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6193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x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作者

系别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副教授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加之近些年来我国在食品等领域接连出现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关注的焦点。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已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

行业性的责任缺失情况不断涌现,更大范围地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大多都是国有企业,总体来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少。

本文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了说明,同时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最后,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globaleconomy,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smoreandmoreintentionedbythesociety.Togetherwith,inrecentyearsourcountryappeartheabsenceofsocialresponsibilityinfoodandotherfield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hasbecomeafocus,whichisintentionedbycountry,society,enterpriseandcitizen.Atpresent,thephenomenonoflackofsocialresponsibilityisnolongerconfinedtoasingleenterprise.Industryresponsibilitycasescontinuetoemerge,greaterimpactonsocialmoralbottomline.Althoughinrecentyearsourcountrymoreandmoreenterprisesbegintoreleas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report",butthesocialresponsibilityoftheenterpriseisastate-ownedenterprise,theoverall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oftheenterprisetheproportionisstillless.ThispaperonChina’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statusisdescribed,whiletheanalysisofth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nChinaProblemsandthereasonsoftheseproblems.Intheend,refertotheexistingproblemsofth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nourcountry,puttingforwardsomesuggestions.

keywords: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ProblemCountermeasure

 

目录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1

(一)斯蒂芬·P.罗宾斯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1

(二)阿奇B.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1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2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2

(二)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3

三、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研究3

(一)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内容5

(二)按照企业的发展阶段动态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6

(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道德调控6

(四)增强全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关注程度6

(五)发挥政府规则制定和监督实施的作用6

(六)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制定原则6

参考文献7

后记8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一)斯蒂芬·P.罗宾斯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社会责任(socialresponsibility)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概念,鲁宾斯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社会响应的概念进行了对比。

社会义务是工商企业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履行其经济和法律责任时,已经履行了自己的社会义务(socialobligation)。

社会责任是以企业(无论是否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以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的。

对一家依法纳税的企业,我们只能说他承担了社会义务,还不能就此认定他承担了社会学责任,因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是一种比社会义务更高的道德标准。

社会响应(socialresponsiveness)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是由社会道德伦理标准引导的,他能够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一个更有意义的指南。

社会责任是比社会响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

(二)阿奇B.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可用一个四个层次的金字塔图加以形象说明。

慈善责任

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

改善生活质量

 

伦理责任

行事符合伦理

有责任做正确、正义、公平的事

 

法律责任

守法

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经济责任

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图一卡罗尔金字塔图

 

这个金子塔图旨在说明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是由一些具体类别的责任所组成的,把这些类别责任搁在一起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总和。

总而言之,企业要履行其所有社会责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企业也逐渐开始了解国际社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

国外的企业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带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企业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

一些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内部会专门设置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同时会将每年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计入工作绩效中,设有专门的监督与考核体系。

他们就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不仅为自己获得了长久的商业客户群体,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赢得企业员工对公司的忠臣度,进而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企业中来,并且对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总的来说,就是跨国公司在华履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参照。

在中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增加企业的名誉资产同时也可以在本行业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于是将企业社会责任纳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如:

GE构建EHS管理体系,这个由E-环境(environment)、H-(health)、S-安全(safety)三者构建的主题,如今是GE企业CSR(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GE希望通过EHS体系的推广,使中国企业走一条国际化规范作业的学习和发展之路。

再如:

佳能的影像公益,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汶川地震后,建筑物被破坏,羌族文化被破坏。

佳能经过5个多月的田野工作,将羌族文化记录了下来,同时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展出获得超过30万人次的观赏。

这一行动一方面拯救了被破坏的羌族文化,另一方面提升了消费者对佳能公司的认可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2006年,巴斯夫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首倡并发起“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在自身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带动行业一起做,最终推动整个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从近年来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情况来看,到2008年时已有121家中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个数字也接近中国历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总和。

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2011年12月07日在北京举行,据会议期间发布的《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显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前十个月,各类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达817份,超过2010年全年发布总量,同比增长23.2%。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数量和方式都在增加,但总体来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形形色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说明,社会责任还未能内化为企业的常态价值观。

中国社科院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蓝皮书)发布,课题组分别调研了中国境内的国企、民企、外企的百强企业。

