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CH的TB分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872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DSCH的TB分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PDSCH的TB分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PDSCH的TB分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PDSCH的TB分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PDSCH的TB分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DSCH的TB分配.docx

《PDSCH的TB分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SCH的TB分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DSCH的TB分配.docx

PDSCH的TB分配

这里讨论下行调度后的TB分配,上行类似。

调度步骤

调度的方式不同,因此分配的方法略有不同,这里讨论一种简单的分配方式。

1、根据本TTI,ICIC确定该UE所有可用的RB。

2、根据该UE所有可用的RB,以及UE的能力等级,再根据CQI上报的efficiency确定最大能调度的bits数。

3、预调度,确定调度的bits。

4、根据TM,CQI,确定调度的PRB。

5、PDCCH调度。

即使有资源,如果PDCCH放不了,PDSCH也是白调度了。

6、RLC编码,组MAC包。

7、确定最后MAC包大小。

8、选择合适的TBS,确定最后实际使用的RB数目,MCS,更新调度信息。

这里只讨论一下几个步骤:

步骤2:

根据RB数,CQI,确定MCS和信息bits数。

步骤4和步骤8:

根据bits,CQI,确定MCS和使用哪些PRB。

预备知识

确定下行信息bits

确定下行信息bits数为。

标记TB的大小为A(即36213中Table7.1.7.2.1-1中的bits数),CRC的大小为L=24bits。

CB的个数为C。

如果A+C<=6144,C=1,则不需要CB分割。

此时只要做1次CRC,

否则,,CB数大于1。

除了TB的的CRC外,每个CB还要再加一个CRC,总的编码器输入bits数为。

比如,MAC组完包后的长度是12217,则CB个数为,编码器入口总长度为12217+24+3*24=6120+24+2*24=12313bits。

实际信息bits数与传输信息bits数TBSize

MAC可能只有Abits数据要传输,但实际传输的大小需要是36213表中Table7.1.7.2.1-1的大小,A<时需要MAC补齐(并不是真补,因为MAC头中可以确定长度)。

即MAC告知PHY时,传输信道的长度必须是表中的长度,因为在PDCCH中指示的是表中的长度,UE只认表中的长度,而不能知道实际的长度。

比如MAC层要传输的大小是20bits,考虑到假设CRC后大小为44bits,且CQI上报值为15,此时分配1个RB即可。

假设本子帧的分配RB的码率满足要求的是0~15,则取表中位置1-4~1-15皆可。

比如我们取了1-4位置,则MAC告知PHY该TB的大小为56bits,PHY会自己在最后的24bits加CRC。

同时PDCCH中告知UE:

MCS为4,RB数目为1。

TDD特殊子帧情况

在查36213的TBS表时,TBsize需要乘以0.75

其他处理一样

TBS表说明

在查36213的TBS表时,表中的列RB数目是指一个RB对的数目,实际可用的RB数是两个slot的,应当接近2倍的关系,计算码率的时候要注意。

由于LTE中,两个slot的RB所含的可用RE资源并不对称,第一个slot包含PDCCH,PSS,第二个slot包含SSS和PBCH,且如果用分布式VRB的话更可能大小不一样,因此计算码率时要注意。

比如Table7.1.7.2.1-1的第一列=1时,是表示用1个RB对,因此实际上是2个RB,且可能两个RB的大小不一样。

多层的情况

MIMO空分复用时,有两种形式:

一是双码字,而是单码字但支持多层。

对于双码字,针对每个码字单独编码调制确定TBS,不需要讨论,仍然查Table7.1.7.2.1-1。

对于单码字多层(1个码字对多2层),则情况特殊,见下:

当RB数<=55时,处理和单码字一样。

不过TBsize需要乘以2。

当RB数>55时,不是Table7.1.7.2.1-1中所有的TBsize都能取,必须是在7.1.7.2.2-1中有对应项的才能取。

第二个表是把第一个表中查到的单层Tbsize对应到双层的Tbsize。

注意1:

只有空分复用单码字才查表Table7.1.7.2.2-1,如果是双码字,则每个码字单独处理单独查Table7.1.7.2.1-1。

注意2:

对于空分复用3层时,第一个码字查表Table7.1.7.2.1-1,第二个码字需要查2个表做映射。

而对于空分复用4层时,两个码字都要查2个表做映射。

DCIformat1C情况

DCIformat1C的分配方式和1A一样,不过最小分配的粒度是几个RB。

然后不是所有大小都能取,TBS的表需要查表Table7.1.7.2.3-1。

1C用分布式的VRB分配,且分配方式为“Resourceallocationtype2”,且分配单位不是1个RB,而是个RB,该值根据带宽不同而不同,见下表

Table7.1.6.3-1:

valuesvs.DownlinkSystemBandwidth

SystemBW()

DCIformat1C

6-49

2

50-110

4

1C通常用来广播消息,SI-RNTI,P-RNTI,RA-RNTI。

当然协议并没有限制用单播数据,但这样可选择的TBsize灵活性差一些,除非正好大小落在1C支持的size附近。

1C由于用作为分配单位,比1A更省PDCCHCCE资源,好处是很明显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广播SI-RNTI,RA-RNTI,只能用QPSK,因此MCS最大只能为6。

