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唐诗首拼音注音简析.docx
《必背唐诗首拼音注音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背唐诗首拼音注音简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背唐诗首拼音注音简析
yǒng咏é鹅
luò骆bīn宾wáng王
é鹅,é鹅,é鹅,qǔ曲xiàng项xiàng向tiān天gē歌。
bái白máo毛fú浮lǜ绿shuǐ水,hóng红zhǎng掌bō拨qīng清bō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min悯nóng农
lǐ李shēn绅
chú锄hé禾rì日dāng当wǔ午,hàn汗dī滴hé禾xià下tǔ土。
shuí谁zhī知pán盘zhōng中can餐,lì粒lì粒jiē皆xīn辛kǔ苦。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dēngguànquèlóu登鹳雀楼
wáng王zhī之huàn涣
bái白rì日yī依shān山jìn尽,huáng黄hé河rù入hǎi海liú流。
yù欲qióng穷qiān千lǐ里mù目,gèng更shàng上yì一céng层lóu楼。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
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
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
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
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后被洪水冲没。
chūn春xiǎo晓
mèng孟hào浩rán然
chūn春mián眠bù不jué觉xiǎo晓,chù处chù处wén闻tí啼niǎo鸟。
yè夜lái来fēng风yǔ雨shēng声,huā花luò落zhī知duō多shǎo少。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这两句是说:
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
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
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
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
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jìng静yè夜sī思
lǐ李bái白
chuáng床qián前míng明yuè月guāng光,yí疑shì是dì地shàng上shuāng霜。
jǔ举tóu头wàng望míng明yuè月,dī低tóu头sī思gù故xiāng乡。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
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gǔ古lǎng朗yuè月háng行
lǐ李bái白
xiǎo小shí时bù不shí识yuè月,hū呼zuò作bái白yù玉pán盘。
yòu又yí疑yáo瑶tái台jìng镜,fēi飞zài在qīng青yún云duān端。
[简析]: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
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qiū秋pǔ浦gē歌
lǐ李bái白
bái白fà发sān三qiān千zhàng丈,yuán缘chóu愁sì似gè个cháng长?
bù不zhī知míng明jìng镜lǐ里,hé何chù处dé得qiū秋shuāng霜!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缘”,因为;“个长”,这么长。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
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
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niǎomíngjiàn鸟鸣涧
wáng王wéi维
rén人xián闲guì桂huā花luò落,
yè夜jìng静chūn春shān山kōng空。
yuè月chū出jīng惊shān山niǎo鸟,
shí时míng鸣chūn春jiàn涧zhōng中。
[简析]:
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
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
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chūn春yè夜xǐ喜yǔ雨
dù杜fǔ甫
hǎo好yǔ雨zhī知shí时jié节,dāng当chūn春nǎi乃fā发shēng生。
suí随fēng风qián潜rù入yè夜,rùn润wù物xì细wú无shēng声。
[简析]:
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
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
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前两句写春雨的来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
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
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后两句刻画春雨的特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
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méihuā梅花
wánɡ王ān安shí石
qiánɡ墙jiǎo角shù数zhī枝méi梅,línɡ凌hán寒dú独zì自kāi开。
yáo遥zhī知bú不shì是xuě雪,wéi为yǒu有àn暗xiānɡ香lái来。
[简析]:
王安石的《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
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
“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
“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
“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
“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
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
为什么?
