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100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docx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学》闭卷试题答案

(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自行更改。

此答案由全班同学通力完成。

第一小组题目:

一、简答题。

1、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

(1)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2)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3)宏观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与公众利益一致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适应;(4)必须真正建立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

答:

(1)维护产权制度,

(2)维护市场秩序,(3)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4)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5)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3、阐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及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答:

宏观经济管理的四个目标为:

(1)经济增长,

(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

它们之间的统一性为:

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它们之间的矛盾性为:

宏观经济管理诸目标,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冲突、相互排斥,很难同时实现所有目标。

4、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

答:

(1)以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逐步健全市场体系;

(2)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3)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维护市场的统一性和竞争性;(4)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健全市场体系的组织机构;(5)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

5、阐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

答: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是:

(1)经济增长率呈现出频繁而大幅度的波动;

(2)经济波动总体上看都是短周期波动,但若干短周期又组成中周期;(3)既有增长周期,也有绝对周期;(4)波动中出现少有的“宽带现象”;(5)体制转轨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

6、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波动有哪些局限性?

答:

(1)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决策的差异性,

(2)经济周期治理的政策选择受到可选择空间的限制,其实施效果也受到客观约束,它必须服从经济内在的运动规律;(3)经济周期波动治理措施的确立、实施以及效果的产生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相对于经济连续变动来说,具有事后调节的特点;(4)经济政策调节的内在制约。

7、阐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

答:

(1)是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条件;

(2)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3)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4)有利于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普遍提高。

8、影响长期总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因素有:

(1)资源因素,

(2)技术水平,(3)管理水平,(4)产业结构,(5)制度因素。

9、产业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答:

主要作用有:

(1)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3)促进市场结构的完善,(4)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10、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分工协作原则,

(2)集中与分散原则,(3)非均衡协调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组提供的答案

11、财政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答:

财政管理的原则有:

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利相结合。

(课件)

12、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

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是分税制。

分税制存在的问题有:

(1)制度安排指导思想定位的刚性。

过于强调中央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税收返还政策实际继续照顾了富裕地区。

(2)初始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

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削弱了分税制体制均富功效;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财政没有真正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税收政策的制定和举债权力的集中,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

(3)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事权划分不明晰,地方财政负担沉重;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影响财政分配均等化;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健全,县、乡财政比较困难。

(课件)

13、什么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何种状态时使用此政策?

答: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书P194)

14、投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

投资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投资领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

第二,投资周期的长期性。

第三,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

第四,投资收益的风险性。

(书P202)

15、什么是经济金融化?

答:

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

16、收入分配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

收入分配管理的意义是:

第一,有利于形成适当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第二,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要素投入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第三,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四,有利于收入公平化。

(书P277)

17、失业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危害?

答:

失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有:

第一,影响劳动力要素的充分利用

第二,造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

第三,加重市场疲软的态势

第四,制约劳动力的再生产(书P308)

18、哪些就业政策能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答:

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政策有:

第一,控制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第二,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第三,完善劳动市场和加强就业服务的政策

第四,推动劳动力与外资结合的政策

第五,转移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政策(书P320)

19、资本国际流动对资本输出国有何影响?

答:

资本国际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有:

从有利的一面看,通过资本输出,可以为对于国内来说已经成为过剩资本的资金找到出路,获得利息和利润。

还可以通过采取出口信贷、约束性贷款的方式,带动本国商品的输出,扩大出口贸易,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

从消极影响来看,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承担政治上的、经济上的风险。

二是可能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培育出强劲的竞争对手。

三是可能导致过度输出。

过度输出会使得国内投资偏低,就业困难,税收减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书P335)

20、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的宏观经济有何影响?

