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352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docx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

蔡菲菲

201200191003

 

浅谈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

浅谈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

摘要

近十年来,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临港、临岸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企业治污净化设施没有同步跟上,污水向河道和入海口无度排放,污染了海洋。

还有的甚至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支配下,企业长期不安装治污设施,任其自然排放,使得海洋这块蓝色宝地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

部分海湾和近海海面污染已经相当严重,而且呈日益加剧的趋势。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

目前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海洋环境与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因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陆上污染所化费的时间要长,技术上要复杂,难度要大,投资也高,而且还不易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主要对策有:

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

海洋污染;因素;防治措施;科学开发

 

一、引言

当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不牢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冲动过高以及沿海地区居民海洋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

为了控制和减轻海洋环境污染,提高海洋环境质量,不仅应该控制各种途径的污染排海,还应从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世纪90年代,我国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近海水质劣于I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万千米上升到1999年的20.2万千米,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加。

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海洋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基本上处于逐年下降趋势。

2007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千米,比2006年减少0.4万千米;2008年面积约为13.7万千米,比2007年减少了0.8万千米。

虽然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仍然严峻。

污染海域相对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较大的海湾沿岸和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如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我国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生态系统。

这些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据国家海洋局近年来对相关生态监控区的监控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生态系统还在进一步恶化。

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监控区都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锦州湾、莱州湾、杭州湾和珠江口生态系统仍处于不健康状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开发强度持续加大,对海岸带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脆弱区的面积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从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这几个方面论述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20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2/3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

其中,辽河口、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乐清湾、闽江口、珠江口等海域污染较重,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

对我国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研究表明:

入海口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其直接承受沿海、沿江居民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及残渣、人畜粪便、造纸工业废物等富含有机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是污染物最为集中,密度最高的区域。

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

部分海湾和近海海面污染已 相当严重,而且呈日益加剧的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

(一)近海水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近海海域监测结果表明:

1998年,从东北的辽东湾到广东的西部近岸海域,半数以上沿岸海域水体污染严重,水体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呈继续下降趋势,部分海域水体环境恶化。

以黄海和渤海为例,近岸海区无机氮超标率分别达到46%和45%,重金属污染超标率分别达到19%和42%,铅的超标率分别达到81%和85%,油污超标率分别达到6%和1%。

渤海近岸海域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超标率达到13%。

(二)近海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监测表明:

近岸工业、临港工业和滨海城市的工业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海每年就达100多亿吨,年增长率约5%。

污水污染近岸海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部分海域和海底生物几乎绝迹,或已经绝迹,“海洋沙漠化”现象已开始呈现。

(三)污染严重,引发赤潮,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近海海域和江河入海口是各种鱼、虾、蟹洄游、栖息和产卵繁育幼体的天然场所。

由于水体污染恶化,环境灾害频发,赤潮灾害频率逐年增加,每年发生的赤潮就达几十次,影响面积最多高达6000多平方公里,造成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三、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陆源污染物

1.工业污水排海

一些工矿企业,为了追逐自身利益,不惜损害生态环境。

目前,全国有70%的排污企业没有建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即使已建治污设施的企业,正常的运转率也不到50%。

大量未经处理或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和有害有毒物质直接排入江河或海域,造成海域严重污染。

这就是当前海域环境治理赶不上污染,海洋环境保护赶不上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城市生活污水排海

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明显加剧,赤潮频繁发生。

据统计,1980年—1998年在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400多起,平均每年20多起,到90年代平均每年又上升到30多起,对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化肥、农药污水排海

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中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有机物质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量逐年增多,有时经过暴雨洪水和农田排水,进入江河,最终排入海中,污染海域。

4.海洋石油运输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上溢油事故频发

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发生506起。

1980年~1998年,被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溢油事件达102起,污染大面积海面。

因溢油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大量死亡,使渔民经常空手而归,生活来源无着落,人心不稳定,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

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四)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

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炉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另外,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四、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有些海洋工程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时造成周围环境包括对海岸带的侵蚀、淤积和损害。

有些围填海工程使用的材料中含超标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污水、固体废弃物和海上作业泥浆,特别是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排放的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含油污水、残油和废油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海岸带开发强度的加大及开发规模的扩大,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

海岸带高脆弱区已占全国岸线总长度的4.5%,中脆弱区占32%,轻脆弱区占46.7%,非脆弱区仅占16.8%。

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等受到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海岸侵蚀、外来物种入侵等影响严重的海岸带区域。

(二)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的海洋执法管理部门与海洋管理一样,分散于有关的涉海部门内。

