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区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170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武区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宣武区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宣武区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宣武区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宣武区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武区语文.docx

《宣武区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武区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宣武区语文.docx

宣武区语文

宣武区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答题表中,第II卷则在原试卷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l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暴殄天物恬不知耻舐犊情深忝为人师

B.轩然大波头晕目眩渲染气氛故弄玄虚

C.暴虎冯河阿谀逢迎奉若神明蓬头垢面

D.怙恶不悛才思俊逸工程竣工田地龟裂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寒喧以逸待劳部署星罗旗布B.演绎遗笑大方绿阴心劳日拙

C.安祥出奇致胜溢美题纲挈领D.撕杀共商国是斡旋一愁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l)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派出多支医疗队奔赴东南亚灾区,_________中国医生的全力抢救,许多病人转危为安。

(2)我和同学们在这所学校____________学习生活了近三年,大家情同手足,现在眼看就要分别了,彼此心里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3)执教近40年的张老师就要光荣退休了。

几十年来,他放弃了许多东西,把心血全部___________在我们这些孩子的身上。

(4)无论隐瞒不报、浮夸虚报,还是冒名顶替_____________作弊,对这些无所顾忌的造假,一些人似乎已见怪不怪,这更加可悲。

A.①经过②一齐③贯注④公然B.①经过②一道③灌注④公然

C.①通过②一齐③灌注④公开D.①通过②一道③贯注④公开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全景式描绘,把封建贵族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和各种矛盾和盘托出。

B.你到了外国,会受到一些先进文化的影响,也会拥有更好的工作条件,但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

C.近期各大新闻媒体对牛玉儒事迹连篇累牍的报道,引起了广大干部深深地思考:

我们如何才能当好人民的公仆?

D.施耐庵以昼思夜梦的创作状态,驰骋自己的艺术想像,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李逵等众多出神入化的人物形象。

5.下列各新闻标题,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首都教师近日争考名校校长B.名牌辞书连续3年重印10次

C.新教练用“洋”用“土”未定D.亚洲杯热身赛科威特大败印度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书何易于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

至则索民挽舟。

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惊问状,易于曰: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私利自入。

会盐铁官奏重榷筦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易于视诏曰:

“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②厚其赋以毒民乎!

”命吏铲去。

吏争曰:

“今铲去,罪愈重。

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

”易于曰:

“吾宁爱一身而毒一邑民乎?

亦不使罪蔓尔曹。

”即自纵火焚之。

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

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食,问政得失。

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

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

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

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

“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

”樵曰:

“易于督赋如何?

”曰:

“上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

”“督役如何?

”曰:

“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

”“馈给往来权势如何?

”曰:

“传符外一无所与。

”“擒盗如何?

”曰:

“无盗。

”樵曰:

“予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

问其政,则曰:

‘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

’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

”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

至如缓急补吏,则曰:

“吾患无以共治。

”膺命举贤,则曰:

“吾患无以塞诏。

”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

(选自《唐文粹》)

[注]

①榷筦:

榷(què),专利;筦,同“管”。

意为:

专卖制度的管理。

②矧(shěn):

副词,况且、何况。

③传(zhuàn)符:

用作证件的东西,有事可作凭证。

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从:

使……跟随,带领。

B.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夺:

改变。

C.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视:

同……一样。

D.膺命举贤,则曰膺:

承受,接受。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

B.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

C.至如缓急补吏,则曰:

“吾患无以共治。

”D.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观察使闻其状

令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D.悉立遣之,不以付吏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各句中全部正面表现何易于“体恤他人”的一组是()

①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②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③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④即自纵火焚之

⑤必召坐食,问政得失⑥吾患无以共治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益于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为政清廉,急民所急,抵制苛政,并勇于担过。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这是难能可贵的。

B.文中记述何易于为刺史引舟,易于回答刺史的几句话说得严正而又得体,使一班达官贵人惭愧得无地自容,最终跳舟而去。

C.作者与县民对话时,对考核中给予何易于的不公正评价明确提出质疑,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也对考绩制度作出了批判。

D.文章虚实并用,详略得当:

益昌事是实写,罗江事则是虚写;实写中,拉纤、抗苛政是详写;出俸理丧、款待纳赋老人则是略写。

第II卷(共120分)

三.(18分)

11.阅读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后面二题。

(5分)

①将“上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一句译为现代汉语。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为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2分)

予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

12.将下面的古诗名句补充完整(任选5句)(5分)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负栋之柱……(杜牧《阿旁宫赋》)

②勤心养公姥,______________。

初七及下九,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④千古凭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但寒烟,芳草凝绿。

(王安石《桂枝香》)

