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诊所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43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诊所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成语诊所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成语诊所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成语诊所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成语诊所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诊所二.docx

《成语诊所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诊所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语诊所二.docx

成语诊所二

成语诊所二

 

“风雨同忧”语出韩愈《祖席二首》:

“风雨苦同忧”,比喻在困难(风雨)中有着共同的忧患(苦同忧)。

此语的重点在于“苦同忧”。

“风雨同舟”语出古代谚语:

“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两个强者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他们怎么能同时坐在漂浮于狂风骤雨之中的一条船上?

)”此语比喻的是同心合力地共同渡过困难。

“风雨同舟”与“同舟共济”相同,意思都是同坐一条船渡过困难或渡过河去。

如《孙子·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吴国人和越国人彼此敌对,当他们同坐一条船在河中航行时,遇上了风。

如果他们相救,是很容易办到的)。

“举足轻重”有两种理解:

一是“一举足就影响两边的分量轻重,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全局”;二是“只要动一下,就足以改变两边的轻重分量,形容所居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可以影响全局。

”这里“足”不是指“脚”而是指“足以”的意思。

 前者根据《辞源》,后者根据《成语大辞典》。

《后汉书·窦融传》的“今盖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进行讨论。

《窦融传》中的这段话,是汉光武刘秀给当时处在“蜀”(指公孙子阳、隗嚣将军)“汉”(刘秀)之间的窦融的回信,意思是说“将军你(指“窦融”)占据的位置很重要,在汉与蜀相攻的形势下,你有决定两方成败的作用,你稍微倾向于哪一方,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段话把两种译法放入“举足左右”都可以说的通。

由此看来,这两种解释(也可以说是《辞源》和《成语大辞典》的意见)可以各自保留。

因为我们今天已无法找到《后汉书》作者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只好承认“言之成理者就算对”!

“敬谢不敏”常常在“人们在向人推辞难于担当某件事或某项任务时”使用,意思是说“我恭敬地推辞此事(任务),原因是我太不聪明(无法担任或担负此事)。

”当然“谢”确实有“推辞”这一义项,但在“敬谢不敏”中“谢”却不是“推辞”而是“道歉”的意思。

“敬谢不敏”由于是“敬”与“谢不敏”组成的。

“谢不敏”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文子曰:

‘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这段话是赵文子听文伯汇报了子产说的话之后说的话,意思是:

“‘子产说的对,我实在不好,竟然用徒隶住的地方来让诸侯住。

这是我的罪过。

’于是派士文伯去向子产道歉说明让诸侯住徒隶之所这件事是由于我们太不聪明造成的。

”“谢不敏”既有“道歉”又有说明“自己无能”的意思,所以后来“敬谢不敏”就成为“推辞”事(任务)的谦词。

“相提并论”在使用时,意义有的用“同日而语”,有的则用“同年而语”。

“日”与“年”的时间差距那么大,为什么两词语可互相代替用呢?

原来这是因为词语的使用者在词语使用中都使用了“借代”的方法。

“同日而语”是借“日”指“时”“同年而语”是借“年”指“时”。

不管是“同日”还是“同年”其实都指的是“同时”。

“同日而语”“同年而语”的字面义都是“同时谈论”,也就是“同样看待”从而引申为“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语出苏轼《放鹤亭记》:

“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此语的上下文说的是:

有帝王身分的人连鹤这样清远闲放的善禽都不能爱好,爱好它甚至会亡国;然而山林隐居的人士,像酒那样能荒惑败乱人行为的东西对他们却不能造成伤害。

这样看来,隐士的快乐与皇帝的快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呀!

”今人亦常用此语对比两种人的情况。

“同年而语”也是相提并论之意。

语出贾谊《过秦论》:

“与陈涉度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六国和陈涉量长度大小,比较权势力量,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啊)。

”从使用频率来看,今天多用“同日而语”。

如《子夜》四:

“曾沧海一面走,一面观看那新发达的市面,以及种种都市化的娱乐,便想到现在挣钱的法门比起他做‘土皇帝’的当年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即是。

“酩酊大醉”中的“酩”是形声字。

篆文从酉(表示酒)名声。

《说文·酉部》新附:

“酩,酩酊,醉也。

”《集韵·廻韵》:

