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942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docx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

 

大米保管与养护手册

(试行)

 

二零一一年九月

 

一、大米商品养护的概念

是指大米商品在物流环节中为保证品质完好所采取的必须和必要的养护和维护的总和。

物流环节是指大米商品经原粮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终端的整个商品流动过程。

二、做好大米商品养护工作的意义

做好大米商品的养护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大米在物流环节中的出现霉变、生虫、陈化等变质现象,减少大米商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失,确保大米商品的品质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健康”的产品,维护中粮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

三、大米保管中的品质变化规律及防控

1、大米保管的特点

大米是稻谷加工去壳去皮后的成品,因为大米没有皮壳保护层,营养物质直接暴露在外,所以,对外界温、湿、氧的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弱,带菌量多,害虫、霉菌易于直接危害,易导致营养物质加速代谢,糠粉中所含的脂肪易于氧化分解,生成脂肪酸,使大米酸度增加。

由于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所以大米在保管中的霉变与陈化进展速度较为突出,这就是大米保管必须注意的主要特点。

大米适低温,但不宜直接吹风或骤然冷却,只可在常温下缓慢降温。

大米适干燥,但不宜高温烘干或阳光直接暴晒,只可在低温环境中缓慢降水。

否则都易造成大量爆腰,降低品质。

大米所含的水分决定于原粮稻谷,所以籼米水分较低,较易保管;粳米水分较高,容易发生劣变。

因此,大米保管方面,粳米尤其难保存一些。

2、大米在保管中的品质变化

大米在保管中的品质变化主要是发热霉变、陈化与虫害这三种:

(一)大米霉变的基本条件是水分,含水量高的大米,加以适宜的温度与必要的氧气,就会迅速生霉并出现发热。

因此,每到梅雨高温季节就成为大米发热霉变的“旺季”,晚粳米本身含水量高,发热霉变更易出现。

所谓“大米过夏难”,主要是指这一点讲的。

米堆发热霉变的开始部位:

米质情况均匀的,散堆一般先出现于上层,包装先出现于包芯与袋口之间;米质不均匀的,一般先出现于质量较差的部位;粮堆向阳或阳光直射部位也容易出现霉变。

大米发热霉变的早期现象比较明显,主要是从水分、硬度、散落性、色泽、气味等方面表现出来,感官可以察觉。

异味:

大米原有的香气减退或消失,微觉异味,主要的是微生物散发出来的轻度霉味,这是大米发热霉变的先兆。

出汗:

由于粮食与微生物、糠粉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积聚,米粒表面微觉潮润,通常叫“出汗”。

发软:

出汗部位米粒吸湿,水分增加,硬度降低,手搓或牙咬清脆声减弱,通常叫“身骨发软”,未熟粒与伤病粒最先出现。

散落性降低:

米粒潮润,吸湿膨胀,使散落性即滑动性降低,如用扦样筒或粮温计插入粮堆微觉阻力增大,在粮堆表面行走时两腿陷入较浅,大米由样筒流出时断断续续,手握可以成团。

色泽鲜明:

由于米粒表面水汽凝聚,色泽显得鲜明,胚乳部分的透明感略有增加。

起毛:

米粒微润,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显得毛糙,不光洁,通称“起毛”或“拉皮”

起眼:

胚部组织较松,含糖、蛋白质、脂肪较多,菌落首先从胚部出现,使胚部变色,通称“起眼”。

留胚的,先变化,色加深,类似咖啡色;去胚的,先是白色消失,生毛(即菌丝体),然后变黄色,再发展成黑绿色。

起筋:

米粒侧面与背后的沟纹呈白色,继续发展成灰白色,如筋纹,故称“起筋”,靠近粮堆表层首先出现,通风散热之后愈加明显。

此时,米的色泽减退、发暗。

大米如果出现了起眼和起筋等现象,说明发热霉变近早期现象的末期,出现这些现象后,一般即转入发热霉变的第二阶段。

早期现象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有时短,一般当气温在15℃左右时,持续时间较长,以上早期症象可能全部出现;当气温达25℃左右时,中温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持续时间可能只有3-5天,不待起眼、起筋即急速转入第二阶段。

