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996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5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_______。

庄周,是_______(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答案与解析:

《庄子·秋水》战国道

2.用原文填空。

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______________”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

“_____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

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

两个“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最后墨子揭穿了公输盘的阴谋,并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使楚国侵略宋国的企图完全破产了。

答案与解析:

九设九距尽诎有余吾不言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3.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

(4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

清乾隆五十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示例:

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演变而成的。

或(“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而演变成了京剧”)。

点拨: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段主旨是:

本文主要是介绍京剧的形成经过的。

其次,对文段所隐含的信息进行筛选比较,确立重要信息。

抓住“徽剧与其他剧种”“融合”“演变”这三个重要信息,按要求进行重组,表述时要考虑字数的要求(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字),并遵循简明、连贯的原则,遣词造句时字斟句酌,使语句尽量涵盖文段的重要信息,做到言简意赅。

最后语段可压缩为“这样就比较符合题意的要求,且表述也较圆满。

4.归纳《鱼我所欲也》段意:

第一部分(第1节):

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

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2节:

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3节:

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批评见利忘义)

5.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此与同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公输盘替楚王制造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造成后,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

(2)我认为楚大臣要攻打宋国,是与上面所说的同一个道理。

(3)楚国所多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

葬送本来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不能叫做聪明。

7.用课文原句填空:

(4分)

⑴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

⑵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8.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__________

(3)公输盘诎。

____________(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拒抵挡防御

(2)御抵挡(3)屈折服(4)悦高兴

9.解释词语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答案与解析:

1.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2.国都,京城3.停止,这里是栖息的意思4.疑问代词,怎么

二、选择题:

1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萧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A、从表现内容看,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下阕主要是评古论今;从表现形式看,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B、词中的“魏武”指的是曹操,“遗篇”指的是他的《观沧海》。

C、词中用“白浪滔天”、“一片汪洋”写出了大海的特征。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悲叹。

答案与解析:

D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中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渎职赎罪牛犊买椟还珠

B蠕动儒家懦弱耳濡目染

C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

D怡然鞭笞贻误百战不殆

答案与解析:

C

1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翻译:

你并不是鱼,你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翻译: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还宝贵的。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翻译:

(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D.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翻译:

有人对惠子说:

“庄子(到梁国)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

答案与解析:

B

13.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盘(pán)敝舆(yú)鲋鱼(fù)

B.至于郢(chén)墨翟(dí)短褐(hè)

C.禽滑厘(gǔ)犀兕(xīsì)木牒(dié)

D.胡不见我(jiàn)梓楩(biàn)善哉(zāi)

答案与解析:

C

1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丁老师讲起课来,声音先抑后扬,我们都爱听。

B.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备受人们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2006年以来,由于城市人口增多,商品房炙手可热,房价居高不下。

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答案与解析:

D

15.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破)

B.然,胡不已乎?

(虽然)

C.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什么)

答案与解析:

B

三、判断题:

16.翻译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委而去之译:

放弃这座城然后到城外去了。

()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

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这个人。

()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进来没有大法家和辅佐君王的贤臣,出来没有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要灭亡。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

得到少数人支持的君王到了极点,连亲戚也背叛他。

()

答案与解析:

×√××

四、阅读题:

17.子墨子见王,……“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填空:

A、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楚王自己所说“____________”。

B、文中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回答)

C、文中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2、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

答:

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别人接受自己正确意见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的事例很多,请你略举一例。

4、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最少说两点)。

5、你能概括一下课文中所描绘的墨子、公输盘、楚王的形象吗?

6、试找出课文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并说明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答案与解析:

1、A、对话描写必为有窃疾矣B、攻械尽守圉有余诎(公输盘诎)2、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运用了类比及对比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

结合实际。

3、示例:

唐雎用自己的智慧阻止了秦王的易地要求,捍卫了领土的完整。

4、如:

1、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要敢于斗争;2、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

5、略6、略

18.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题。

(1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①委而去之(委:

)(去:

)②亲戚畔之(畔: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含义:

事例:

答案与解析:

1.①委:

放弃去:

离开②畔:

通“叛”,背叛  2.D(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①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②译文: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5.含义: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如:

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

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故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