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751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docx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之

句式转换专题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1)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

师总结语——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句式变换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

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

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

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

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

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

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

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

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3、下面就请每个同学每种类型说一句话。

指名说

(二)改变句式

师总结——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一、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1、什么是反问句: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

2、常见的反问句的类型:

(1)“不是……吗?

一般强调某一事实,有事实明显如此的语气:

1、我这不是来了吗?

(我已经来了)

2、你不是不喜欢他吗?

(你不喜欢他)

3、你昨天不是还好好儿的吗,怎么突然不舒服了?

(你昨天还好好儿的)

(2)“怎么”

一般在反问句中,“怎么”不表示方式、原因,只表示否定的语气:

1、我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

2、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你不应该这么说)

3、我没学过,怎么会呢!

(我不会)

(3)“什么”

一般在反问句中,“什么”用在形容词或者动词后面,不表示疑问,而表示“不……”、“不要……”、“不用……”等语气:

1、急什么!

时间还早着呢!

(不要着急)

2、担心什么呀!

他又不是小孩子了。

(不用担心)

3、这么一点小事儿,谢什么呀!

(不用谢)

(4)有什么

在反问句中,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可以放在形容词前,表示“不……”或者“没有……”:

1、这有什么关系!

(这没什么关系)

2、笑什么!

有什么好笑的!

(不要笑,没什么好笑的)

3、这事有什么难办的!

(这事不难办)

4、这有什么奇怪的!

(这不奇怪)

(5)谁

在反问句中,“谁”用于否定,表示“没有人……”或者“我不……”的语气:

1、谁喜欢他呀!

(我可不喜欢他)

2、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没有人知道她的想法)

3、谁说我去上海了,我一直在家里!

(我没去上海)

(6)哪儿

在反问句中,“哪儿”不表示场所,只表示否定的语气:

1、我哪儿吃得了这么多呀!

(我吃不了这么多)

2、这哪儿算贵呀!

(这不算贵)

3、哪儿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啊!

(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4、哪儿呀,我根本不认识他!

(不是这样)

(7)还

用副词“还”表示“不会”、“不应该”、“不算……”的反问语气:

1、这还多呀!

(这不算多)

2、他对你这么好,你还不满意!

(你应该满意)

3、上了五天班,周末还不该好好轻松一下吗?

(应该好好轻松一下)

(8)干什么

在反问句中,多用于句后,表示“不必”或者“不该”:

1、你不会做饭,买这么多菜干什么!

(不该买这么多菜)

2、来就来了,还带礼物干什么!

(不必带礼物)

3、我们就去几天,你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不必带这么多东西)

(9)(是)……还是……

本来是选择问句,用于反问时,表示全部否定,意思是“都不是”:

1、你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

你是糊涂了还是傻了?

2、、你这么说他,是想挨骂还是想挨打呀?

3、陈述句和反问句怎样互换:

㈠反问句如何改成陈述句

1、有否定词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例:

难道这不是伟大的母爱吗?

这句话中有个否定词“不”,改成陈述句时,首先要将否定词去掉,把表示反问语气的“难道”去掉,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

即:

这是伟大的母爱。

有否定词的反问句,包括单重否定和双重否定,都表示的是肯定的语气,我们在转换时,要把它们变成肯定的语气。

2、无否定词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例:

谁见过这么美丽的花儿呢?

这个句子的动词“见”前没有否定词,改陈述句时,要加上否定词。

改成:

谁也没有见过真么美丽的花儿。

3、有疑问语气词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例:

难道你要相信这是真的吗?

改成陈述句时,要去掉疑问的语气词“难道”,并且加上否定词“不”。

即:

你不要相信这是真的。

㈡陈述句如何改成反问句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一般有三步:

第一步:

加上疑问词“怎么能……”或者“难道……”等。

第二步:

有“不”字的去掉“不”,没有“不”字的加上“不”。

第三步:

句号改问号

例:

我要称赞这朵花儿的美丽。

改为:

我怎么能不称赞这朵花儿的美丽呢?

二、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1、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2、(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

“不……不”或“非……不可”或“没有一个……不”等。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变双重否定句)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3、训练: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一点文明。

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人人都说丽水景色优美。

三、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互换

1、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会是这几种:

照样子改写句子;改用第三人称转述;把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2、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

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如果前面提示语你确定是女的,就用女的她,一般都用男的他。

;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3、把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也是同样的方法.

4、训练:

妈妈对我说:

“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吧!

一位台湾同胞说: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说吗?

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4、扩句和缩句

1、什么是扩句和缩句?

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2、方法:

1)扩句方法: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

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2)缩句方法: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总结:

谁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几种常见的缩句技巧:

A、去“枝”留“干”法,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例:

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句:

草把子插满了箭

B、借助“的、地、得”,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例:

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缩写为:

秃鹰飞起来

C、“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么”

例:

六(6)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

学生在听课

D、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例: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解析:

因为“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所以缩写为:

他跨过小沟

E、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例: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所以缩写为:

我们取得了成绩

3)、缩写句子还要注意一点有些规定的词组你是不可以把它分开的。

4)、训练: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注:

句式转换的原则:

1、不改变原意;

2、不能增删改变重要内容;

3、可增删个别词语;

4、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5、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五、大练兵

(一)、把下面的句子缩到最简单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3、夏天中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

4、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红红的脸。

5、姑娘捧着沉甸甸、亮晶晶的钻石。

6、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7、伶俐可爱的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8、我们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石头上。

9、孩子的身上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大海里。

10、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1、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2、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3、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4、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15、我激动的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16、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17、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18、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19、例: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天空中挂着月亮。

宽阔的公路上奔驰着一辆崭新的汽车。

他们胸前的红领巾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二)、扩写下面各句

1、雪花飘落下来。

                     

 2、音乐吸引着观众。

3、心里充满希望。

                   

4、梧桐树下有蚂蚁。

5、王军放风筝。

                        

6、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1、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2、黄鹂吃了卷叶虫。

3、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过。

 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7、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8、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9、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10、人们打扫干净了街道。

11、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2、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13、战士们把来犯的敌人消灭了。

14、指导员的鲜血染红了那本书。

15、大雨淋湿了方小明刚买来的新衣服

10、毛主席亲自按动了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

11、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12、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2、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4、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6、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7、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8、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9、没有很好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读出感情吗?

10、巨大的石块能挡住小溪的奔流吗?

    

11、这朵花很好看,难道你可以摘吗?

12、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13、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五)、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的互换。

(1)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2)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

“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3)张林告诉我:

“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4)妈妈对我说:

“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5)小红军对陈赓说: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6)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7)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

“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8)妈妈对我说:

“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自己烧晚饭吃吧。

(9)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10)武松道:

“这可奇怪了!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11)鲁讯在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12)他轻轻地说:

“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六)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互换。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

5.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6.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7.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七)、反问句和改为陈述句的互换

1、难道机器不是人操纵的吗?

   

2、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5、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6、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7、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