在早期过程中,米质损失不明显,如及时处理,不影响食用。

此外,还有一种大米生霉而不伴随发热的情况,多见于低水分大米,特别是籼米粮堆的外层,每年4-5月或8-9月,粮堆的上层和靠近地面的外层(高度可达1米左右),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吸湿。

由于霉层很薄,一般不超过5厘米,热量容易散失,故不易引起粮堆发热,通常也叫“干霉”或“搭皮”(霉粒粘连在包装袋上)。

(二)大米陈化,是本身生理变化的必然规律。

大米没有皮壳保护,胶体物质易于遭受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加速分解变性,所以大米的陈化发展比稻谷快。

以不同类型比较,其中糯米最快,粳米次之,籼米较慢。

影响大米陈化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是水分和温度。

但与加工精度,糠粉含量与害虫、霉菌危害也有密切关系。

如水分高,温度高,精度差,糠粉多,陈化发展较快;反之就慢。

大米品质陈化,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色泽:

光泽逐步减退,变暗。

过冬之后纵纹呈现白色,通常也叫起筋,但与发热以后的起筋稍有区别,即陈化的条纹较细,色层较浅,也无起毛现象。

气味:

大米的香味减退或消失,出现糠酸气,通常就叫“陈味”。

酸度:

酸度增加,是脂肪酸与各种有机酸增多引起的,其中脂肪酸的增加往往占主要地位,故常以总酸度或脂肪酸值的含量作为陈化指标。

加工精度差、糠粉含量高的大米,经过夏季,较易发酸。

粘性:

胶体物质衰老变性,粘性下降,含水量减少,持水能力减退,煮稀饭则汤水稀薄,使用品质降低。

陈化的发展与保管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保管期愈长,陈化愈重。

隔年陈米,一般由于水分降低,身骨收缩,而表现米粒硬度增加,千粒重减少,容重加大等,这对保管是有利的,可以增加保管的稳定性。

但由于新鲜度减退,品质降低,为保持大米的新鲜品质和食性,应注意掌握推陈储新。

(三)大米在保管中,还必须注意虫害的感染。

常感染大米的害虫,如米象、米出尾虫、螨类等,此外,拟谷盗、长角谷盗、锯谷盗等亦有发现。

根据以上大米保管期间的品质变化,归纳起来,大米有四怕:

即怕高温、怕潮湿、怕害虫、怕异味。

因此,在仓储保管时必须掌握低温、干燥、清洁、无味,做好防止大米发热霉变、陈化、害虫感染的工作。

3、严格掌握大米的相对安全水份

大米的水份含量,对米粒的生理活动和呼吸作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大米水份较高时,它的生理活动和呼吸就旺盛起来,一方面消耗米粒的养料;另一方面因呼吸产生的水和热,对大米发热霉变创造条件,并使大米的品质变劣和产生不正常的气味,当然大米水份虽然较高,而在低温状态下储存,一般也不会发生霉变损害,但温度升高后,大米水份则必须视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才能保持安全。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大米所含水份,在不同的气候温度下,区别和划分相对安全粮和非安全粮的界限,在储存保管中控制气温、仓温、粮温是很重要的,不同温度的大米的相对安全水份列表如下:

仓库温度与大米相对安全水份的关系表一

大米水份

仓库温度

水  份  百  分  比

安全粮

半安全粮

不安全粮

0℃

18

19

20

5-10℃

16

17

18

20℃

14.5

15

16

25-30℃

13.5

15

16

35-40℃

12

13

14

 

粮温与大米相对安全水份的关系表二

粮类

粮食温度℃

籼米水份%

粳米水份%

安全粮

5-15

不超过16

不超过16

20-25

不超过14.5

不超过15

30-35

不超过13.5

不超过14.5

半安全粮

20-25

14.5-15

15-15.5

30-35

13-14.5

14.5-15

不安全粮

20-25

15以上

15.5以上

30-35

14.5以上

15以上

 