“酩酊,醉甚。

通作茗。

”用作联绵词“酩酊”本义为大醉,醉得迷迷糊糊。

特别应提出的是很早以前没有酩这个字,借“茗”表示。

“酩酊”写为“茗艼”。

还有一种说法是“茗艼”即如今“懵懂”之音转。

如《世说新语·任诞》:

“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从此中“倒着躺着回来(倒载归)”以及“无所知”来看,“酩酊大醉”是确实是“醉得迷迷糊糊”不省人事了。

另外从“酩酊”的另一个用例来看,与“烂醉如泥”比,似乎“被人扶着”尚能“行走”(如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

”)。

而“烂醉”已“如泥”,说明人醉得瘫软在床上或地上已“拾不起个儿来”,即不能“行走”了,故两成语还是有所不同。

“金玉尔音”的字面义是:

把你的消息音信当成金玉一样看待。

语出《诗经·小雅·白驹》:

“勿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对这句诗有注:

“我思汝甚矣,汝虽不来当传书信毋得金玉汝之音声于我,谓自爱音声贵如金玉。

”“金玉尔音”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把你的音信视如金玉那么贵重”,“而有遐心”则是不给我来信“有疏远之心”。

今天人们用“金玉尔音”也是表述“不传递你的信息”。

“金玉良言”与“金玉尔音”不同,是比喻极其珍贵的有益劝告。

多见于近现代著作。

如《醒世恒言·李汧(qiān)公穷途遇侠客》:

“房德谢道:

‘恩相金玉良言,某当终身佩铭’。

”此中的“金玉良言”即是。

此外与“金玉良言”同义的还有“金石之言”“金石之语”。

“空空如也”语出《论语·子罕》:

“子曰:

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可知这“空空如也”是孔子说的话。

正是因为它是孔子说的话,所以出现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为“什么也没有”。

全段话即解释为:

“孔子说:

‘我有知识吗?

我没有。

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无所知。

我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第二种是《论语》专家邢昺(bǐng)的“疏”,他认为“空空,虚心也”。

“空空”通“悾(kōng)悾”。

“如”是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

所以邢昺把“空空如也”解释为“虚心,诚恳的样子”,放在孔子上述的全段话中则是把“我一无所知”换为“我很诚恳”。

关于邢昺的“疏”,“朱熹集注”也有“孔子谦言己无知识”的说法。

从今天人们对“空空如也”这一词语的运用来看,已距孔子原话的意思甚远,多是当“什么都没有”用了。

“立地成佛”的“立地”并不是“成佛”的前提。

“立地”乃是“成佛”的状语,即“立即”的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请见《五灯会元十九绍兴府东山觉禅师》:

“广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尽管是“杀人不眨眼”的人也不例外,只要他转念为善,他可“立刻成佛”。

这里的“立地”强调的是“快”。

禅宗不认为积恶之人向“成佛”过渡须很漫长的时间,只是“转念之间”而已。

这对想从善的人无疑是个鼓舞。

再如宋朱熹《朱文公集四三答李伯谏》:

“所谓便欲当人立地成佛者,正如将小树来喷一口水,便要他立地干云蔽日,岂有是理?

”这里的“立地”也强调的是“快”。

全句的重点是:

对“成佛”的人要容许他有转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就像不能要求“小树喷一口水”就立刻长成参天的大树一样。

此外从第二文的“便要他立地干云蔽日”中也可知“立地”不是“立在地上”而是“立刻”的意思。

因为“他立地”是不会“干云蔽日”的。

“青出于蓝”语出《荀子·劝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说:

‘学习没有止境,不可以中途停止。

就好像靛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靛青的颜色却比蓝草的颜色深;冰是由水冻成的,但冰的温度却比水寒凉)。

”《荀子简释》在这几句话的下面有两条注:

(一)“蓝,草名;《说文》:

‘蓝,染青草也。

’”

(二)“杨曰:

‘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

’”从第一条注中可知“蓝”不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蓝颜色”而是一种可从中提取深蓝色(靛青)的草。

从第二条注可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原意是讲“人进行学习会使自己的才能超过原来的水平,会越来越高。

