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践活动发言稿.docx
《小学实践活动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实践活动发言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实践活动发言稿
大义镇小学实践活动发言稿
发言人:
我校于2009年12月申请全县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得到批准后,成立了课题组,于3月开始实施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在3—6年段专门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每周两节,由相关的老师担任。
面对这一门新的课程,在没有教参,,尽管研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资料和文件,但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借鉴,头脑里还停留在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上。
我们一度感到无助和困惑,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什么?
怎么上?
如何评价?
教师在活动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引导?
等等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无从入手。
在镇中心校及校长的支持下,我们先后走进了我市多个学校听了专家的讲座和观摩了高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反思再实践,明确了理念,正确了定位。
一、我镇的综合课是怎样开设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它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经验重组人生的过程,通过经验的获得产生体验和感悟,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
通过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和目标,在上学期我校一共开展了8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一次,研讨会二次,总结和表彰会各一次。
回首这上学期来的实践和探索,真可谓一程艰辛,一程跌撞,但也一路惊喜,一路积累。
十节课上出了各自的特色,有启发也有不足,以下是这些活动所体现出的特色:
1、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自主选题,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要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选择适合探究的课题,教师对其加以有效的指导。
如在本校的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铅笔知多少》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定认知时,及时把握切入口,把自主选题的权力交给了他们,告诉他们:
“接下来就是要让你们充分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了,等一下老师要让你们分组讨论,你们想探究什么样的问题?
每一组的组长必须做好记录,因为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将在你们今天下午所提出的这些主题中诞生,看看谁最聪明,又让人们感兴趣,又值得探究的话题。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通过学生们的合作交流,确定了活动的第一个主题,并让学生们讨论需要研究什么问题,明确分工,让学生自由加入自己喜欢的小组中。
2、活动形式多元化,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主动探究,深度体验”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必须让学生在“动”中学,“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获得能力和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1)、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生活,与生活联系。
在《与近视零距离对话》活动中,e眼行动小组到各班去调查学生的视力情况,并制成了问卷调查表,采访组的成员采访了家长、老师、医生,从而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到近视的危害性。
在《铅笔知多少》活动中,调查组的成员到文具店去调查铅笔的种类和用途,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二、三年级的学生对铅笔的喜好。
《生命之水》活动中,学生们学校附近的“小河”、“池塘”边去采访,观察,让学生更直观、更深一层地了解所探究的内容。
看到学生们交上来的一份份调查表,我们不禁发出感慨:
我们的学生社交能力、调查能力原来是这么的强,未来可以当个出色的记者。
(2)、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强调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铅笔知多少》活动中,实验组的成员现场实验:
1、铅笔放入水中还能使用吗?
2、把铅笔芯放在火中烧,看会不会融化?
3、把铅笔芯磨成粉,倒入生锈的锁中看能不能打开?
(3)、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发展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思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解决孩子们的“为什么”,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当今社会,互连网走进了千家万户,“身在居室中,知晓天下事,”已成为现实,坐在家里可以看见好战分子在玩的战争游戏;轻点鼠标,可以把远在天边的人和事拉到咫尺。
鲜活的人物、新颖的话题,经教师得体点拨、引导,必将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关心,进而萌生出参与的意识。
在《留住秋天的脚步》活动中,知识冲浪组的成员们点击进入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搜索到关于“介绍秋天”的网页或网站,带着同学在网上冲浪,感受秋天的美丽。
在《船》活动中,学生们在网上搜集到世界上最古老的船的图片、船为什么可以浮在水上、船的种类等等的相关资料。
3、学科整合,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深层次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区别的新课程,它是综合课程,也是经验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学科领域的知识圈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六年级《小小厨师我能行》的活动,是在学习完劳动课《学做炒菜》、《学蒸鲫鱼》后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做出了一道道香喷喷的佳肴来,瞧,那“葱爆红虾”做的多好啊,色、香、味、俱全,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让老师们自叹不如。
在活动中,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体会到合作、互相提高、分享的乐趣,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很多学生树立了信心,有的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一些娇生惯养的坏习惯,并向全校的学生发出倡议,脱掉“小公主”“小皇帝”的帽子,自己动手,做时代主人。
4、成果展示五花八门,为学生提供一个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个性的舞台。
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见解、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当一份份问卷调查表、一张张自己编的手抄报和照片交到我们手中时,我们发现了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在《留住秋天的脚步》中,二年级的小同学上台表演了自己编的诗歌,那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童真和对秋天的赞美,都深深地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所给学生带来的震撼。
当学生们在班上开一个小展览会,展示用秋天的果实制作的作品时,那创意让我们惊叹。
在《巧用木棍做游戏》中,学生的热情高涨,通过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得到了发展。
5、教师的角色改变了,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由传授者转化为指导者、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
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予以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的施展。
总的来说,上学期根据不同年段的目标探究所开展的活动主题,发现了高年段活动较适合以汇报课的形式来开展低年段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适合以动的形式来开展的,如研究性学习。
上学期开展的这几个活动主题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困惑,许多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
(1)、如何正确处理“扶”和“放”的问题?
