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509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docx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八十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六集)  2010/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

02-039-008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九十四面第五行: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处成就也。

王舍城古有二说,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旧城),一曰寒林城(新城),两说不一”。

这是六种成就里面第四处成就,就是佛讲经的处所,佛在哪里讲的。

经文上说“在王舍城”,没有说住,说在。

中国古时候用字非常谨慎。

佛他已经不再执着这个身相,像《金刚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确实证得,这证得法身。

法身在哪里?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所以不能说他住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他的住处,所以只能说他在哪里。

好像我们到北京去看皇宫、看紫禁城,那么大,皇上住那里,那么大的地方,皇上在哪里?

在哪一个房子,在哪一个庭阁?

在过去,皇上不能说住,为什么?

他是“四海之内,莫非王土”,这个国家的疆域就是他的住处,他住在这个国家里。

现在他这个人在什么地方?

在自己国家里头,不能说住处;如果到外国去,他住中国,清朝是住大清国,这样可以。

佛,那你就晓得,佛的法身是遍法界虚空界,在大宇之内,大宇没有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对佛都称在,他在什么地方。

  王舍城,佛陀在世,也是一个小国。

佛陀出世,中国是周朝,诸位要晓得,那个时候国家没统一,所以周朝,我们在书籍里面读到的“八百诸侯”,一个诸侯大概像现在一个县长,比一个县还要小一点,一个县可能有二、三个国。

所以说大国一百里,小国五十里,它的方圆五十里,可以说是像现在的一个乡镇一样,在古时候就是个小国,周朝那个时候有八百多个国家。

在印度也是一样,也都是这些小国林立,经上所谓是“十六大国王”,比较大的大概像现在一个县一样,那就很大了,大国。

这是历史地理环境,略微了解。

在王舍城,王舍城什么地方?

耆阇崛山中。

王舍城外有五座山,这是五座山当中的一座,那这一说,大家都知道了,佛在这个山中讲了不少经,这后面还有介绍,所以先说这个处。

王舍城,有两个王舍城,一个是旧城,一个是新城,我们把这一节读掉就知道。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肯定佛是住旧城,因为新城是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才建的,那当然是住旧城,不是住新城,所以就住上第城。

我们看底下的引经,以及古来大德他们的说法,“今据《智度论》中曰:

佛涅槃后”,这个很重要,释迦牟尼佛般涅槃后,就是入灭之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小城”,这个小城就是新城,寒林城。

由此可知,佛灭度之后,这个城市就不很兴旺,渐渐衰了,人口少了。

少了之后,阿阇世王觉得不太方便,就舍去旧城,在附近建一个新城,这个新城比较小,规模比较小,这就是寒林城。

“《甄解》云:

本王舍城者,上第旧城也”,本是原本,原本的王舍城是旧城。

“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这是新城。

“此既佛灭后阇王筑之,佛何住后城乎”,佛已经不在世,他怎么会住在后城?

当然是在前面,前面是旧城。

“今正佛所住处,明知上第城也”,这是旧城,也就是大城。

“此说可证,佛说此经是在旧城”。

  “《慈恩传》云”,《慈恩传》应该就是《大唐西域记》,《慈恩传》是玄奘大师旅游的时候他所记录下来的。

这里头有这么一段话说,“王舍旧城,处摩揭陀国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内。

其城又生好香茅,故举为称”,所以也称为香茅城。

“又日《望西疏》曰:

若依宗家,应是上茅”。

上茅就是旧城,宗家就是善导大师,日本人对善导大师非常崇敬,通常都不叫名,不称名,称宗家。

“望西师意,亦谓经中之王舍城,即上茅旧城。

此说可信,故不引异说”。

其他的古德也有争论的地方,就不必说了,这个我们相信,因为新城是后建的,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才建的,不可能住在新城里面,所以应当是古城。

  我们再往下面看,“《法华论》云:

如王舍城胜余一切城舍故,显此法门最胜义”。

这就讲到佛家表法的意思,这个意思很重要。

我们中国人讲地灵人杰,这个地方有灵气,一定有圣贤住在这个地方。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我们知道佛给我们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很重要,“境随心转”,境是环境。

那我们就换过来,人杰地灵,这个地方有圣贤住,这个地方自然就有灵气,为什么?