大米温、湿度与储存时间的关系表三

水分

温度

湿度%

可储存时间

备注

15.5

20℃以下

50以下

6个月以上

冬季

14.5

25℃以下

60以下

5个月

春、秋季

75以上

1个月

14.0

20-30℃

60以下

4个月

夏季

(湿度影响较大)

75以上

1个月

30-35℃

60以下

3-4个月

75以下

3个月

75-90

1个月

35℃以上

不适合大米储存

4、控制大米安全水分的主要途径

大米的水分、温度与保管时间成反比,因此,把握大米的水分就显得非常重要,加工厂要对成品米的水分严格控制,根据不同季节和销售速度,做到不符合标准的不出厂,热机米不灌包,以配合大米的安全流转。

四、大米保管中害虫的主要种类及杀虫药物

主要介绍大米保管期间的害虫,稻谷种植期间的害虫如:

蝗虫、稻飞虱等暂不介绍。

1、大米害虫的分类

(一)甲虫类

甲虫类是大米害虫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其成虫体壁坚硬,能爬善飞,能钻入粮堆深处危害。

口器咀嚼式,触角多为11节,前胸发达,前翅角质,坚硬,具有保护膜质后翅的作用,称为鞘翅,静止时复在背上盖住中后胸及大部或全部腹节,仅中胸小盾片外露。

甲虫类幼虫口器咀嚼式,有胸足3对,也有的种类胸足已退化,如米象幼虫;腹部没有腹足,但有些种类腹部最末节有一对肉质突起,称“伪足”,如赤拟古盗幼虫;有些腹末具有色较深且硬的叉状物,称“臀叉”,如大谷盗幼虫。

(二)蛾类

蛾类也是大米害虫种类较多的一类,其成虫的胸部具2对善飞的翅,体及翅均较柔软,密披鳞片和毛,由于鳞片颜色不同,在翅上组成不同花斑,这是识别蛾类的主要证据;此外,翅的形状,有无缘毛及缘毛长度亦是鉴别蛾类的依据。

口器虹吸式,不能取食大米。

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常在夜间活动。

由于蛾类体翅柔软,故不能钻入粮堆深处,仅能在仓库房间与粮堆表层(深度一般不超过30厘米)活动。

了解蛾类这一特性,对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有着重要作用。

蛾类幼虫头部半球形,口器咀嚼式。

胸部3节,各节有1对胸足;腹部10节,第10节上有1对臀足,第3-6节上各具1对腹足,有的腹足退化。

胸部与腹部合成“胴部”,胴部生有一定数量的细毛,叫“刚毛”。

前胸及1-8腹节,各有1对气门。

幼虫能蛀食大米,危害性很大。

(三)微小害虫类

此类害虫体小且柔软,体长只有1-2毫米,触角长丝状,咀嚼口器,无翅或仅留翅痕。

其中米虱是较为多见的一种。

(四)螨类

螨类虫体很小,不足1毫米。

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两个部分,由于它的体节和害虫不同,所以把它的体节划分为前半体和后半体;前半体又分颚体和前足体;后半体又分后足体和末体。

无触角,无翅,具4对足,种类较多,其中腐嗜酪螨是较为多见的一种。

2、大米常见的几种害虫

在保管大米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害虫的危害:

(一)米象

(形态)米象成虫圆筒形,体长3-4毫米,黑褐色,无光泽,头部前伸成象鼻状;触角呈膝状,有8节;有前翅及后翅,能飞;每个鞘翅上有两个橙黄色或红色斑纹,前胸背板有稠密圆形刻点。

幼虫体长2.5-3毫米,乳白色,柔软肥胖,背部隆起,腹面平坦,呈半球形;胸足退化;腹部第1-3节的背面,各节被横皱分为明显的三部分。

(生活习性)米象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稻谷、大米、小麦、玉米、高粱、花生仁等,还能飞往田间危害粮食作物,危害性较为严重。