答: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的宏观经济有:

第一,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

第二,影响人们对该国宏观经济的信心。

第三,损害该国经济的国际信誉。

(书P347)

21、试述美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答:

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之上的。

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或分散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早熟的、特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企业自由竞争程度比较大;第二,政府基本不干预经济和不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第三,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二、辨析题

(以下由第3小组完成)

1、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管理来消除一切市场弊端。

答:

错。

宏观经济管理作为政府的一种主动行为,它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会出现失效,他不可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

2、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答:

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们会精心研究和分析政府政策的动态和政策变化的规律性,形成理性预期并采取他认为正确的防范措施或对策,以实现更大的利益或避免可能的损失,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道理,无疑经济人的这种“合理预期”会使得政府宏观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3、政府的市场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与一般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并无二致。

    答:

错。

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政府的市场购买行为与消费行为与一般购买和消费行为并无二致,但从行为目的和结果的结合上来考察,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政府购买和消费行为具有“主动性”和“有计划地”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主观意图和客观作用。

4、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答:

错。

充分就业是指没有非自愿失业或只有最少的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并不是100%的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

5、物价稳定意味着物价固定不变。

答:

错。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变动,物价稳定不等于物价稳定不变。

6、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高涨与衰退、繁荣与萧条的交替都根源于货币。

答:

对。

当以货币表示的商品需求增加时,商业即趋于活跃,生产增加,价格上升。

反之,则商业趋于呆滞,生产缩减,价格下跌。

7、只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发展中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可以避免的。

答:

错。

政府采取任何经济周期治理措施都有肯能出现偏差。

8、一般来说,意愿总供给会小于潜在总供给。

答:

对。

两者之差为“没有供给意愿的生产能力”。

9、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进行总量管理主要是供给管理。

答:

错。

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进行总量管理主要是需求管理。

10、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既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也具有目标矛盾性。

答:

对。

经济增长是实现物价稳定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期,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在某些特定时期会出现矛盾。

第四组提供以下答案

11、货币改革是消除通货膨胀的最终措施。

答:

错。

货币改革是制止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12、通货膨胀的态势下,要采用扩张型的财政政策

答:

错。

通货膨胀的态势下,要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1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于供给效应

答:

错。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二重效应,即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

14、投资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所以投资越多越好。

答:

错。

投资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但投资的高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的高增长,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抑制或促进作用。

15、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两极分化。

答:

错。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但绝不会出现两级分化,因为两级分化是私有制的产物。

16、一国就业压力的大小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和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无关。

答:

错。

一国就业压力的大小不仅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关,而且与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有关。

17、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在减少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答:

正确。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对就业发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减少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大就业的压力。

18、增加外贸出口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外汇收入,所以出口越多越好。

答:

错。

一定的外汇是好的,过多了就不好了,外汇多了,出现顺差,就会给出口带来压力,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升值;贸易进出口平衡,最好是略有结余,因为出口过多,会形成货币升值的压力,同时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高额的贸易顺差容易造成贸易摩擦。

19、宏观管理决策受到信息的约束。

答:

正确。

宏观管理决策受到信息的约束,这种约束来自于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20、适当的安全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

答:

正确。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是供不应求,因此会刺激各社会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较快地增加有效供给,提升就业岗位和水平。

21、经济周期性波动就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现象.

答:

错。

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率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交替出现的现象。

第五组提供以下答案

三、分析题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的两面性(必然性和局限性)。

答:

必然性:

(1)宏观管理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现阶段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有效的形式,但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具有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市场竞争导致垄断。

市场不能自动平衡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

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信息对称。

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实现社会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

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市场经济无法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需要政府从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出发,制定和运用相应的法规政策加以弥补和纠正。

(2)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简单商品经济相比,其运行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是“为卖而买”,实现价值增值是商品生产者的决定性动机。

二是分工高度发达,生产过程高度专业化、协作化。

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交换把整个经济连接成一个紧张运转的有机体。

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本身客观地要求有一个控制系统,即政府的宏观管理。

局限性:

宏观管理作为一种征服行为,也有其局限性,即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所有缺陷,甚至会因举措失当引起经济波动。

其主要原因是:

(1)信息对宏观管理决策的约束。

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于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管理决策的影响。

宏观管理决策采用少数人集中决策的方式,其过程和结果不能不受到决策者或决策者群体偏好的影响。

(3)利益集团对宏观管理决策的干扰。

任何一项宏观政策都不可能对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不同群体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宏观政策的走向。

(4)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

政策“时滞”使宏观政策滞后于经济现实,导致政策失效。

(5)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

市场主体对宏观政策进行的理性预期以及以此为依据采取自防范措施,往往使宏观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2、针对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应如何以适度投资规模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答:

