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274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docx

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精编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废钢行业初步研究及应用分析整理研究报告废钢行业基本情况废钢行业基本情况废钢来源:

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废钢总量34亿吨,约占钢总产量的45%50%。

废钢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类:

自产废钢、社会废钢。

自产废钢:

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普通钢厂自产废钢约为钢产量的15%20%,特殊钢厂达30%50%,主要为钢料的切头、切尾、边角料等,随着连铸连轧工艺的发展,自产废钢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社会废钢:

社会废钢可细分为两类,1.折旧废钢,即为报废的机车、钢轨、汽车、船舶、工具等;2.垃圾废钢,即为日常生活中的罐头盒、家具等。

随着我国钢铁积蓄量的不断增长,社会废钢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废钢应用:

废钢的重要应用是取代生铁作为炼钢的原材料,85%90%用作炼钢原料,10%15%用作铸造、炼铁和再生钢材等。

炼钢过程实际是对生铁除碳的过程,生铁由铁矿石和焦炭冶炼而来。

据统计,钢铁冶炼中铁前工序的能源消耗占钢铁企业总能耗的70%左右,污染物排放占整个冶炼工序的70%以上,以废钢为炼钢的直接原料省去了烧结、炼铁等铁前工序,减少了能耗和污染排放,同时消化了社会累积的废钢资源,对全社会而言是福音。

对于钢厂而言,废钢使用主要取决于废钢价格与铁矿石价格或者生铁价格的差价。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炼钢金属原料中,废钢已占总量的35%左右。

废钢处理: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废钢铁资源,并使之适用于炼钢过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

废钢的处理过程包括拣选、解体、收集,随后尽可能地除去各种钢中不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有害杂质,并加工成易于装运和适于炼钢条件的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密度的废钢炉料。

废钢加工配送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废钢利用的因素之一。

2009年,全国炼钢废钢消耗约为8300多万吨,其中只有1000万吨是经由废钢加工配送基地提供的,其余均为钢企下属的废钢厂提供。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年加工配送能力20万100万吨级的专业公司已达15家左右。

废钢加工配送基地的建设有利于简化钢企的采购、验质管理,是未来废钢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废钢资源的现状是:

废钢产生正处于一个积累的阶段,在数量上还不足以支持钢铁产业生产的需要;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工业的要求使得钢产量正处于上升态势,而且考虑到循环经济的要求,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国内对废钢将会有较大的需求。

供需的不一致导致目前国内废钢资源相对不足,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

长期来看,废钢资源不足。

短期内却相反,消耗总量下降。

我国废钢铁消耗总量自2012年起首次出现负增长趋势,2013年废钢铁消耗总量较2012年依旧减少160多万吨左右。

近两年由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于2011年取消后,钢企使用废钢铁成本上升,影响了钢厂对废钢使用的积极性,加之钢材市场形势低迷,价位偏低,导致钢企消耗废钢的减少。

钢铁业去年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在2012年炼钢消耗的8400万吨废钢铁中,钢铁企业自产废钢为3650万吨,同比增长2.5%;社会采购废钢为4420万吨,同比降低13%;进口废钢为497万吨,同比降低26.6%。

他强调:

“钢铁企业社会采购废钢量的下降是不符合常规的,这表明社会废钢的流向有了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对此做深入的调查研究。

”虽然国家力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2013年国内钢铁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粗钢产量前十名的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还介绍,粗钢产量前30家占总产量的55.1%,下降5.9个百分点;前50家占65.3%,下降4.6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下降,加剧了市场竞争”。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高端产品方面,甚至是重复研发其他企业的产品,造成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象。

同时,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多数钢材品种均处于过剩状态,其中高端板材中的精品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目前已供大于求。

废钢行业的发展存在三大挑战:

钢企的积极性不高、成本没有优势、部分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导致正规废钢加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2000年2011年,我国炼钢用废钢总量逐年增加,但废钢单耗持续降低。