米象每头雌虫一生平均产卵约380粒,卵产在米粒内,先在米粒上凿一小孔,然后产卵于小孔内,最后用分泌物封闭小孔。

幼虫孵出后即在米粒内部危害,经蛹期化为成虫才爬出米粒,被害米粒几乎蛀成空壳。

根据实地检查观察,米象的幼虫和蛹发生在稻谷破损粒和稻谷中的糙米内较多。

因此检验隐蔽性害虫时,对这些米粒尤应注意。

米象发生代数,随粮温情况而定,江、浙、上海一带每年发生4-5代,但须在一定含水量的大米中方能生长繁殖。

据试验:

温度22-25℃情况下,在四种不同水分的大米中各饲养米象60头,经3个月后检查活米象头数是:

水分8-8.5%没有发现活虫;水分9-10%发现5头;水分13.5-14%发现313头;水分15-16%发现639头。

因此,保持大米干燥是控制米象繁殖的有效方法之一。

米象成虫有假死性,和负趋光性,当遇到外力触及及振动时,三对足收缩紧贴体躯,装死不动,在查虫时不要被它的这种假象所迷惑;倘若用风筛机械防治时,由于成虫受惊装死,而便于和米粒分离,达到防治的目的。

又成虫喜在黑暗处活动,遇光便向黑暗处聚集,因此,仓库缝隙是它的栖息场所,必须彻底堵塞糊封,使其无藏身之所。

(二)谷象

(形态)谷象的成虫和米象成虫很相似,但有以下区别:

谷象成虫赤褐色,有光泽;后翅退化,不能飞;前胸背板上有稀疏的椭圆形刻点;鞘翅上无斑纹。

谷象的幼虫亦与米象幼虫相似,但也有一些区别:

腹部1-4节背面,各节被横皱分为明显的三部分,腹部各节下侧区中叶有1根刚刺毛。

(生活习性)谷象生活习性与米象相似,但成虫的抗寒、耐热、耐饥能力比较强,在-5℃时需经24天才能致死;在低浓度药剂熏蒸时会关闭气孔,不易杀死。

成虫无后翅,不能飞,因此只能在仓库内繁殖,传播能力较差,主要是随大米调运时感染。

因此做好地区检疫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播,并逐步加以消灭。

(三)谷蠹

(形态)谷蠹成虫体长2.3-3毫米,圆筒形,赤褐色,略有光泽,头部生在前胸下面;前胸背面有许多小瘤突;鞘翅末端向后下方斜削。

幼虫体长2.5-3毫米,体弯曲如弓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有3对胸足,前端肥大,后部较小。

(生活习性)谷蠹食性复杂,成虫及幼虫均危害谷类、豆类、面粉、薯干、豆饼等。

其中危害稻谷、小麦最严重。

此外,还能蛀蚀竹木器、仓库木板、竹木制工具以及木船等,是危害严重的害虫,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治传播危害。

谷蠹一年发生2代,成虫飞行力强,在粮堆、粮粒内、木板、竹器中以及仓外树皮、枯木的缝隙间等处越冬。

每雌虫产卵200-500粒,卵多产于米粒裂缝间,产2-3粒粘在一起,卵的孵化率高,一般达100%。

谷蠹抗热、抗干力都较强,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7-34℃,大米水分8-10%,相对湿度50-60%,温度35-40℃时亦能继续繁殖,即使粮温达41℃时仍能继续生活危害,但抗寒能力较差,温度在1℃时仅能生存7天,0.6-2.2℃时生存不超过11天。

谷蠹喜在粮堆较深处危害,表层较少。

成虫和幼虫均能蛀食完整米粒,使成空壳,小麦可被破坏成粉状。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成虫逐渐转向粮堆中下层温度较高处危害,这种现象和谷蠹的耐热性有关。

