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77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9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docx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

 

No.

 

河北省电梯

安装/大修/改

造施工自检报告书

—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

 

施工单位:

项目名称:

 

设备位置:

 

设备名称:

 

设备类型:

施工类别:

□安装□改造□维修

自检单位:

(章)

 

自检日期:

年月日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制

 

说明

1、本报告书是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T7001-2009)中对于施工自检报告的要求所制作的标准格式范本,在河北省内进行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施工的单位,其自检报告的内容应不少于本格式范本的内容,需测量的数据应不少于本格式范本内所要求测量的数据,也可使用本格式范本作为自检报告使用。

2、本报告书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电梯(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除外)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自检。

3、自检质量合格的声明应由制造单位或其书面委托的自检单位盖章确认,上述单位应对记录中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及其与实物的一致性负责。

4、报告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也可使用计算机出具,但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不得涂改。

确需更正时,应在原错误处划删除线“=”,在其上方书写正确内容,并

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标注更改日期。

5、“检验结果”一栏中深色区域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其他无数据要求的,合格的可填“符合”,不合格的用简要文字说明不合格原因;若无此项目时,填“/”。

“结论”一栏中只能填写“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6、如全部项目均合格,则自检报告的结论为“合格”;否则,应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由自检员确认并在整改情况栏中填写了相关项目的复检合格意见后,方可判定为“合格”。

7、报告中不应遗留空白表格,无此项或不详情况应填写斜线“/”或“不详”。

8、自检单位应在电梯整机检验前,向执行电梯监督检验的检验机构提供本报告副本备存,同时应将隐蔽工程安装图样、导轨及层门地坎固定方式等施工过程检测记录复印件,作为本报告的附页一同提供。

 

No.共19页第1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制造单位

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合同编号

施工单位许可证编号

使用登记编号

安装地点

使用单位(项目名称)

维护保养单位

 

设备技术参数

额定载重量

kg

额定速度

m/s

层站门数

层站门

控制方式

电动机型号

限速器型号

曳引绳规格

曳引绳直径/根数

mm/根

曳引机型式

□无齿□有齿□其他

曳引机型号

安全钳型式

□瞬时式□渐进式

缓冲器型式

□蓄能型□耗能型

控制柜型号

拖动方式

开门方式

□中分□旁开

开门型式

□自动□手动

环境温、湿度

℃%

供电电压

V

附录表格

□导轨支架安装施工检查记录(附表1)□绳头制作隐检记录(附表4)

□层门安装施工检查记录(附表2)□

□承重梁安装隐检记录(附表3)□

检验结论

 

□合格□不合格质检员:

 

施工质量合格声明

经自检,电梯制造和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我公司施工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合同中有关施工质量的条款要求;对于新安装电梯,组成电梯的所有部件,均为该电梯制造单位出厂的合格部件或已通过该制造单位的质量认可。

(盖章有效)

竣工日期:

年月日

(制造单位或其委托自检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No.共19页第2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1技术资料

 

制造资料

电梯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

(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

参数,以及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等内容,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

(4)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包括:

①门锁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

②限速器型式试验合格证

③安全钳型式试验合格证

④缓冲器型式试验合格证

⑤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型式试验合格证

⑥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

⑦驱动主机型式试验合格证

⑧控制柜型式试验合格证等

⑨限速器调试证书

⑩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5)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其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

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

(6)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

(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

内容。

注A-1:

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

内代理商的公章。

 

安装资料

安装单位提供了以下安装资料:

(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

(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施工过程记录,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手续齐全;

(5)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

同意的程序;

注A-2:

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安装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No.共19页第3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1技术资料

 

改造

、重大维修资料

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提供了以下改造或者重大维修资料:

(1)改造或者维修许可证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

相应参数;

(2)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

(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

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

(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5)施工过程记录,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手续齐全;

注A-3:

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使用资料

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资料: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改造、重大维修后查验);

(2)安全技术档案应保存完好,包括:

①、、所述文件资料[的(3)项和的(4)项除外]

②监督检验报告(改造、重大维修后查验)

③定期检验报告(改造、重大维修后查验)

④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新安装电梯查验记录表格制定情况)

⑤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新安装电梯查验记录表格制定情况)

⑥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新安装电梯查验记录表格制定情况)

⑦应急救援演习记录(新安装电梯查验记录表格制定情况)

⑧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新安装电梯查验记录表格制定情况)

(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①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②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③其它档案和制度;

(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备忘录等其他资料

 

No.共19页第4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2机房及相关设备

 

机房通道与通道门

(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

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通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区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

②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③梯子高度超过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之间,并不易滑

动或者翻转;

④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把手。

(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3)机房通道门的要求:

①宽度应当不小于,高度应当不小于;

宽度:

m

高度:

m

②不得向房内开启;

③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

④门外侧应当标明“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或者有其他类似警示标志。

机房专用

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

 

安全空间

(1)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其深度不小于,宽度为或屏、柜的

全宽(两者中的大值),高度不小于2m;

深×宽×高:

(m)

(2)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及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有一块不小于×的水

平净空面积,其净高度不小于2m;

深×宽×高:

(m)

(3)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并且相差大于时,应当设置楼梯或者台阶,并且设置护栏。

地面

开口

机房地面上的开口应当尽可能小,位于井道上方的开口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当凸出地面至少50mm。

高度:

mm

照明与插座

(1)机房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当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

