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98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信息13-1

学号2013101269

姓名

指导教师孙颖

2.反馈信号必须足够大,如果从输出端送回到输入端的信号太弱,就不会产生震荡了,也就是说,反馈电压V’b在数值上应大于或等于所需要的输入信号电压Vb。

二、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LC振荡器实质上是满足振荡条件的正反馈放大器。

LC振荡器是指振荡回路是由LC元件组成的。

从交流等效电路可知;由LC振荡器回路引出三个端子,分别接振荡管的三个电极,而构成反馈式自激振荡器,因而又称为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容,则称为电容反馈LC振荡器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在几种基本该频振荡器回路中,电容反馈LC振荡器具有较好的振荡波形和稳定度,电路形式简单,适于在较高的频段工作,尤其是以晶体管极间分布电容构成反馈支路时其振荡频率可高达几百MHZ-GHZ.

1.LC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一个振荡器能否起振,主要取决于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基本条件,即;振荡起振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2.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表示;在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温度,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成都,常用公式表示;f0/f0来表示(f0为所选的测试频率;f0为振荡频率的频率误差,f0=f02-f01;f02和f01

为不同时刻的f0),频率相对变化量越小,表明振荡频率的稳定度越高。

由于振荡回路的元件是决定频率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高频率的稳定性,就要设法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

3.LC振荡器的调度和参数选择

以实验采用改进型电容三点振荡电路(西勒电路)为例,交流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

从图可知,该电路C2上的电压为反馈电压,即该假牙加在三极管be之间。

由于该电压形成正反馈,符合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合理选择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波形的好坏,有一定影响,偏置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式电路。

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振荡管在非线性状态,通常是依靠晶体管本身的非线性实现稳幅。

若选择晶体管进入饱和区来实现幅稳,则将使振荡器回路的等效Q值降低,输出波形变差,频率稳定度降低。

因此,一般在小功率振荡器中总是使静态工作点远离饱和区,靠近截止区。

(2)振荡频率f的计算

f=

式中为c1,c2和c3串联值,因此;C1(300p)>>C3(75P),C2(1000P)>>C3(75P),故

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C和C3决定。

(3)反馈系数F的选择

反馈系数F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F0.1-.05,本实验取F==0.3

4.克拉泼和西勒振荡电路

图2-3为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克拉泼振荡电路。

图2-4为并联改进型三点式振荡电路——西勒振荡电路。

三.石英晶体振荡器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主要取决于振荡回路的标准型和品质因素(Q值),在采取了稳频措施后,频率稳定性一般只能达到.0.0001数量级。

为了得到更高的频率稳定度,人们发明了一种采用石英晶体做振荡器,他的频率稳定度可达到0.0000001-0.00000001数量级。

图2-5是一种晶体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

这种电路类似于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区别仅在于两个分压电容的抽头是经过石英谐振器接到晶体管发射级的,由此构成正反馈式通路。

C3与C4并联,再与C2串联,然后与L1并联谐振回路,调谐在振荡频率。

当振荡频率等于石英谐振器的串联谐振频率时,晶体呈现纯电阻,阻抗最小,正反馈最强,相移为零,满足相位条件。

因此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石英振谐器。

在其它频率,不能满足振荡条件。

2-2正弦波振荡器的实验电路

图2-6为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实验电路。

图中,左侧部分为LC振荡器,中间部分为晶体振荡器,右侧部分为射极跟随器。

三极管3Q01为LC振荡器的振荡管,3R01,3R02和3R04为三极管3Q01的直流偏置电阻,以保证振荡管3Q01正常工作。

图中开关3K05达到“S”位置时,为改进型克拉泼振荡电路,打到“p”位置时,为改进西勒振荡电路。

四位拨动开关3SW01控制回路电容的变化,也即控制着振荡频率的变化。

调整点位器3W01可改变振荡器三极管3Q01的电源电压。

图中3Q03为晶体振荡管,3W03,3R10.3R11.3R13为三极管3Q03直流偏置电阻,以保证3Q03正常工作,调整3W03可以改变3Q03的静态工作点。

图中3R12.3C20为去藕元件,3C21为旁路电容,并构成共基接法.3L03.3C18.3C19构成振荡回路,其谐振频率应与晶体频率基本一致。

3C17为输出耦合电容。

3TP03

为晶体振荡器测试点。

该晶体振荡器的交流电路图与图2-5基本一致。

晶体振荡输出与LC振荡输出由3K01来控制,开关与上方接通时,为晶振输出,与下方接通时,为LC振荡器输出。

三极管3Q02为射极跟随器,以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电位器3W02用来调整振荡器输出幅度。