因此,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3、大米害虫的危害

大米害虫是大米安全储藏的大敌,食性复杂,它的危害性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保管时麻痹大意,就会使物质遭到重大损失。

因此,我们要做好防治害虫的工作,使粮食少受或不受损失,以下就重点介绍一下害虫的食性、危害方式。

(一)害虫的食性

在粮食仓库里,对害虫来说食料是充足的,但各种储粮害虫对事物的选择是有一定范围的,根据害虫取食范围,可分为:

(1)单食性(专食性),它只以一种粮食为食料,不吃其他粮食,如蚕豆象只吃蚕豆,豌豆象只吃豌豆。

(2)多食性,它以多种粮食为食料。

如米象、谷蠹、粉斑螟娥等能吃多种禾谷类、油籽、豆类及其他粮食。

(3)杂食性(全食性),它以各种植物和动物为食料。

如螨类、皮蠹等。

在多食性及杂食性害虫中,又各有其适宜的食物,如绿豆象最喜欢吃绿豆。

(二)害虫的危害方式

由于害虫的取食方式不同,因此被害米粒遭受害虫危害以后所出现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1)粒空式,又叫中空式。

害虫蛀食米粒内部,这种危害方式害虫的幼虫期和蛹期都在米粒内完成发育,到羽化为成虫后才爬出米粒外。

此种危害方式的幼虫和蛹在米粒外是看不到的,所以是隐蔽性的。

如米象、麦娥等。

(2)剥皮式,害虫从米粒外部开始危害,先咬蚀米粒的胚部,然后随令期增加而剥蚀米粒的果皮。

如印度谷娥等。

有的害虫还能把许多大米用丝连成虫巢,潜伏巢中危害。

(3)破坏式,害虫从米粒外部进行危害,米粒被害后常在表面造成不规则的缺口或使完整米粒受到机械的破损,是米粒裂开或破碎。

如大谷盗。

以上三种危害方式的害虫都可以危害完整的米粒,故又称前期害虫,或叫第一食性害虫。

有些害虫只能危害大米的碎屑粉末,不能危害完整米粒。

所以相对地称为后期性害虫,或叫第二食性害虫,如腐嗜酪螨、长角谷盗、锯谷盗等。

在完整的米粒中,一般由前期性害虫危害后才会发生后期性害虫,因此前者为后者创造条件。

4、杀死害虫的主要药物

(一)杀虫药剂的分类有多种多样,但根据仓用杀虫药剂的特点,主要以药剂侵入虫体的途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和熏蒸剂三种

(1)胃毒剂:

是指药剂从害虫口器进入肠道中,经肠胃吸收而引起中毒死亡,这种作用叫胃毒作用。

(2)触杀剂:

也叫接触剂。

当害虫碰到药剂,药剂就能从害虫的表皮、足、触角或者通过气门等部位,侵入到害虫体内。

或者腐蚀害虫的体壁,或者堵塞害虫的气门等,使害虫中毒死亡,这种作用叫触杀作用。

(3)熏蒸剂:

利用一些有毒的药剂,在一般气温下即能挥发成有毒气体,或者经过一定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的气体。

这种有毒气体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气孔、气门),进入体内,使害虫发生中毒致死,这种作用就叫作熏蒸作用。

(二)主要的几种杀虫药剂

(1)溴甲烷:

