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717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docx

国考管理学串讲结合思考题

此份思考题答案,是潘楠楠、马郡宵、李身恩两天之内完成的,整理时间仓促,有错误请各位同学见谅。

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

T1.试述科学管理之前的管理发展。

1.早期的管理思想。

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全场6700公里,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滩上。

总共动用了40多万人工,为人类最伟大的管理实践之一。

1776年,亚当斯密著作《国富论》,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合理分工的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生产48000只别针,未作分工的工人每天最多生产20只别针。

2.古典管理理论。

①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关于管理活动的思想火花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②但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系统化的管理理论一直到1900年前后才开始形成。

③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古典管理理论登上了历史舞台。

T2.为何称泰罗为科学管理之父?

1.泰罗(1856—1915)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任工厂总工程师期间,他目睹了①管理者不懂得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秩序,不懂得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而导致的生产率低下;②工厂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而大大影响了劳动生产率;③管理当局和工人们都认为,他们双方的关系是一种不可妥协的对立关系,双方总是选择对抗而不是合作。

2.科学管理的产生。

从24岁任总工程师开始,泰罗和他的追随者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系统研究,采用观察、记录、实验等近代分析科学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管理理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3.科学管理的四条基本原则:

①动作分解:

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千方百计提高生产率。

(2008年单选)。

②选择工人:

做到人适其事。

③培训工人:

以使他们按照科学方法来工作。

④精诚合作:

管理者与工人合作,共担工作和责任。

T3.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法约尔(1841—1925)的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理论。

1.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从采矿师到总经理,担任30多年总经理,长期高层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2.比泰勒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

3.指出了经营与管理的不同:

①经营包括:

技术生产活动、商业交易活动、财务资金活动、人财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②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③管理具有一般性、可传授的特点。

④它成为后来巴纳德管理职能思想的重要基础。

T4.什么是理想的行政组织?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权威的基础。

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和世袭地位来管理,需要制定规章制度来实现这一点。

2.官僚制的特征:

①分工,②职权等级,③正式的选拔,④职业化的管理人员,⑤纪律和规则,⑥理性准则:

忠于职守而不是个人。

3.官僚制的优越性:

人权分离、理性合理、适合大工业生产。

T5.巴纳德的理论的特征何在?

巴纳德,美国人,哈佛大学毕业,新泽西贝尔公司总经理。

主要思想(1938):

1.组织论的管理理论:

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管理的职能与过程(它是巴纳德理论的总体特征)。

2.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理论。

3.组织平衡理论:

个人与整体平衡;组织与环境平衡;组织动态平衡。

4.管理人员的职能理论。

管理人员最根本的职能是协调,实现组织三方面的平衡。

管理人员有三方面的基本职能: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此外还要有领会组织的整体及其有关的整个形势、把握管理过程的艺术。

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T6.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2008、2013单选)

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思想是:

1.霍桑实验:

1924—1927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西方电器公司,在霍桑工厂进行研究,以制定照明和其他条件对工人及其生产率的影响。

2.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

①试验表明,改变试验小组的照明度,更改他们的休息时间、缩短工作日和变换各种奖励工资制,都解释不了生产率的变化。

②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社会态度和关系有重要作用,如士气、小组成员彼此感到满意的相互关系和有效的管理等。

③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

T7.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1.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流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将当代管理理论研究局面概括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①管理过程流派:

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2012多选题)概括为: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2009多选:

孔茨五大管理职能)。

②管理科学流派:

借助科学、统计、计算机、建模(2009单选)。

③组织管理流派:

人的角度(2008单选)。

④行为科学流派:

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等)。

⑤经验管理流派:

重视案例(德鲁克)。

⑥经理角色学派:

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强调反思(明茨伯格)。

2.当代管理发展的特征:

①二战以后,百家争鸣。

②既有历史渊源,又涉及管理的重要侧面。

③新趋势:

企业文化、信息技术。

T8.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管理的历史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管理的历史演化规律的解释认为: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最终力量。

1.技术变革导致生产组织方式和过程发生变化(即工业化大生产),于是有了科学管理、泰罗制的出现,科学管理解决了劳动生产组织过程和方式问题,与传统的劳动者的工作观念等不适应,于是应运而生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2.企业制度变革带来微观层面生产问题得到解决,开始关注组织制度,形成组织管理等理论。

3.环境变化,带来竞争、利益相关者等,从而产生了企业战略、营销、竞争、企业社会责任。

4.意识形态文化变化,带来工业与农耕文化冲突、贫富差距、企业内部冲突,产生了企业文化建设等。

T9.为什么说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

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有科学化、理性化线索,人道主义线索,管理过程线索,实证分析线索。

其中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

科学化、理性化线索是总的趋势,是推动管理发展演变的根本性力量。

 

第二章组织管理原理

T1.个体假设对管理学有何重要意义?

