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890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2.docx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2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中药合理用药指导方案

1、湿热蕴结证

治法:

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

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方剂出处】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

由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组成。

能够泄热,利湿,退黄。

适应症临床表现为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是主治湿热发黄的一张卓效方剂。

甘露消毒丹出自《医效秘传》。

组成:

飞滑石十五两,淡黄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仁四两,薄荷四两,木通五两,射干四两,川贝母五两。

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或神面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药物组成】

茵陈、栀子、制大黄、滑石、黄芩、虎杖、射干、连翘、薄荷、贝母等

【饮片要求】处方中各饮片均应符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均称《药典》)中相关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列出,未有特殊要求的遵照《药典》规定)

【随症加减】便秘重者加大黄;胁痛者加柴胡,郁金;腹胀重者加厚朴,山楂[1]。

【方论】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

【煎煮及服用方法】

诸药混合,置入煎煮容器内,加水超过药材表面2-3公分,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40分钟后将药汁沥出。

药渣加水后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后,沥出药汁。

将两次的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服。

茵陈蒿汤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1沸,急泻出,临发热头痛时,去滓热服,仍须食后。

但此疟只发热,并初发时先壮热者,可服。

甘露消毒丹原方上药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禁忌】阴黄及湿重于热者不宜用,孕妇慎用。

二.肝郁气滞证

治法:

疏肝理气

推荐方药:

柴胡疏肝散

【方剂出处】

出自《伤寒论》。

由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组成。

能够泄热,利湿,退黄。

适应症临床表现为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是主治湿热发黄的一张卓效方剂。

【药物组成】

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枳壳、陈皮。

苏梗、八月札

【饮片要求】

处方中各饮片均应符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均称《药典》)中相关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列出,未有特殊要求的遵照《药典》规定)

【随症加减】纳呆者加鸡内金;胁痛重者加郁金,延胡索;腹胀恶心者加蔻仁;乏力明显者加党参[1]。

【方论】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甘苦温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甘草、茯苓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又能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煨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

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煎煮及服用方法】

诸药混合,置入煎煮容器内,加水超过药材表面2-3公分,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40分钟后将药汁沥出。

药渣加水后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后,沥出药汁。

将两次的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服。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1沸,急泻出,临发热头痛时,去滓热服,仍须食后。

但此疟只发热,并初发时先壮热者,可服。

【禁忌】服用本汤剂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3.肝郁脾虚证

治法:

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

逍遥散加减

【方剂出处】

出自《伤寒论》。

由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组成。

能够泄热,利湿,退黄。

适应症临床表现为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是主治湿热发黄的一张卓效方剂。

【药物组成】

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枳壳、陈皮。

苏梗、八月札

【饮片要求】处方中各饮片均应符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均称《药典》)中相关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列出,未有特殊要求的遵照《药典》规定)

【随症加减】疲乏无力明显者加黄芪、黄精;右胁疼痛明显者加姜黄、鸡血藤、丹参[2]。

【方论】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甘苦温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甘草、茯苓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又能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煨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

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煎煮及服用方法】

诸药混合,置入煎煮容器内,加水超过药材表面2-3公分,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40分钟后将药汁沥出。

药渣加水后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后,沥出药汁。

将两次的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服。

【禁忌】服用本汤剂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四、肝肾阴虚证

治法:

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

一贯煎加减

【方剂出处】

出《续名医类案》卷十八方。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药物组成】

北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玄参等

【饮片要求】处方中各饮片均应符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均称《药典》)中相关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列出,未有特殊要求的遵照《药典》规定)

【随症加减】有淤斑、血管痣者,合四物汤加川芎,赤芍,红花;肾阴虚重者加女贞子[2]。

【方论】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

共奏滋阴疏肝之功。

【煎煮及服用方法】诸药混合,置入煎煮容器内,加水超过药材表面2-3公分,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40分钟后将药汁沥出。

药渣加水后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后,沥出药汁。

将两次的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服。

【禁忌】服用本汤剂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方中滋腻之药较多,对痰饮内停而见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5、脾肾阳虚证

治法:

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

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方剂出处】

附子理中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金匮肾气丸这一处方最早记载于宋朝的《济生方》,该书中有论治的文章70篇,药方400首。

金匮肾气丸广采了古人可用之方,兼收了已经验证的有效的方子,集合多年的心得及临床实际,是一部收方广泛、内容完整的书籍。

书中在继承的同时,还对原有的古方进行改进,在2000多年前汉代张仲景治疗肾虚的肾气丸的基础上,经过加味牛膝、车前子后,扩大了原有适应范围,使金匮肾气丸成为治疗虚实及杂证的名方--济生肾气丸。

【药物组成】

党参、白术、制附子、炙桂枝、菟丝子、肉苁蓉、干姜等

【随症加减】右胁痛酌加当归、丹参、鸡血藤、白芍、郁金;腹胀加陈皮、砂仁;食欲不振酌加炒谷芽、白扁豆;黄疸加茵陈[2]。

【饮片要求】处方中各饮片均应符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均称《药典》)中相关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列出,未有特殊要求的遵照《药典》规定)