”形成“青出于蓝”的成语后多用来比喻弟子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

讲的是孟子的一个观点。

孟子之所以说“完全相信书上的话,那倒不如没用书”,是因为他看到《尚书·武成》篇中说武王伐纣时战斗很惨烈,流的血可以把舂杵(有的书译“杵”为“大盾”)飘起来。

孟子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像武王这样极仁爱的人去讨伐纣那样极暴虐的人,纣王那一方的士兵不会有激烈的反抗以至“流血漂杵”。

所以他认为《武成》的记载不合情理。

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目的是勉人读书要深明大义要分析书上所说的是否合乎情理,不可盲目地相信书上所说的全是对的。

今天人们提倡办事不要死搬书本,反对教条主义,也用孟子的这句话作论据,可能是人们对孟子这一观点的扩展。

因为从孟子的原意中并看不出有指导如何行事,反对教条主义的意思。

此外由于古书没有标点符号,所以造成人们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一种就是如上面的引文那样,“书”指“书籍”,所有的书都包含在内;一种是前一个“书”字认为是指《尚书》。

如指的仅是《尚书》,那么它指的范围就缩小多了。

“天真烂漫”中的 “天真”有人以为是形容小孩的而小孩又是精神焕发的,因此应该用“斓漫”而不应用“烂漫”。

因为“斓”常与“斑”搭配有“色彩鲜明错杂”之意,而“烂”则有“腐烂”之义与小孩似沾不上边儿。

其实这是误解了:

(一)“烂”确有“腐烂”的义项,但在“天真烂漫”中的“烂”用的并不是这个义项而是“明亮、辉煌”的义项。

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这几句诗说的是古之贤士夫妻不贪恋夜中的夫妻生活都起得很早。

天还没亮,妻说“鸡叫了”,夫说“天快亮了”,于是夫起床向外看夜景,这时天上的星星还很明亮。

此中的“烂”即是。

(二)“烂漫”也有“光彩四射”之意。

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澔(hào)澔涆(gàn)涆,流离烂漫(光明灿烂,光彩四射)”。

此中的“烂漫”即是。

因此用“天真烂漫”形容小孩儿是对的。

“天真烂漫”多用来表述人的心地真纯出于自然,有活力,不矫揉造作。

如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引龚开《高马小儿图》诗:

“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冠无不宜。

”此中的“天真烂漫”表述的就是图中的幼马少年“真纯,有活力”的样子。

而“天真”与“斓漫”则没组成词语

“礼不下庶人”的字面义是“礼节不向普通的老百姓作要求”,也就是不要求老百姓讲究礼节。

由于是不要求老百姓讲究礼节,因而长期以来对这句话有误解,以为不要求老百姓讲究礼节是因为老百姓愚昧,不堪教化。

但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

“礼不下庶人”语出《礼记·曲礼上》。

根据最有权威性的注解——郑玄注是:

“为其遽于事,且不能备物。

”也就是说“礼不下庶人”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老百姓忙于生产又置办不起送礼的东西”。

所以不要求百姓讲究礼节。

因为古礼非常的烦琐,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应酬才能完成一个小礼节。

同时礼节上规定还要送礼物。

这些都是庶人(老百姓)难以承受的。

当然,“礼不下庶人”这句话也不完全准确。

因为庶人自有庶人的礼。

老百姓的红白喜事、会亲、祭祖,也有一定的礼数,只是比较简单罢了。

古代人能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实际承受能力出发考虑对百姓的要求,很值得借鉴。

“侃侃而谈”被现代人形容人谈话,用的是“理直气壮地谈”的意思。

但确实从出处中又找不出“理直气壮地谈”的意思。

词典上列的“侃侃而谈”的出处是《论语·乡党》。

是这样说的: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yīn)訚如也。

君在,踧(cù)踖(què)如也,与与如也(上朝的时候,君主还没有到来,孔子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的样子。

君主来了,孔子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行步安祥的样子)。

”“侃侃而谈”就是从“侃侃如也”转变而来。

“如”相当于“然”,今译即译为“的样子”;“侃侃”从上面的译文中可以看到并没有译为“从容不迫,理直气壮”。

这是因为孔子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下大夫”闲谈,不需要“理直气壮地谈”。

那么,“侃侃而谈”的“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义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是依据了朱熹的“注”:

“侃侃,刚直也。

”为什么朱熹这一放在原文中非常不恰当的注释却被后人广泛采用呢?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有待于支持这种注释的专家出来帮助解决。

此外“侃侃如也”在《论语·先进》中还出现过,是形容“冉有”、“子贡”侍奉在孔子身旁的“样子”的。

从“冉有”“子贡”的为人来分析,他俩在孔子身旁也应是“温和快乐的样子”。

“世态炎凉”常被人理解为‘世态又热又凉’来表示‘世态不好’”。

“世态炎凉”确实是表示“世态不好”的,但其中的“炎凉”二字不是用的原义而是用的引申义。

“世态”指的是社会上人们的态度。

既指的是“人们的态度”,那么“炎”就不是“热”而是“热情”,“凉”就不是“凉”而是“冷淡”。

在什么情况下,“世态”有“热情”有“冷淡”呢?

