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877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9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分解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1.1、我们在呼吸

[教学目标]

1、

(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

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

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

请同学们在教材P2图上指出气体在人体中进出的路线(不要在书上标画!

)。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

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

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

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味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

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

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1)、呼吸是由于胸廓有规律的扩大和缩小的变化而形成的。

(也可以说呼吸是由于胸腔的舒张与收缩而形成的。

(2)、依据:

胸廓扩大时,吸气;胸廓缩小时,呼气。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

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教师汇报。

(1)、吸气——→胸廓腹部扩大;呼气——→胸廓腹部缩小。

(2)、胸廓扩大时,胸腔变大,胸腔内肺部被动扩张而形成吸气;胸廓缩小时,胸腔变小,胸腔内肺部被挤压而形成呼气。

(三)、制作活动

1、学生按教材P6步骤进行制作

(可以将饮料瓶先为学生开个口或者直接提供剪好的半成品)

2、学生手拉和放开橡皮膜,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

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讨论分析

3、请同学们再对照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认为我们的饮料瓶相当于我们人的什么?

气球呢?

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三、课堂总结

大家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关于人的呼吸,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还想了解些什么?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

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板书设计]

我们在呼吸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

吸气——→胸廓腹部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呼气——→胸廓腹部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教学后记]

1.2、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2、学习对比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现和推理。

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

演示材料:

呼出与吸入气体对照表。

[教学过程]

一、资料引入,

(1)谈话:

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2)实验可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办法,我们先来看看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P5普里斯特利的发现,思考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他有什么发现?

拉瓦锡又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阅读,汇报,小结

(3)谈话:

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呼吸离不开周围的空气,可人把空气吸进去又呼出来了,那为什么还要呼吸?

(引导学生推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变化)

(4)今天,我们就来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1、讨论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

(1)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

你能收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

(2)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你能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

(3)分组讨论:

这样收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

你能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

(4)生汇报讨论情况,师引导学生利用排水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

(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的气体)

2、对比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讨论:

我们有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1)阅读教材P3,实验中那些条件相同呢?

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2)交流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学生实验,汇报

讨论:

蜡烛在哪一种气体中燃烧得久?

原因是什么?

(二)、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

(1)请同学们观察P4中间的图,紫色气球里面打进的是什么气体?

橙色气球呢?

那么,我们把他们分别放进澄清的石灰水里,你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组实验,师检查指导。

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3)谈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三、课堂小结

(1)我们已经能够对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

出示:

下面是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表(附后)

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

(2)观察上面的表,你又有那些收获呢?

学生汇报,对比,填写p5的实验结果

四、课外延伸(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

 [板书设计]

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进的气体

78%

21%

0.4%

0.6%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教学后记]

1.3、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经历测量自己肺活量的过程,对肺活量大小进行比较,知道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是不同的。

2、知道什么是肺活量,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正确方法,并能测量自己的肺活量,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3、知道体育锻炼对呼吸和心脏带来的好处;认识到清新的空气,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意识到个人对自身的健康负有责任。

[重点难点]

分析比较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5L油瓶一个、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电子肺活量测量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游戏:

吹气球比赛。

要求:

猛吸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

(1)谈话:

刚才,同学们猛吸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的气体总量就是你们的肺活量(板书:

肺活量)

(2)你能比较谁的肺活量大吗?

谈话:

根据上面的活动,你还有那些问题呢?

(凭什么我的肺活量小呢?

到底小多少?

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较,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肺活量,今天就来我们测量肺活量

(板书:

测量)

二、探究过程

(一)测量肺活量,

(1)谈话:

要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就必须有一个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在日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5L油瓶一个,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等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计,我们怎样做呢?

(2)指导学生制作,用我们“先-----再----”汇报

(3)指导学生一组,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计测量,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a、强调尽力吸,尽力吹完一口气b、卫生c、记录时,视线与水平)

(4)介绍电子肺活量测量仪使用,强调(尽力吸,尽力吹完一口气)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在P7记录表上,反复测几次?

怎么计算肺活量?

为什么这样计算?

(二)统计分析

(1)抽一小组汇报

(2)给出区间表(表1全班在区间中的人数统计表2男女肺活量的对比),用举手的方法,统计全班数据。

(3)请同学们用统计图知识,小组合作制作统计图。

(4)汇报,全班评析。

(5)小节

(三)、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全班肺活量排在前面的同学与排在后面的同学站立一排进行比较。

1、排在前面的同学有什么共同点,后面的同学呢?