⑤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⑥___________________,波心荡,冷月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

(8分)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注]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裴迪:

钱起、王维的友人,几人多有诗作唱和。

谢公,宋谢灵运,一说为齐谢朓,诗中以“谢公楼”比喻裴迪住处。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两首诗均以“月”为题,共同描绘了月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分)

(2)清人沈德潜对钱诗中“萤远”一句的评价为:

“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其流矣。

此最工于体物。

”(《唐诗别裁集》卷十一)“工于体物”,指在写物方面很见功力。

试分析钱诗中“萤远”一句在“体物”方面的精妙之处。

并指出王诗中最“工于体物”的是哪一句,试作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赤壁今何在

(1)赤壁之战虽为陈迹,但关于“赤壁”的地点,从唐代争论至今。

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和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今武汉市蔡甸东临障山、汉川县西赤壁山、黄州市西北赤鼻山、赤壁市西赤壁山(又名石头口)和武汉市武昌西南赤矶山,都被认为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山。

赵、王二人文后点评:

前二说,混赤壁与乌林为一地,又皆远离长江,且在江北;黄州说也把赤壁置于樊口对岸的江北,皆与“赤壁之战”形势不合。

赵、王明确肯定赤壁山于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2)关于赤壁市赤壁山之说,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明确肯定:

“赤壁山在(鄂州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

”此说后被赵彦卫否定:

“指今石头口为其地,然石头口初未尝以赤壁名。

(3)李吉甫的蒲圻赤壁说,确实经不起推敲。

曹操初战败后,以乌林为大本营,陈兵于江北沿岸,孙、刘联军则于赤壁上下的南岸。

周瑜采用黄盖溯江西上诈降、中流放火烧连营、精锐继后追击这“三段之计”而大败曹操。

可见,乌林与赤壁之间,应有一定的上、下游间距,绝不可能是南北隔江相对。

(4)另据《三国志》载,其时曹操数十万大军已沿江东下,双方兵力悬殊,孙、刘联军只能在重兵保卫大本营夏口的前提下,派出适量人马至夏口的前哨及数十里之内的大、小军山一带游弋设防,再远之处就属分散兵力,更不用说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蒲圻赤壁山了。

(5)主张“赤壁”于今武昌西南一带的,主要是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郦为江南诸水作注时曾参阅大量南方文献)与南朝盛弘之经数年实地查勘和访问而成的《荆州记》。

(6)《水经注》“乌林-赤壁”河段中记载“江水又东径下乌林南”,郦道元即说,“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

《水经注》又载,江水又东径陆口、蒲圻洲、蒲圻县等地后,“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

百人山,马征麟《长江图说》指出,即今武汉市西南长江左岸的纱帽山。

和百人山隔江相对的“赤壁”,便是《云麓漫钞》中最终确定的今武昌西南长江右岸的赤矶山了。

当地村民至今仍能在附近山上、田内、江边捡到箭镞等战争遗物。

而盛弘之《荆州记》中说:

“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乌林,周瑜、黄盖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赤壁、乌林其东西一百六十里。

”可见,“赤壁与乌林相对”于长江断面上,不符合此次战役的逻辑。

(7)但郦、盛二人的记述,何以屡遭否定?

关键是,长江“乌林-赤矶山”河段,长度已达260里,超出南朝时100里。

南朝以前,该河段属顺直分汊河型,隋唐后演变为弯曲分汊河型。

簰洲湾弯道的形成,使长江河道延长将近100里。

由此,赵、王二人引用《水经注》关于乌林、赤壁的记载后即说:

“据此则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

”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虽认同郦、盛二人的结论,但不解长江长度之变化,而据乌林以东160里,定赤壁于今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虽较为接近史实,但也是错误的。

14.“蒲圻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以下表述不能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其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的“大战”形势不符。

B.赵彦卫以石头口起初没有“赤壁”之名而否定赤壁市赤壁山为“赤壁”。

C.孙、刘联军分三个阶段击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存在上下游距离。

D.从双方大本营的位置,可见“赤壁”在蒲圻也与当时兵力强弱形势不符。

15.第(6)段中“此次战役的逻辑”指的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对古代某一地名的确定,既要依据相关的典籍,还应辅以必要的实物加以佐证,如出土的文物、发现的遗迹等。

B.《水经注》与《荆州记》的相互印证说明:

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密切结合才能在历史地理学方面得出正确结论。

C.从南北朝到南宋的七八百年间,在长江河道不断延长的影响下,乌林与赤壁两地间的距离也增加了至少40里。

D.如果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能够了解到古今长江河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完全有可能得出更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17.就本文提供的信息,简要评述郦道元、盛弘之、赵彦卫、王象之、本文作者在对“赤壁今何在”这一问题探究中的历史性贡献。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时间

