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470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

九年级下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性质》修改版

课题名称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上,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对金属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金属具有物理通性的类比有利于学生认识金属的化学通性,能更顺利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在九年级上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掌握了部分金属与氧气反应,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九年级上的学习,学生此时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常见金属和氧气,酸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且通过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活泼程度不同的结论,还要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思想以及分类法的学科思想。

障碍点为从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活泼程度不同和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侧重于介绍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教材通过归纳实验事实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为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老师的层层诱导,由学生自主找出哪些金属能和酸反应,哪些金属不能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快慢程度,另外,学生自己归纳置换反应的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重点:

认识常见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从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活泼程度不同

难点:

从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活泼程度不同和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知道铜、铁、锌、镁等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3)依据不同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实验现象能够得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活泼程度不同。

(4)能够使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和处理,推导出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化学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现象分析能力,以及通过现象总结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使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来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思想,学会探究事物的一般方法 

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

驱动性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素材

设计意图

【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上有几张图片,从这几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铝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

铝之所以能够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是其抗腐蚀性能好

观看图片,联想实际生活并思考铝广泛应用的原因

 

铝广泛用于生活中的图片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同时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什么铝制品很耐腐蚀?

【提问】

为什么铝制品很耐腐蚀?

思考并回答

引入铝和氧气的反应

刚刚同学们说了几种原因,到底是哪种原因呢?

下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进行实验,实验1.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实验2.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再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提供帮助

倾听并动手

做实验:

1.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2.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再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刚刚同学们做了实验,请一个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实验结果

用砂纸打磨后铝条表面由银白色变成了银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又从银色变回了银白色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刚刚的现象,加深对现象的印象

为什么铝条在打磨前后或放置前后颜色会有变化?

在打磨后铝接触到什么物质而发生反应?

 

【提问】

为什么铝条在打磨前后或放置前后颜色会有变化?

在打磨后铝接触到什么物质而发生反应?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知道铝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对化学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现象分析能力,以及通过现象总结知识的能力

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生成了Al2O3,铝为什么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呢?

【提问】

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生成了Al2O3,铝为什么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呢?

【解释】

生成的Al2O3是致密的Al2O3薄膜,将Al牢牢包裹住,使Al不会继续被氧气氧化,因此铝具有耐腐蚀性。

【板书】

4Al+3O2=2Al2O3

思考老师的问题,回答,并听老师的讲解

解答引入时所提出的问题,加深铝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铝在空气中会被氧气氧化,那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学期所学知识,判断一下ppt上这些金属会不会和氧气反应?

【提问】

铝在空气中会被氧气氧化,那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学期所学知识,判断一下ppt上这些金属会不会和氧气反应?

回顾已学知识,思考并对ppt上给出的金属能不能和氧气反应做出判断;

镁铁铜金的照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实验视频来看看同学们的判断是否正确

观看视频并思考

播放镁、铁、铜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视频

知道铁、镁、铜与氧气的反应;回顾已学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对自己之前的判断做出肯定或否定

【讲解】

从刚刚的视频中我们可以得出,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铁和铜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倾听并思考

对刚刚的实验现象做总结

【提问】

那金呢?

金能与氧气反应么?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倾听、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知道金不与氧气反应

铝、镁、铁、铜、金五种金属都与氧气反应么?

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问题?

【提问】

铝、镁、铁、铜、金五种金属都与氧气反应么?

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问题?

倾听、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对不同金属和氧气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推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程度不同

【总结】

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镁铝最活泼,铜铁次之,金最不活泼

【板书】

镁铝最活泼,铜铁次之,金最不活泼

倾听并思考

对以上实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程度不同

 

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

1.金属都会和酸反应么?

2.金属和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一样么?

【引入】

刚刚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

与氧气的反应,我们知道了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学习金属的另一种化学性质:

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

请同学们依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结论对以下两个问题作出猜想:

1.金属都会和酸反应么?

2.金属和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一样么?