2012年,废钢单耗降低到117千克/吨,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废钢单耗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废钢价格持续上涨,3年期间价格上涨1040元/吨,涨幅高达41.4%。

二是废钢质量参差不齐。

社会产生废钢来源于千家万户的回收系统,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的规模和废钢处理水平的差距也很大,在废钢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

废钢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生产的钢铁产品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精料”废钢,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钢铁产品。

三是我国废钢资源量不足。

近10年,虽然我国废钢铁积蓄量规模持续扩大,但钢铁产品的报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的钢铁产品大规模报废期还未到来。

因此,相对于我国庞大的粗钢生产规模,目前国内的废钢资源仍然短缺。

第一,我国钢铁企业的废钢消耗总量继续下降,废钢单耗水平连续降低。

2013年1月9月份,纳入统计范围的重点钢铁企业消耗废钢铁总量约为3200万吨,同比减少160万吨,降幅为4.8%;炼钢废钢铁综合单耗为89千克/吨,同比下降4.4千克/吨。

其中,转炉平均单耗为68千克/吨,同比下降3千克/吨;电炉平均单耗为389千克/吨,同比下降8千克/吨,是历史最低水平。

鼓励钢厂多吃废钢的最好办法,就是废钢行业与钢厂合作建立废钢加工配送的标准化基地,一起制定标准和技术要求,建立供需对接关系,尽量实现产业链的少障碍、无障碍。

“上下游合作中,废钢的加工配送环节必须规范化。

”第二,2013年,废钢铁市场价格呈缓步下滑、小幅盘整的运行态势,但与铁水炼钢相比,钢厂采购使用社会废钢的成本较高,而且质量难以保障。

废钢行业要与钢铁产业建立更紧密的产业链关系,发展废钢的“净化技术”,做好废钢采选分离和加工,把废钢加工成本降下来,扩大废钢应用途径。

第三,由于受到不规范废钢回收企业和小电炉钢厂的挤压,正规废钢加工企业担负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全国挂牌的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已达30家,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29家。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管理规范、设备先进、质量可靠,真正实现了从单一的废钢堆料场到现代化废钢铁加工工厂的转变,从回收杂乱无章的社会废钢到按标准生产废钢产品的转变。

废钢是电炉炼钢的主要原料。

虽然按直接生产成本计算,废钢炼钢成本要高于生铁炼钢,但是与用铁矿石和生铁炼钢相比,用废钢铁炼1吨钢可减少近1.6吨碳排放,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钢厂必然会更多地使用排放少的原料,这对废钢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建筑行业能实现营改增,那就能规范开票行为,对于正规的钢材流通、废钢流通都是一大利好。

提升电炉钢比对冶金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对转炉炼钢,电炉炼钢可以减少75%的能源、90%的原料消耗、86%的空气污染、40%的用水、97%的采矿废弃物。

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废钢铁单耗水平连续降低,表明采用废钢作为主要原料的电炉钢比逐年降低。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废钢量不足、电炉钢成本高,且采用废钢为主要原料的钢水质量不高,影响高档特钢产品的生产。

发展废钢的“净化技术”将是扩大废钢在电炉钢中应用的重要途径。

废钢市场渐趋边缘化。

从近半年的市场走势看,国内废钢市场跟跌不跟涨的特性越来越明显。

在2013年底和2014年4月份这两波钢材和原料市场的反弹行情中,废钢市场基本波动不大,反弹乏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半年来铁矿石价格下跌,铁水成本明显低于废钢价格(200元300元/吨),大中型钢厂普遍提高电炉铁水比,不少已达到80%以上,导致废钢市场需求转淡。

2014年上半年,不少大中型钢厂继续减少废钢用量,江苏部分主导钢厂上半年的废钢消耗量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一半,湖北部分主导钢厂废钢采购量较去年减少近三分之二,河北一些主导钢厂上半年更是一直暂停采购。

同时,由于铁水成本迅速降低,中频炉钢厂的价格优势也明显下降,采购积极性随之减弱。

从下半年情况看,煤焦价格下跌和铁矿石价格回升基本相抵,铁水成本反弹空间有限,废钢市场仍难以摆脱弱势运行的局面,预计重废主流价格将在2250元2400元/吨这一区间震荡。