【方论】附子理中汤方中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予取四神丸之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与温中暖肠胃的熟附子、干姜、吴茱萸配合,运脾土,振奋中阳,中阳振复,升发运转,可使清升浊降,肠胃功能恢复正常;陈皮、砂仁理气健脾开胃;厚朴调气导滞;黄柏炭清化湿热毒邪,又苦以坚阴;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上药合用,脾肾两补,温中寓涩,调气导滞,兼能清化湿热毒邪,使肠胃功能协调,溃疡性结肠炎自可逐渐康复。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煎煮及服用方法】诸药混合,置入煎煮容器内,加水超过药材表面2-3公分,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40分钟后将药汁沥出。

药渣加水后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后,沥出药汁。

将两次的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服。

【禁忌】对于外感恶寒发热、阴虚、血热出血者忌用。

六、淤血阻络证

治法:

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

【方剂出处】

来源《医林改错》卷上。

【药物组成】

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鳖甲等

【饮片要求】处方中各饮片均应符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均称《药典》)中相关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列出,未有特殊要求的遵照《药典》规定)

【随症加减】腹部肿块(肝脾大)明显者加穿山甲,鳖甲[1]。

【方论】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煎煮及服用方法】诸药混合,置入煎煮容器内,加水超过药材表面2-3公分,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40分钟后将药汁沥出。

药渣加水后煮开,文火煎煮30分钟后,沥出药汁。

将两次的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服。

【禁忌】对于外感恶寒发热、阴虚、血热出血者忌用。

本方祛瘀药物较多,非确有淤血之证,不宜使用。

另外孕妇忌用。

2)中成药

1.清热利湿解毒类:

双虎清肝颗粒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药物组成】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甘草。

【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产品规格】

每丸重6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3次。

【贮藏方法】

密封。

【注意事项】

1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 风热或痰热咳嗽、阴虚干咳者不适用。

4 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5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 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8 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垂盆草冲剂

【功用主治】  

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基转移酶作用。

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

 

【产品规格】

 每袋装10g。

【药物组成】

垂盆草全草。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而苦。

   

【用法用量】

冲剂:

10g/包,口服,l包/次,3次/日。

10g/次,每日2-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肝功能正常后应逐渐减量。

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2-3次;或遵医嘱。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孕妇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贮藏】  密闭保存  

2.疏肝解郁健脾类:

逍遥丸

【药物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

【功效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产品规格】

每36丸重9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孕妇服用时请向医师咨询。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2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8.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活血化瘀类:

五味子制剂

【功效主治】

慢性乙型迁延性肝炎。

【药物组成】

五味子

【用法用量】

应用五味子制剂(降酶丸、降酶灵)治疗超过半年无效者,在继服五味子制剂时加服川桃片(川芎、桃仁、当归各6g,制成浸膏压片为1日量,3次分服),2-3月为1疗程,有效者可继服2-3月巩固疗效。

【禁忌症】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本草正》:

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

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本草经疏》:

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五味子有酸涩收敛,闭邪助热的作用,所以外感表证、内有实热、麻疹初起、咳嗽初起者均不宜应用该制剂;胆囊炎、急慢性肾炎、前列腺肥大、大便秘结等病症也不应使用五味子制剂,因五味子有助热固涩的作用;高血压患者不宜应用五味子的制剂,五味子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乳腺增生、闭经等症也不应使用五味子的制剂;癫痫病、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忌用;痛风病也不宜应用该制剂;孕妇及先兆流产者也要慎用该制剂,因五味子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五味子酸性较强,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用。

大荒蛰虫丸

【药物组成】

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炒苦杏仁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功能主治】

活血破瘀,通经消症瘕。

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症,[1]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方剂论述】

方中大黄凉血清热,起破积聚,推陈致新;蛰虫咸寒入血,攻下积血,有破癖血、消肿块、通经脉之功,合大黄通达三焦以逐干血,共为君药。

桃仁、干漆、水蛭、蟒虫、蛴螬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黄芩配大黄,清上泻下,共逐瘀热;桃仁配杏仁降肺气,开大肠,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而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黄芩、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

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

该方特点是以通为补,祛瘀生新,缓中补虚。

主要用于五劳虚极所致正虚而致血瘀之证。

【用法用量】

大蜜丸:

每丸重3g,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

小蜜丸:

每次3-6g  水蜜丸:

每次3g。

【用药禁忌】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不良反应】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

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

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3)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等疗法

【参考文献】:

[1]郭士魁辨证治疗经验.名老中医治疗乙肝经验汇萃:

P21-22

[2]施奠邦辨证治疗经验.名老中医治疗乙肝经验汇萃:

P16

[3]《中国执业药师》2010年10期.中成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