境随着人转。

这两种说法都说得通,各有道理。

如果这个地方地很灵,一定蕴育出圣贤,大圣大贤,他会生在这个地方;另外一种,大圣大贤居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聚集灵气。

所以人杰地灵、地灵人杰,都说得通,它意思不一样。

佛并不是在王舍城出生的,所以佛在这个地方讲了很多经,这个地方就有灵气了。

而且这个城在古印度大国的里面,这个城可以说是最兴旺的、最大的一个城市,佛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明这部经是无比的殊胜,它有这个意思在。

所以下面讲,“五天竺有十六大城”,这是经上常讲的十六大国王,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都皈依佛陀,跟佛学习,是世尊在家的护法,他也是在家弟子。

这十六大城,王舍城最大,《法华经》在这个地方讲的,《无量寿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在这个地方讲了不少经,佛在这儿住的时间相当长。

 

  下面又说,“又《大宝积经论》云:

问云:

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说,非余城廓?

”这个论里是假设问答,为什么《大乘无量寿经》要在王舍城讲?

佛为什么不在别的地方讲?

“答曰:

释此法门法王住处故。

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

此法门亦复如是,法王住处。

释成此义故,说住王舍城”。

事、理、表法,完全相应,此法就是《无量寿经》念佛成佛之法。

所以,法王是佛,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是什么?

佛的住处,你学了这部经,住在这部经,你就成佛了,表这个意思,所以比喻作王舍。

王舍,我们中国人讲皇宫,皇宫谁住的?

皇上住的,皇上所住这叫皇宫,叫王舍。

此法,这里讲,对此法门亦如是。

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说的是什么?

诸佛如来之所住处,说的是这个,你能够进入这个法门,你就成佛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住王舍城,你看这个意思多么殊胜。

所以佛法一定要懂得表法的义趣,不必用言语,你一看、一接触,你就明白了。

中国佛教的道场全都是表法,可是现在人不懂,它的建筑,它的形式,甚至它的色彩,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你六根接触到的全都是表法。

你要真正懂得,不用说一句话,你到寺院庵堂走一圈,佛法就在其中,你心里面就充满了。

这是现代人所说的艺术化的教学,你看佛法在几千年前它已经走向艺术。

  这是先把城的表法介绍出来,山也表法,“耆阇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

《净影疏》曰:

耆阇山”,耆阇是印度话,梵语,“此翻名灵鹫山也”。

我们中国人常讲灵山,灵山一会就是指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它灵鹫山?

“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

我们中国人讲圣贤,印度人讲灵仙。

“亦有鹫居止此山”,这就像老鹰这一类的,也住在这个山上,所以称为鹫。

“又此山顶似鹫头,又名鹫头山”。

像我们香港,香港大家都知道狮子山,我们从香港看九龙,那山上确实很像一个狮子趴在那个地方,我们叫它做狮子山。

这个山也是有个山峰,像老鹰的头,所以称它为鹫头山。

“《西域记》志此山曰”,这是玄奘大师他老人家所记的,“北山之阳”,王舍城北面,这个山的北面,“孤标特起。

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

可见得这个山之美,这是玄奘大师的形容。

“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

他一生在这个地方住的时间最长,所以在这个地方讲的经很多。

  “《智度论》曰:

耆山于五山中最胜故”。

第一个,“此山精舍,近城而难上”,山很陡,不容易爬上去。

“近城故乞食不疲”,世尊当年居住讲学的所在,选择于城市,或者是乡镇,距离要近,为什么?

大家都出门去托钵乞食,太远就不方便。

大概距离是以三里路为最适中,三里路,这样乞食比较方便。

“难上故杂人不来”。

所以中国古时候寺院丛林都建筑在高山,也取这个意思。

一般人没有事情,他不愿意爬这个山,为什么?

上这山的时间大概至少也需要半天,人家半天需要工作,他哪有闲时间去爬这个山?

寺院庵堂在当时,那个时候佛没有寺院,佛都住在山林,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没有固定的所在,但是总是在这个山区,而且乞食方便,也不会太远,所以了解他们生活状况。

第二,“是耆山福德吉处”,为什么?