结果显示,在被选中评价的300家企业中,按百分制考评,所有企业平均得分不到20分。

有近七成企业是旁观者,没有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披露十分缺乏。

总的来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大致呈现以下态势。

(1)国企和央企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力军,其多关注于政府的需求。

(2)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数量增加。

(3)我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但不可否认,如果加总的话,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贡献是可敬的,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4)上市公司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呈稳步增长趋势,但仍存在例如对负面信息披露相对较少等诸多问题。

(5)就地区而言,与2010年相比,2011年西部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大幅增加,增长幅度为17.5%,超过了东部和中部地区。

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更快,达到了41.7%。

(6)就行业而言,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非日用生活用品、金融等。

(二)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淡薄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给劳动者、社会乃至企业本身造成极大危害。

通过偷税漏税,为自己牟取暴利逃避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向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的服务、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虚假信息,侵犯消费者合法的利益;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污染环境。

在这些企业管理者看来,企业应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他的社会责任应有政府来解决。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

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央视CCTV2《今日观察》3.15在行动,播出《蜜饯竟然如此加工!

》,杭州部分蜜饯生产厂家,生产环境肮脏不堪,工人随意添加添加剂,伪造检测报告,随意更改生产日期,生产原料来自山东临沂黑工厂。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惜损坏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单从食品这一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来看,我国企业连最起码的道德标准都已沦陷,更不用去说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了。

2.企业员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常识

近年来企业经常出现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

如低薪、欠薪、延长工作时间、社会保险问题、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问题。

自2010年一月起半年内富士康连续发生13起员工自杀跳楼事件,共造成10死三伤。

虽安监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矿难死亡人数连降9年,但我们注意到,在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各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数据中,和部分省份公布的不一样,包括重庆、贵州和辽宁。

今年以来,各地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伤亡人数超10人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就有2起,均因违规操作所致。

从下图我们看到,当被问到企业加班是否征求员工同意的问卷调查时,百分之五十六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百分之四十二的企业不会征求员工的意见。

似乎在员工看来为企业加班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又有多少员工会知道在工作时间之外给企业加班的时间是要征求员工同意的,而且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300%的工资报酬。

 

图二企业加班是否征求员工同意的问卷调查

3.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不够

很多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了解很少甚至是根本没有了解,对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对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缺乏研究。

政府前期工作过于注重GDP的增长和企业给当地带来的税收,从而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的发展,在放宽管理的同时,没有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一些企业不惜浪费国家的稀缺资源,破环生态环境来获得经济利益,进而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

仍以最近食品行业毒胶囊事件为例,据相关报道早在去年就已被当地药监部门查封两家企业,在近期的查处问题胶囊事件中又出现在被查封企业名单中。

这两家企业本已应该在相关部门的严格监控之下,但仍然成为此次事件的参与者。

由此可以看到相关监督部门存在严重的执法不严,查处力度不够,缺乏持续监控的能力。

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表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因素。

相关法规建设不规范,政策波动大,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激励制度还未健全。

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制约。

同时表明中国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所造成的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足。

从深层次分析,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目前正处在整体转型时期,企业、社会、政府边界模糊不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和企业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

成熟定型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还未问世。

同时就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与西方数百年工业化历史相比,我国许多企业才刚刚进入市场。

这种先天的不足再加上后天我国不健全的市场环境,导致我国许多企业把企业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企业社会责任置之在后。

第二,由中国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济能力决定。

从规模上看,企业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资本积累期、规模扩张期与企业公民期。

根据罗宾斯的企业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也应分为三阶段,即前惯例水平、惯例水平和原则水平。

以下表一是总结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状况。

当前我国企业大都处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前两个时期。

即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和规模扩张期,企业资金少、抵抗风险的能力弱。

为了生存与自身的发展,企业首先要把获得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有限。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从企业规模上看

原始资本积累期

规模扩张期

企业公民时期

企业道德发展阶段

前惯例水平

惯例水平

原则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只有企业责任规则符合自身利益时,企业才遵守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受外界影响,如对政府法律的遵守,企业会做公众期望的事

企业会确定自己的社会责任道德原则,承担更多超功利的社会责任行为

表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三阶段

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工厂规模的大小与企业管理者对SA8000标准的认同态度成明显的正相关性。

当企业规模在1000人以下时,企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企业管理者难以接受SA8000;企业规模在1000~1500名员工时,企业处于资本扩张期,但扩张的成本首先必须有订单的效益补偿,企业管理者才能够考虑实施SA8000标准;当企业扩张到1500人以上时,未获得稳定的客户依赖,加上企业已经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企业管理者表现出对SA8000更为积极的肯定态度。