3TP02为输出测量点,3P02振荡器输出铆孔。

图2-6如下页所示;

2-3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输出电压峰-峰值Vp-p,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

2.测量LC振荡器的幅频特性;

3.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

4.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插装好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模块,接通实验箱电源,接下模块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点亮。

2.LC振荡实验

(1)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

3K01拨动至LC振荡器,示波器接3TP02.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口3P02..调整电位器3W02,使输出最大。

开关3K05拨至“p”,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四位拨动开关3SW01分别控制3C06(10P),3C07(50P),3C08(100P).3C09(200P)是否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

四个开关接通的不同组合,可以控制电容的变化。

例如,开关1,2往上拨,其接入电路的电容为10P+50P=60P。

按照表2-1电容的变化测出与电容相对应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峰值Vp-p),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与表中。

表2-1

电容C(pf)

1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振荡频率f(MHZ)

9.259

7.799

6.602

5.865

6.135

5.556

5.085

4.773

输出电压VP-P(v)

1.05

1.10

1.05

1.00

0.730

0.690

0.620

0.560

注;如果在开关转换过程中使振荡器停振无输出,可调整3W01,使之恢复振荡。

C=10pFC=50pF

C=100pFC=150pF

C=200pFC=250pF

C=300pFC=350pF

(2)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

将开关3K05拨至“s”,振荡电路转变为克拉泼电路。

按照上述

(1)方法,测出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2-1中。

电容C(pf)

1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振荡频率f(MHZ)

24.7

13.77

10.76

9.511

9.648

8.913

8.306

8.091

输出电压VP-P(v)

0.045

0.63

0.88

0.97

0.72

0.88

0.96

1

C=10pFC=50pF

C=100pFC=150pF

C=200pFC=250pF

C=300pFC=350pF

(3)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

分别将开关3K05打至(S)和(P)位置,改变电源电压Ec,测出不同E下的振荡频率。

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2-2中。

其方法是,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3P01,调整电位器3W02使输出最大,用示波器监测,测好后去掉。

选定回路电容为100P。

即3SW01“3”往上拨。

用三用直流电压档测3TP01测量点电压,按照表2-2给出的电压值Ec,调整3W01电位器,分别测出与电压相对应的频率。

表中f为改变Ec时振荡频率的偏移,

假定Ec=10.5V时,f=0,则f=f-f10.5v。

串联(s)

EC(V)

10.5

9.5

8.5

7.5

6.5

5.5

F(MHZ)

13.714

13.731

13.755

13.778

13.828

13.873

△f(KHZ)

0

0.017

0.041

0.064

0.114

0.159

 

并联(p)

EC(V)

10.5

9.5

8.5

7.5

6.5

5.5

F(MHZ)

7.542

7.552

7.561

7.580

7.603

7.635

△f(KHZ)

0

0.010

0.019

0.038

0.061

0.093

3.晶体振荡器实验

(1)3K01拨至“晶体振荡器”,将示波器探头接到3TP02端,观察晶体振荡器波形,

如果没有波形,应调整3W03电位器。

然后用频率计测量其输出端频率,看是否与晶体频

率一致。

(2)示波器接3TP02端,频率计接3P02输出铆孔,调节3W03以改变晶体管静态工

作点,观察振荡波形及振荡频率有无变化。

三、实验结果

1.根据测试数据,分别绘制西勒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比较。

西勒振荡器:

结果分析:

 

CT=C3,C3为3C04,C为可变电容 数据表明随着电容的增大,频率降低 。

 

克拉泼振荡器:

结果分析:

 1) C1为3C02,C2为3C03,C为可变电容,C’为C1,C2,C串联。

因c1(300pf),C2(1000pf),

故当C从10f到100pf增大时,C’值增大较为明显,当C从250pf到350pf增大时,C’略有增大。

实验数据表示随着电容的增大,频率降低。

 

2) C为10pf时,电路不振荡,因为回路的总电容主要取决于C3和C的并联,C3值很小,当C也很小时,放大器的增益会变小,幅度下降,可能出现停振 。

 

2.根据测试数据,计算频率稳定度,分别绘制克拉泼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的曲线。

串联(s)

EC(V)

10.5

9.5

8.5

7.5

6.5

5.5

F(MHZ)

13.714

13.731

13.755

13.778

13.828

13.873

△f(KHZ)

0

0.017

0.041

0.064

0.114

0.159

 

并联(p)

EC(V)

10.5

9.5

8.5

7.5

6.5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