个体假设:

是对于个体行为的假设。

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管理人假设(令人满意)、“复杂人”假设。

个体假设的重要性:

1.管理的最根本是管人。

2.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考虑人的特征(人的需求结构、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人的理性能力的限度)

T2.管理学要把握个体的哪些基本特征?

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最基本特征:

行为和学习。

T3.如何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学习?

学习

知识的获取(个体(2013多选)、组织)

心理力量决定、情感约束

行为

当前的实践(方向、强度)

决策决定、知识、思维约束

 

T4.什么是心理能量,学习与心理能量的关系如何?

心理能量(主观能动性):

1.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才去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2.协作可以使个体的心理能量组成组织整体能量。

学习与心理能量的关系:

学习与心理能量相互作用。

1.相互促进。

2.个体层次轨迹:

学习——信息蓄积——事业成功——能量改变。

3.集团层次轨迹:

学习——信息共有——相互激励——集团能量。

T5.怎么理解正式组织的含义?

(2009简答)

正式组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1.人是组织的成员。

2.个人行为或力量的相互作用构成其本质特征。

3.个人行为在方法、时间、质量各方面经过有意识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

T6.简述正式组织三要素?

(2010多选)

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T7.什么是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有哪些?

(2010单选、2013名词解释)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表现形式:

1.情感型:

意气相投、频繁接触、同事小圈子。

2.社会政治力量型:

谋求共同利益的派别。

特征:

1.无明确结构、可辨识性差。

2.本质在于自发性、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程度高。

3.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

4.通过感觉、情感、人品等相互影响。

T8.试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

1.为后者创造产生条件。

2.赋予组织活力。

3.促进信息沟通。

4.维持组织的凝聚力。

5.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1.为后者创造产生条件。

2.为后者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

T9.如何理解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

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

1.即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为一个组织的两个侧面,恰似一个硬币的两面。

2.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理解组织(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非理性化的部门区别开来,为具体区别把握不同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可分别运用最佳管理规定)。

3.抑制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一是强化正式组织(集体活动、挤占、宣传文化);二是削弱非正式组织(员工流动、与关键人物沟通、骨干潜入)。

T10.如何实现组织内部平衡?

(2013单选)

1.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2.是组织诱因(组织提供给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影响个人行为的激励)和个人贡献的平衡。

3.取决于以下因素:

个人的需求,诱因的分配,组织的效率

T11.如何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1.组织可选择环境2.组织甚至可影响环境3.但是组织必须适应环境(组织和环境关系的基本点)4.二者平衡取决于亮点:

一是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二是目标实现程度

组织平衡是内外部平衡的统一(互相促进)。

T12.为什么需要实现组织动态平衡?

1.内外部环境时刻改变,现有平衡随时可能打破

2.平衡是暂时的,变革是永远的

3.关键是处理好稳定与变革的矛盾

T13.什么是管理?

如何把握管理概念?

(2008名词解释)

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

1.管理具有二重性:

社会属性、自然属性。

2.管理具有普遍性。

3.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T14.试述巴纳德管理职能思想和管理过程流派管理职能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上述两种职能划分的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当代管理职能学派继承法约尔开创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思想,吸收管理学发展的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管理职能的内容,以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五大职能概括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在管理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影响。

第三章企业和企业制度

T1什么是企业?

1企业是在一定财产关系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为主体。

2.是为了获得利润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独立经济组织。

3.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T2试述企业的基本特征。

1.财产支配关系为根本特征。

2.是独立的经济组织。

3.以盈利为目的,自负盈亏。

4.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T3试述产权及其功能。

1.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是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一种行为关系。

2.产权一般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

3.产权决定效率。

4.三类产权(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国有产权)

T4私营企业的形态有哪些?

1.个人企业:

投资者拥有全部经营权、承担全部责任。

2.合伙公司:

各所有者共同对公司财产负责,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两合公司:

一个以上无限责任股东+一个以上优先责任股东。

4.有限责任公司:

2—50个股东出资设立(国有独资例外);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负责任。

T5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股份不上市。

2.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3.公司股份不能转让。

4.公司账目不对外公开。

T6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有哪些?

