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498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docx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复习要点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P6-2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德育建设的方向盘。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道德建设的精髓。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领。

素质教育的特征:

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

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创新(P33)

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

实践能力(P35)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一、历史论德育性质

所谓历史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二、内容论德育性质

所谓内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上来说,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知识教育,二是做人教育。

三、特点论德育性质

所谓特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上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是具有理论教育性。

三是具有德育的主导性。

四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四、途径论德育性质

所谓途径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或根本途径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一、导向性功能

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

二、规范性功能

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三、个性化功能

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对个性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作用、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

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

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57-60)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

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其中介性。

学生不是直接跟社会打交道,而是通过课程这个中介去认识世界。

学生的认识只是在少数情况下需要直接经验,多数是间接经验,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就是知识。

(一)课程是指学科

这是普遍认可的一种课程定义,也就是说课程是指一门学问或教学科目的内容。

广义课程指所有学科,也就是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课程指一门学科。

(课程是知识)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客观存在物。

(二)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

在中国的学校里,人们普遍认为课程就是教材。

(三)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

这个定义是说,课程是指教学的目标范围、进程和序列标准的安排计划,是一个教学进程设计实施方案,是书面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

课程也就是按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进程

(四)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

这种定义认为,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或体验。

这些经验当然包括认知的、情感的、意识的、习惯的。

也就是说,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计划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课内外活动亲自获得的经验。

(五)课程是活动

认为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

课程教学是一种与学生个性不断成熟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在历程。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课课程居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课改革,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部分,这个改革是我们对世界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积极主观反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目标

1.转变课程功能,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教学价值观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优化课程结构,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的倾向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更新课程内容,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变革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5.改革评价理念和方式,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深化课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目的含义:

是指教育要实现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和表达的是总体的、最终的教育价值。

对于教育价值来讲,它具有普遍性、宏观性、全体性。

它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反映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是教育宏观的、长远的目标,一般是以指令性形式表现出来的。

****教育目标的含义,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是不同性质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这种教育目标具有阶段性和专业性质,具有相对的普遍性。

****教学目标的含义,它体现的是某个学科或某门课程的教育价值,它指明教学过程中和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心发生的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P75-77)

一、普通性目标取向

二、行为目标取向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P93-95)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活动。

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认识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实践过程。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学的实践活动。

2.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活动。

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以认识间接经验为主。

(2)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和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1.教学过程是教师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教授的知识、理论、观点是已知的,也就是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和一切精神财富。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对信息、知识、智力、能力和精神的“搬家”和复制,而是在继承前人已知精神财富的基础上的再创造。

教学过程,是教师创造性的自我表现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知识、理论、观点、技能的“加工”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

他们的创造性分体现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方面。

2.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学生学习,首先是继承人类长期积累的精神财富,如知识、经验、史料等,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利用短期时间学习、继承人类共同积累的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财富是非常必要的。

但学生在学习中,绝对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

他们接受知识和观点是要通过自己头脑的观察、判断、分析、综合、思维和选择,对前人的经验和知识要进行自我消化,变成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因素。

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继承前人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在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认识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的活动过程,而且这两方面是伴随和统一在一起的。

认识和继承,实践和创造统一在一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根本属性,是教学的本质问题,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功能和魅力。

二、教学过程的五大基本要素

1.教师:

教师是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以智力和体力作用于受教育者外,还有道德的、人格的、情感的、艺术的力量参与教育过程,影响学生。

所以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好的人格和文化修养。

2.学生: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

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3.教材:

教材,是联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桥梁。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客体因素,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对象。

教学过程的中心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知、理解、掌握和运用。

所以说,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教学过程,都不能没有教材。

4.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各类教学工具、组织措施和直观教具、实验仪器等。

5.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如校园、班级的场所、设备、布置等,这些具体的物质和静态的景象属于硬环境;软环境包括动态的事物,如校风、班风、教学氛围、传统风貌、课外生活、管理程度等。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规律

*1.要素协同规律。

教学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要素。

)之间的协同联系,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学目的与内容的协同。

▲教与学的力量协同。

▲教学方法与活动的协同。

*2.知行统一规律。

知与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两个重要因素。

知,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和起点。

行,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

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培养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概念,它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

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以达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支配人们行为的目的。

把正面教育称为灌输,是相对于自发而言的。

灌输,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途径,另一种途径是疏导,疏导,就是疏通引导的意思。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给予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按照正确思路认识问题,以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灌输和疏导结合起来进行。

灌输和疏导统一起来教学效果才好。

只有疏导的成功,才能保证灌输的效果。

只有灌输得法,疏导才更有效果。

*4.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

但是,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人的认识起点是直接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

一个人只有直接经验而没有间接经验,不但吸收的知识有限,而且知识也只能停留在认识阶段,而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课堂上教师讲的一些原则、概念、规范对学生来说都是抽象的,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因为一切间接经验都来自实践,来源于直接经验。

教师教学时如果能把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联系起来。

*5.时代性规律

****教学原则(P108-105)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含义:

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基本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已学的基本引用于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方向性原则的含义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要求保持一致,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在理论教育上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要使教学为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和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服务。

2.坚持方向性原则的意义

(1)思想政治课性质决定它必须坚持为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服务。

(2)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决定它要坚持方向性原则。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三)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1.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含义