而P-RNTI,用来做SImodification的通知或者寻呼,也不知道UE支持的码率,因此MCS应该和SI-RNTI是一样的。

确定bits数

下面介绍的方法实现简单,容易理解,但计算量较大。

大家可以想想计算量较小的方法。

输入参数

所有可用的RB数(所有可用的RE数为)

表示UE上报的CQI值。

输出参数

TB大小:

MAC最大可用的bits数:

A。

步骤

1、根据对应的Efficiency,得到满足码率要求的最大可用bits数。

Table7.2.3-1:

4-bitCQITable

CQIindex

modulation

coderatex1024

efficiency

0

outofrange

1

QPSK

78

0.1523

2

QPSK

120

0.2344

3

QPSK

193

0.3770

4

QPSK

308

0.6016

5

QPSK

449

0.8770

6

QPSK

602

1.1758

7

16QAM

378

1.4766

8

16QAM

490

1.9141

9

16QAM

616

2.4063

10

64QAM

466

2.7305

11

64QAM

567

3.3223

12

64QAM

666

3.9023

13

64QAM

772

4.5234

14

64QAM

873

5.1152

15

64QAM

948

5.5547

2、由满足码率要求的bits数得到满足码率要求的最大TB大小。

根据预备知识得知:

,倒推出最大值的满足该公式:

A、如果,

B、否则寻找C(C>=2),使得,则。

C可以直接由得到,即

3、以RB数确定表Table7.1.7.2.1-1的列,然后找到第一个bits数<=的行。

此时确定了与最大的TB的大小。

例子

能用的RB对为最多为100个,且每个RB对的可用RE都一样为,非特殊子帧。

CQI上报值为9。

1、根据CQI与RE数,得到最大能用的bits:

2、,则。

3、查表,确认列为100,行满足TBSize<=,则取15即可,此时TBsize(即最后输出B)为30576。

 

我们验证一下效率是否满足码率要求。

进编码器的bits数为30576+24(1+5)=30720.Efficiency=30720/(128*100)=2.4<满足效率要求。

码率CR=Efficiency/=0.6<0.93满足要求。

确定RB数

方法很多,下面介绍的方法很容易想到,实现简单,但计算量比较大,大家可以想想计算量较小的方法。

输入参数

MAC实际要传输的bits数为A

表示UE上报的CQI值。

最大的RB数,以及可以选取哪些RB。

输出参数

TB大小:

MCS:

即MAC包输出bits数确定,MCS确定,RB数

步骤

1、根据实际的bits数A,得到CB大小。

2、根据CQI上报值,得到对应的efficiency与调制级别,然后得到需要的RE数

Table7.2.3-1:

4-bitCQITable

CQIindex

modulation

coderatex1024

efficiency

0

outofrange

1

QPSK

78

0.1523

2

QPSK

120

0.2344

3

QPSK

193

0.3770

4

QPSK

308

0.6016

5

QPSK

449

0.8770

6

QPSK

602

1.1758

7

16QAM

378

1.4766

8

16QAM

490

1.9141

9

16QAM

616

2.4063

10

64QAM

466

2.7305

11

64QAM

567

3.3223

12

64QAM

666

3.9023

13

64QAM

772

4.5234

14

64QAM

873

5.1152

15

64QAM

948

5.5547

3、根据预分配的RB,按顺序选取RB,这些RB的RE满足>=,得到RB数。

4、用作为Table7.1.7.2.1-1的列号,从小到大尝试,得到第一个表中的值>=的值。

表中位置的行号即最后确定的。

5、用、、计算efficiency,看看是否<,且码率CR<0.93。

如果满足则结束,=,=,=。

否则,

6、RB数+1,即

7、查表,列用新的RB数,查表看是否,确定

8、继续计算CR与efficiency看是否达到要求,如果达到要求则结束,否则继续重复步骤6。

例子

MACPDU组包后,长度为12217bits,能用的RB对为最多为100个,且每个RB对的可用RE都一样为,非特殊子帧。

CQI上报值为9。

1、根据预备知识计算

2、查CQI表效率为2.4063,则

3、则取40个RB对,可以放下这些RE。

4、查表Table7.1.7.2.1-1取为16即可,=12960。

即最后分配了40个RB,TB大小为12960bits.

5、计算效率:

用的RE为128*40=5120,Efficiency=(12960+24+24*3)/5120=2.55>,则继续尝试

6、取,,查表此时的,计算效率效率Efficiency=(12576+24+24*3)/5120=2.475>继续尝试。

7、取,,此时,则RB+1=43,MCS不变继续尝试。

8、发现此时,则RB+1=44,MCS不变继续尝试

9、此时,开始计算CR与Efficiency。

此时RE数为128*44=5632,Efficiency=(12576+24+24*3)/5632=2.25<,效率达到要求。

CR=2.2330/4=0.5582<0.93,也达到要求。

最终,TB大小为12576,MCS查表Table7.1.7.1-1得到15,使用的RB数为44个。

分布式VRB例子

TDD上下行配比1,考虑子帧0,50M带宽,分布式VRB分配,用gap1,所有RB都没分配出去,PDCCH占用3个symbol,用4天线端口。

MACPDU组包后,长度为11448bits。

CQI上报值为9。

1、根据预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