倾听并思考

同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引入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同学们自己提出猜想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解】

老师把大家的猜想整理了一下,得出了以下5个假设,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刚刚的猜想选择自己的假设

假设如下:

1.金属都会和酸反应

2.有的金属会和酸反应,有的金属不会和酸反应

3.金属都不会和酸反应

4.金属和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一样

5.金属和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一样

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假设

把同学们的猜想转换为假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思想,学会探究事物的一般方法

俗话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我们以铜、铁、锌、镁作为代表金属,以硫酸和盐酸作为代表酸来研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1—4组同学为A组,A组同学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铜丝、铁丝、锌条、镁条,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2ml盐酸。

5—8组同学为B组,B组同学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铜丝、铁丝、锌条、镁条,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2ml硫酸。

在做实验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试管中的气泡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提供帮助

做实验

实验:

1—4组同学为A组,A组同学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铜丝、铁丝、锌条、镁条,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2ml盐酸。

5—8组同学为B组,B组同学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铜丝、铁丝、锌条、镁条,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2ml硫酸。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刚刚我们做了金属与酸的实验,下面请一个A组同学来分享一下他看到的现象

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没?

镁与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锌与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但气泡比镁少,铁与盐酸有气泡产生,铜好像没有气泡产生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刚刚的现象,加深对现象的印象,知道四种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下面我们再请一个B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四种金属与硫酸的反应

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没?

镁与硫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锌与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但气泡比镁少,铁与硫酸有气泡产生,铜好像没有气泡产生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刚刚的现象,加深对现象的印象,知道四种金属与硫酸的反应

请同学们联系之前的假设和猜想进行讨论,你们能从这个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讲解】

通过刚刚两位同学分享的现象,我们不难知道四种金属与盐酸和硫酸的反应现象一致,都是镁产生大量气泡,锌产生大量气泡,但气泡比镁的少,铁产生气泡,铜好像没有气泡产生,请同学们联系之前的假设和猜想进行讨论,你们能从这个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通过对化学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现象分析能力,以及通过现象总结知识的能力

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提问】

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如何?

【总结】

镁、锌、铁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铜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金属是否与酸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酸反应的金属,一类是不与酸反应的金属

【板书】

1.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有:

镁、锌、铁

2.不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有: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对反应现象进行总结,得出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刚刚在金属和酸反应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气泡,产生气泡就意味着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

我们以前学过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因此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

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来分别书写四种金属与盐酸和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书写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道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学会书写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

刚刚我们学习了金属与酸的反应,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使用的是实验探究的方法,先提出问题,再进行猜想,再作出假设,再进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最后做出总结。

实验探究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事物的方法。

同时,刚刚我们也学习了另一种学科思想,那就是分类法,根据金属是否与金属反应,将金属分为两类。

【板书】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做出假设—进行实验—总结

学科思想:

分类法

倾听并思考

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思想,学会探究事物的一般方法和一些化学学科的思想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现在我们再来看下金属与酸的反应方程式,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讲解】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板书】

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使学生自主的发现置换反应的特点,并将其与之前学过的化合、分解反应进行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自主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了知识之余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所学知识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2.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对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进行思考,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

 

家用铝锅、铁锅

,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通过使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来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

通过对学生分享的讨论成果和最后对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和思考题的解答结果来判断

板书的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镁铝最活泼,铜铁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与酸的反应

1、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有:

镁、锌、铁

2、不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有: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做出假设—进行实验—总结

学科思想:

分类法

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突出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本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老师的层层诱导下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活动丰富,课堂比较活跃。

不足:

1.教学内容分析上只分析出了知识点和知识点间的关系,未能很好的分析出知识点的功能价值是什么以及再者节这章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关系。

2.在重难点的把握上不太准确,不知道对于学生何为难点,对学生的现有水平不太清楚。

3.教学目标处依旧分析得不是很全面。

4.教学过程中直接告知学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没有做实验来验证这种气体是氢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