废钢行业的发展方向方向废钢行业的发展方向方向工厂化、规范化、产业化从宏观层面看,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需要废钢产业实现规范化。

2011年,国家中止了自2002年以来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增值税返还政策,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回收企业出现了不规范行为,殃及了整个废钢行业。

从行业层面看,只有采用现代技术、装备、流程来加工废钢,才能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

这些标准化产品通过规范化的渠道进入钢厂,才能促使废钢回收利用形成产业化。

“如果没有配套的正规加工配送基地,目前钢厂都不敢采购废钢。

”这主要是因为废钢的质量和检查标准没有保证,一些不规范的废钢加工企业采用不合规手段,干扰了钢厂正常的生产经营,导致钢厂与废钢企业之间的产业链非常松散,一些钢厂宁可多生产铁水也不愿意多吃废钢。

从技术和质量的角度看,一是只有做到产品化、工厂化,去除废钢中的杂质,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产品,才能彻底解决废钢检验难的问题。

二是经过加工后的废钢,堆比重、尺寸合乎规范,纯净度可达到98%左右,钢厂在冶炼利用过程中可以提高金属回收率,稳定操作。

三是通过加工分类,可以去除废钢中的各种杂质、有色金属等,有利于钢厂更精准地生产合乎标准的钢材,更好地满足炼钢工艺要求。

四是通过加工提高废钢堆比重,可以减少废钢孔隙、缩短装料时间、利于称重,对于缩短钢铁冶炼周期、保持炼钢稳定更为有利。

五是通过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废钢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钢厂不能直接回收利用的罐头盒、包装盒、彩涂板废钢等,经过废钢企业加工后得到利用,提升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六是现代化炼钢技术尤其是自动化炼钢技术的发展和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使钢铁企业对炼钢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废钢产品的分类要求越来越细致,这对废钢的工厂化、标准化加工提出了必然要求。

钢厂只有利用加工后的高纯度废钢,才能做到窄成分控制,才能按照用户要求生产高标准、高性能的钢种。

“所以,不论是钢铁产品质量要求提升,还是炼钢控制技术的发展,都要求废钢加工行业与钢铁产业更好地对接,实现工厂化、规范化、产业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2015年,我国的钢材消费将达到7.5亿吨,2015年2020年逐步达到7.7亿吨/年8.2亿吨/年。

我国的钢材市场占有率(自给率)在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98.5%。

因此,如果未来我国的钢材消费达到7.7亿吨/年8.2亿吨/年,即使以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不变来估算,需要粗钢产量达到8.068亿吨/年8.592亿吨/年(按94%的成材率计算)。

驱动我国钢产量增加的另一因素是钢材出口。

自2009年达到低谷以来,钢材出口量逐年快速增加,2013年钢材出口量达到6234万吨。

从总的趋势来看,我国的钢材出口量将保持不断增长。

以2015年2020年达到8000万吨出口钢材量计算,粗钢产量将增加8510万吨。

按上述数据推算,2015年2020年,我国的粗钢产量有可能达到8.9亿吨9.4亿吨。

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只要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我国钢产量将维持在高位运行,而钢材出口量的增加甚至会促进钢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国废钢消耗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从2001年的4000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8000万吨。

废钢的来源包括进口废钢、自产废钢和社会废钢。

其中,进口废钢、自产废钢不会对铁钢比产生大的影响,社会废钢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资源。

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国每年回收利用的社会废钢量由不足2000万吨增长到5000万吨左右。

许多专家学者预测在不远的将来,社会废钢回收量将超过1亿吨,甚至达到2亿吨以上。

废钢供应量对铁钢比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考虑到我国的电价比较高,不利于电炉钢的发展。