所以“世态炎凉”的全意是:

在人得势时就巴结人家,在人倒霉时就冷淡人家。

如《元曲选·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

“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也索性把炎凉的世态在心中想一想)”。

此中的“世态炎凉”即写的是苏秦的心理活动:

苏秦周游列国未获成功,回到家来家中人都慢待他,耻笑他,使他想到了这不正常的世态。

在京剧或评剧《秦香莲》王延龄把秦香莲领入驸马府让陈世美与秦香莲相认一折中,陈世美死不相认时,王延龄发出了“世态炎凉”的感慨,也是用此词语表示“极不正常的世态”。

“不免襁褓”语出《列子·天瑞》。

从此语的字面义来看可以理解为“未能脱掉背婴儿的包袱巾”,即人仍处在婴儿时期。

但如按照它的出处中的意思来理解。

它在《列子》中的全句是:

“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

意思是:

“人生下来有没见过日月没有脱掉包婴儿的包袱巾者”。

实际的意思就是还没长大就夭亡了。

因此如表述的是“人仍处在婴儿时期”的意思,应该不用此词语,因为它与原义相距过远。

从活用的角度说也没必要把表述“夭亡者”的话用在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婴儿身上。

“家徒四壁”解释为“家中只有四扇墙”也符合此词所指的是“家贫一无所有”的意思。

但是把这种解释法回归到“家徒四壁”的出处中去,就会发现把“徒”解释为“只”就讲不通了。

“家徒四壁”语出《史记一一七司马相如传》:

“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这句话说的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很快地回到成都司马相如的家。

司马相如的家是怎样的呢?

《史记索隐》专门对“家居徒四壁立”作了注,注的是:

“徒,空也,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徒”是“空”的意思,即家中空无所有,只有四扇墙围立着)”。

从上述《索隐》中可见,注中虽也有“只有……而已”,但不是指的“徒”这个词。

“徒”是作为“家居”的谓语“空无资储”用的。

也就是说《史记》的原文是从两个方面描述司马相如的家贫的:

一方面是“家居徒”,一方面是“四壁立”。

《史记索隐》注“徒”为“空”,那么从“徒”本身来说它有没有“空”这个义项呢?

有。

如《孟子·离娄》:

“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空有善心不足以搞好政治,空有法度不可能自动实行)”。

此中的“徒”即是。

此外,如果《司马相如传》的原文用的真是“徒”的“只有”义,那么原文也无需写为“家居徒四壁立”只写“家徒四壁”就行了。

可见原文还是用的“徒”的“空”的义项。

最后还要说的是:

“家居徒四壁立”这句话后来派生出三个同是表述家贫的成语,即“家徒四壁”“家徒壁立”“徒有四壁”。

“徒有四壁”因省去了“家”这个词,所以用此词语时前面要出现“家贫”一类的词语。

如《初学记十八崔鸿后燕录》:

“魏郡、王高家贫,徒有四壁。

”即是。

“旷日持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脩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

著于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

其故何也?

(当时会聚在宫中的许多在官的学者们,大家都诘难东方朔说:

‘苏秦和张仪他们不过是偶然地遇上了君主,就都官居卿相的高位,他们的荣耀使他们的后代都能感受到。

如今你学习先王的策略,仰慕圣人之义,熟读《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已经不能计算出有多少篇;你写的书也自认为是海内没有人能和你相比,真可算是学识渊博,智力超人。

你竭尽全力地效忠皇上,一天天地耗费着时间,拖了这么数十年,官位才不过是个侍从的郎官。

即或是这样还认为你有缺点。

这都是因为什么呢?