沈从文

(1)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

时间改变一切,证实一切。

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2)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

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

正仿佛不少人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是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3)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

因此一些聪明人同一些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

他们虽都肯定了生活是由“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所构成,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

大别言之,聪明人要思考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

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

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

(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了愚蠢家伙。

(4)这两种人虽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有时择业相同,他们的成就却不相同。

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

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

至于

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5)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称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屈原、耶稣,就是这种人。

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

历史上这种人并不多,可是每一时代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

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

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6)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无形,无声,无色,无臭。

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

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中找证据。

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

所以我们被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能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

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

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

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

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8)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一九三五年十月

(选自《沈从文文集·第十卷》,有改动)

1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以“时间”为题,文章由浅入深,由一般到典型,阐释时间对人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前后行文多有照应,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B.文章通过表现时间对世间万物的重要意义,揭示出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的特点,作者特别写到时间常常被人疏忽,意在告诫人们学会珍惜时间。

C.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追求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像活在人类记忆中几千年的释迦、孔子等人一样。

文章的主要表现对象及怀古的主题亦由此得到展现。

D.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著名诗句,表现了怀抱理想者的伟大人格,同时也流露出他们的孤独与悲壮,富于感染力。

E.本文的语言较为朴素、清新,又不乏诗的味道,特别是多次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论述透彻,而且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很好地激发了读者的感情。

19.本文以“时间”为题,综观全文,在作者看来,“时间”对人类有哪些意义?

请分条概括。

(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作品,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哪个更好,并作简要分析。

(4分)

①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屈原、耶稣,就是这种人。

②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屈原、耶稣等人,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他们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具有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

21.本文第6段否认“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即“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并不表现为“时间”。

那么在作者看来,“生命的意义同价值”表现为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2.将下面一段话中葛晓音教授的观点以“中学语文课本”为开头进行整合重组,变成一个单句,保留最基本的信息,不得改变原意。

(3分)

“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般民众喜欢,一些高层次学者对作品的评价也很高。

金庸作品入选语文课本,能促进教材的多元化,”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

“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作为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变得越来越丰富。

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

中学语文课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将下面的两组对联补写完整。

(4分)

(1)①回眸申岁凯歌阵阵讴伟绩(上联)[注:

申岁,指按照干支纪年,2004年为甲申年。

按照这种纪年方式,2005年应为乙酉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

②应战莫轻心,独冲学海千重浪(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任选一联)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联)深感父母恩(下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联)饮墨品书香(下联)(任选一联)

24.小黎是一名高三学生,他假期到某家杂志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一家眼镜公司草拟了一则宣传文字要刊登在杂志上。

这则文字在用词、造句、标点使用甚至内容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当之处,请你帮助小黎将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请在有毛病的地方下面画线,标出序号,再填写勘误表)(5分)

阳光配镜让您舒适满意

一位高度近视的顾客在阳光眼镜公司配了一副2100度还带散光的近视镜。

戴上一试,顿觉眼前一亮:

视物不仅清晰舒适,而且眼镜轻巧漂亮,与原来的眼镜简直没法比。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二话没说,当时就决定再配一副。

这样的事在阳光下面的14家分店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我们这家以“合格还不够,舒适才算好”为宗旨的公司,以配戴高难度眼镜为绝活儿,远近闻名。

就说“渐进多焦点”眼镜吧。

一副眼镜能同时满足中、老年既可看远又可看近的多重需要,很受欢迎。

但配起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只有大眼镜店才敢问津。

阳光眼镜公司以其颇具专业水准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您的眼睛,阳光眼镜公司热诚欢迎您!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句之美,在于对仗整齐,那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构句之美,在于长短错落,那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协调。

文字如此,其他的艺术呢?

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

……

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30分,每小题3分)

1.C2.C3.B4.A5.D6.B7.B8.C9.A10.C

1.A组:

殄(tiǎn)恬(tián)舐(shì)忝(tiǎn)。

B组:

轩(xuān)眩(xuàn)渲(xuàn)玄(xuán)

C组:

冯(píng)逢(féng)奉(fèng)蓬(péng)

D组:

悛(quān)俊(jùn)竣(jùn)龟(jūn)

2.A项中应为“寒暄”“星罗棋布”;B项中应为“贻笑大方’;C项中应为“安详”“出奇制胜”“提纲挈领”;D项中应为“厮杀”“一筹莫展”。

3.经过:

表示产生某种情况的必要过程。

通过:

表示运用一定的方式或者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一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