流量设计 12

3.1.2布置方式 12

3.1.3供水方式 12

3.1.4管材选择 12

3.1.5设计草图 12

3.2室内消防系统设计 13

3.2.1消防设计流量确定 13

3.2.2供水方式确定 13

3.2.3消火栓布置 13

3.2.4消防管道布置及选材 14

3.3室内消防系统水力计算 14

3.4消防水池设计计算 15

3.4.1消防水池设计要求 15

3.4.2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16

3.5高位消防水箱设计计算 16

3.5.1消防水箱设置要求 16

3.5.2水箱参数设计 17

3.6消防水泵设计计算 18

3.6.1消防泵设计要求 18

3.6.2消防泵设计 18

3.6.3稳压泵设计 19

3.7水泵接合器设计 19

3.7.1水泵接合器设置要求 19

3.7.2水泵接合器设置 19

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20

4.1设计综述 20

4.1.1排水系统选择 20

4.1.2通气系统的选择 20

4.1.3管材选择 20

4.1.4管道布置 20

4.2水力计算 20

4.3清扫口和检查口设计 25

4.3.1设计要求 25

4.4.2清扫口检查口设计 25

第五章热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26

5.1热水系统选择 26

5.1.1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26

5.1.2热源的选择 26

5.1.3热水供应方式确定 27

5.2热水供应系统组成 27

5.3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27

5.3.1热水管道的布置 27

5.3.2热水管道的敷设 28

5.3.4热水管道管材选择 28

5.4热水系统水力计算 28

5.4.1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 28

5.4.2设计小时热水量计算 29

5.4.3容积式水加热器设计小时供热量计算 29

5.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29

5.5.1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29

5.5.2热水回水管网水力计算 31

5.6水泵及水表选择 35

5.5.1水泵扬程 35

5.5.2水泵流量 35

5.5.3循环泵设计 36

第六章设计感想 37

第七章参考文献 38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资料

1.1设计任务

(1)工程概况、建筑概述:

本设计为湖南科技大学新区学生宿舍。

总建筑面积为4394.41m2,建筑层数为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25.5m,。

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类建筑,建筑功能为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2)设计主要内容:

1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2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3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4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2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45——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给水规范(GB50974——2014)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范(GB50048——2015)

(1)设计设计条件图

1楼层平面图

2楼层剖面图

1.3市政给排水与市政供热

(1)给水、排水市政条件:

课程设计的给水供水压力为0.28MPa、市政供水管径DN300,市政排水管径D500,允许本工程范围内正负零以上污水重力排入。

课程设计的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位置根据建筑图自行确定。

(2)采用集中式供热

第二章给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2.1设计综述

建筑给水系统是供应建筑内部和小区范围内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等一系列工程设施的组合。

本章节主要包括了给水方式的比较选择、管材选择、给水管网的布置等相关设计项目。

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m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值(自室外地面算起)。

对于住宅生活给水系统,一般一层建筑物为100kPa;二层建筑物为120kPa;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增加40kPa,对于层高大于3.5m的民用建筑,计算结束后再加上4~6m的安全水压。

本设计为地上7层,P=0.12+0.04×5+0.4=0.36MPa>0.28MPa,市政压力无法满足直接供水方式所需水压,故采用设水池水泵供水方式。

2.1.2管材选用

根据水的用途(主要是卫生间用水,非生活饮用水)和经济技术比较,各层卫生间的给水管道采用明装敷设,管材均采用铸铁管。

管道系统的连接方式由管道的作用、管径、所连接的设备和附件等决定。

2.1.3给水系统组成

本建筑的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给水附件、地下贮水池、水泵设备等组成。

2.1.4给水管道布置与安装

横干管管道外壁距墙面不小于100mm,离梁、柱及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立管外壁距墙、梁、柱净距不小于60mm;支管距墙、梁、柱净距为20-30mm。

给水横干管与排水管道平行、交时,其距离分别大于500mm和150mm,交叉给水管道在排水管道上面。

给水立管敷设在管道井中,给水横支管和配水支管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在立管横支管上设阀门,管径DN>50mm时设闸阀,DN≤50mm时设截止阀。

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设套管。

给水横干管设0.003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贮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设人孔,基础底部设水泵吸水坑。

生活水泵吸水管在消防水位面上设小孔,保证消防贮备水量不动用。

为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水池底板做防水处理,水池内设导流墙。

生活水泵设于地下。

所有水泵出水管均设缓闭止回阀,水泵均设减震基础,并在吸水管和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接头。

2.2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该建筑属于Ⅲ类宿舍,查得居民用水定额取150L/d,宿舍总人数为170人,小时变化系数Kh取3.0。

2.2.1最高日用水量

建筑内生活用水的最高日用水量:

Qd=mqd1000=170×1501000m3d=25.5m3d

式中:

Qd——最高日用水量,m3/d;

m——用水人数,人;

qd——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

2.2.2最大时用水量

根据最高日用水量计算,求得最大时用水量:

Qh=KhQdT=3.0×25.524=m3h=3.20m3h

式中:

Qh——最大时用水量,m3/h;

Kh——时变化系数,查表得;

T——住宅内每天用水时间,h。

2.2.2设计秒流量

qg=q0n0b

式中:

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q0——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L/s;

n0——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

2.3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2.3.1管径的确定

各管段的管径是根据所通过的设计秒流量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dj=4qgπv

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m3/s);

dj——管道计算内径(m);

v——管段中的流速(m/s)。

在管段流量确定的条件下,管段流速的大小决定着管径的大小,设计时应综合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因素恰当选用管内流速。

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流速一般可按表2-1选取,但最大不超过2m/s。

表2-1生活给水管道水流速度

公称直径/mm

15-20

25-40

50-70

≥80

水流速度(m/s)

≤1.0

≤1.2

≤1.5

≤1.8

2.3.1压力损失计算

(1)沿程压力损失计算给水管道沿程压力损失按下式计算。

py=i×L

式中py——管段的沿程压力损失(kPa);

L——计算管段的长度(m);

i——管道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kPa/m),可按下式计算

i=105Ch-1.85dj-4.87qg1.85

式中qg——管段的给水设计计算流量(m3/s);

dj——管道计算内径(m);

Ch——海曾.威廉系数取C=100。

由于给水管道配件众多,局部阻力损失值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工程中生活给水管网的局部损失按给水管网沿程损失的30%计算。

经过初步设计给水系统草图见图2-1。

图2-1给水管道设计草图

由此图确定最不利点为淋浴器水嘴,故计算管路为1~15,节点编号如图2-1所示。

各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均可通过查表获得,计算结果见表2-2。

表2-2各管段水头损失累计值

计算管段编号

设计秒流量q(L/s)

管径DN/mm

流速v(m/s)

每米管长沿程水头损失i/(kPa/m)

管段长度L/m

管段水头损失/kPa

管段水头损失累计/kPa

1—2

0.10

25

0.20

0.07

0.8

0.05

0.05

2—3

0.10

25

0.20

0.07

1.5

0.10

0.16

3—4

0.20

32

0.25

0.07

3.6

0.27

0.43

4—5

0.40

32

0.50

0.27

3.6

0.97

1.39

5—6

0.60

32

0.75

0.57

3.6

2.05

3.44

6—7

0.80

50

0.41

0.11

3.6

0.40

3.84

7—8

1.00

50

0.51

0.17

3.6

0.60

4.43

8—9

1.20

50

0.61

0.23

3.6

0.84

5.27

9—10

1.20

50

0.61

0.23

11.0

2.56

7.84

10—11

3.43

100

0.44

0.06

5.6

0.31

8.15

11—12

4.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