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918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docx

报告光伏效应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

光伏效应实验报告

篇一:

光伏效应实验报告

  篇一:

半导体光伏效应实验

  实验4半导体光伏效应实验

  本实验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机理,学习和掌握测量短路电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太阳能电池机理

  2、测量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动势、短路电流、内阻和光强之间关系3、在恒定光照下测量光电流、输出功率与负载之间关系

  二、实验原理

  在p型半导体上扩散一薄层施主杂质而形成的p-n结(如图1),由于光照,在a、b电极之间出现一定的电动势。

在有外电路时,只要光照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电流,这种现象称为光伏效应。

利用它制成的元器件称之为太阳能电池。

光伏效应最重大的应用是可以将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是当今世界众多国

  家致力研究和开拓应用的课题。

  从光伏效应的机理可知,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流il是光生电流ip和在光生电压vp作用下产生的p-n结正向电流if之差,即il?

ip?

if。

根据p-n结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qvp

  if=is(e

  kt

  -1)

  is为反向饱和电流,式中vp是光生电压,

  所以输出电流

  qvp

  il=ip–is(e

  kt

  -1)

(1)

  此即光电流表达式。

通常ip>>is,上式括号内的1可忽略。

  对于太阳能电池有外加偏压时,

(1)式应改为

  qv

  图1光伏效应结构示意图

  i

  l

  =il+i=il+is(e

  kt

  -1)

(2)

  qv

  上式中is(e

  kt

  -1),就是p-n结在外加偏压v

  作用下的电流。

图2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无光照和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的i-v特性,由此可知,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相当于把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向下平移,它在横轴与纵轴的截距分别给出了voc和isc。

  图2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实验表明:

在v=0情况下,当太阳能电池外接负载电阻rl,其

  输出电压和电流均随rl变化而变化。

只有当rl取某一定值时输出功率才能达到最大值pm,即所谓最佳匹配阻值rl?

rlb,而rlb则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内阻ri=

  voc

  vocisc

  。

  和isc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所不同的是voc与光强的对数成正比,isc和ri都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参数,最大输出功率pm和voc与isc乘积之比

  ff=

  pmvocisc

  与光强(在弱光下)成正比,所以ri亦随光强度变化而变化。

如图3所示。

voc、isc

  (3)

  ff是表征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劣的指标,称为填充因子。

ff越大,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就越高。

ff最大值约为0.75-0.85。

  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如图4),在一定负载电阻rl范围内可以近似地视为一个电流源ips与内阻ri并联,和一个很小的电极电阻rs串联的组合。

  图3开路电动势、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曲线图4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

  四、实验方法

  1、光强调节与强度的表示

  本实验所用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根据led的输出功率与驱动电流呈线性关系,利用改变led的静态工作电流确定光强的相对值。

仪器设定led的工作电流调节范围为0-20ma,对应显示器上的数值为0-XX。

也可用“归一”法表示光强,即设jm为最大光强,j为改变后的光强,则j/jm为无量纲的相对光强。

  2、标尺的设定

  为了调节光源与光电池的间距和试样表面光照的均匀度,设置了水平及笔直方向可调的标尺。

选择三色发光管中任一颜色光源,接通led驱动电源,调节id指示为1000左右,功能切换开关置voc档。

将水平标尺调到10mm左右;再调笔直标尺,使开路电压voc达到最大值,并保持该状态直至该颜色光源的所有实验完毕为止。

由于三色led的发光中心不在同一点,所以对不同颜色光源,都应按照上述方法重新调试笔直标尺。

  3、led驱动电流源粗调和细调旋钮的使用

  id的调节通过粗调和细调旋钮来实现。

细调旋钮只在id输出较高时起作用,如id显示为1900时,最后一位“0”可能会跳动,这时可通过调节细调旋钮使其稳定。

五、实验内容

  1、测量开路电动势voc与光强id的关系

  测量线路如图5所示。

将功能切换开关打到voc档,然后将面板上voc(毫伏表)正、负输入端与pv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正、负输出端对应连接。

按实验所需光源颜色,接通led驱动电源。

并调节标尺找到实验最佳工作状态。

  调节id=0(即将粗调和细调旋钮旋至最小),此时由于pv装置不完全密封(如导线的入口处),可能有光线漏进装置中,使得voc显示不为0。

  调节id测量不同光强下,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动势voc。

将数据记入表1,并绘制voc~id曲线,说明其关系。

  图5测量开路电压voc线路图

  表1

  2、短路电流isc的测量

  测量线路图如图6所示。

将功能切换开关打到isc档(注:

在开启“dc0-1v电源”前请先确

  认i0旋钮旋转到最小处,以防在瞬间接通时us处于较大值,损坏太阳能电池);调节dc0-1v电源us输出,使微安表读数i0为10.00-18.00?

a(建议取10.00?

a)。

  在某一光强id下,改变可调电阻r,使流过检流计(g)的电流ig为零。

此时ab两点之间和ac两点之间的电压应相等,即vab=vac。

因而ir=i0r0,即短路电流

  isc

  =i=

  i0r0r

  (r0为微安计内阻,为10k?