这恰好可以说明为什么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少。

三、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内容

企业对消费者、股东、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包括对员工的福利、安全、培训等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只有尊重企业内部的员工,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率。

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就要依法纳税,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努力承担企业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企业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图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

 

(二)按照企业的发展阶段动态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企业生命周期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

在企业社会责任所对应的利益相关者中应首先履行对股东、客户和员工的责任。

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积蓄自己的力量;处于成长期和发展期的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市场份额增加,在本行业影响力逐渐增强。

所以应进一步对除企业基本社会责任外,积极承担对政府、社区、竞争者、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当企业发展到稳定期时,其规模较大,实力较为雄厚抵抗分险能力较强,所以要承担更为高级的社会责任,例如:

捐助社会弱势群体,履行对慈善事业的支持等。

(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道德调控

一个人需要自己对自己的约束,使自己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应该是如此,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细胞,所以企业应该从贡献社会的角度出发对自身的经营方式、经营思想等进行约束、规范和控制。

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道德形象建设。

(2)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企业信托责任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的服务。

(3)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写入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中。

(4)对企业的生产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5)注重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使企业的每位员工熟知企业的经营宗旨,提升企业自身的素质。

(四)增强全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关注程度

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表明,消费者的选择、社会批评压力等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因素。

受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利用消费者选择压力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不现实,但是可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所谓社会监督就是要利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以完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弥补政府在某些方面的“监督失灵”。

(五)发挥政府规则制定和监督实施的作用

近年来发生的诸多企业危害社会、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与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是有直接关系的,如何能够使企业更好的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兼顾企业社会责任是政府应该思考的。

1.加强政府在引导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政府要通过法律、制度等约束性的手段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引导。

建立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

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尊重和及时的肯定,满足企业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加企业知名度。

使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努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形的资产,进而去饯行社会责任。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社会责任无法落实的另一缺口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在很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制约,或者是惩罚力度不够。

所以政府应加大力度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予以正确的关注与重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企业社会责任有法可依。

(六)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制定原则

法律、法规是一种强制性是我原则,因此并不能规范企业的所有行为,尤其是道德和企业自愿行为,因此需要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政策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和约束。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的政策工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目的表现在:

对积极饯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要起到鼓励、表彰的作用,使企业意识到他们的负责行为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为企业增加了知名度,进而激励企业进一步发展;帮助那些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各种渠道的帮助,以此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身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兼顾国际标准和国内的实际情况

所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要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惯例和规范,同时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既能够满足自身、国家的需求,也能够适应国际的潮流。

2.层次性原则

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政府政策的制定应该具有层次性,即倡导性与强制性相结合。

强制性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守的,无论企业的规模和能力大小都必须遵循,强制性政策是对企业提出规范性的要求,使企业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倡导性政策是对企业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比较大型的企业,资金和能力比较雄厚。

比如: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他们应该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军,从而带动更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2.于干千,《管理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广州,华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美]阿奇B.卡罗尔,安K.霍尔茨著,《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5.[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北京,中央人民大学,2004年

6.李颖、薛俊妮,《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与其社会责任战略研究》,价值工程,2012年

7.王玉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价值工程,2010年

8.林军,《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管理,2004年

9.程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现井喷》,财经网,2008年

10.殷格非,代奕波,《中国社会责任政策必要性探讨》,WTO经济导刊,2008年

11.罗曙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1》发布,WTO经济导刊,2012年

12.涂义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商学院,2012年

13.钱啟英,《浅谈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外资,2012年

14.黎友焕,《百年企业更应承担社会责任——对国内以发布报告企业的研究分析》,上海国资,2008年

15.冯程,《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履行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

后记

 

本文作为我的学位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我多年学习的总结和检验,而且使我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屈燕妮老师,在撰写这篇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我得到屈老师耐心的指导,不管是论文的选题、文章的结构还是语言的遣词造句,屈老师都给予了我细心的教导和极大的支持,启发了我的写作思路,使我受益匪浅,同时,屈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教学风格、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渊博的知识都让我深感钦佩。

再次对屈老师给予我的无私帮助表示深深的谢意!

最后,对提供过帮助的同学,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此前未经过专业的训练,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和信息有相当的局限性,部分论述和分析略显浅显和不足。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