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815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南闸中学初三年级新课结束考试

化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第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无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保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答案】C

【解析】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不利于保护环境;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C。

2.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芝麻油B.蔗糖C.味精D.食盐

【答案】A

【解析】A、芝麻油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

B、蔗糖溶液水形成蔗糖溶液,正确;

C、味精溶液水能形成溶液,正确;

D、食盐溶液水,形成氯化钠溶液,正确。

故选A。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做鱼钩

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答案】A

【解析】A、淬火后的缝衣针硬度大,脆性小,易折断,故不能做鱼钩,错误;

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正确;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正确;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正确。

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取液时挤入空气B.

取适量液体

C.

两人合作滴加液体D.

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答案】B

【解析】A、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应该在外面寄出空气,再放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错误;

B、取用适量的液体用倾到法,倾到时,瓶盖要倒放,试剂瓶标签要向着手心握,正确;

C、滴加液体时,只能一个人完成,错误;

D、用试管夹夹试管时,手不能按短柄,错误。

故选B。

5.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

B.核外电子数为24

C.元素符号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答案】B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A.原子序数为12,正确;B.核外电子数为12,错误;

C.元素符号为Mg,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

故选B。

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答案】D

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应该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错误;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7.下列各组物质用所给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试剂

A

(NH4)2CO3、NH4Cl、Na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B

K2CO3、KOH、BaCl2三种溶液

稀H2SO4溶液

C

NaOH、NaNO3、Na2SO4三种溶液

MgCl2溶液

D

CuO、C、Fe三种固体粉末

稀HCl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碳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由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和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生成,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只有刺激性的氨气生成,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只有白色的沉淀生成,故可以鉴别,错误;

B、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由气泡冒出,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由白色沉淀生成,不可以鉴别,错误;

C、氯化镁与硝酸钠和硫酸钠都不反应,故不能鉴别,正确;

D、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白雾蓝色,碳不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冒出气泡,故可以鉴别,错误。

故选C。

8.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A

..................

点睛: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答案】D

【解析】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他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a>b>c是错误的,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化学与农业生产

B.化学与健康

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②利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

①人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病

②重金属盐中毒,可用牛奶、豆浆缓解

C.安全常识

D.化学与环境保护

①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②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②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

霾和酸雨的产生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氨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不可以混合使用,正确,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B、人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病,正确,重金属可以破坏蛋白质结构,故重金属盐中毒,可用牛奶、豆浆缓解,正确;

C、打开排风扇可能产生火花,易引起爆炸,错误;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正确,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

霾和酸雨的产生,正确。

故选C。

11.已知:

HCOOH

H2O+CO↑。

下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

器等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A、实验中可以将HCOOH加入热硫酸中制取一氧化碳,故正确;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正确;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正确;

D、该反应中涉及的是分解反应和还原反应,没有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D。

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答案】A

【解析】A.镁和氧气反应时,镁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8:

32,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氧气有剩余,镁完全反应,故选项错误;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随酸的减少溶液的pH逐渐增大,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pH大于7,正确;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反应中,酸不足,由酸决定氢气,等质量的酸生成氢气一样多,镁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4:

2,铝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8:

2,最终,铝比等质量的镁生成多,正确;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正确。

故选A。

点睛: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3.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

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①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正确。

②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和氧化铜反应也生成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正确;③pH试纸用水润湿以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相当于把待测液给稀释了,则测出的pH不准确。

故错误。

④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因此正确;⑤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所以错误。

⑥可以利用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故说法错误。

故选B。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稀释;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化学的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其联系

14.有一包A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K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NH4Cl和BaCl2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K2SO4和KC1,可能有NH4Cl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和BaCl2,且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208

D.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Cl

【答案】C

【解析】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NH4)2CO3或NH4Cl;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没有硫酸铜;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故原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钾;

A、不能确定有氯化铵,错误;

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钾,错误;

C、最终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NH4)2CO3+BaCl2=BaCO3+2NH4Cl

96208

由于碳酸铵有过剩,故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208;

D、最终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氯离子,错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⑴星期天小明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到郊外去野炊。

①早上出门时,小明选择了一件腈纶衬衣,它是由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的。

②上午游玩时,闻到了远处扑鼻的花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午他们准备的食物和饮料有:

咸味烤饼、牛奶、烤肉串、米饭、矿泉水。

从均衡膳食角度,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___。

④下午离开时,他们用泥沙覆盖火堆,使火熄灭。

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

⑵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

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物质C是由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④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答案】

(1).合成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炒青菜等(4).隔绝氧气或空气(5).分子(6).AC(7).9:

4(8).CH4+2O2点燃CO2+2H2O

【解析】

(1)①腈纶衬衣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②上午游玩时,闻到了远处扑鼻的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该食谱中缺少维生素,故还需要补充炒青菜等;④用泥沙覆盖火堆,使火熄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原理;

(2)①物质C是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②AC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③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4H2=2H2O+CH4,故CD的质量比为

=9:

4

(3)甲烷在空气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⑵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还应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得到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

⑶张老师要制取一瓶氯气(Cl2),反应原理是: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已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张老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⑷兴趣小组在做完盐的性质实验后,发现一瓶碳酸钠固体可能混入了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此,他们对这瓶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Ⅰ.实验验证:

①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得到溶液A。

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先滴入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观察到先产生_______,后产生________,说明该固体中混有硫酸钠。

③取步骤②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固体中还混有_____。

该步实验结束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

Ⅱ.实验拓展:

兴趣小组还想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为达到实验目的,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填序号,可重复)。

a.称量装置丙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答案】

(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4).BF(5).C(6).Cl2+H2O=HCl+HClO(7).气泡(8).白色沉淀(9).NaCl(10).Na+、H+、Ba2+(11).bacba

【解析】⑴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⑵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分解的速率过快,易将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堵塞导管,故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故选B发生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用排水法,故选BF;

(3)氯气的制取是固液加入型装置,故选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4)先滴入过量的稀硝酸,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泡,再加入硝酸钡,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原物质中有氯化钠;该步实验结束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Na+、H+、Ba2+;

(5)该实验中应该先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而后称量丙装置中的质量,再打开活塞进行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再通入氮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过丙装置,最后在称量丙装置的质量,故顺序为bacba;

17.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

以孔雀石为原料可制备CuSO4•5H2O及纳米材料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⑵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____。

⑶由CuSO4溶液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在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时,除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外,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是_________。

⑷制备纳米材料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2).过滤(3).降温结晶(4).玻璃棒(5).2NH3+H2O+CO2+CaCl2=CaCO3↓+2NH4Cl

【解析】

(1)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2)操作2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步骤,是过滤;

(3)CuSO4溶液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在蒸发的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搅拌;

(4)制备纳米材料CaCO3时是氯化钙与氨气和二氧化碳、水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2NH3+H2O+CO2+CaCl2=CaCO3↓+2NH4Cl

18.家庭养观赏鱼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

“鱼浮灵”

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进行探究。

Ⅰ.“鱼浮灵”的性质研究

实验1:

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继续向试管中加有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_____________,说明有O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说明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结论:

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Ⅱ.“鱼浮灵”的制备研究

“鱼浮灵”的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异丙醇为有机溶剂,水与异丙醇可以互溶,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小。

稳定剂中MgCl2和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Ⅲ.“鱼浮灵”的组成研究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产品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⑴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

继续缓慢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

⑵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

y的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⑷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则x:

y=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复燃

(2).2H2O2MnO22H2O+O2↑(3).碱(4).CO2(5).MgCl2+Na2SiO3=MgSiO3↓+2NaCl(6).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提高鱼浮灵的产率(7).让A中产生的气体全部被C、D装置所吸收(8).干燥生成的气体(或干燥O2和CO2)等合理即可(9).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D装置(10).偏大(11).2:

3

【解析】

(1)过氧化氢与遇到二氧化锰由大量的氧气生成,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溶液pH>7,说明溶液呈碱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Ⅱ。

氯化镁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MgCl2+Na2SiO3=MgSiO3↓+2NaCl;浊液中加入异丙醇可以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提高鱼浮灵的产率;

Ⅲ.⑴继续缓慢通N2的目的是让A中产生的气体全部被C、D装置所吸收;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水分,防止水分进入D装置;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D装置;

(3)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部分氧气不能被吸收,故y的值偏小,故x:

y偏大;由题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m

Na2CO3+H2SO4=Na2SO4+CO2

+H2O

10644

m2.2g

=

m=5.3g

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n

2H2O2MnO22H2O+O2↑

6832

n1.2g

=

n=2.55g

=

,x:

y=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