这个地方“诸圣人喜住处。

佛为诸圣主故多住”。

这些圣贤人都喜欢在这个地方修行,佛也不离开他。

这些人,贤人、罗汉、菩萨都常常向佛请教,佛要住得太远,他们也不方便,为了牵就这些人,佛也就多住在这个处所。

这是第二个原因,这是所谓福德吉处。

第三,“耆阇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这是过去、现在、未来,菩萨成佛都选择这一类的处所,修行、教学、讲经、传法,很适当的一个处所,所以诸佛都喜欢这个地方。

  第四,“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

这个山清净,适合于养道。

佛经上常讲“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寂静处。

它也有个标准,古时候像这些地方多半都是以务农为主,务农离不开耕牛,牛叫的声音很大,他们住这个地方,农村里头牛叫听不到,所以就很清净。

跟现在的社会完全不相同,现在的社会几乎找不到清净处,高山上还有飞机的杂音。

所以从前人真有福报,现在科技发达,人的福报没有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一切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恭敬供养处故。

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

这是说,真的,这个山上神仙多、圣人多,有护法神在这边恭敬供养,所以佛在此地说了很多的大乘经。

我们看末后第五,“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

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

这就说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在这个山上讲经说法的时间多那个因缘之所在为我们说出来了,这个山跟佛非常有缘分。

《法华论》里也讲,“耆阇崛山胜余诸山。

佛在于此说,显此法最胜。

故本经即在此山说”。

这是引经据典,介绍佛说这个经的处所,这都是给我们证信,真的有说法的地方。

  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是听众。

“本品独标比丘众及菩萨众”,这部经夏老会集的时候,把证信分为两品,经文很长,第一品,听众只说比丘众及菩萨众,人数不多。

第二品,“第二品末广标余三众弟子,及诸天众”,经文引用在此地,“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这是在家居士;“清信女”,在家女居士,有五百人;有“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

经末又有这么一段文,“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我们从这些记录就知道这个法会太殊胜,连三界的天人都来参与。

“可见说经时,会中有诸大菩萨、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直至诸天梵众”,就是大梵天,“天龙八部”,统统都来听法,“咸来听法,此乃六成就中之众成就”,就是这个法会你看有哪些人参加。

“会中,有菩萨、声闻、诸天人等”,与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上,“四众弟子二万人同闻,非是阿难独闻,是可证信”,不是阿难一个人听的。

当时我们肉眼凡夫能看到的是我们一般人,我们一般的人众就有两万多人,这法会殊胜。

  下面再给我们细说,来解释,先说什么叫比丘。

“与大比丘”,“与者,共同之义”,很多这些大比丘参加这个法会,“表佛与大众共在会中”,都在这个大会当中。

“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

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名词来翻它,所以就音译再加以注解、加以解释。

它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乞士”,乞是乞讨,我们中国人叫乞丐,在讨饭吃的乞丐,但是他是士,士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真的是每天去乞食。

士在中国古代,中国古时候把人民也分为四个阶级:

士农工商,这个在社会上地位不一样。

士是读书人,是被世间最尊重的,读书人虽然没有地位,也没有财富,可是受人尊敬,为什么?

他读书明理,中国人对这个尊重。

从前读书,真的都是读圣贤书,从小启蒙就是读圣贤书,明理、懂事。

读书人一直到汉朝,汉武帝的时候,读书人才有出路,为什么?

国家需要你。

诸位要知道,中国的大一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统一了,社会动乱,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安定形成盛世,没有。

一直到汉朝,汉武帝是第七个皇帝,才真正走向制度化,国家统一,需要人才帮助他治理。

这是形成真正大国了,不是小国,古时候那些诸侯全没有了,都变成郡县,郡好像现在的省,省下面有县,这些各个阶层的公务人员,这需要人才。

人才到哪里找?

找读书人。

所以学而优则仕,仕就是为国家服务,接受帝王的任职,于是考试的制度就形成。

  所以国家读书人,读书是家庭里面的事情,是家学,家里面教,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

因为从前,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立国,都是大家庭,人愈多,好办事,人少了就困难,人多了好干活。

所以家庭子弟有可以读书的,一定请老师在家里教,所以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

书念得很好,参加政府的考试,县考,县考考中了称为秀才,就是把你选出来了。

但是还是有选举,选举也是汉武帝时候定的制度,地方的官员要为国家选举人才。

选哪些?