)”由这段文字中的“旷日持久”可知:

“旷”乃是耽误荒废的意思,“旷日”是空耗费时间。

东方朔从学识才能到对皇上尽忠都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是数十年的长久时间内官位升不上去,这就意味着白白地荒废了时间。

所以“旷日持久”虽有“时间长”的意思,但在这长时间中包含着有些时间是“白白地荒废过去了,该创造价值没有创造价值”。

再如《汉书·韩信传》:

“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如今你发动疲倦的军队,驻扎在燕国的能坚固防守的城池之下,力屈的情况俱已显现出来,想攻城又攻不下来,白白地荒废时日,时间久了军粮会用尽)”。

这是广武君对韩信说的话。

广武君话中的“旷日持久”也是“空废时日,拖延很久”的意思。

听电视台报气象,说“华北一带旷日持久的晴天,久旱无雨。

”就是把“旷日持久”“宽”词“窄”用了。

为什么是宽词窄用了呢?

因为“旷日持久”的晴天与“长时间”的晴天不一样:

“旷日持久”的晴天含有在这些晴天中应该有所作为而没能有所作为的意思。

一直是晴朗的天空,连一丝可借以人工降雨的云彩都没有,能有什么作为呢?

所以这“华北一带的晴天”只能说是“长时间”的晴天或“持久”的晴天而不能说是“旷日持久的晴天”,因为“无‘日’可‘旷’”。

下面举一个把“旷日持久”用对了的例子:

“这场旷日持久的名誉侵害案的审理昨天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这个句子中的“旷日持久”之所以用对了,是因为表现出了“对审理时间过长效率不高”不满的意味。

“不信(xìn)邪”是现代汉语,此中的“信(xìn)”是“相信”的意思。

“邪”是“妖异怪戾之事”。

如《吕氏春秋·孝行》:

“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

”此中的“邪”即是。

“不信(xìn)邪”在现代汉语中指“对某一事我绝不相信做不到”或“对某人的邪恶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不信(shēn)邪”是文言,语出《春秋谷粱传·隐公元年》:

“春秋贵义不重惠,信道不信邪。

”此中的“信”是“伸”的通假字,“伸张”的意思。

引文说的是:

《春秋》看重公理而不看重私利,伸张正道而不伸张邪恶”。

“不信(shēn)邪”由于说的是《春秋》的主张,使用范围很窄,因此在今天的语言交流中有些人不懂。

“势不两立”中的“势”不是“权势”而是“目前形势”的意思。

把“势不两立”换一个说法就是“两方目前的这种状况(态势)不可能并存下去,必定要发生改变。

不是这一方改变另一方,就是另一方改变这一方”。

如《战国策·楚》一:

“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这句话说的是:

楚国如果衰弱了,相形之下秦国就强了,这样,这楚国弱秦国强的状况不会并存下去,强秦必会威胁灭亡楚国。

再如《吕氏春秋·怀宠》:

“暴虐奸诈之与义理反也。

其势不俱胜,不两立(凶恶残暴奸诈与合乎正义道理是相反的。

这两者的趋势不会同时发展,是不能并存的)”。

此中的“势”也不是“权势”而是“目前形势、趋势”。

“忍辱负重”中的“忍”会意兼形声字,从心从刃,用“心能容刀”会能容受之意。

因此“忍辱负重”的“忍”用的是“忍”的本义,即“抑制住某种情绪或感觉,容受。

”“忍”由“抑制住某种情绪或感觉”又引申泛指“抑制”、“克制”。

“忍俊不禁”的“忍”即是(“忍俊不禁”的“忍”克制的是“笑”而不是“情绪”)。

由于“忍受坏事就是残忍”故“忍”又引申指“残狠”。

“忍人”的“忍”即是。

有人把“忍人”理解为“忍耐的人”是不对的,只要看一看“忍人”的出处就明白了:

“忍人”语出《史记·楚世家》:

“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这说的是楚成王要把商臣立为太子,告诉了令尹子上。

子上说:

“国君你还年轻,没有必要这么早就立太子。

况且商臣这个人眼珠突出,如蜂之眼而且喊叫声像豺狼,是个残暴狠毒的人,不可立他为太子!

