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14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9月

一、项目概况3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

1、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开拓新市场的关键举措3

2、把握5G散热市场发展红利,抢占国内5G散热市场先机,提高国产化水平4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4

1、政策可行性4

2、技术可行性5

3、市场可行性6

四、项目投资概算7

五、项目实施时间进度安排8

六、项目效益8

1、项目经营前景8

2、项目预计经济效益11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60,624.38万元,建设期24个月。

本项目拟通过新建生产基地,购置行业领先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实现5G散热产品产能扩充。

本项目生产的散热产品,主要应用于5G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基站,解决5G时代智能终端散热升级需求和通信厂商的5G基站大功率散热需求。

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超薄热管6,000万件、均热板6,000万件、5G基站类散热模组35万套及其配件等新增产能。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开拓新市场的关键举措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电子产品新型散热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型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

为了把握5G时代发展机遇,5G手机、5G基站等散热业务将是公司当前及未来重点研发和拓展的领域之一,布局5G散热产业、为国内主流5G手机、5G基站生产厂商提供专业的散热解决方案系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4G/5G移动设备及通讯基站等领域与散热相关的技术储备和客户关系。

利用本项目,切入5G散热及热管理市场,将有助于公司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推进公司5G散热产品战略的落地实施,从而更好的提升公司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2、把握5G散热市场发展红利,抢占国内5G散热市场先机,提高国产化水平

近年来,国内散热行业发展迅猛,在石墨、石墨烯、导热界面材料等领域,已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产供应链。

但在超薄热管、均热板等领域,由于其对厚度、长度和外观要求较高,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目前仍由台湾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我国5G商用化进程全球领先的背景下,国内大陆市场5G散热将迎来重大市场发展红利,若能通过本项目实现新型散热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则有助于公司抢占国内5G散热市场先机,提高大陆散热厂商在超薄热管、均热板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水平。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中国作为全球最早开展5G试验的国家之一,高度重视5G标准研发和技术应用开发,并持续推出重大产业政策支持。

早在2013年2月我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即联合推动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是聚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等资源、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合作平台,由此标志着我国的5G建设正式提上日程;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积极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到2020年,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规划;同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指出积极推进5G发展,布局未来网络架构,目标于2020年启动5G商用;2017年起,“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有关推动5G通信技术内容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的2018年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又连续提出要加快推动5G发展;2019年6月,国家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着国内5G建设的进一步提速;2019年10月底,工信部颁发中国首个5G无线电通信设备许可证,标志着5G基站设备正式接入公用电信商用网络,5G网络建设正式开始。

而5G散热作为发挥5G性能优势的配套产业集群之一,也将获益于国家5G产业政策红利。

2、技术可行性

技术储备方面,公司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设立了工业设计中心、热传实验室、光电实验室、品控中心四大中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发机制和完善的研发体系,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其中,本项目产品之一超薄热管、均热板的技术、工艺与公司现有产品热管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公司自2018年起即开始布局终端类超薄热管、均热板的技术、工艺研发;基站散热产品方面,公司也凭借散热领域的技术积累进行了产品研发布局,上述产品部分已进入送样测试、客户认证或试产的阶段,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在制造技术方面,公司经过长期的生产制造,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验。

项目产品与公司部分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具有相似性,在工艺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上有充分保障。

在人才储备方面,公司拥有一批技术领域齐全、研发能力突出的核心技术人员,并且相关人员均有十年以上的散热行业经验,对消费电子类散热产品设计领域的研发特点及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从而构筑了公司的人才竞争壁垒。

本项目将在现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需求进一步招收一批高素质的新员工。

综上所述,依托于成熟的产品研发体系、领先的工艺技术管理体系、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公司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市场可行性

热设计和热管理是电子产品组件的核心构成之一,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LED照明、汽车、基站和服务器等诸多应用领域,并且随着电子产品性能、组装密度和集成度的持续提升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国内市场已有20款5G手机上市,5G手机销量已经达到328.1万部。

后续随着5G大规模商用的推进,Canalys预测2019-2023年5G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将达到19亿部,复合增速达到179.9%,从而推动手机散热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另外,据信达证券研究中心数据,预计2020-2025年我国5G基站进入建设高峰期,年建设规模为60-80万站,这也将为5G基站散热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子产品新型散热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型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

公司深耕国内散热市场十余年,凭借着出色的研发创新能力、稳定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公司在全国多个区域积累并沉淀了一大批优质且忠诚的客户,形成了较强的散热产品品牌影响力。