从儿童里面去选,选童子。

童子是没成年,中国成年是二十岁,不满二十岁,在这里面去访问、去调查。

从前官员不像现在有电视、有照片你都认识,在从前不认识,他要不穿官服,你不知道他是官员。

他穿个便衣,他去私访,为国家选人才。

选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两个字“孝廉”,举孝廉,这个小孩孝父母,在家能孝父母,他对国家就能尽忠,他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第二个条件廉洁,廉洁就不贪污,你看国家任用人的标准,两个字,一个孝、一个廉。

县考考取秀才,你的生活就不要担忧了,国家给你一份俸禄,那个时候是给稻米。

你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考取了秀才,他一年有九十多石米,他生活就过得去,他就不愁了。

好好念书,专心念书,再参加省考,省考考中就是举人。

一般优秀的,举人特别优秀的,都可以任命做县长,现在讲的县市长,或者是高级的这些幕僚,相当现在的秘书长,一级幕僚。

再考,他一面任职,一面读书,还可以参加国家的考试,叫殿试,考中叫进士。

那时这些进士、举人、秀才都是学位的名称,古时候的学位,像现在学校里面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名称。

考中进士,一般都是中央来任命。

国家人才是这样子培养出来的。

这个制度一直到满清,差不多用了两千年,两千年改朝换代多少次,可是这个制度没有变,无论哪个人做皇帝,都用这个方法来推选人才。

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维系中国这两千年来,历史上所记载到的长治久安,就是孝廉。

这个制度好!

这个制度太重要了,所以举孝廉。

孝廉是从小在家学里头、私塾里面学到的,父母教你,老师教你,忠孝是一体。

廉是不与取,在佛法里就是不偷盗,你才能够尽忠职守,像毛主席所说的,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

如果这两个字没有,他不是为人民服务,他为自己服务,那个问题就非常严重。

  所以乞士,士是个读书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释迦牟尼佛本身也是乞士。

“谓乞食乞法。

乞食谓,既出家已,乞求自活,不事经营,无所贮积。

万缘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养身”。

我们这个身体活在这个世间,需要生存基本的条件,头一个就是饮食。

这些修行人、读书人、修养道德的人,他们没有从事营生的事业,他怎么活?

他活的方法就是乞食,就是沿门托钵。

我们中国对乞丐并不重视他,在社会上他地位是最低的,叫贫贱,贫是他没有财,贱是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

可是这个乞食的人不一样,他有学问,他有德行,所以在印度对于这类的人非常尊敬,只要遇到了,一定供养。

所以乞食在古印度,像现在在泰国,南传的,没有问题,人家真供养你。

现在在中国就很困难了,你在香港乞食是做不到的,没人供养你。

所以在印度当时风俗习惯当中,一般人对于这些人很尊重。

所以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这个乞食一天要去乞三顿,那人家就麻烦,你还修什么行?

一天到晚到外面找东西吃,未免也太贪婪了。

所以佛规定是一餐,这大家更尊敬。

  一食,够不够?

够,我们人身体是一个机器,这机器活动必须要有能量,能量的来源就是饮食,饮食是补充我们能量的来源。

可是机器有耗油的、有省油的,这个能量到底耗在哪里?

百分之九十五应该是耗在妄念上,烦恼、妄念,这个消耗能量很多,那你要大幅补充,三餐还不够,还得要吃点心。

如果心地清净,没有杂念,一餐够了,肯定够了。

劳心劳力,你工作量再多,消耗能量都少。

我早年求学,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的工作量,一般说至少是五个人,他要做五个人的工作。

你要跟他见面,一定在一个星期之前跟他约定,要不然他没有时间,他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那么大的工作量,他一天吃一餐,三十几岁就开始,一直到老死,几十年!

而且一餐吃得很少,小馒头,大概像鸡蛋那么大的小馒头,他一餐就两个。

每一天的生活费用,给诸位说,台湾钱两块钱,一个月六十块,六十块大概相当美金只有一块多钱,那时候美金好像一比四十,美金一块半,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

不容易!