当废钢供应量大量增加时,除电炉和转炉的使用量会增加外,高炉也有可能使用部分废钢。

高炉吃废钢同样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

在这种情况下,铁钢比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高炉炼铁的生产规模将得到保持。

根据上述因素分析,以2015年2020年废钢消费量增加到1亿吨2亿吨且假定均用于电炉流程估算,铁钢比将降低到0.84左右。

综合分析,在未来的几年内,受钢产量的需求拉动,我国的铁产量仍将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略有增加。

粗略推测,2015年2020年,我国炼铁的生产规模将在7.5亿吨左右。

数年后,随着我国进入社会废钢回收量增长的高速期,若电炉钢得到大力发展,铁产量将快速下降。

若高炉在消化废钢上体现出技术经济优势,炼铁的生产规模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炼钢工艺发展及其对废钢炼钢工艺发展及其对废钢需求介绍:

需求介绍:

根据冶炼过程中需要的氧和热能来源不同,炼钢的方法分为平炉、转炉、电炉三种,不同工艺的发展情况以及废钢利用情况各不相同。

转炉炼钢取代平炉炼钢,产钢量占据世界总产钢量的70%:

平炉炼钢是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主导炼钢工艺,产钢量占比85%以上。

后来,随着转炉技术的发展,平炉工艺由于其燃料损耗大、冶炼时间长、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高等弊端逐渐被转炉取代,如今,转炉炼钢占据世界总产钢量的70%左右。

转炉炼钢原料主要为铁水或生铁,废钢比例不高,主要作用是作为铁冷料,冷却熔池,控制钢水温度。

由于国内废钢资源紧缺,废钢价格不断攀升,人们早已放弃研究提高转炉废钢比。

与国外主要产钢国相比,我国转炉工艺的废钢使用比仅高于日本,明显低于德国、法国、美国等废钢资源相对富裕、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

目前,国内普遍选用的转炉炼钢炉料结构为85%铁水+7%生铁+8%废钢。

转炉废钢比提高有限:

转炉炼钢需要较高的铁水温度,废钢的加入会降低炼钢体系的温度,国内外炼钢厂曾为提高转炉废钢比开发了通过向转炉外供热源的技术措施。

目前,钢企已经放弃追求提高转炉废钢比,主要原因有:

一,我国废钢资源紧缺,价格高企,使得提高废钢比失去了其应有的经济性;二,大型超高功率电炉技术的发展使得有限的废钢资源流向该领域;三,一般条件下,转炉应根据铁水显热及其化学热的平衡条件适当增加废钢,不宜通过外供热源提高废钢比。

废钢资源主要由电炉炼钢工艺消耗:

电炉炼钢技术1990年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以废钢为炼钢原料。

由于其直接采取化学手段实现氧化、还原操作,脱磷、脱硫效率高,同时能够灵活调整所炼钢种的合金组分,因此,除普通钢(碳素钢、低等级合金钢)外,还适合冶炼质量要求高的特殊钢(高合金钢、特种钢和特种合金等)。

早期由于其经济性较差,主要用于特殊钢的生产,至1950年,电炉钢比例仅为总钢产量的6.95%。

后来,电炉炼钢所占份额迅速上升,21世纪以来,一直稳定在30%以上,主要原因有三:

一、随着平炉炼钢逐渐被转炉取代,积累的废钢资源转由电炉炼钢消化;二、电炉炼钢工艺发展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三、特种钢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电炉炼钢已经扩展到普通钢,近年来,国外150吨以上的电炉几乎都用于冶炼普通钢,许多国家电炉钢产量的60%80%均为普通钢。

我国由于废钢资源不足,电炉钢的发展受到限制,电炉钢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几乎都用于生产特殊钢。

废钢价格低于生铁价格约364元/吨时,电炉、转炉成本大致相当。

电炉转炉两种工艺的成本区别主要在于原料以及能源消耗不同,因此废钢与生铁(铁水)的价格比以及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两种工艺的发展趋势。

讨论两种工艺流程:

100%使用生铁(铁水)的转炉和100%使用废钢的电炉,每生产一吨钢,钢铁料消耗量方面两种工艺近乎相等,以1.1吨计;能源消耗方面,折合为电力,电炉比转炉多消耗约500kwh,以平均0.8元的工业用电价格测算,电炉工艺能源成本高出约364元/吨,该部分成本需要由废钢与生铁的差价弥补。

以北京为例,今年废钢价格上涨了近700元/吨,生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两者之间的差价不断减小,目前只有280元/吨。

因此,目前我国电炉炼钢的经济性还较差。

未来供给预测:

过去十年,我国自产废钢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是有其内在逻辑性的,随着连铸工艺的成熟,自产废钢比例必然不断下降,预计“十二五”期间,这一趋势将得以持续。

对比社会废钢供给量以及历年粗钢产量,我们发现,社会废钢的产量与15年前粗钢产量大致线性相关。

需求历史回顾:

吨钢废钢单耗呈现下降趋势,受供给驱动,未来十年前降后升。

在较为紧张的废钢供需环境下,国内钢企电炉生产的铁水热兑技术应用发展较快。

铁水部分替代废钢作为铁料来源使得近年来电炉工艺的废钢单耗呈现下降趋势,而铁水单耗则逐年增加。

我们认为,铁水替代废钢只是钢企在目前废钢紧缺局面下的“权宜之计”。

直接冶炼废钢是电炉工艺的关键优势之一,未来一旦供给相对充足,供需状况改善,废钢单耗会重新走高。

我们根据未来十年废钢总供给(每年计入适当的进口量)以及粗钢产量的预测数据计算出的未来十年吨钢废钢单耗如表9所示。

未来需求空间预测:

我国吨钢废钢消耗为200kg/t。

测算:

一般情况下,转炉工艺吨钢废钢消耗为100kg/t左右,电炉工艺为600kg/t左右,以目前世界电炉炼钢占比30%左右测算,吨钢废钢单耗为250kg/t,剔除中国影响,吨钢废钢单耗为325kg/t,中国目前电炉钢占比10%不到,吨钢废钢单耗不到150kg/t,不足目前世界其他产钢区的一半。

受制于供给,“十二五”期间达到200kg/t的单耗难度较大,我们分析这一目标可于“十三五”期间达到。

制约回收废钢铁发展四大因素制约回收废钢铁发展四大因素因素一:

电炉钢比偏低,积重难返自2000年以来,我国电炉钢比一直徘徊在1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1年全球平均电炉钢比为29.2%(包括中国),中国电炉钢比为9.8%;钢材品种结构中普钢比例超过45%,与以高附加值品种钢为主的发达国家相比,消化高价位废钢铁成本能力脆弱。

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但调整受诸多因素制约,进展缓慢,短期不会有大的改观。

因素二:

废钢铁资源匮乏,短期难以满足需求我国钢铁消耗的积累是在近几年累积起来的,还未进入报废的高产期。

20世纪90年代初,废钢铁价格一般为螺纹钢的30%左右,近几年上升到70%左右。

由于废钢铁再加工采购困难、质量检验复杂、供应不稳定,很多电炉钢厂采用了应用热送铁水来替代废钢铁资源的配置方案。

仅对炼钢而言,由于售价不高,又能节约炼钢热能,铁水在电炉厂得到广泛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严重影响了废钢铁应用的增长。

炼钢工艺的全过程成本核算研究表明,使用热铁水付出的环保、能源、水资源、投入资金、生产成本远高于废钢铁。

但在某些地区特定的环境里,从单纯的眼前经济利益出发,一些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热铁水。

这种倾向有扩大之势,要改变十分困难。

因素三:

环保违规成本过低,热送铁水淘汰不彻底以废钢铁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炼钢与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长流程炼钢对比,可以节约能源60%,减少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均在70%以上,这是国内外业内公认的数据和节能减排效益。

国家早就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钢铁产业政策早已提出了逐渐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铁比重的炉料方针,但落实起来举步维艰。