要如何把握“扶”和“放”的度?
(2)、活动的组织该如何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
(3)、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
(4)、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该任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5)、如何更好地开发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资源?
(6)、教师要如何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与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同不成长?
(7)、全部学生能对所选的活动主题都感兴趣吗?
兴趣能持久吗?
没有不能做的,也没有不敢做的。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有做不到的,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开发到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心血,它不仅是培养我们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的重大考验!
当看到“家长眼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卷上写着:
“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的孩子视野拓宽了,人也变的爱思考问题了…..”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的。
只要我们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中尽可能做的实一点细一点,让学生在“原汁原味”中体验,丰富学生的感受,不断成熟起来的教师和不断成熟起来的学生将品尝丰收的果实。
二、我镇的综合课是怎样教研
(1)首先确定我们镇的教研组,根据我们各个校门成员的交流,研讨并制定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计划。
(2)确定统一的论题。
为此,我们在听课前就向老师明确了教研的议题: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好?
我们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当中有探究、实验、调查、考察、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形式。
活动整个过程中,形式多样的活动确实能促进研究性学习持续深入的进行。
但在具体的一堂课上,我们运用的形式是不是一定要多样化,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好呢?
(3)开展正反方辩论。
课后,我们为听课教师自由组合,分成正反双方,而后开展辩论。
正方:
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多一点,活泼一点。
①形式多样,可以让课变得活泼生动,否则比较枯燥,学生持续研究的兴趣就会减弱。
②形式多样,可以适合更多的学生,有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③形式多样,研究问题的角度就多样,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宽广。
反方:
形式应该少一点
研究性学习活动汇报形式少一点好,特别是对初中生、高中生来说。
①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班队活动有所不同。
它重实践,重探究,汇报课也应用事实说话,数据、录像、照片等最具有实证力,展示的时候尽量用事实而非想象来说话,因此课的形式就应简洁明了。
②研究性学习活动重视的是过程的研究。
如今天听的《后中学生消费的调查与研究》,形式上就是调查、采访、整理分析、写调查报告。
汇报课就应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的汇报,不及其余。
形式过多,反而会迷惑了问题的指向。
③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常态课开展,形式少一点,易于操作。
(4)达成教研共识。
在此基础上,正反双方形成了共同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何种形式,取决于教师、学生及活动课型与内容。
小学段活动形式尽量多样化一点,中学段活动形式应有助于活动深入地探究。
三、我镇的综合课是怎样联片教研的
推行“送教下乡,返教进城”研究策略,促进片区教育协调发展。
1.中心校成立综合实践专题团队经常深入其他乡镇、村校指导、讨论、解决教育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如农村综合实践的现实问题、教育科研在村校具体操作问题、师资相对薄弱条件下师生的评价与发展问题等。
2.中心校科研组、年级组、骨干教师送经验到定点联系的乡镇,针对教学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亲自上示范课。
从而“一帮一”“优带劣”的形式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促使这些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
3.在做得好的本镇组织的综合实践教研活动外。
让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由中心校统一组织以优质课竞赛、各镇教师都能在综合实践课上有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以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四、在我镇综合实践课上存在的问题
每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必然产生一些新问题。
我们既要认识到活动经验总结的重要性,也要明白发现问题同样也很重要。
每次教研活动的问题在于:
1、主题与议题的立足点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整体效果。
主题、课题、议题如何更加一致化,值得今后探索。
2、课题与议题印证还不够全面,从而影响了比较效果。
由于提供的课例都是单一形式的,强调形式单一的优势,而未必提供以往那种展示课多样化形式。
因此,研讨课例类同,势必让正反缺少现场课例支持。
3、主题、课题、议题这三题还未形成系列专题。
课题研究也不够深入,参与的学生还在少数。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探索还在初步探索阶段。
辩论式评课也是一时所为,还值得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应在“主题——课题——议题——问题”研究上多下功夫,从而创造出更加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