在家居士,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跟出家人一样,没穿出家人衣服。

  我在台中跟他老人家学,我到台中以前,我学佛大概是一年多,我学佛半年就素食,就吃长素,大概一年半的时候,我就练习晚上这一餐断掉,一天吃两餐。

到台中看到老师,我说我应该学他,我也学日中一食。

我学到第八个月我才告诉他,向他老人家报告,我说我一天吃一餐。

多久了?

八个月了。

怎么样?

身体有没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

没有,很正常。

他桌子一拍,永远这样下去。

为什么?

生活简单,一生不求人。

中国古人说得好,“人到无求品自高”,万缘放下。

可是我那一餐比他吃得多,到底是年轻,修养比不上他,我的工作量没有他多,可是我一餐要吃三个馒头。

我每天生活费用三块钱,一个月要九十块钱,他六十块钱就行了,这个我们没有办法,做不到。

由此可知,这个老人心清净,没杂念。

他告诉我,他大概是三十六、七岁开始的。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七十岁,九十七岁走的。

我跟他在一起,他七十岁,看起来就像五十多岁的人一样。

我们还看到江逸子替他照了一张照片,在一颗大树底下,他坐在那边,他的照片,那张照片是九十岁,你看起来大概六十多岁。

由此可知,健康不在乎吃好东西,李老师吃的东西非常简单,自己做,他没有人照顾,自己照顾自己,饮食起居自己料理,自己煮饭、洗碗、洗小锅,自己洗衣服。

我们接触,不能不佩服他。

九十五岁才接受两个同学照顾他,九十五岁以前没人照顾,说明他身体好,他可以自理。

所以老师给我们做出榜样。

佛教导我们乞食养身,你才真正能放得下,真的没烦恼。

  “乞法者,参师访道,露宿风餐,询求妙法,期成圣果,故曰,乞法养心”。

人在世间,真正觉悟,什么最重要?

道最重要。

佛家这个说法,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说这句话,那个时候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你看夫子就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没有白来了,所以古人读书是重道。

现在人读书,现在学校为什么?

为将来在社会上有好的工作、好的发展,荣华富贵,目的在此地。

圣贤人没有这个观念,孔子一生真的是贫贱,没有财富,也没有地位,贫民。

做鲁司寇,鲁是现在的曲阜,济南是齐国,那时候鲁国就是现在的一个县,鲁国国君不就是现在一个县长吗?

做鲁司寇做了三个月,被人挤下来,为什么?

他要做好官。

你要想做个好官,为人民服务,那个人要为自己的功名富贵,你跟他相抵触,你跟他不同类,你还能干下去吗?

所以孔子聪明,辞职,不干了,回家去教书、去教学,教了五年,过世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想治理国家,教老百姓,那时候诸子百家,用什么人的方法来教?

董仲舒推荐孔孟,汉武帝接受了,所以就做为国家教养人民的主要的一个理念,用孔孟之道,尊孔子为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作梦也没想到,如果想到这桩事情,何必去做官?

何必去周游列国?

教学多好!

这个事情有人想到了,释迦牟尼想到了,你看他三十开悟,开悟之后不做国王,就教学,教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的。

圣贤人所走的路,这条路在佛法叫成佛之道。

孔子是到晚年不得志,他一心是想做官,展示他爱国爱民的理念,没人用他,迫不得已回到老家去教学。

回老家那一年,六十八岁,七十三岁走的,教了五年。

你看五年的教学,万世师表,这是圣贤事业。

在印度是成佛之道,在中国是圣贤事业。

不是圣贤人见不到。

  这个路子,在现在来说,是很难走,你没有决心、没有毅力,你不能吃苦,你走不通。

不但吃苦,还要受尽屈辱,你才能行得通。

我走这个路走了五十九年,很多同学知道,不是好走的,七十岁以前,找麻烦的人总是特别多。

七十岁之后,好一点,因为七十岁了,快要走了,孔子七十三岁就走了,七十岁差不多了,算了吧!

大家就饶你,七十岁以前人家不饶你。

所以这是,这条路也很难走,走出来之后,你就成佛成菩萨、成圣成贤了。

你要是不能吃苦,别人的障碍、障难,实在讲不是别人,是自己。

别人无论是毁谤也好、羞辱也好、陷害也好,那都是重重关卡,考试!