  图6测量短路电流isc线路图

  测量不同红光光强下,短路电流isc与光强id的关系,将数据记入表2,并绘制isc~id曲线,说明其关系。

  表23、按下式求出太阳能电池的内阻ri,并绘制ri~id曲线(自拟表格),说明其关系。

ri?

  vocisc

  4、流过负载电流il与负载两端电压vl关系测量

  选择红光光源进行实验。

  测量线路如图7所示。

r*为实验仪上标示的il取样电阻,为10kω;rl为功能切换开关打到il档。

  太阳能电池在恒定光照下(取id约为1000),测量在不同负载电阻rl时流过的电流il与输出电压vl=il?

rl?

r?

?

将数据记入表3,并绘制il~vl曲线。

  *

  图7负载特性测量线路图

  图8光电流与负载电阻两端电压关系曲线

  计算不同负载电阻下输出功率p,即p=vlil,并绘出p~rl曲线,说明其关系,确定pm时的rlb

  及填充因子ff?

  pmvocisc

  。

  表3

  篇二: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1.光电效应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所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是光的经典电磁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时,便获得这光子的全部能量hv,如果这能量大于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约束所需要的脱出功w,电子就会从金属中逸出。

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1)

  上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其中m和?

m是光电子的质量和最大速度,是光电子逸出表面

  后所具有的最大动能。

它说明光子能量hv小于w时,电子不能逸出金属表面,因而没有光电效应产生;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最低频率v0=w/h,称为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又称红限)。

不同的金属材料有不同的脱出功,因而υ0也是不同的。

(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

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代入

(1)式,即有

  (3)

  由上式可知,若光电子能量

  ,则不能产生光电子。

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

  

(2)

  ,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因而也不同。

由于光的强弱决定于光量子的数量,所以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又因为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所以光电子获得的能量与光强无关,只与光子ν的频率成正比,,将(3)式改写为

  (4)

  上式表明,截止电压是入射光频率ν的线性函数,如图2,当入射光的频率时,截止电压,没有光电子逸出。

图中的直线的斜率是一个正的常数:

  (5)由此可见,只要用实验方法作出不同频率下的通过式(5)求出普朗克常数h。

其中曲线,并求出此曲线的斜率,就可以是电子的电量。

  图2u0-v直线

  2.光电效应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3是利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图。

频率为ν、强度为p的光线照射到光电管阴极上,即有光电子从阴极逸出。

如在阴极k和阳极a之间加正向电压,它使k、a之间建立起的电场对从光电管阴极逸出的光电子起加速作用,随着电压的增加,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将逐渐增多。

当正向电压增加到时,光电流达到最大,不再增加,此时即称为饱和状态,对应的光电流即称为饱和光电流。

  图3光电效应原理图

  由于光电子从阴极表面逸出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所以当两极间电位差为零时,仍有光电流i存在,若在两极间施加一反向电压,光电流随之减少;当反向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时,光电流为零。

图4入射光频率不同的i-u曲线图5入射光强度不同的i-u曲线爱因斯坦方程是在同种金属做阴极和阳极,且阳极很小的理想状态下导出的。

实际上做阴极的金属逸出功比作阳极的金属逸出功小,所以实验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暗电流和本底电流。

当光电管阴极没有受到光线照射时也会产生电子流,称为暗电流。

它是由电子的热运动和光电管管壳漏电等原因造成的。

室内各种漫反射光射入光电管造成的光电流称为本底电流。

暗电流和本底电流随着k、a之间电压大小变化而变化。

  

(2)阳极电流。

制作光电管阴极时,阳极上也会被溅射有阴极材料,所以光入射到阳极上或由阴极反射到阳极上,阳极上也有光电子发射,就形成阳极电流。

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得i~u曲线较理论曲线下移,如图6所示。

  图6伏安特性曲线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零电流法测h第一组:

普朗克常数:

6.65×

  j·s误差0.30%第二组:

普朗克常数:

6.64×第三组:

普朗克常数:

6.64×2、补偿法测h普朗克常数:

6.68×

  j·s误差0.88%

  j·s误差0.26%j·s误差0.21%3、伏安特性曲线见下页。

  六、思考讨论

  1、什么是光电效应,及内,外光电效应和单光子,多光子光电效应。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所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常说的光电效应是外光电效应,即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

内光电效应是光电效应的一种,主

  要由于光量子作用,引发物质电化学性质变化。

内光电效应又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导效应:

当入射光子射入到半导体表面时,半导体吸收入射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使其自生电导增大。

光生伏特效应:

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非均匀半导体(如pn结),在自建场的作用下,半导体内部产生光电压。

  篇三:

关于各种物理效应实验专题的报告

  关于各种物理效应实验专题的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对各种物理效应实验专题(液晶电光效应、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测量、光电效应)作简要的原理介绍,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相关实验结论。

最后分析了各实验的应用前景。

  【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