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153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计划

一、单元名称:

位置与方向

二、单元教学内容:

 

定向运动;绘制平面示意图;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单元教材分析:

 

“位置与方向”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确定位置的经验,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掌握了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能够描述较大空间范围内物体的位置,并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四、单元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六、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七、实施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八、课时安排:

  

课题1:

定向运动                  (1课时)             

课题2:

绘制平面示意图            (1课时)  

课题3: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1课时)        

课题4: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课时)

九、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课时:

P18例1   P20练习三题1、2

第二课时:

P19例2   P21练习三题3、4

第三课时:

P22例3   P24练习四题1、2

第四课时:

P23例4   P25练习四题3、4、5、6

 

《观察物体

(二)》1

四年级数学科目备课人:

周洪新检查签字:

课题

《观察物体

(二)》1

预授时间

2015年月日

所属单元

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页码

第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多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难点:

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教学准备

课件、主题图PPT。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图片

师:

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人注目,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2、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

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3、师:

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教师板书: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

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

(板书题目:

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

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2)师:

到底对不对呢?

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

(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7)小结:

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

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3)师:

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3.确定方法。

(1)师:

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

有什么方法吗?

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

(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四)提炼升华

1.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

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3.师: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4.问:

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3)师:

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3.确定方法。

(1)师:

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

有什么方法吗?

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

(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四)提炼升华

1.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

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3.师: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4.问:

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教后反思:

 

《观察物体

(二)》2

四年级数学科目备课人:

周洪新检查签字:

课题

《观察物体

(二)》2

预授时间

2015年月日

所属单元

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页码

第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正确绘出平面三视图。

教学准备

课件、主题图PPT。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1、欣赏‘手影游戏’:

人们用灵巧的双手能够变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

让我们欣赏一下。

2、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3、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的变与不变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

(板书:

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出示图形:

2、活动实施: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

(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

(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

(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

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

4、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第一组展示:

(1)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2)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第二组展示:

(1)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3)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

(1)师:

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

(2)师: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

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

8、我们还有很多种拼摆的方式,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呢?

我们来看一看(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

三、巩固练习

1、P14做一做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集体交流结果(这3个物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四、提炼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要全面观察)

2、观察要全面!

请看屏幕,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