我国海上执法部门和单位主要有中国海事、中国海监、渔政渔港监督、环境保护和公安边防等5个部门,形成当前海上执法体制所谓的“五龙闹海”的局面。

我国现有的这些海上执法力量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各执法力量的职责虽然有分工,但有些是交叉的,有些是不明确的。

这种分散的海上执法力量,由于部门分割和法律规定一方面的管理执法只能由一个部门的执法队伍调查处理,其他部门的执法队伍在海上即使遇到违法行为,也无权进行监管;同时,由于一支执法力量只有权负责一个方面的执法,而不能承担海域所有行政执法任务,致使一些领域无人执法,出现执法真空。

部门之间缺少联系沟通机制,上面的部门抢职责,下面的部门推工作。

以上问题造成对一些违法行为特别是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的侵害我国海洋环境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以致造成严重污染后果。

另外,保护海洋和海岸带环境的意识缺乏也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开发步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海洋知识特别是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却没有同步进行。

五、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

(一)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而这些损害环境的行为与人们对海洋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密切相关。

加强海洋环境教育,提高人们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使人类利用海洋的行为与海洋环境相和谐,是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普及、宣传海洋知识,增强民众的海洋意识是引导群众参与海洋管理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中,如果对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进行决策时,应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这既能弥补立法者的考虑不足,又可以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使相关法规政策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更为顺利。

(二)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严格监控沿江、沿岸污染物排放入海,特别要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和监管,严禁偷排和超标排放。

加大企业的环保成本,促使污染企业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或者关、停、并、转。

控制海洋污染,必须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力度。

以往我国海洋环境管理难以真正发挥效力的原因还与对海洋环境污染赔偿太低、处罚过轻有关。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有关的海洋保护法规进行适当修改,加大对海洋污染者的惩罚力度,要让那些视环境保护法令如儿戏,大肆向海洋排污和向海洋倾倒废物的企业、船只、海上结构物实施巨额罚款,甚至对其主要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以大大提高海洋污染的成本。

(三)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政策体系,但现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不够全面,有的政策性法规内容比较原则,缺少配套的实施办法和细则,适用性、可操作性不强;有的专业性法规适用范围比较窄,规范对象比较单一。

因此,应当认真总结梳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充实和细化相关立法内容,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造成目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这包括工业企业在海岸带的无限制扩张,围海造地的无序进行,浅海和滩涂养殖和开发的无度。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时,认真、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创造良好政绩的同时,还要十分关注海洋及海岸带的环境保护。

把海域资源和海岸线视为珍贵的国土资源,不能随意让其减少。

鉴于沿海地区工业林立对海岸带已带来的严重环境危害,当务之急是要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企业在沿海地区的扩张。

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要对沿海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质量评估,强化评估论证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高污染企业在滨海落户的门槛。

而对于一些滨海新区而言,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其整体设计应遵循综合利用海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GDP发展的理念,切实实现有毒有害物质的零排放和无害化。

(五)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

目前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分散、五大部门各自为政、相互缺少协调合作,造成执法空白和重复执法,这也是导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建立一支统一、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

统一海上执法队伍有利于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

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装备,承担多种海上执法任务,为多个海洋管理部门服务,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利用,又能提高效率,切实履行海上执法职责。

建立统一、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就是把现有的5个海洋管理部门的执法力量联合起来,组成类似美国海岸警备队的中国海洋警察部队,这样的队伍对外能承担海洋权益维护和进行国际间协作与交流的任务,对内能履行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维护海上治安、惩治海上犯罪以及防灾救灾等职能。

六、结论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各地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也为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目前不少江河水体污染负荷已超过了承受污染的能力,环境容量的老本已基本吃光,环境污染的范围还在继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首先必须确立治海先治陆的思想。

要治理海洋污染,关键还是在治陆,必须把陆源污染控制住。

控制陆源污染是治理海洋污染的重要环节。

认识不到位,陆污不根治,海洋环境污染就不可避免。

要加强对陆地污染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

对工矿企业污染大户实行限期治理,治理不好或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实行关、停、并、转,彻底切断污染源。

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

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沿海城市要先走一步,在一定的期限内都应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

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特别要控制有毒有害农药的使用量,尽量生产和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无毒农药。

要加强对海洋倾废的管理。

海洋倾废只允许有控制地倾倒各种无毒、无害废弃物,禁止其它一切可能引起污染的废弃物向海洋倾倒。

只有经过努力,持之以恒的治理,充实和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有显著的进展,治理工业污染才能取得较大成绩,城市的环境状况才能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才能见效。

到那时,相信我们将会拥有美丽怡人的碧海金滩!

 

七、参考文献

《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光明日报》

南方渔网 

《浅谈中国海洋污染》

人民网-环保频道 

《中国海洋报》1999-8-10第三版

《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刻不容缓》

《论中国海洋资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