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882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docx

第一单元知识点

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

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

(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

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

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

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

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

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6.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

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

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

行政法约束(行

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

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9.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

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10.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

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1.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

行为受到(制裁)。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

正的处理。

12.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

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

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13.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

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14.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它规定了一个国

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

行的基本(义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

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5.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12)

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国家设立

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

16.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

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

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

的具体体现。

18.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人民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

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9.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

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通过

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20.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

国家的(根本)法。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宪法就如同

(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2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

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

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4.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

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25.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

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26.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

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

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第二单元

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

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

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

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凡具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

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

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4.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

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

——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5.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1一6位是(地址)

码,第7一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一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

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x)代替。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

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7.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

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8.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9.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

来越多。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

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0.(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

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1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

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1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

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1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

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5.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

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

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载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

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

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

世界前列。

1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

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

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健康发展。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

的保障。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

(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

构。

3.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

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4.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

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

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宪

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6.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

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

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

家的监察机关。

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

(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

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9.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选举)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