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840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docx

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申报建议书

项目类别:

特种养殖类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

项目申报建议书

(2012年度)

 

项目名称:

***县甲定乡(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项目

申报单位:

***县甲定水族乡人民政府

申报时间:

2012年5月

 

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县甲定乡(竹鼠养殖)产业化扶贫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县甲定水族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单位:

***县扶贫开发局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技术依托单位:

***县农业农村工作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类型:

特种养殖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县甲定乡紫林山村、达头村、新联村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竹鼠养殖6000对

项目投资规模:

养殖竹鼠6000对,总投资1295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地县财政资金1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900万元,农民自筹85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

一年

二、项目立项依据

(一)各级审查通过的扶贫开发规划及产业扶贫规划

项目围绕***县2011—2015年发展规划,以提高特色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通过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特种养殖产业科技型示范,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

(二)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文件依据

《贵州省关于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黔开办(2010)70号)

贵州省扶贫办《关于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1、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

***县位于贵州高原南斜坡、苗岭山脉南侧,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是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

海拔850—1100m米,平均海拔970米,森林覆盖率52%,生态良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降雨量1346mm,气候宜人,被誉为“清凉之都”、“避暑圣地”、“天然氧吧”。

因境内山峦起伏,垂直高差悬殊,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雨热同季,湿度较大,日照偏少,立体气候明显。

项目区境内植被保护完好,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

土壤PH值6左右,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其他微量元素丰富,无重金属污染,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适宜本项目养殖品种所确定的青饲料和特定生长环境。

***县地处黔桂两省交接处,县城北距贵阳市128公里,南距广西北海市740公里,是连贯西南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贸易通道、贵州南部和广西北部交通枢纽和经济贸易中心,常年商贾云集,物流活跃,具有“掌心腹地”和通海咽喉之称,是贵州省整合纳入东盟经济贸易圈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前沿阵地,西南地区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陆地港口”和“桥头堡”,“泛珠江三角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交接点。

全县辖8个镇、10个乡,下辖133个行政村,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

2011年末总人口35万人,布依族、苗族、水族等民族风情浓郁。

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优质水稻、优质油菜、脱毒马铃薯等优质农产品和牧草种植比重明显提高,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按照产业扶贫的需要及***县现有贫困乡、村的分布,结合地理、自然条件,该项目选择甲定水族乡实施,其中贫困村3个,贫困村占100%。

甲定水族乡是省级一类贫困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东与三都水族自治县合江镇,南与水岩乡,西与兔场镇、麻万镇,北与翁台水族乡接壤。

全乡总面积55.81平方公里,最高点大风坪,海拔1628米,平均海拔1214米。

年平均气温13.9℃,最低气温为零下8℃左右,积温3765℃,无霜期255天,日照时数在1100小时左右;年均降雨量为1370毫米,是高寒多湿、云雾缭绕、群山峻岭、山清水秀,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自国家实施扶贫开发以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

各村委会所在地都通公路,移动、联通、电信通讯网络能覆盖全乡各村寨,通电、通水、通电视。

乡政府驻地通四级油路,地处紫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腹地,境内有翻天印、风动石、斗鸡石、万年红豆杉王等有名的自然景观资源有待开发。

项目选择地点主要分布在***县东北面,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600-1100m左右,年平均气温13.9℃,无霜期237-320天,年降雨量1370mm。

气候条件适宜养殖本项目所确定的品种。

项目区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资源丰富,生物呈多样性,大气、水、土壤环境符合绿色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标准,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饲料,2011年全乡竹鼠养殖存栏1500,出栏1000只,农民群众具有养殖竹鼠的经验和积极性。

2、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甲定水族乡有五个行政村,其中有一贫困村3个、二类贫困村2个,贫困户694户,2450人,人均收入3389元。

甲定水族乡下辖5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40个自然村寨,968户3616人,其中农业人口3556人,贫困户694户,2450人,水族占75%以上,全乡尚809人饮水困难,有745人无安全用水。

全乡生产总值3054万元,财政收入4.2801万元,其中:

国税完成0.56万元,地税完成3.7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9元

全乡耕地面积为3176亩,其中田2925亩,土250亩,属沙土,呈酸性土壤,人均耕地面积0.87亩,尚有13000亩荒山草坡待开发利用。

农作物以水稻、玉米、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油桐、海花草等。

2011年,粮食产量1897吨,人均吃粮506公斤。

茶叶3400亩,干茶产量40万吨,产值336万元,油桐5000亩,产量70吨,产值21万元,海花草3100亩,产量180吨,产值32.4万元。

2011年,全乡大牲畜存栏1200头,出栏225头,生猪存栏3300头,出栏2100头,二元母猪存栏600头,黑山羊存栏2737只,出栏2500只。

2011年全乡竹鼠养殖存栏1500,出栏1000只;畜牧业总产值402万元。

项目区分布于达头村、新联村、紫林山村三个村实施,涉及贫困户209户617人。

达头村是一类贫困村,国土总面积721公顷,林地占93%,耕地占2.4%水域占4.6%,,耕地总面积356亩,其中基本农田318亩,人均占有耕地约1亩,人均基本农田0.8亩,有4个村民组,总户数176户,总人口704人,农业人口704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0%,有劳动力570人,贫困户106户,408人,人均收入3142元。

