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40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二十四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电解水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

m

39

5

16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

5D.丙可能是单质

4.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1:

2

5.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6.科学家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B.O2、O3和O4都是单质

C.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D.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

7.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CuC.N2D.CO2

8.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中“2”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B.O2--2个氧原子

C.2N2--化学式前的2表示2个氮分子D.CO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9.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相符的是()

A.

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B.Fe2+:

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2N:

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D.2H:

2个氢分子

10.猕猴桃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3:

4:

3

11.对于2KMnO4

K2MnO4+MnO2+O2↑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C.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12.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果糖属于氧化物

B.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果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

2:

1

D.果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13.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

4:

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14.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A.FeOB.Fe2O3C.Fe3O4D.FeSO4

15.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

1D.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14:

3

16.有化学反应3A+B+2C=D,将A、B、C各15g混合均匀后加热,生成了30gD。

向残留物中加入10gA后,反应又继续开始,待反应再次停止后反应物中只剩余C。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时B剩余了9g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C剩余了6g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为5:

3D.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了5g

17.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7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

1B.2:

1C.4:

1D.5:

1

18.化学方程式表示的信息有:

①表示物质的组成②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③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④表示一种元素⑤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⑤

19.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B.NO2

C.NH3D.SO2

2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

2H2O2

2H2↑+O2↑

B.铁丝燃烧:

4Fe+3O2

2Fe2O3

C.镁条燃烧:

Mg+O2

MgO↓

D.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

K2MnO4+MnO2+O2↑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2.化学方程式aC2H2+bO2

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A.15B.14C.13D.10

23.现有反应:

,已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

3,现将17g A,与一定质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0g C,则该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0:

27B.16:

9C.5:

6D.31:

18

24.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的是()

A.H2SO4B.SO2C.SD.H2SO3

25.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

13

26.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A.H2B.FeC.SD.C

27.在化学反应2A+2B=3C中,A,B,C的质量比为9:

1:

10,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10m

2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能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也相同

C.H2O2与H2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同种元素的原子可能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30.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A.SO3和H2SO4B.Cu(OH)2和NaOH

C.KMnO4和K2MnO4D.KClO3和KCl

32.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A.可燃性B.还原性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吸附性

33.2021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3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3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和木炭都具有吸附性

B.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冶炼金属

36.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用石墨作润滑剂

②活性炭用作电冰箱的除味剂

③防毒面具里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④制糖工业中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⑤C60应用在超导、催化、材料、医学等领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⑤

37.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洗涤、贮存气体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B.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应从b端进入

38.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3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A.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D.干冰用来人工降雨

40.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A.木炭燃烧

B.煅烧石灰石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4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

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⑥⑤B.④②①③⑥⑤

C.①③②④⑥⑤D.④③②①⑤⑥

42.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4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4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4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4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47.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需要A的质量为(  )

A.5.6gB.11.2gC.14.6gD.无法计算

48.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49.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aCO3

CaO+CO2↑。

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A.28.0gB.44.8gC.56.0gD.78.0g

二、计算题

50.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

时分解:

现取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

B.

C.

D.

51.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某校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

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g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共消耗稀盐酸11.5g。

然后微热,使生成的CO2气体全部逸出,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g。

(假设没有水蒸气逸出,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这种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三、推断题

52.A、B是初中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它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

E→Fe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水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2.A

【详解】

A、图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图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图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分析】

m=2+30+20+10-39-5-16=2

【详解】

A.由表知,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所以此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B.由表知,甲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则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故错误;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39g-30g):

(20g-5g)=9:

15=3:

5,故正确;

D.丙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5%;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正确;

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

H:

N:

O为:

(12×6):

(1×13):

14:

(16×2)=72:

13:

14:

32;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故B正确;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C错误;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D正确。

故选C

6.A

【分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O4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O2分子,故A不正确;

B、O2、O3和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故B正确;

C、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C正确;

D、O4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7.B

【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详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并记住特例方可正确解答。

8.C

【详解】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故A不正确;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中的“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B不正确;

C、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2中的“2”表示氮分子的个数为2,故C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D不正确。

故选C。

9.A

【详解】

A、

中数字“2”含义是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故A正确;

B、Fe2+中的数字“2”含义是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不正确;

C、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2N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故C不正确;

D、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故D不正确。

故选A。

10.B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则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故A不正确;

B、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11.C

【解析】

A.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正确;C.MnO2是该反应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剂,不改变高锰酸钾分解的速率,错误;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果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

B、果糖的化学式C6H12O6,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故C不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13.C

【解析】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不写,错误;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4:

16×3,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

4:

3,正确;D.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错误。

故选C。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反应前有4个铁原子、8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反应后8个硫原子、16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分子中有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是Fe2O3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15.D

【分析】

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是甲烷和水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详解】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可能是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物质B是水,则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B不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反应生成物C、D的分子个数比是1:

3,故C不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16.D

【分析】

第一次反应A不足,第一次反应后加入A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C,说明A、B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详解】

A、向残留物中加入10gA后,反应又继续开始,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C,说明A、B恰好完全反应,设第一次反应耗B的质量为m,则

,m=9g,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质量为

,故A不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生成30gD时消耗C的质量为

,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质量为

,故B不正确;

C、反应消耗A与C质量之比为

,故C不正确;

D、反应消耗A、C质量之比为5:

2,第二次反应中消耗C质量为

,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质量为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17.B

【详解】

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7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故选B。

18.D

【分析】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

【详解】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化学式可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则化学方程式表示的信息有②③⑤,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