适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又为国力所能承受的投资规模。

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的重要保证。

(1)投资规模决策。

投资规模的科学决策,除决定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外,主要是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国力的可能量力而行。

同时,处理好以下关系:

年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的关系;

在建投资规模中,大、中、小型项目的比例;

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力投资的关系。

(2)投资规模的调控。

为确保实现适度的投资规模,就必须对投资规模进行适时调控:

应重新确立编制投资计划的方法。

一是投资规模应由静态控制数变为动态控制数;二是投资规模的制定应更加注重行业和地区发展规模。

投资规模在投资管理中的作用应是监控的指示器,而不是调控的焦点。

投资管理方式应由宏观的粗放式管理转为微观的谨慎管理。

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拉大问题?

答:

(1)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采用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原则。

多年实行的结果一方面调动了国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拉大了个人收入的差距,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7就反应了这种差距。

具体反应在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及地区差距上都呈拉大之势。

(2)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差拉大的主要原因有:

现行分配体制下,合理合法收入也会拉大收入差距。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差距;

分配体制外的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的客观存在会拉大收入差距;

政府的收入调节法律法规体系不键全及调控措施不到位也会拉大收入差距。

(3)有效调节措施主要有:

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制定和强化收入调节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法制化。

4、现阶段我国就业一方面出现招工难,另一方面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答:

(1)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

现阶段我国步入金融危机过后的强劲的经济复苏与高涨时期,整体上就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招工难最早从沿海出现逐步向内陆推进,主要是缺蓝领熟练工和技工;

大学生就业难也是现在就业市场的一个事实,而且与招工难同时并存,形成现阶段所特有结构性矛盾。

长期看,充分就业始终会是我国政府要面对的民生难题。

(2)出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原因:

内陆在金融危机过后快速发展,创造出很多就业岗位,内陆打工者不出省就可找到工作,加剧了沿海地区招工难;

我国人口就业已出现刘易斯拐点,从农村流入城市就业的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加剧了招工难;

适龄劳动力进入大学及各类成人学校学习,后向延缓了就业时间,减少蓝领熟练工及技工的供给;

大学连续很多年扩招,增加了大学生的供给,而同时培养的质量没有同步提升,专业老套适应不了就业市场的用工需求;

学生就业观念仍未转变,加剧了其找工作难。

(3)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换档升级,逐步向内陆转移或淘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对职业、技工培训的投入,培训大批熟练产业蓝领和技工;

对大学扩招进行反思,由重数量规摸扩招办学转向重质量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办学,压缩部分没有市场需求的老专业招生,扩大市场供不应求的新兴专业的招生;

以大学生为主的就业群体要适应市场需要,转变专业学习及就业的老观念,树立满足市场需要就是专业学习及就业的价值所在的新观点。

政府及中介要加大对就业市场变化趋势预测的及信息发布。

(4)联系本省本市本县(区)实际讲一个观点即可。

第六组提供以下答案

5、央行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

答: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调节货币总量的工具,因而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它们的运用能够影响金融全局。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指以法定的方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拥有的各类存款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促使商业银行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

它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相当于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4)再贷款。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

它不仅影响货款规模,也影响货币供应量,是目前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最主要渠道。

再贷款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6、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总结: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7、试论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政策思路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情况、比例关系以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

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一是包括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情况,表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种类和数量;二是包括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比率,表明不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间比例大小;三是包括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态和方式。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协调、持续、稳定和快速,必须形成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合理的产业结构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各类不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都具有合理的地位。

二是不同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是不同产业间具有合理的内在联系。

四是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国的产业结构:

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增长相对放慢,第二产业增长迅速,第三产业突破了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大战局面,开始出现金融、保险、研发、物流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所以,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许多问题仍然存在。

主要体现在1、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公共产品分配不均衡;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大的改进。

2、第二产业总量增加,但生产结构不尽合理,质量不高。

制造业虽大但不强,大部分产业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3、第三产业结构性发展相对滞后,内部结构不完善。

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从内部结构看,生活型服务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明显不高,发育不足。

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低,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这些都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的提高,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思路:

1、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导,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性产业的扶持政策,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