2011年全村粮食产量451吨,人均占有粮食399公斤;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210头,出栏60头,生猪存栏825头,出栏500头,山羊出栏200头。

2011年全村竹鼠养殖存栏600,出栏300只。

新联村属省级二类贫困村,辖8个自然寨,10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97户,总人口1109人,农业人口1105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9.6%,有劳动力850人。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35元;粮食产量548吨,人均占有粮食495公斤。

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

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310头,出栏40头,生猪存栏1250头,出栏700头,山羊出栏50头;竹鼠养殖存栏150,出栏100只。

紫林山村总面积933公顷,林地占492.5公顷,水域占0.5公顷,草地133公顷,荒地250公顷。

耕地面积990亩,其中田925亩,土65亩,人均耕地1.01亩,紫林山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377户,总人口1038人,农业人口103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0%,有劳动力687人,贫困户116户,408人,人均收入3176元,2011年全村粮食产量451吨,人均占有粮食399公斤;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210头,出栏60头,生猪存栏825头,出栏500头,山羊出栏200头;竹鼠养殖存栏250只,出栏120只。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扶贫开发规划、路径、目标)

竹鼠养殖扶贫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将会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积极的作用。

1、该项目的建设是***县甲定乡经济发展和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县地处贵州南部,是西部内陆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实力薄弱,广大群众有着强烈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寻找脱贫的途径,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收入要增加,实行产业化开发。

通过发展养殖竹鼠项目,可以获得比常规农业高5-10倍的收入,将为甲定乡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一条好途径。

***县甲定乡养殖竹鼠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和农村谐社会的建设。

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农业生态改善和贫困农民增收。

2、项目的建设是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要。

***县甲定乡有适宜竹鼠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目前有1500只竹鼠种源,农民群众有养殖竹鼠经验和积极休,为建设养殖竹鼠产业提供了基础。

项目在“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歩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项目的建设是优化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

竹鼠养殖扶贫产业,以科技扶贫为突破口,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

4、项目的建设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一是促进农户增收,产品由龙头企业直接收购,既可带动其它产业同步发展,也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项目的实施不矢为广大贫困农户寻找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项目实施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养殖竹鼠,预计直接受益三个贫困村贫困农户150户,总人口617余人,实现人均增收4284余元,使150户贫困户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二是发展竹鼠规范化养殖,有计划利用土地资源和林木,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养殖竹鼠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水文气候条件。

甲定乡平均年光照幅射总量101.17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100小时,平均海拔600-1100m左右,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37-320天,年降雨量1300mm,自然条件好,适合竹鼠养育繁殖。

2、交通条件。

甲定乡交通便利,各村委会所在地都通公路,移动、联通、电信讯网络能覆盖全乡各村寨,通电、通水、通电视,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有利于竹鼠的销售。

3、技术条件。

甲定乡不仅有适合竹鼠养殖天然条件,从2008开始引进竹鼠养殖,积累了丰富的竹鼠养殖经验,2010年建了养殖场,年均盈利几万元,通过养殖场带动,全乡目前有种鼠1000只,养殖户达到31户。

竹鼠养殖产业扶贫项目釆取部门(技术)十公司(收购、加工)十农户(养殖)机制,为贫困农户提供种鼠,为贫困农户开展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养殖户签订产销合同,保障项目实施。

4、竹鼠养殖具有适应性广、节粮、繁殖力强,生长快、易养易管、利润丰厚等特点。

在农村可大力发展,不仅适合家庭小规养殖,也适合工厂式大规模发展。

(1)竹鼠的饲料以农作物秸秆和植物基根为主,如玉米秆、高粱秆、黄豆秆、甘蔗根、芦苇、芒草等。

不与人、畜、禽争粮。

也不与牛、羊争料,牛、羊吃植物的嫩枝叶,而竹鼠仅吃植物的老根茎。

为保证竹鼠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需要饲喂一些精饲料。

(2)不需阳光和水。

竹鼠喜在阴暗、凉爽、干燥、洁净、温度-8~35℃的环境中生活,又有从饲料中摄取水分而不直接饮水的特性。

因此,它既能在边远农村的山坡,岩洞营造窝穴养殖,也可在城镇室内,地下室建造窝池实行工厂化立体养殖,而且更适合在盛产竹林和玉米、高粱的干旱缺水山区养殖。

(3)易养易管。

竹鼠饲养管理简单,每天仅投喂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