本项目虽为公司新增业务方向,但也是在公司原有的散热技术、生产工艺技术储备基础上实施的,并且项目规划产品——5G基站散热、超薄热管及均热板产品现均已研发成功,陆续进入送样测试、客户认证或试产阶段。

综上,5G散热市场空间广阔,能为公司产品消化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条件,而公司前期已进行了产品研发布局和市场调研,为5G散热产品的产业化打下良好市场基础,凭借公司已有产品品牌影响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公司实施本项目具有市场可行性。

四、项目投资概算

具体投资情况如下:

五、项目实施时间进度安排

5G散热工业园建设项目计划分六个阶段实施完成,包括:

初步设计、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人员招聘及培训、系统调试及验证、试运行。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表所示:

六、项目效益

1、项目经营前景

5G设备的散热要求提高,新型散热材料及方案市场空间广阔。

总体而言,5G手机、基站等主要设备较4G手机、基站在计算量方面有着显著提升,因此其功耗更大,从而导致散热需求更大。

而如果散热效果不佳,5G设备处理器或天线单元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性能下降、损耗提升,不利于发挥5G设备的性能优势。

因此,传统散热材料及方案面临较大的挑战,而新型散热材料及方案则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5G手机的性能升级、功耗上升、机身非金属化趋势带来了散热新需求。

一方面,伴随着智能手机由4G向5G升级,芯片、摄像、频段、带宽、电池等模块的功能大幅提升,对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5G手机芯片处理能力是4G手机的5倍,相应地,5G手机芯片最高功率可达到11W以上,对比4G约3W提升了近4倍;5G手机频段、带宽使用天线阵列,其支持的频段从4G的20个提升至约50个(含毫米波),复杂度提升叠加计算量增长导致功耗上升;此外,摄像头向三摄、四摄升级等一系列性能提升、手机电源瓦数提升和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等,都会使得5G手机发热量比4G手机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5G内部结构设计更为紧凑,机身向非金属化演进,需额外散热设计补偿。

通信频率进一步提升以及MassiveMIMO技术的应用导致金属后盖已经不再适用,而玻璃材质后盖的导热能力较差,所以5G机身非金属化时代下,后盖需要增加额外的散热设计,增加了散热材料的需求,同时对散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等多个维度指标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根据4G手机时代各大手机品牌商旗舰机型的散热方案设计,日益呈现多种材料、元器件组合的多元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散热方案单位价格日益提高。

5G手机散热方案有望延续这一发展趋势,提高综合化、系统化散热方案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使5G散热器件市场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

其中,超薄热管和均热板是金属材质的密封结构件,内部填充用于热传导的介质,具有导热系数高、厚度薄的特点,有利于分散手机内部热量,实现内部结构空间热量的有效分布,在5G手机散热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

5G基站在新技术下功耗上升幅度较大,而基站天线等单元的体积、重量增加的成本较高,新型基站散热方案的市场空间广阔。

5G基站引入MassiveMIMO技术,将广泛应用64T64R,基站功耗超过3500W。

从功耗构成来看,5G基站功耗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有源天线AAU,100%业务负荷下功耗超过1,000W,比4G基站RRU功耗提升了3倍左右。

同时,基站天线所占体积也成倍增加,降低基站散热模组重量也变得十分重要。

由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电能消耗越大,转化的热能越大,使得基站一体化机柜内的温度不断上升,因此相较于4G基站,5G基站对散热需求大幅提升,从而对更高性能的散热材料需求更大。

相比于传统的散热材料及方案,5G基站新型散热方案“半固态压铸件+吹胀板”结合了半固态压铸件重量轻、散热性能好的优势和吹胀板热传导效率高、散热速度快的优势,有望在5G基站AAU单元成为主流散热方案。

随着5G商用基站大规模建设的推进,将进而驱动半固态压铸件和吹胀板散热市场空间的扩大。

此外,AR/VR需要处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问题,运算量较大,而头戴式显示设备,追求轻量化、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其散热难度及需求更为凸显;笔记本电脑朝着轻薄化、便携化的趋势发展,由于笔记本的CPU、GPU等核心器件的性能通常高于智能手机、AR/VR等终端设备,发热量较大,叠加轻薄化的外观变化后,其散热需求及难度均显著上升。

上述AR/VR、超薄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均对新型、高效散热器件和方案均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将拓宽超薄热管和均热板等散热材料及器件的市场边界。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公司在5G时代抢占先机,抓住5G商用对新型散热产品的巨大需求,从而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2、项目预计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设完成并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7,722万元,净利润17,780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55%,税后投资回收期(静态、含建设期)为7.40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