(2)机房应当至少设置一个2P+PE型电源插座;

(3)应当在主开关旁设置控制井道照明、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

断错相保护

每台电梯应当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

主开关

(1)每台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主开关,主开关应当易于接近和操作;

(2)主开关不得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①轿厢照明和通风供电电路;

 

No.共19页第5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2机房及相关设备

 

主开关

②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供电电路;

③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供电电路;

④电梯井道照明供电电路;

⑤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3)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

锁住,能够有效地防止误操作;

(4)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控制柜、

限速器等采用相同的标志。

驱动主机

(1)驱动主机工作时应当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2)曳引轮外侧面应当涂成黄色;

(3)曳引轮轮槽不得有严重磨损(适用于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如果轮槽的磨损可

能影响曳引能力时,应当进行曳引能力验证试验。

制动装置

(1)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

(2)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

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

 

紧急操作

(1)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对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

动作;

②松闸扳手涂成红色,盘车手轮是无辐条的并且涂成黄色,可拆卸盘车手轮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

③在电梯驱动主机上接近盘车手轮处,明显标出轿厢运行方向,如果手轮是不能拆卸

的可以在手轮上标出;

④能够通过操纵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器,并且需要以一个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

⑤进行手动紧急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2)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

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

②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

③进行紧急电动运行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3)应急救援程序:

在机房内应当设有清晰的应急救援程序。

 

限速器

(1)限速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

铭牌和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内容应当相符;

(2)限速器或者其他装置上应当设有在轿厢上行或者下行速度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

作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

(3)使用周期达到2年的电梯,或者限速器动作出现异常、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损坏的电梯,应当由经许可的电梯检验机构或者电梯生产单位对限速器进行动作速度校验,并且由该单位出具校验报告。

 

No.共19页第6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2机房及相关设备

接地

(1)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当始终分开;

(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应当与保护线(PE)可靠连接。

电气绝缘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MΩ

①MΩ

②MΩ

③MΩ

①安全电压

②≤500

③>500

250

500

1000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

(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和型式试验合格证内容应当相符;

(2)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应当在控制屏或者紧急操作屏上标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方法。

 

3井道及相关设备

井道封闭

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危害,或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

(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m

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

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m);

m

③a、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m);b、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m);

a:

m

b:

m

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

注A-4:

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可以用下值代替:

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2,但是不小于;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小于。

(2)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m)的制导行程。

m

 

井道安全门

(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当设置高度不小于、宽度不小于

的井道安全门(使用轿厢安全门时除外);

高度:

m

宽度:

m

(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3)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

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井道检修门

(1)高度不小于,宽度不小于;

高度:

m

宽度:

m

(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

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No.共19页第7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3井道及相关设备

 

导轨

(1)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如果间距大于

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当满足设计要求;

支架:

最大间距:

m

(2)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

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

(3)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

轿厢:

mm

对重:

mm

(4)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2mm,对重导轨为0~+3mm。

轿厢:

mm

对重:

mm

轿厢与井道壁距离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对于局部高度小于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

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间距:

m

层门地坎下端的井道壁

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连续垂直表面,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

(2)其高度不小于开锁区域的一半加上50mm,宽度不小于门入口的净宽度两边各加25mm。

高*宽(mm):

 

井道内防护

(1)对重的运行区域应当采用刚性隔障保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处,向上延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的高度,宽度应当至少等于对重宽度两边各加;

距地:

m

高*宽(m):

(2)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隔障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当设置隔障,隔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对重行程的最低

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高度,并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

距地:

m

高*宽(m):

②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隔障应当贯

穿整个井道,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

距地:

m

宽度:

m

极限开关

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随行电缆

随行电缆应当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与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

当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

井道照明

井道应当装设永久性电气照明。

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

底坑设施与装置

(1)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

(2)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如梯子),

该装置不得凸入电梯的运行空间;

(3)底坑内应当设置在进入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

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4)底坑内应当设置2P+PE型电源插座,以及在进入底坑时能方便操作的井道灯开关。

 

No.共19页第8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3井道及相关设备

 

底坑空间

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底坑空间尺寸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的空间(任一面朝下即可);

××

(2)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

和相邻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之内时,此垂直距离允许减少到;当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但不大于时,此垂直距离可按线性关系增加至;

≤:

m

>:

m

(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m

限速绳张紧装置

(1)限速器绳应当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者其配重)应当有导向装置;

(2)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转。

 

缓冲器

(1)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

大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

(2)缓冲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或者标签,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

构标识,铭牌或者标签和型式试验合格证内容应当相符;

(3)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

(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应当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电气安全装置;

(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

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对重下方空间的防护

 

如果对重之下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者在对重上装设安全钳。

 

4轿厢与对重

 

轿顶电气装置

(1)轿顶应当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①由一个符合电气安全装置要求,能够防止误操作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行

操作;

②一经进入检修运行时,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恢复正常工作;

③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

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

④该装置上设有一个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⑤检修运行时,安全装置仍然起作用;

(2)轿顶应当装设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如果检修运行控制装置设在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位置,该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

(3)轿顶应当装设2P+PE型电源插座。

 

No.共19页第9页

项目及类别

自检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4轿厢与对重

 

轿顶护栏

井道壁离轿顶外侧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时,轿顶应当装设护栏;

(1)由扶手、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

(2)当自由距离不大于时,扶手高度不小于,当自由距离大于时,扶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