(抓住体育锻炼,进行保健教育)

2、你认为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讨论,汇报。

三、课堂总结:

请同学汇报课堂收获

四、课外延伸(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

课外阅读,或上了解网肺活量大小及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板书设计]

肺活量测量

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体育锻炼有关

[教学后记]

2.1、心脏和血管

——《脉搏与什么有关》

[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

3、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重点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

学生准备:

手表、自制听诊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初步体验,找找心脏和血管跳动

(1)、教师示范:

抱头下蹲

师: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向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

(2)、学生做下蹲30个,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

(3)、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心脏和血管(板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心脏跳动

1、师:

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在什么地方呢?

你能明确指一指吗?

2、师:

教师讲述:

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

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3、你认为是什么在跳动呢?

你认为它怎样跳动的呢?

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回答

4、师:

出示心脏模型;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师:

心脏的跳动主要是心脏上面的心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这就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再张开这就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正是这一收缩和舒张,使心脏里面的血液流出去,又流进来。

师:

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

的确,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

而且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脉搏

1、师:

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血管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

我们把血管有节奏的博动叫做脉搏,我们那些地方可以摸到脉搏呢?

[腕部(中医把脉的部位)、颈部、太阳穴等]。

为什么到处都有呢?

2、师:

出示人体挂图:

“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

它遍布我们的全身。

同学们看到的由红蓝色画出的这一个网络,就是我们身上的主要血管,他们遍布全身,形成了一个血管网,把血液传递到全身各处。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

3.师:

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

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等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

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

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师:

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

你怎么知道的?

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学生猜测脉搏跳动与什么有关

、师:

脉搏的跳动是否与心脏有关?

、请同学们读P9研究计划,明晰研究计划的内容方法步骤

、学生完成布置任务:

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

测量结束后交换。

、师:

为什么要测3次,要算平均数呢?

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小组活动:

分组测量。

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师:

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

脉搏的跳动次数和我们心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跳动次数和脉搏的跳动次数是一致的。

4、演示实验:

伸手在水中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就会有一股水从手中挤出,如果这些水挤进一根软管里,我们从软管外面就可以感受到管子在动。

借助这个实验可以把血管与心脏之间的搏动联系展示出来,化内为外,使教学活动更直观。

5、小结:

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心脏和血管

脉搏与什么有关?

[教学后记]

2.2《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和计算,用反证推理法证明古罗马医生盖仑理论,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懂得科学的结论是需要经得起反复验证的。

2、进一步认识心脏与血管的作用,学会锻炼和保护自己心脏。

[重点难点]

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简易听诊器、水槽、量杯、2L饮料瓶、漏斗、饮料瓶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心脏和血管,知道了我们的心脏跳动与脉搏的一些事情,那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我们的血液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出示“血液循环图”?

学生的猜想。

(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注意反问,你为什么会这样猜想?

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血液究竟是怎样流动(板课题)?

二、探究过程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就有一位名叫盖仑的著名医生提出了他的观点,想知道他认为血液是怎么流动的吗?

㈠、论证盖仑理论中的“肝脏不断造血补充到心脏”的合理性。

1、朗读P10第一自然段,盖仑提出了一个什么猜想。

2、小组讨论:

你赞同盖仑的猜想吗?

为什么?

3、给出科学事实:

心脏不听收缩;心跳一次排出血液57ml;心跳每分钟大约72次。

4、提出问题:

心脏1分钟里排出多少血液?

5、请同学用筒量出57毫升水,展示,并请同学量72次倒入2L饮料瓶(大约2瓶),想想1小时排出多少血液呢?

大约120瓶。

集体讨论:

你觉得盖仑的观点正确吗?

6、我们再用计算的方法可以进行计算,学生计算

一分钟:

57×72=4104毫升≈4L≈2大瓶可乐

一小时:

4104×60=246240毫升≈246升≈120大瓶可乐

246升约为多重呢?

240千克!

7、学生讨论,小结。

(二)阅读P11哈维研究资料卡片

1、集体讨论:

哈维研究过程与我们的(科学探究学习)是相似的(计算)。

2、他是怎样猜想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怎么流动?

他做了那些努力呢?

3、(循环流动)怎样循环?

课件演示

4、请同学描述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是什么?

(三)、研讨心脏和血管的保健

1、朗读P11,谈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

2、讨论,保护心脏和血管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A、为什么刚做完剧烈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

小知识:

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休息!