1.股东的数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少2人,最多5O人(亦有规定3O人的)。

因为股东人数少,不一定非设立股东会不可。

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没有数量的限制,有的大公司达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

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必须设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2.注册的资本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最低资本额较少,公司依据生产经营性质与范围不同,其注册资本数额标准也不尽相同,我国《公司法》规定:

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

(1)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

(2)以商业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额,我国《公司法》规定为1000万元,对允许由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定某些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限额可以高于1000万元,如批准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股本的划分方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不必划为等额股份,其资本按股东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划分。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必须是等额的,其股本的划分,数额较小,每一股金额相等。

4.发起人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其股票不可以公开发行,更不可能上市交易,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通过发起或募集设立向社会筹集资金,其股票可以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

5.股权转让的条件限制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依法自由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本;股东依法向公司以外人员转让股本时,必须有过半数股东同意方可实行;在转让股本的同等条件下,公司其他股东享有优先权。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所拥有股票可以交易和转让,但不能退股。

6.公司组织机构的权限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少,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可只设立董事会而不设股东会或不设监事会,因此,董事会往往由股东个人兼任,机动性权限较大。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和组织复杂,股东人数较多而相对分散,因此,股东会使用的权限受到一定限制,董事会的权限较集中。

第四章思考题

1、试述管理职能中所包含的决策问题。

答:

管理的四大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决策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决策是管理人员最重要、最困难和最需要冒风险的活动。

决策与管理: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11978年诺奖得主西蒙认为“管理和决策几近同义。

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四大职能

计划:

决策(长远目标是什么?

短期目标是什么?

用什么战略来实现?

组织:

决策(直接向我汇报的下属有多少人?

组织放权到什么程度?

是否需要组织变革?

领导:

决策(如何对待问题员工?

如何发奖金?

控制:

决策(业绩偏差到何种程度才算严重?

是否需要引进ERP?

2、阐述“决策人“的模式的基本假设。

答:

“决策人”模式:

西蒙提出,组织成员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的选择手段的决策者。

有限理性》难以追求最优决策》只能追求“令人满意”这一决策准则。

“决策人”模式的基本假设:

心理学基础

1)学习。

人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采取试验的方法,通过知识的传递和理论的推断,对特定的选择将产生的结果作出估计。

2)记忆。

就是把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收集的信息以及从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储存起来,以便在发生同类问题时用来作为作出新决策的参考依据。

3)习惯。

它是帮助符合目的的行动方式持续下去的重要途径,具有“从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的范围内排除情况反复”的作用。

3、阐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答:

决策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一是收集信息阶段。

收集组织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同时对组织内部的有关信息也要收集并加以分析,以便为拟订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

二是拟订计划阶段。

以组织所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依据第一阶段所收集到的信息,拟订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三是选定方案阶段。

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定一个。

四是对已选定的方案进行评价。

对已作出的抉择进行评价,可以称之为审查活动。

4、决策的准则是什么?

答:

因为人们没有求得“最优化”的才智和条件,所以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的”这一准则。

要及时有效地作出正确的决策,还有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协同原则。

管理系统本质上是开放系统,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目标原则。

决策都必须确认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

3)权变原则。

决策是动态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决策也要随时作出调整。

5、如何区别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答:

例行问题是指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如订货、材料出入等。

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

即结构性问题;重复问题;基层常见。

例外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问题。

只有例外问题才真正是要领导者逐项逐个认真研究、慎重决策的问题。

即非结构性问题;新问题;高层常见。

6、什么是程序化决策?

答:

所谓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每当它们出现时,即可按照固定程序进行处理,而不需要再特意去处理它们。

通常将“程序化决策”称之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7、什么是非程序化决策?

答:

处理例外问题的决策通常称之为非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针对那些新颖、无结构问题的。

这类决策又可以称之为“结构不良”的决策。

这类决策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规律可以依据,需要单独作出处理。

8、程序化决策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有哪些?

答:

传统:

1)习惯2)事务性常规工作;标准操作规程。

3)组织结构:

共同的期望,分目标系统,明确规定的信息联系渠道。

现代:

1)运筹学,数理分析,模拟,电子计算机模拟。

2)电子数据处理。

 

9、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有哪些?

答:

传统:

1)判断、直觉、创造性。

2)经验。

3)经理人员的选拔和训练。

4)设立专门从事非程序化决策的部门。

现代:

探索式解决问题技术的应用1)决策者的培训。

2)编制探索式计算机程序。

10、影响决策行为的个人特性有哪些?

