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9692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性质:

新建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上级主管单位:

电话:

1.3建设地点

本工程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乡中心河街中段,东侧和北侧为中心小区,西侧为居民住宅楼,南侧为中心河街。

1.4建设规模与容

本工程占地面积为749.2平方米,新建办公楼面积为91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2层。

项目建成后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经下水管网排入吉伟煤焦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取暖热源接入吉伟煤焦公司集中供热管网,不设燃煤供热锅炉。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15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35.59万元,其他费用7.3万元,基本预备费7.11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七台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七台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2010-2030)

3.七台河市气象局、地震局提供的近年的有关基础资料

4.七台河市环保局针对环保的法规及规定

5.七台河市地形图及工程地质资料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0352-2005)

7.《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8.《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008年版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10.《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J54-83)

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0055-93)

12.《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1.7编制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平衡。

2、整体性原则,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解决好新建工程项目和原有建筑之间的矛盾。

3、可操作性原则,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特色。

4、依据现行设计规、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1.8报告研究容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标准额定以及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设想,对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的考察;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项目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乡中心河街中段,东侧和北侧为中心小区,西侧为居民住宅楼,南侧为中心河街。

占地面积749.2㎡。

2.1.2项目存在问题

1、院原有建筑及配套设施残旧,破损严重。

2、因项目单位规模不断扩展,业务量大幅攀升,原有办公用房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本项目建设符合七台河市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进行“十项环境整治”的要求。

2、因项目单位规模不断扩展,业务量大幅攀升,原有办公用房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项目单位的服务能力。

3、项目实施后,可改善庭院环境品质,提升企业形象,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2.3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七台河市总体规划,实施后将有利于改善城镇环境,增加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工程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翻建工程。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3.1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环境

3.1.1区位概况

七台河市位于省东部,南部,倭肯河中上游。

位于东经130°~131°44′,北纬45°16′~46°37′之间,东与密山、宝清县接壤,西与依兰县相连,南与林口县、鸡东县交界,北与桦南县为邻。

行政区划面积6221平方公里(含农垦森工系统)。

七台河市是一座新兴的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是省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三个区、一个县。

3.1.2自然条件

七台河市东西直径130公里,南北直径84公里。

从东部起到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西北部平原。

境有二十七座高的山岭,均属完达山系余脉,最高山峰勃利县通天二林场牧营沟的界山,海拔1008米,平原和丘陵地区平均高度都在海拔235米左右。

土壤主要有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16个亚类、30个土种。

以暗棕壤、黑土为主。

境有倭肯河、挠力河两大水系,大小河流24条,水资源总量11.7亿立方米。

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桃山、吉兴河、互助3座水库是省重点水库。

七台河属于“长白山植物亚区”,植物种类近千种。

全市林地面积3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2%,主要生长着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有柞、桦、椴、松、等20多个树种。

煤炭资源富集,煤种齐全,有主焦煤、气煤等10多个品种,炼焦煤占总储量的82%。

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灰熔点、高硅含量等特点,素有“工业精粉”之美誉,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

石墨、石、黄金、膨润土等30余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可观,品位较高,开采开发潜力巨大。

七台河市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寒暑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春季干旱少雨:

一般3月末至4月初开始解冻,气温稳定通过0℃。

(表土化冻3厘米)降水少,而蒸发量大,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2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5%。

而蒸发量为424毫米,占全年蒸发量的4%,加之春风大,构成了“十春九旱”的气候特点,常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如不抢栽早播,易造成炕种、芽干,达不到一次播种保全苗的目的。

终霜日一般在5月4日至23日。

夏季高温多雨:

气温稳定通过10℃,约在5月9日为夏季开始。

其间平均气温19.2—20.0℃,其中7月为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21—23℃,极端最高气温38.3℃。

降水频繁,一般降水量319—327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8%—60%。

洪涝灾害多出现在7-8月。

夏季高温多雨对粮菜生产极为有利。

秋季秋高气爽:

在10℃终日后一天为秋季,始日在9月26日。

此时暖空气逐渐减弱,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常常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白露一场霜”。

9-10月间多在大陆变性高压控制下,雨量少,空气干燥,碧空无云,秋高气爽,降水量一般为115-118mm,占全年降水量的21%-22%。

个别年份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秋雨连绵,出现“埋汰秋”。

初霜日一般在9月18日至26日。

往往是秋涝伴随早霜而导致粮食贪青晚熟减产。

冬季寒冷少雪:

由于受西伯利亚强冷高压控制,一般降水16-18mm。

平均气温-15.2℃--17.0℃。

一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7.5℃--19℃。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9.2℃,历年平均最大冻层深度170-200cm。

气温: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依地形、地貌不同而有差异。

七台河地区年平均气温2.4-3.9℃。

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气温低。

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2408.9℃,东部地区≥10℃的有效活动积温平均1180.9℃。

降水:

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季节降水很不平衡。

从地理分布上看,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区偏多。

年降水量525-545mm,降水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0%-57%。

日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2467-2568小时,西部偏高,东西日照差为101小时,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1717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数的45.6%。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每亩8亿千卡,作物生育期每亩5.4亿千卡,占全年辐射量的67%。

风向与风速:

春、夏、秋、冬,季风交替,春夏西南风向,秋冬西北风向。

春季大风加速了土壤蒸发,导致十春九旱。

四月份为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5.1m/s,四月份大风次数平均10.2次,夏季大风次数不多,但往往伴同大雨,导致麦麻和部分大田倒伏,影响产量,秋季大风常伴有寒潮发生,造成作物低温冷害。

3.1.3社会经济

近年来,七台河市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为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市转型”为主线,以建设“东北焦化之都、民营经济富市、农业特产之乡、国家速滑基地、山水园林城市”为发展定位,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全国公立医院改革、全省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五个试点市”建设,经济发展步入了总量扩、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发展阶段,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驶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305亿元,增长2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39%,增速全省第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增长43.5%。

全口径财政收入47.5亿元,增长2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3亿元,增长39%。

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100万美元,增长38.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5000元、6955元,增长9.5%、25%。

3.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3.2.1建设地址

项目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乡中心河街中段,东侧和北侧为中心小区,西侧为居民住宅楼,南侧为中心河街。

占地面积749.2㎡。

3.2.2施工条件

由于该项目选址位于中心河乡中心河街中段,其广播电视、电信设施及交通状况良好,市政公用系统配套比较完善,地势比较平坦,地基良好,有利项目施工建设。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4.1原则与指导思想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平衡。

2、整体性原则,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解决好新建工程项目和原有建筑之间的矛盾。

3、可操作性原则,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特色。

4、依据现行设计规、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4.2方案容

本项目主要拟对七台河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心河信用社办公楼进行翻建。

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容为:

1、新建办公楼

新建办公楼建筑结构型式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10平方米(455㎡×2层=910㎡),建筑层数2层,使用功能包括车库、办公室、会议室等。

2、庭院硬化绿化

对庭院场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硬化绿化290㎡,并完善水电、消防、绿化等配套设施。

3、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经下水管网排入吉伟煤焦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

取暖热源接入吉伟煤焦公司集中供热管网,不设燃煤供热锅炉。

技术指标控制表

用地性质

办公设施

建设用地面积

749.2㎡

建筑面积

910㎡

建筑基底面积

455㎡

建筑密度

60.73%

容积率

1.21

绿地率

25.12%

建筑限高

8.50m

第五章工程方案设计

5.1平面布置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二。

5.2方案设计

5.2.1办公楼工程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5.2.1.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3、《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008年版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

5、《城市用地坚向规划规》(CJJ83-99)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7、《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J54-83)

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0055-93)

9、《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10、《公园设计规》CJJ48—92

5.2.1.2办公楼平面设计

建筑结构型式为砖混结构,外墙为490砖墙,刷高级涂料。

占地面积749.2平方米,建筑面积910平方米(455㎡×2层=910㎡),建筑层数2层,使用功能包括车库、办公室、会议室等。

5.2.1.3办公楼剖面设计

本工程根据公共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确定层高,既满足空间的使用要求,又不浪费空间,降低工程造价。

5.2.1.4庭院设计

庭院环办公楼硬化绿化290㎡。

5.2.1.5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经下水管网排入吉伟煤焦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

取暖热源接入吉伟煤焦公司集中供热管网,不设燃煤供热锅炉。

5.2.2编制原则

工程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办公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造价经济、以人为本、节能环保。

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尺度设定、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通过宏观结构层面上的总体考虑与微观景观与建筑物设计层面上的具体细部设计相结合,强调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考虑现代化办公方式,特别是健康生活模式的转变,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2、在质量上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原则,强调方便职工的使用,同时也为职工创造安宁、稳定的工作活动场所。

3、强调对自然景观、生态要素的引入。

在局部地带,如景观轴线,有机结合地形重整,创建生态景观与绿地的有机结合,调节优化局部小气候。

贯彻“尊重自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建设绿色活动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庭院的功级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庭院场地。

4、对项目区域的现状景观资源,在充分调查、分析现状地形条件的基础之上,合理有效地、适度地对地形重整,从而创造出既宜于职工活动生活,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资源的活动场所。

5、设计中注重自然景观资源及土地资源开发方式和强度的远见性和弹性,并为后续发展留有空间。

第六章环境影响与保护评价

6.1环境影响评价

6.1.1生态环境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因开挖土方使地表遭到破坏,在雨滴打击、水流冲刷和风蚀所用下产生水土流失。

在施工过程对弃渣处理不当,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现象。

由于植被和地表土的损失,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污染水质。

6.1.2声环境影响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人为噪声。

因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音与消减措施,传播较远,受影响的面比较大。

施工各阶段声源为60~100dB。

施工期噪声主要由推土机、挖掘机及运输车辆等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属于短期影响且噪声级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只要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减少人为噪声,施工噪声影响围就会大大缩小。