”“忍人”即是残忍之人。

子上的话果然应验了。

楚成王不听子上的劝谏,立了商臣为太子。

后来在一个冬天的十月,商臣以宫廷守卫的军队围攻成王。

成王请求吃了熊掌以后再死,商臣不同意。

成王被逼自缢而死。

商臣即位,这就是穆王。

“忍”又由“残狠”引申为“硬着心肠”。

“惨不忍睹”的“忍”即是。

“于心不忍”的“忍”也是。

“脍炙”的使用须分语言环境。

(一)当“脍炙”只用它的本义时与“脍炙人口”不同义。

如《礼记·曲礼上》:

“脍炙处外,醯(xī)酱处内。

”这里的“脍炙”是细切的肉和烤肉,用的是本义。

这两句话讲的是吃饭时“脍炙”和“醯(醋)酱”应放的位置。

(二)在“孟子曰:

‘脍炙哉!

’”中,“脍炙”虽仍然用的是本义,但“脍炙”带上了一点儿另外的意思,即“脍炙被孟子所喜爱。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

曾子的父亲曾晳喜欢吃羊枣。

曾晳xī死后,曾子就不吃羊枣了。

因为一吃羊枣就会想起父亲。

由于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一次公孙丑问孟子:

“脍炙羊枣孰美(哪个好吃)?

”孟子就答了“脍炙”好吃(见《孟子·尽心下》)。

(三)这“脍炙好吃”可能是绝大多数的人的看法吧,于是就有人用“脍炙来比喻人喜爱的优美诗文,并用“脍炙人口”比喻诗文优美为众人所称赞传诵。

如五代蜀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

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再如宋洪迈《容斋随笔十五〈连昌宫词〉》:

“元微之(稹)、白乐天(居易)在唐元和长庆间齐名。

其赋咏天宝时事《连昌宫词》《长恨歌》皆脍炙人口。

”这两文中的“脍炙人口”即是。

(四)当人们不仅要表达“诗文优美为众人所称许”又要表达“称许”的时间有多久时,干脆就只用“脍炙”加上时间词了。

如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二》:

“林和靖(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接近)二百年。

”这是说《梅花》的名句被人们传诵了近二百年。

再如辛文房《唐才子传·刘商》:

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

”这是说刘商模倣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所作的《胡茄曲》在当时为人们所传诵。

“沧海无遗珠”出自《新唐书——五狄仁杰传》上的典故: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为吏诬诉,黜(chù)陟(zhì)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

‘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狄仁杰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和“进士”同位的“明经”之后调任汴州参军。

后来被官吏诬告。

由于被诬告后涉及官职的降免问题,让狄仁杰受到了右丞相阎立本的召见并问话。

通过召见与问话,阎立本对狄仁杰的才华感到惊异,向狄道歉说:

‘孔夫子说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是什么类型的,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

你可以称得上是沧海遗珠了!

)”那么阎立本说狄仁杰是“沧海遗珠”是什么意思呢?

阎认为:

狄仁杰乃是到海中收取明珠的人遗落的明珠,也就是说狄仁杰乃是被埋没的人才。

后人用“沧海遗珠”这个成语时也是用此语指称“被埋没的人才。

”如果在招聘会活用此语,表示的只是“本招聘会不遗漏人才。

”因此这个活用应该是通得过的!

此外,“沧海遗珠”之所以被后人沿用,也确与狄仁杰真是“珍珠”有关。

狄仁杰虽曾遭来俊臣诬害,但最后还是坐到相位。

“明经”是科考得中的官名。

“尔虞我诈”的字面义乃是“你欺骗我,我欺骗你!

”《左传宣公十五年》的一段史实:

春秋中期,楚国的楚庄王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申舟经过宋国时不必向宋国借路。

申舟怕这样做会触怒宋国而被杀。

但楚庄王坚持要申舟这样做,并向申舟保证如果申舟被杀,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申舟报仇。

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托付给楚庄王,然后出发。

申舟经过宋国没有借路被宋国逮捕。

宋国执政的大夫华元非常生气,对宋文公说:

“经过我们宋国不通知我们,这是把我们当属国看待,当属国等于亡国。

干脆把申舟杀掉!

”这样就把申舟杀了。

杀了以后楚国就派兵来攻打,打了一年多也没把宋国都城打下来,楚王就决定撤兵回国。

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就在楚王马前边叩头边哭着说:

“我父亲当时明知道按您的指示做是会死的,但他还是按指示做了。

难道你现在却要放弃以前的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