“为有暗香来”。
“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
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xiānɡsī相思
wánɡ王wéi维
hónɡ红dòu豆shēng生nán南ɡuó国,chūn春lái来fā发jǐ几zhī枝。
yuàn愿jūn君duō多cǎi采xié撷,cǐ此wù物zuì最xiānɡ相sī思。
[简析]:
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是很别致的。
一个晴朗的秋天,诗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见那一颗颗红得透亮、晶莹如珠的红豆结在枝上。
油然而生情思。
此刻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儿倏然化作眼前的红豆.犹如她就立在眼前。
一个“劝”字充满深情,“相思”一语加一表程度的副词“最”,更是情深意长。
本来是诗人怀人。
诗人却遥嘱对方“采撷红豆”,不说人相思。
而说“此物最相思”,无限的怀念,感慨,都在这用字的轻重上。
“劝”,“最”一经同“君”、“相思”组合,诗人内心的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达出来。
正是这一表达方式,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打动,由此产生联想,从而把诗的境界变作读诗人的主观境界。
这首诗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取象。
“红豆”会使人联想起一些长期流传的、具有深厚民俗基础的爱情故事,如相思木、相思树之类、这些,丰富了诗的内涵,联结着历代读者的心灵。
chánggànxínɡ长干行
lǐ李bái白
qiè妾fā发chū初fù复é额,zhé折huā花mén门qián前jù剧。
lánɡ郎qí骑zhú竹mǎ马lái来,rào绕chuáng床nònɡ弄qīnɡ青méi梅。
tónɡ同jū居cháng长gàn干lǐ里,liǎnɡ两xiǎo小wú无xián嫌cāi猜。
[简析]:
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幸福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光。
这段回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始的:
剧,游戏。
床,古代坐具,不是现在睡觉用的床。
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漂亮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弄花花草草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板凳,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好经历,长大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
这比起当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jué绝jù句
dù杜fǔ甫
jiāng江bì碧niǎo鸟yú逾bái白,shān山qīng青huā花yù欲rán燃。
jīn今chūn春kàn看yòu又guò过,hé何rì日shì是guī归nián年。
[简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yí遗ài爱sì寺
bái白jū居yì易
nòng弄shí石lín临xī溪zuò坐,xún寻huā花rào绕sì寺háng行。
shí时shí时wén闻niǎo鸟yǔ语,chù处chù处shì是quán泉shēng声。
[简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诗歌两联虽然皆为对仗,但由于诗人善于运用动词,并在第二联中,及时变换句式结构,因而使得诗歌既具有整饬之美,同时又充溢着一种流动的、活泼的诗意。
生动地表现了遗爱寺周围生机盎然,清幽雅致的环境气氛。
抒发了作者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zá杂shī诗
wánɡ王wéi维
jūn君zì自gù故xiānɡ乡lái来,yīnɡ应zhī知gù故xiānɡ乡shì事。
lái来rì日qǐ绮chuānɡ窗qián前,hán寒méi梅zhù著huā花wèi未。
[简析]:
开头两句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乡思之殷:
“应知”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
关于“故乡事”,独问对方: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
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
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所谓“乡思”,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
chánggēháng长歌行
hàn汉yuè乐fǔ府
qīng青qīng青yuán园zhōng中kuí葵,zhāo朝lù露dài待rì日xī晞。
yáng阳chūn春bù布dé德zé泽,wàn万wù物shēng生guāng光huī辉。
cháng常kǒng恐qiū秋jié节zhì至,kūn焜huáng黄huá华yè叶shuāi衰。
bǎi百chuān川dōng东dào到hǎi海,hé何shí时fù复xī西guī归?
shào少zhuàng壮bù不nǔ努lì力,lǎo老dà大tú徒shāng伤bēi悲。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
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jiāng江nán南
hàn汉yuè乐fǔ府
jiāng江nán南kě可cǎi采lián莲,lián莲yè叶hé何tián田tián田。
yú鱼xì戏lián莲yè叶jiān间,yú鱼xì戏lián莲yè叶dōng东,
yú鱼xì戏lián莲yè叶xī西,yú鱼xì戏lián莲yè叶nán南,
yú鱼xì戏lián莲yè叶běi北。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这首诗分“唱”、“和”两个部分。
前三句是一人领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是众人和唱,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变化描绘出鱼儿们在荷叶间嬉戏游弋的动人情景,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juéjù绝句
dù杜fǔ甫
liǎng两gè个huáng黄lí鹂míng鸣cuì翠liǔ柳,
yì一xíng行bái白lù鹭shàng上qīng青tiān天,
chuāng窗hán含xī西lǐng岭qiān千qiū秋xuě雪,
mén门bó泊dōng东wú吴wàn万lǐ里chuán船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zèng赠wāng汪lún伦
lǐ李bái白
lǐ李bái白chéng乘zhōu舟jiāng将yù欲háng行,
hū忽wén闻àn岸shàng上tà踏gē歌shēng声。
táo桃huā花tán潭shuǐ水shēn深qiān千chǐ尺,
bù不jí及wāng汪lún伦sòng送wǒ我qíng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
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