热送铁水工艺短期内难以被淘汰。

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除了我国废钢铁资源缺乏、电力资源不足以外,更主要的是环保违规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改变某些企业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换取利益的行为。

因素四:

税收偏重,资金困难废钢铁回收利用产业是一个低风险、低利润、低回报的非暴利行业。

由于社会偏见的存在,该行业的融资、信贷比较困难,资金缺乏。

但是,该行业的国家税收与其他行业一样,同为缴纳25%的所得税、17%的增值税和所有附加税费。

税负较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再生产。

废钢行情废钢行情品名国别和规格7月30日8月1日单位/备注废钢欧洲出口HMS1&2(80:

20mix)347.44352.1美元/吨,鹿特丹FOB,废钢指数废钢欧洲出口HMS1&2(70:

30mix)336-338336-338美元/吨,鹿特丹FOB废钢欧洲出口shredded(破碎料)359-361359-361美元/吨,鹿特丹FOB废钢土耳其进口HMS1&2(80:

20mix)371.64375.52美元/吨,主要港口CFR,废钢指数废钢土耳其进口HMS1&2(70:

30mix)355-357364-366美元/吨,主要港口CFR废钢土耳其进口shredded(破碎料)378-380386-388美元/吨,主要港口CFR废钢印度进口HMS1&2(80:

20mix)365-370365-370美元/吨,那瓦西瓦CFR废钢印度进口shredded(破碎料)392.39393.64美元/吨,印度CFR,破碎料指数废钢美国出口HMS1&2(80:

20mix)362.68362.68美元/吨,东海岸纽约FOB,废钢指数废钢美国出口shredded(破碎料)359.95356.95美元/吨,东海岸FOB废钢英国出口HMS1&2(80:

20mix)356-358358-360美元/吨,主要港口FOB废钢英国出口shredded(破碎料)360-362386-388美元/吨,主要港口FOB进口矿现货价格弱势持稳,远期价格继续回落。

螺纹价格暂稳,成交一般。

废钢市场受此影响,整体弱势下行。

前期个别保供价高钢企,进入月初随行就市下调采购价格20-30元/吨。

6月份我国废钢进口量小幅回升2014-08-01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废钢28.91万吨,废钢进口量较上月有所回升,环比增加6.18万吨(2014年5月进口量为22.73万吨),增幅为27.189%,与去年同期相比(2013年6月份进口废钢量为38.42万吨)减少约9.50万吨,降幅约为32.861%。

2014年6月份,我国从日本进口废钢18.75万吨,较上月减少0.06万吨,占本月进口总量的64.87%;从美国进口7.49万吨,较上月增加6.36万吨,占比25.91%;从香港进口0.99万吨,占比3.41%,其他各地区进口量均较少。

6月份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下滑,触底后小幅反弹,但整体依旧较为弱势,国内钢厂对废钢价格采购依旧较为冷淡,市场较为冷清,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钢厂购买力较弱,但由于6月份市场趋于反弹,部分买主稍增加了采购,导致进口量小幅反弹。

但总体来看,由于7月市场依旧弱势,而国际价格较为坚挺,预计7月份进口量依旧在低位徘徊,或与6月份进口量相当。

目前,我国废钢资源回收总量(包括进口废钢584.76万吨)已达每年1亿吨,回收利用年产值达到3000多亿元,占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将近60的比重(截至2010年底)。

据业内人士测算,2015年,我国废钢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亿吨,较2010年废钢消耗总量8670万吨增长近1倍,废钢比达到30%的水平。

如果达到40%45%的世界水平,年消耗量将超过2亿吨。

管爱国表示,废钢资源供需的缺口很大,只有加快现有废钢回收的步伐,提高废钢回收率,大力加强废钢的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

废钢产业发展现状废钢产业发展现状钢铁工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铁矿石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我国铁矿石需求对外依存度很高。

2.2数据来源:

http:

/图2.1-1:

1990-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进口铁矿依存度变化图表2.1-220052009年铁矿石涨幅一览表年份达成协议时间谈判双方铁矿石涨幅购买方供应方粉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