有些人在剧烈训练项目结束后会突然晕倒,这往往是剧烈训练后立即停下来而导致的,是暂时性脑缺血的症状表现,训练医学上称之为“重力性休克”。

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

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来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对供血十分敏感的脑组织便因供血不足,而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慢跑一阵,走一走,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训练后如果出现晕厥,轻者在晕倒前可由他人扶着慢慢活动,重者立即掐压人中穴或让其闻一下氨水,并及时请医师诊治。

B、对心脏和血管保护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总结;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论证等过程

[板书设计]

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教学后记]

3.1《我们的大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经反射的过程,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

了解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功能区,语言中枢又是由4部分组成,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可以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2、通过参与活动分析自己身体反应过程,探究大脑是怎样工作的。

了解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组成,不同的人大脑的潜力不同,积极锻炼可以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3、体味熟能生巧和一心一意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并能科学认识自身长处与短处,积极的面对人生,克服不足。

[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在语言功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发扬和弥补对策

[教学准备]

米尺脑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

今天老师先来带领大家做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

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看谁的反应快。

2、师口令:

举左手抬头起立闭右眼坐下……学生随老师口令活动

3、师:

刚才同学们的反应都很快,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着你完成老师的动作吗?

4、师:

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完成前面的动作的?

5、师:

关于大脑,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6、师:

今天老师和大家来认识一下我们人类神秘的大脑。

(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

眼疾手快

1、学生初次尝试“抓尺”活动。

要求学生边活动,边记录抓住尺子时,尺子下落的距离,反复几次“抓尺”活动。

填写在P13表中(测反应速度时应注意,学生要两人一组,拿尺子的同学要拿尺子的上端,不要告诉抓尺子的人自己什么时侯放。

抓尺子的同学手放在尺子的下端,呈握拳状,随时准备抓尺子)

2、引导学生对活动后数据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大脑处理外界事务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工作熟练的程度可以缩短大脑处理事务的时间,也就是熟能生巧。

3、边背诵诗歌,边做“抓尺”活动。

师反问:

为什么我们的反映又会慢下来呢?

引导学生对活动后数据的对比,得出当遇到干扰时,就会影响进行中的工作。

4、师:

请你谈谈在抓尺过程中,你的身体是怎样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描述:

我们的眼睛----,----到大脑,命令我们的手---

让学生了解从大脑收到信息,作出判断,到手指接受大脑的指令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段时间要比尺子下落的时间略长些。

所以有可能抓不住尺子。

(直尺下落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作出反应输出信号,指挥手作出“抓”尺的动作。

根据指南车信箱的提示,可以估算出大脑处理这个问题时所需时间,如抓住尺子的20厘米处,那所需时间大约为0.2秒,即大脑从信息的输入后加工判断到输出后指挥手做出反应抓住尺子所用时间为0.2秒。

(二)、活动:

人类的语言功能

1、师:

(出示:

脑髓模型)现在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按结构分布,皮层感觉区又可分为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我们的语言中枢。

2、学生阅读P13资料,思考我们的语言中枢分为那几个部分

3、学生讨论,每个人在听说读写方面有差异吗?

4、根据P13页的资料分析P14的甲乙同学的差异(教材中第一个事例反应甲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发达,但是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不发达。

第二个事例反应乙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发达,而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发达。

5、小组讨论:

请你谈谈你在语言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请同伴相互找找,并做好记录,你将怎样来弥补你的不足

6、小结

三、课堂总结;

判断:

下面的做()对吗,为什么?

1、在家里做作业时,一边看电视,一边完成作业

2、我的脑子不好,所以学习成绩不好

[板书设计]

我们的大脑

语言中枢四个部分

[教学后记]

3.2《我们的大脑》教学设计

--------保护我们的大脑

[教学目标]

1、体验到大脑在人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保护大脑的重要性

2、知道颅腔怎样保护大脑和保护大脑的原理。

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源探究保护大脑的方法。

3、养成要注意个人保健的习惯。

[重点难点]

意识到保护大脑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保护大脑的挂图(图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保护大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大脑在头部的位置,以及颅骨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1、师:

上一节课,我们对大脑是怎样工作的,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我们的大脑

出示大脑图,请同学们用你的双手感知一下前额头顶后脑,你有什么发现?

2、师:

我们头部由额骨,头盖骨等骨头组成了保护我们大脑的颅腔

3、师:

出了大脑的颅腔保护我的大脑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大脑呢?

(板课题)

二、探究过程

讨论:

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

2、①、看书时间太长了会影响大脑健康,所以连续看书的时间不宜过长。

②、随便敲击大脑会使大脑受到伤害,因此不能任意敲打大脑。

③、踢足球时,尽可能少做头球冲顶运动,因为这样做很容易使大脑受到震荡。

3、了解影响大脑健康的因素。

(出示资料,学生阅读,讨论,汇报收获)

A、睡眠对大脑的影响。

睡眠并不是脑活动的简单停止,而是活动的转变过程。

睡眠能够使脑力得到恢复,尤其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会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激动,思维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