你要是通过,那些都是好老师。

没有那些人,你怎么能磨得出来?

你怎么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都从这关卡上过来的。

过来之后,对那些人感恩!

没有他,你怎么成就?

  古今中外说一帆风顺成就的,绝对找不到,哪有那种人?

佛都不行。

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多少人找麻烦!

里面六群比丘,家里不和,他的这些弟子当中,有问题的很多,外面叫六师外道,内外夹攻。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如如不动,用定、用慧,把这些障难都给化解了。

我们今天想求学,难,自古以来没有例外的,现在这个时代尤其困难,没有忍辱功夫,没有布施、持戒,这三样是基本,得忍辱,没有你就不会成就。

真正发心,在困难现前的时候,我们只有求佛,佛力加持,自然有好心人来帮助我们,来护持。

可是我们自己心念要端正、要坚定,有丝毫偏向名闻利养就完了,这是什么?

这是自己的业障,多少人败都败在这里,真的,几十年功夫毁于一旦,很可惜!

这一毁,又去搞轮回了,那又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你得人身,再遇佛法,再来,看看你那一生能不能通过。

哪一生能通过,你哪一生就成就。

顺境里有丝毫贪恋的心,完了;逆境的时候有一点点怨恨的心,也完了。

你要想成功,只有一个心,感恩。

顺境、善缘,感恩;逆境、恶缘,还是感恩,你才能成就。

  刚才跟诸位说过,汉武帝以后国家取才,取孝廉,佛门里头也不例外,这两个字差一点点都不行。

圣贤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圣贤之道也包括佛道,没有例外的。

儒释道要成就,孝廉这个根要扎得深,有这个深根,你才能持戒,持戒是什么?

守规矩,你才能忍辱。

具备这些条件,你算具备成功条件的一半了。

日常生活当中要节俭,就是要培福,有福,有福要给大众去享,不要自己享,这个世间苦难的人太多,常常想到他们。

要谦虚,要卑下,把自己傲慢的习气,真的把它融化掉。

人都有傲慢习气,不能说我没有,那个我没有里头就充满了傲慢,自己不知道。

为什么说充满傲慢?

因为佛讲的,佛说这个傲慢是与生俱来。

哪一生?

生命起源的那个开头。

这在佛经上讲得很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自性里头变成一个妄心,阿赖耶,阿赖耶里面就具足贪瞋痴,贪瞋痴慢。

你看末那就是的,末那就是我们自己,我自己从哪来的?

跟宇宙同时发生的。

  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一个是我见,执着身是我。

在阿赖耶里面,不但执着身,执着意识是我,那个意识,我们一般讲灵魂,或者讲灵性。

为什么灵性还是执着?

四圣法界叫灵性,还是阿赖耶,还是末那,没转识成智。

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是什么?

是明心见性,是《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那超越十法界了。

只要没有超越十法界,都是阿赖耶用事。

不过四圣法界,阿赖耶用事他用得正,为什么用得正?

完全依照佛菩萨的教诲,真正把它做到,所以他纯正,跟佛一样,但是用的不是真心,是阿赖耶。

如果转识成智,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那就真的,那就不是假的。

所以四圣法界里面,菩萨、佛还是用阿赖耶,还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末那的执着,还是有这个,不过他很淡,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我傲慢没有了,那什么时候?

那是明心见性,你脱离十法界了,可以这样说,贪瞋痴慢都没有了。

你没有超越十法界,你怎么可以说你没有贪瞋痴慢?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才真正认识自己。

中国古人讲,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自己要认识自己,我是凡夫,我不是圣人。

  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不是圣人,你看在大乘教里面,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是个界线,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还是凡夫,六道之外的凡夫。

一定要把无始无明断掉,超越十法界,才叫圣人。

佛门里面叫小圣,阿罗汉,那是尊敬他,他不是真的圣,为什么?

三大类烦恼,他只断见思,见思烦恼断了,世出世间这个法他不执着,他还有分别,他还有妄想,这称他为小圣。

再往上去,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四圣法界里头,比小圣高一点,一般我们都称圣人,不是大圣。

大圣是什么?

破了无明,超越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这是大圣。

在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称大圣,我们讲菩萨摩诃萨,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摩诃萨。

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那就称菩萨。

加上摩诃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