施工期噪声污染主要是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为线状污染源,会影响到道路两侧的居民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休息。

公路交通排放的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等会给公路两侧环境质量带来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显示,营运期噪声对沿线居民影响不大。

6.1.3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建材堆放不当被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开挖的场地被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

项目不涉及服务设施产生的废水,且为保护地表水体,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的通行,因此,建设期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路面径流的初期。

6.1.4空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材料运输中粉尘洒落和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其影响围可达下风向150米,因此,对运输散体物质车辆必须严加管理,采取用篷布盖严或加水防护措施。

建设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污染物以CO、NO2为主。

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影响较小,NO2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工程建设时汽车尾气对沿线居民的影响较小。

6.1.5社会环境影响

本项目对社会环境将产生较大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项目单位职工的工作环境,将有效地提高项目单位的服务能力。

6.2环境保护评价

6.2.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进行规划,做好土石方的纵向调运,减少临时占地与借土占地。

2、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取土、弃土、弃渣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3、在施工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6、禁止向沿线沟渠排污、随意堆弃固体废弃物,不得在路段设置施工营地,并应尽量避免沿线施工对水源产生污染。

6.2.2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200米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夜间(22:

00~6:

00)禁止施工,如必须连续作业的,须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

2、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施工便道等应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

4、对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6.2.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扬尘可采取在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上洒水,运输车辆加盖棚布措施来降低扬尘。

本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因此,没有此类污染。

另外应做好缓解车辆尾气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1、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堆放应有蓬布遮盖。

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货高度不得超出车厢板,并盖蓬布,严禁沿途散落。

2、严禁运输途中扬尘,运至拌和场应尽快与土混合,减少堆放时间。

堆放时应盖蓬布,必要时设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飞扬。

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扬尘。

4、料场堆放场应设在距居民区100米以外,并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

料场由于积尘较大,进入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湿润,并铺设竹笆、草包等,以减少由于汽车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

6.2.4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保护水环境方面,要求在施工中应严格按交通部有关规处理弃渣,禁止向沿线沟渠排污、随意堆弃固体废弃物。

1、建筑材料堆放点应设蓬盖,暴雨时设土工布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中挖出的淤泥、渣土,应用于公路填方或运至弃渣场进行处理。

3、在施工场地设防渗的临时蒸发池,生产废水等都排入临时蒸发池,施工结束及时清理,并覆土掩埋,进行绿化。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不留裸土。

5、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粪便等设防渗旱厕或化粪池处理,并定期清运,施工营地及旱厕等应设置应远离沟渠。

施工结束后,旱厕、化粪池清理干净,并用土掩埋后进行绿化。

第七章节能节水

7.1节能

7.1.1原则与要求

1、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利用。

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

7.1.2主要措施

依据国家对节能的方针要求,结合本项目的规模与特性,在本项目节能方案设计时所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有:

1、在满足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用节能效率高的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达到节约目的。

2、加强控制措施,减少因施工操作不当带来的材料及能源损失。

3、设置专门的能源及材料管理机构,检测施工单位能耗及节能情况,并制定奖惩制度。

4、在工程建设施工工艺布置时,合理安排施工设备设施的布局,确保工程物流通畅,运输路线便捷,避免往返运输。

5、科学设计,加强管理,抓好施工设备设施的节电节能。

7.2节水

7.2.1原则与要求

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水法》中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2002年国家计委和水利部颁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政策,强化节水基础工作,对建设项目的节水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7.2.2主要措施

依据国家对于节水的方针要求,本项目在工程建设及道路运营中所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有:

1、采用高效节水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降低水的耗用量。

强制淘汰落后的卫生器具、设备和管道材料。

2、对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降低水资源无效消耗。

第八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8.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国防震减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12月29日);

3、《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1996年10月);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5、《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第24次会议);

6、《女职工保护条例》(国务院第10号令);

7、《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2001年11月15日)。

8.2主要安全防措施

1、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完善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化、标准化。

2、选择施工技术方案时,应尽可能选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新建道路工程,尽量采用封闭式施工;扩建道路工程,应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3、对危险部位和危险作业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对危险场所,按劳动安全规,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设置安全间距。

重点施工位置加设盖板和围栏,施工机械装置加防护设施。

4、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应提出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方案。

如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疗养等。

5、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措施。

6、对高温、噪声、振动等工作环境,采用保护性防护措施。

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7、对可能产生危害的施工过程,尽量采用自动化作业,减少体力劳动,保护职工健康。

8、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更新老化设备,提高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工作效率,消除事故隐患,对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要及时整改。

施工设备、电器的安装、维修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设置触电保护装置。

9、加强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

施工人员按规定穿戴工鞋、安全帽、手套等,方可进入施工工位操作。

10、加强安全教育,对有关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

11、狠抓安全检查,对容易引发高处坠落、坍塌、触电、爆炸等伤害的关键工序要进行重点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施工生产和交通安全中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9.1项目实施的管理

9.1.1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的全面管理和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