答:

一是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

以经验与直觉为主。

经验与象棋。

二是个人价值系统:

影响到决策的心理状态。

影响到决策者的价值观。

1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

少有人能够完全摆脱群体影响而独立做出决策。

优点:

广泛经验、避免片面、直接反馈、利于执行。

缺点:

耗时耗力、群体思维、责任不明。

第五章思考题

1、制定计划有何重要意义?

答:

一、计划制定工作对计划者个人或本部门的意义

1)通过对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减少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失误。

2)明确工作目标。

3)确定当时必须采取的行动。

二、计划制定工作对企业组织的意义

1)计划制定过程同时是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相互了解和事前协调的过程。

2)形成企业总体计划。

3)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计划承担者与上级管理者的相互作用,为管理者施加影响提供了手段。

4)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不同部门间进行协调和安排,可以从组织整体要求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决策,使计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如何理解计划与控制的基础?

答:

信息及信息流是其基础和工作核心。

控制需要及时发现偏差,必须先掌握有关计划的信息,计划执行结果的信息。

计划和控制同时也会产生新的信息流。

3、计划系统设计应规定的基本的、共同的方面是什么?

答:

1)、计划制定者:

直线管理人员,辅以智能管理人员。

2)、计划范围:

部门、层次。

3)、与资源配置的协调:

部门间协调。

4)、与业绩评价的协调:

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动态变化。

5)、计划形式:

点面结合。

4、试述控制的两种形式及其各自的控制过程。

答:

一是作业人员对工作过程的直接控制。

1)采取控制行为。

2)对控制行为的结果进行测定

3)将测定结果与标准比较。

二是管理者通过业绩评价对作业人员的间接控制。

1)管理者与作业人员共同确定目标

2)作业人员对工作进行控制

3)管理者对作业人员成果进行测定

4)管理者将测定结果与标准比较

5)管理者决定奖惩(不宜过多直接干涉)

5、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

1)、目标

2)、目标变量的测定方法:

销售人员、总经理秘书。

3)、确定事前标准

4)、测定结果的沟通

5)事后评价标准(及时修正事前标准,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6、事前标准有何重要意义?

答:

1)事前标准是信息反馈的源泉。

2)由于将事前标准背后应有的控制努力和技巧以业绩的形式表示,作业人员和上级管理者可以在应有的控制努力和技巧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7、计划与控制如何协调?

答:

计划不只制定事前计划,还确定了事前标准。

控制成为计划的闭环。

计划——信息反馈的源泉——直接控制

计划——控制努力的约定——事后评价——间接控制

第六章思考题

1、为确立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必须确定哪五个方面的问题?

答:

一、分工关系。

二、部门化:

管理幅度。

三、权限关系。

四、沟通与协调。

五、程序化。

2、分工会给组织带来哪些利弊?

答:

利:

1)使工作简单化。

2)每个人熟练掌握专业化技能。

弊:

1)工作单调。

2)阻碍人员流动。

3)引发冲突。

3、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哪六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2010论述)

答:

一、信息沟通。

二、技术特点。

简单-复杂-高级

三、经营战略。

四、管理体制。

五、企业规模。

六、环境变化。

4、组织活动中经常出现且需及时调整的问题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

1)分工不合理、职位系统不清晰而造成的上下左右职责关系不明确,工作相互干扰。

2)信息系统不流畅,沟通不良。

3)决策周期长,行动迟缓,贻误时机,效率低下。

4)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手续烦琐。

5)本位主义严重,部门间协调困难,不能形成有效的协作系统。

6)多头领导,不能形成统一的指挥系统。

7)授权不当,权责不对等。

8)组织缺乏创新,难以发展。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有何优缺点?

答: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事业部各自独立核算。

总公司负责重大方针、人事任免、利润指标。

优点:

1)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于外部环境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决策中心。

2)各事业部主管摆脱了事事请示汇报的框框,能自主处理各种日常工作,有助于加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营适应能力。

3)各事业部可集中力量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有很大差别的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

4)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特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

缺点:

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和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6、矩阵制组织结构有何优缺点?

答:

优点:

1)将企业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较好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

2)能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将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组建方便。

3)能较好地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使一些临时性的、跨部门性工作的执行变得不再困难。

4)为企业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结合提供了组织结构形式。

缺点:

职能、项目矛盾。

7、制度规范的种类和特点有哪些?

答:

种类:

一)企业基本制度

二)管理制度

三)技术规范

四)业务规范

五)个人行为规范

特点:

一)权威性

二)系统性

三)科学性

四)无差别性

五)借助强制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