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517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

第30课《诗四首》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与学重点:

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教与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与学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归田园居》

一、激情导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曾做过彭泽县令,但他的性格刚正不阿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

在他的《桃花源记》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对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跟着陶渊明到他归隐的庐山脚下看看。

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诗歌,读出感情。

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老师指导:

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二读诗歌,读懂诗意。

要求:

细读诗歌,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诗歌。

3、三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

a.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b.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C.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a.弃官回家后垦荒耕种的生活

b.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4、学生试背诗歌,在班上朗诵。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而甘愿过这样的生活?

“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

3.你赞成他的隐居生活方式吗?

为什么?

【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1、(点拨示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

语言“自然、通俗”。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班内交流完后,教师归纳本诗歌特点】:

平淡自然,不见修饰,富于情趣。

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起来,形成了陶渊明的艺术特点

2、【点拨明确】:

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并非因田园劳作之乐,这里的“愿”有它特殊的内涵,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宁愿做一个农夫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堕落官场。

]

3、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联想:

鄙弃官场生活的诗文语句:

【交流讨论,示例】:

A、张志和的《渔歌子》B、柳宗元的《江雪》C、刘禹锡《陋室铭》

学习《使至塞上》

一、激情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五年春,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现在让我们跟着王维问边的队伍到边塞走走吧。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a、出使人是谁?

b、在什么情况下出使?

c、出使目的是什么?

d、结果如何?

【指名回答,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用生动语言描绘一下《使至塞上》的画面。

4、配乐朗诵全诗。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语言精练,一字传神,真挚自然。

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

【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句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赏析指导】: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于物,托感于景。

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指导】: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学生讨论,师点拨提示】:

有道理。

“圆”和“直”不仅准确的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很深切的内心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的融合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写中。

四、拓展延伸

1、写出两句以上有关大漠的诗词。

2、画诗。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3、写诗。

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五、课堂练习

1、分小组进行背诵比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从这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散文。

七、板书设计: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王维

借边塞风光,抒发被贬的凄凉。

八、学后记: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与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品味诗歌的语言没、意境美,从中受到没的熏陶。

3、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与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与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没、意境美,从中受到没的熏陶。

教与学方法:

读读、议议

教与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学习《渡荆门送别》

送别,是古今诗人墨客常写的题材,如高适的《别董大》,那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呢?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另一首送别诗——《渡荆门送别》,这又是谁送谁呢?

那么谁能够说说李白的生平和这一首诗的背景呢?

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读一读:

师范读,生听,注意字音、节奏。

2、生有感情自由朗读。

3.说一说:

学生对照课本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

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说说《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

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含蓄地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那一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3、写景的又是哪几句?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

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

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2.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当时见到景象时的欣喜和新鲜。

6、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

从本诗来看,它是否为朋友送行?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表达呢?

不是,是告别故乡,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游子思乡之情不言而喻。

学习《登岳阳楼》(其一)

一、激情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

二、整体感知,学习诗歌: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

2、请一个学生朗读。

3、齐读诗歌。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解释关键词:

帘旌、徙倚、凭危、吊古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

3、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

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

4、“悲”在何处?

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

概括:

景悲——己悲——国悲

5、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

之所以如此,除了刻意模仿追求,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杜甫逃难,一直逃到成都,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伤心惨目,少有匹之者。

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而且“预后”很好——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位居宰辅,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发而为诗,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

前人论及此诗,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至论。

即与我们刚学过的《杜甫诗三首》比较,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

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

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

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

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

即以本诗而论,其中布控之精巧,运作之轻灵,情思之绵邈,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案例”的。

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拓展延伸:

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图画描绘出来。

四、课堂练习:

小组进行背诵比赛

五、诗歌总结

朱光潜先生曾说:

“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希望正处于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的诗般年华的同学们,能通过诗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情趣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六、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李白

叙事:

绘景:

远景

近景

抒情: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景悲

己悲

国悲

 

八、学后记: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