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2785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0、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知识链接

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

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

(2)学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

“西辞”“尽”。

(3)师加以补充总结。

注释:

老朋友在西边告辞了我,离开了黄鹤楼,

在花开如烟雾的三月,去了扬州。

一片孤帆远去,影子消失在天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之水再天边滔滔流淌。

四、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

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

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借助诗境,训练表演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达标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ènghàoránguǎnglínggàocíwéiyǒu

(孟浩然)(广陵)(告辞)(唯有)

二、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人西辞黄河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课后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二句叙事

三、四句写景(孤独、惆怅)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0、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

谁来背一背?

2.师:

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

(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

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一)自由读通全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

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

送别元二:

王维的好朋友使:

出使安西:

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

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

(孟浩然)

(5)师:

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通音乐,工书画。

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

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

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

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

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

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

旅店。

新:

焕然一新。

解释:

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

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

请。

君:

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

再饮完。

解释:

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

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

感受到什么?

(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

向西行走。

故人:

老朋友。

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

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

(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

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

(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

(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生背诵《赠汪伦》

 

送元二使安西

达标检测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

________。

3.浥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课堂小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一、二句写景

三、四句抒情(依依惜别)

教后反思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1、搭石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

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

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达标检测

给多音字组词。

涨zhǎng(涨潮)间jiàn(间隔)处chù(处所)

zhàng(泡涨)jiān(中间)chǔ(相处)

课后作业

小练习册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1、搭石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听写词语

二、读文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

要求:

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3、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1、例段指导:

 (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

  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⑵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⑶ 指导朗读。

 (例段的指导意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

  ⑴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⑵推荐几种学习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

  学习小帮手

  我想读一读课文中的美文。

  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我想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请同学(老师)一起……

  我想……

  ⑶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⑷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评议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并结合评议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落在实处,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⑸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

 随机在黑板上板书:

勤劳美、和谐美、谦让美、尊老美。

  ⑹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读书是师生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3、学习中心段:

 (最后一段。

⑴再次出示几幅画面。

思考:

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⑵齐读最后一段: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

在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来理解句子,句子含义就自然出来了。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

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

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

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五、超越文本──传播美

  1、听故事:

  《一个承诺》。

  2、谈感受:

  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上写上一个“美”字。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

随机在石头上板书:

善良。

 

推荐学习方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个人感受不同,不强求统一的答案。

 

达标检测

比一比,再组词。

谴(谴责)俗(俗话)胁(威胁)绰(绰号)

遗(遗失)话(话语)协(协调)掉(掉队)

课堂小结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课后作业

学习评价

板书设计

21、搭石

友善美、团结美、

奉献美、无私美、

敬业美……

教后反思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学习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轻缓而哀伤的音乐声中出示面色苍白的小钱无奈地躺在病床上。

  2、教师描述:

  这是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故事。

刚满18岁的年轻人──小钱,不幸患了白血病,眼看病魔就要夺走他的生命。

(停顿)

  3、教师继续描述:

  所幸的是小钱得救了,是谁在这紧要关头挽救了小钱宝贵的生命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自学生字词

  1、各自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拼读一下,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读准生字词:

移植 涓涓流出 余震 血脉

彼岸 突如其来 袭击 空旷

暂停 间隔 凋零

  3、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分组讨论: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汇报。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读准其他词语:

患病 

骨髓 

甜丝丝

红润

几经辗转

步履匆匆 绽放

达标检测

比一比,再组词。

凋(凋谢)湾(河湾)彼(彼此)旷(旷工)

调(调动)弯(弯曲)披(披衣)扩(扩大)

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学习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交流资料,回顾课文内容。

1、学生交流有关白血病、台湾、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走入教学

18岁的小钱因为患了白血病而挣扎在死亡线上,年轻的生命危在旦夕,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刻不容缓啊!

然而,不幸的小钱又是幸运的,这其中的故事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呢?

三、深入文本,深刻体会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词语。

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将它们画出来。

2、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预设重点句

⑴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①理解“同一时刻”“步履匆匆”

②为什么李博士会步履匆匆?

③有感情朗读

⑵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①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理解“沉着”

③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为什么李博士仍沉着地站着,青年还静静地躺着?

他们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危险?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升华情感,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1.导语:

经过李博士不分昼夜的奋战,由于台湾青年那血浓于水的无私奉献,小钱得救了。

2.齐读最后一节。

你又读懂了什么?

3.你能给这座生命桥取名吗?

说明理由,教师巡视合理的名字写在桥下。

四、拓展写话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跟哪些人说?

(小钱、李博士、台湾青年)播放《爱的奉献》

2.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六、总结诗朗诵

宝岛台湾同大陆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

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在此,老师借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上课。

钢琴曲伴奏,朗诵《乡愁》

 

小结:

李博士和青年急小钱所急,想小钱所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们的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啊!

达标检测

给多音字组词。

脉mài(筋脉)间jiàn(间隔)空kōng(空间)

mò(含情脉脉)jiān(中间)kòng(空地)

课堂小结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课后作业

学习评价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等待骨髓捐骨髓

小钱—————年轻人

杭州台湾

生命桥

教后反思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3、卡罗纳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知识链接

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和《爱的奉献》两首音乐。

  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并阅读。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小黑板,读准词语。

  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

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阅读提示,弄清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写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你从大家的言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2、老师小结后,问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

达标检测

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遭(zhāozāo)到怜悯(mǐngmǐn)

叮咛(níngnìng)嘱咐(fùhù)

课堂小结

本课的作者是谁呀?

他写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小说叫《爱的教育》。

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同学们,有空你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必将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课后作业

小练习册

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老师“我”同学们母亲

关爱

卡罗纳

教后反思

 

学校

杨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姜蕾蕾

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学习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学具教具

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给予是快乐的》

2、读题目,读准字音。

二、解释题意: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读生字词,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4、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

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7小节)

  1、读课文第1到7节,先分角色读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段对话,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当保罗听到小男孩说:

“……天哪!

我希望……”时是怎么想的?

  (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3、是听了小男孩接下去讲的一句话,却十分惊讶。

读小男孩讲的那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