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既要进行智育,又要进行德育,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处理好授业和传道的关系,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两种属性,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其实质就是教学的“德智交织”。

2.依据:

(1)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属性。

(2)思想政治学科的自身价值。

3.要求:

(1)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要注意科学性。

(2)把教材中的思想性因素引入到教学之中

4.贯彻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1)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思想政治课两种属性的体现。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含义:

是指学生的知识、思想和个性心理发展特点。

2.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意义

(1)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克服教学上主观主义倾向的最好办法。

(五)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1.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的含义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用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学生讲道理,用事实说服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开导学生,学生受到教育,又不感到有压力。

所谓积极疏导,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对他们想不通的问题,或者认识的障碍进行启发和开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向正面转化。

第4节依据:

(1)人的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

(2)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

(3)唯物辩证法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3.要求:

(1)要坚持以理服人。

(2)要有针对性地灌输与疏导

(3)要讲究灌输与疏导的艺术

(4)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4.贯彻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的意义

(1)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决定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2)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我国教育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六)师生民主合作原则(师生互动原则)

1.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含义

师生民主合作原则,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

2.依据:

(1)思想政治学科的要素协同规律。

(2)学生思想发展的制约因素。

3.要求: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3)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贯彻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意义

(1)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能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

1.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坚持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既要重视课内教学,也不忽视课外教学活动,把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1)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决定的。

(2)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八)创新性原则

1.创新性原则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性原则,是指在师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内容上,大胆想像,扩散思维,敢于求异,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才干和创新思维。

2.贯彻创新性原则的意义

(1)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九)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1.以鼓励为主的原则的含义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不论学生是在学习中的表现,还是思想品德中的表现,教师都要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和表扬。

2.贯彻以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意义

(1)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2)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成长的自信心。

(3)鼓励学生上进,塑造学生善良的人格。

第四章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课堂教学的含义:

课堂教学,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室里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

****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P118-119)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它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形式。

1.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与学校教育“以学为主”的教学规律相符合。

2.以课堂教学为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全部教学的中心环节。

4.是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课堂教学环节(结构)的含义:

就是课堂教学中链锁式结构的组成部分,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步骤。

(P120)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1.报告会2.读书报告会

3.写小论文4.参观访问

5.社会调查6.专题性活动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原则

1.实践性

2.自愿性

3.独立性

4.灵活性

教法

含义:

就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式、途径和操作程序。

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一般分为三类:

(1)原理性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法等。

(2)技术性教学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3)操作性教学法,如美术课写生教学法、外语课的听说教学法以及各科教学中的教具演示等。

教学模式

定义: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教学思想、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操作程序;教学策略;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等。

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优效性,具有很好的教学效率;可操作性,便于把握和运用;稳定性,因为它符合教学规律,又是从大量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所以比较稳定;参照性,它可供参照使用,具有处方性。

还有理论指导性、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程式比较稳定的、特殊的教学方法。

但教学模式不是一般的教学方法,它比一般教学方法层次高,它把教学方法模式化了。

1.方法说:

认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2.计划说:

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计划或类型。

3.模型说:

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4.结构说:

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启发式教学模式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实质

1.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或观点;

2.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它是一种教学原则或要求;

3.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理解,它是一种带有指导性的根本方法。

我们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来使用启发式这一概念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启发式教学是带有启发性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1.确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2.启发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力的能动性的作用

3.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形式和途径

****案例教学法

***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增强了教学情境的凝聚力。

2.提升学生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互相沟通和合作,提升了群体的智能开发力。

4.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

****情感教学模式(P136-139)

***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的积极化的教学活动。

***

(二)情感教学的特征

1.以智育情

2.以意育情

3.以情育情

4.以境育情

情感目标:

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心理情感方面发生变化,如兴趣、意志、价值观、个性、性格、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情感目标水平层次,有以下几个方面。

**

接受——是学习活动引起的感情积极变化始点状态,它是学生通过观察、师生沟通和控制注意取得的。

反应——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把积极、健康的种子播在心田。

这是教育活动或情境引起学生知识或道德共鸣的积极情感表现。

态度——这是由教育因素和活动引起学生心理“内化”,形成追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产生行为动机的个性化表现。

接受、反应和态度的培养,便组成了感情培养的连续体,它反映了感情目标的水平层次。

对常用教学方法的认识:

(P140-141)

试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P157-161)

****教学最优化的含义:

所谓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形式、教学艺术等整体的优化。

(P185)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的优化

(一)根据《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内容的讲授

(二)删除和简化陈旧、重复和交叉的教学内容

(三)学生熟悉的内容讲课时可以从略

(四)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第五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

教学艺术的本质

所谓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特征。

教学艺术的本质,则是指教学艺术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的规定性和根本特点。

教学艺术的综合运用应具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归结起来,大体有实、活、情、美、趣、新、育等七个方面。

纵观上述七个方面,创新和育人应是教学艺术的两个根本要求和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所在。

因为:

第一,从创新特征看,教学的生命力贵在创造。

第二,从育人特征看,教学艺术是培养人的艺术,它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教学艺术下一个定义: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教育艺术的功能:

一、提高威信功能二、激发动机功能三、全面育才功能四、优化氛围功能

****备课的基本要求***

1、注重系统性,坚持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