溴甲烷是一种高效的有机熏蒸杀虫药剂,应用范围很广,其特点是沸点低、浸透力强、杀虫杀菌时间短、散气快、毒性对人体危害较弱、操作简单、对粮食无甚影响。

主要操作方法有仓库实仓熏蒸、帐幕、露天桩和大轮熏蒸等方法。

溴甲烷主要有以下特性

a、杀虫力强,同时具有杀菌能力,能熏杀的甚多,如蚕豆象、绿豆象、大谷象、拟谷象、米象、谷蠹等一些虫害。

并对多种害虫的各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都有强烈毒杀能力。

对鼠类也有毒杀能力。

据有关单位用溴甲烷17克/立方米在20分钟内可以杀死老鼠。

或用8.5克/立方米在4小时内杀死船上的老鼠。

另外根据试验,经用溴甲烷熏蒸的害虫,有时虽不立即死亡,而往往在熏蒸后三至五天内陆续死亡,不会象其它熏蒸剂在熏蒸后发生再生现象。

b、沸点低,可用于冬季低温熏蒸,为其它熏蒸剂所不能具备的最突出的优点,(仓内熏蒸最适宜的温度,氯化苦为18-20°C,氰氢酸为12°C以上,而溴甲烷能在低温下熏蒸。

c、化学性稳定及水溶性小,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起作用,所以应用范围很广,熏蒸大米、花生仁、芝麻、大豆等物品。

不论外观色泽品质等方面均无显著影响。

用其消灭害虫,有宽广的前途。

又因其水溶性小,所以可用于熏蒸含水量较高的物品,而且不致于因为熏蒸而变质,使用该药剂既不留不良气味,也不产生药害。

而对脂油、香精油、腊、树胶、橡胶。

乳酪和脂肪食物略能吸收溴甲烷,并能和蛋白质发生结合作用。

d、穿透力强、吸附性低:

由于渗透力强,使其具有在短时期内药力能达到熏蒸物品深处的优点。

例如熏蒸大米,在2小时内就到达米包中心部份。

同时吸附性小,使其具有药量较小,易于介吸及熏蒸后散毒快的优点。

例如氯化苦在面粉中吸附比例为9,氰氢酸为2,溴甲烷亦为2。

e、应用安全、操作简便:

溴甲烷对人畜具有毒性,稍有气味,无警戒作用,一般不易察觉。

但相对地较氰氢酸及氯化苦对人畜的毒性为低,溴甲烷为不燃性气体,仅在一个大气压下,以10-15.4%的体积比例与空气混合时,同时要有火花存在的条件下能引起爆炸。

但在熏蒸时所用之溴甲烷浓度是不会达到这个比例的。

以每立方米用溴甲烷27克计算,在空气中的体积比例仅为0—6.3%,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达到爆炸范围,由于施用前是以加压液化的溴甲烷液体,装贮于钢瓶或铁罐内,所以操作简便与安全。

但亦要按规定操作方法执行。

溴甲烷的应用:

a、溴甲烷的渗透力强,扩散挥发很快,因而对仓库密封的要求较高,仓库及帐幕除了工作人员的出入口外,预先应将所有的门窗、通风洞、帐幕缝等用纸、浆糊、灰泥等仔细糊封密闭。

糊封的纸可以用报纸或牛皮纸,不过,必须几层重叠,至少要求3-5层为佳,门上的木板接缝,电线引入孔,锁头孔等所有缝孔处都应特别注意密封,切勿忘记,以免影响药效。

浆糊就是市场出售的一般面粉糊,粘着力强的胶纸,纤维胶纸均可,封好后,施药人员出来后,应迅速将出入口密封,不能有任何泄漏现象,可用测漏烟在整个糊封处进行周密检查,如果室外放药,应即将施药管拔出,封闭施药。

b、熏蒸施药量及密封时间:

溴甲烷熏蒸一般用药量为30克/立方米左右,熏蒸封闭1-3天,但应根据每次熏蒸物、温度、害虫情况、仓库及堆装情况等具体条件决定,就同一商品,相同用药量,熏蒸温度越高,密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在高温季节熏蒸时,密封时间可以酌情缩短,用药量酌情减少,密封时间应延长,熏蒸用药量也应稍高。

现将溴甲烷用法的规定介绍如下表表四

熏蒸方法

帐幕

实仓

密闭时间

(小时)

用药量

克/立方米

克/立方米

品名

温度

大米

25℃以上

23.7

20.3

24-36

10-25℃

30.4

27.0

48

10℃以下

40.5

37.2

48

(2)磷化铝:

磷化铝原粉为灰绿色,一般多加入氨基甲酸铵及其他辅助剂压成黄褐色片剂使用,每片重3克,含磷化氢33%(约一克),也有将磷化铝原粉与氨基甲酸铵混合配成粉剂使用的,含磷化氢50-53%,氨基甲酸铵分解后即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氨气,不仅可以稀释磷化氢的浓度,达到防止着火的目的,而且还能刺激害虫呼吸,提高杀虫效果。

a、磷化铝用药量和使用方法:

一般掌握粮堆每立方米用粉剂4-6克或片剂6-9克(2-3片),空间每立方米用粉剂2-4克或片剂3-6克(1-2片),使用时,可视粮堆设置施药点,施药点可设在粮堆的顶端或四周地面或桩脚底下,将磷化铝散置于各施药点的铁(木)制容器中。

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后,便分解产生磷化氢,其分解速度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温度高,湿度大,分解快,反之则慢。

据试验,在一般温度情况下,当温度25℃左右时,施药至分解高峰阶段约需要28-32小时,15℃左右时,至分解高峰阶段约需要48-52小时,5℃左右时需要72-96小时。

因此,熏蒸密闭的天数应视当时温度情况而定。

在25℃左右时应不少于3天,15℃左右时密闭4天,5℃左右时要密闭7天以上,以充分发挥药效。

b、注意事项:

使用磷化铝时,为防止燃烧爆鸣,要注意:

分散投药,每一施药点所投药剂不能过多,粉剂应薄摊均匀,厚度不宜超过0.5厘米,片剂不可集中重叠,否则,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及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热量聚集在一起,不能及时扩散,如磷化氢浓度达到26毫克(升)就易着火爆鸣。

还要严防遇水,在熏蒸过程中,磷化铝切不可直接与雨水、帐幕内结露水和潮湿的草包等接触,否则,水会加速磷化氢的分解,使磷化氢浓度骤增而引起燃烧。

最后还需要注意要加速扩散,布置熏蒸时,必须注意在帐幕与粮堆间用适当的物件加以支撑,创造尽可能多的空间,以利磷化氢气体顺利扩散,否则可能因帐幕内空间狭小造成局部阻塞,使磷化氢浓度加大而着火,如万一发生燃烧事故,不可浇水,应以干沙灭火,此外,在使用磷化铝粉剂时,当开启粉剂瓶盖时,如遇瓶口爆鸣起火,将药瓶稍加摇动,等火被药粉复盖熄灭后再倒出使用。

(3)敌敌畏:

敌敌畏具有熏蒸、触杀和胃毒作用,其中以熏蒸作用较为突出,它的蒸气对害虫的毒力很大,击倒力较强,作用迅速,在剂量较低的情况下即能起到杀虫作用,它的毒效主要是抑制害虫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害虫神经失常而中毒死亡。

它比敌百虫的杀虫效力要大十倍。

但渗透力较差,只能熏杀粮堆外表或空间害虫,不能熏杀粮包里面的害虫。

敌敌畏对粮食有腐蚀作用,故施药时要防止药液直接与粮食麻袋等接触。

a、使用方法:

敌敌畏通常用于空仓熏蒸消毒与粮堆熏蒸蛾类,以及大船舱百甲板喷洒,我们采取仓库熏蒸时,用悬挂方法,它是在仓库的墙柱上或高处拉起绳索,将浸有80%敌敌畏的纸片悬挂在绳索上,条距3-4米,任其自然挥发,起到熏蒸杀虫作用,施药后要密闭24小时以上,才能起到消毒效果。

b、注意事项:

敌敌畏遇水会缓慢分解,水溶液应随用随配,不要过夜,以防失效,敌敌畏能通过人的口腔与皮肤使人中毒,因此,施药时必须穿工作服,戴风镜,乳胶手套及防毒口罩,注意安全防护,如药液沾染皮肤,应立即用肥皂水擦洗,施药完毕也应用肥皂水洗手洗脸。

如在施药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