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938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docx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

货币金融学习题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单选

1.D2.C3.B4.D5.A6.C7.A8.D9.D10.B11.A12.C13.B14.A15.D

(二)多选

1.ACD2.ABCD3.ACDE4.ACE5.ABC6.ABCDE7.ABCE8.BCE9.AC10.BCD

(三)名词解释

1.

(1)劣币是指其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的货币。

(2)良币是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其作为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

(3)在两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纷纷铸造为货币,而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被储藏起来从而退出流通。

2.本位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其特点是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用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债权人不能拒绝接受。

而非本位货币不具有这种能力。

3.无限法偿也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债权人或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一般来说,本位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则是有限法偿的。

4.有限法偿是指当超过一定数量的非本位货币用于流通和支付时,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

而本位货币这是无限法偿的。

5.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相等的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最原始、最朴素的形式。

它本身既作为商品,同时又作为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

6.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准则和规范。

在内容上包括:

规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货币单位;规定货币的发行程序和流通办法;确定发行准备和货币的对外联系。

7.货币的自由铸造是指在银本位制、金本位制及金银复本位制这三种金属货币制度下,人们可以将随时将货币金属提供给铸币厂铸造成本位币进入流通领域,铸币厂(为政府经营)不收取或只收取少量的铸币费。

通过自由铸造,保证了本位币为足值的货币,其面值与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价值相一致。

8.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

金币的铸造被停止,金币也不再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发行以金块作为准备;货币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等值关系;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不能兑换金币,但可以兑换为金块;黄金仍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9.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信用货币的存在具体形式主要有:

纸币(现金)、银行存款、信用卡、电子货币等。

10.代用货币是黄金等贵金属货币的替代品,代替黄金等贵金属发挥货币的职能。

代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

11.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不同国家的货币层次划为有所不同。

我国的货币层次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12.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四)判断分析

1.正确。

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就是将所有商品的价值按照统一的价格标准表现为价格,从而使商品价值可以相互比较,便利商品的交换。

2.错误。

信用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通过信贷方式提供的。

它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它提供的信用即社会公众以资产或资源提供给中央银行进行分配。

社会公众提供的资源越多,纸币发行的基础就越稳。

3.正确。

任何财富或资产都有价值储藏功能,但货币是一种流动性最好,最安全的价值储藏形式。

实物货币被作为价值储藏时,其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就额比浪费了。

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分离的。

信用货币在发挥货币价值职能时,其对应的社会资源仍可以被人们应用,因此信用货币发挥价值储藏手段可以提高储蓄的效率。

4.错误。

信用货币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能够发挥货币的所有职能。

是价值和一般财富的代表,是直接的购买手段,随时可以进入流通通其他形式的财富相交换,具有保值增值功能。

所以信用货币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5.错误。

外汇储备是引起信用货币发行增加的因素之一,但现代信用货币的发行并不需要任何黄金外汇作为发行准备。

信用货币的发行数量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保证商品劳务价格的基本稳定来决定的。

适度地控制货币发行量,避免其过多过少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才是货币发行量决定的关键内容。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

(1)劣币是指其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的货币。

(2)良币是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其作为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

(3)在两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纷纷铸造为货币,而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被储藏起来从而退出流通。

2.

(1)信用货币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2)它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货币发行者提供的资源和资产的数量。

(3)代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3.

(1)“跛行本位”是金银双本位制的一种演变形式。

其背景是由于世界白银供应激增,市场银价下跌,使得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银币充斥流通,金币减少。

(2)跛行本位的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银币不能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将银币的铸造权收归政府以保持金银币比价的稳定。

4.

(1)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职能不同在于它在商品劳务交易中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根源于商品流通的信用形式,即商品劳务的让渡和商品劳务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产生的信用关系。

(2)信用关系的正常是支付手段职能正常发挥的前提,同时支付手段职能的发挥又促进了商品劳务交易的扩大和信用关系的发展。

支付手段职能对经济有重要影响。

5.

(1)典型的金本位制就是金铸币本位制。

(2)在这种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本位货币是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流通中的纸币可以自由地与金币兑换,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

1.

(1)金作为普通商品,其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价值不可能稳定;而作为货币则要求金的价值必须稳定。

金这种身兼二任的性质决定了以某种商品充当货币的内在矛盾。

(2)金本位制下金在国际之间流动并不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尤其是当货币管理当局为了维持本国经济稳定而对金的输出入实施限制性的政策,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就不能实现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应量难以与黄金储备保持适当的比例。

(3)国家为了刺激和抑制本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行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国内的物价发生变动,以黄金量作为基础从而保持汇率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与国内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

要维持汇率按金量固定不变,就会使各国政府难以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2.

(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行使货币各种职能的货币。

(2)信用货币的发行受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控制,其价值基础决定于社会公众提供的可供发行者分配的资源和资产的量。

(3)信用货币的发行具有弹性,一方面,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流通对货币量的需求提供货币,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货币数量失控的可能性。

(4)适度控制货币量是维护信用货币币值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

第3章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

1D;2C;3D;4B;5A;6A;7C;8B;9B10A;11C;12D;13D14A;15B

(二)多项选择:

1AB;2BCD;3ABD;4BCE;5ABCE;6ABE;7ACD;8ABCDE;9BE;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运动,是一种借贷活动。

信用关系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之上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三要素包括:

债权债务关系、时间间隔、信用凭证。

3.商业信用最早在资本主义时期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发展到现代,最典型的形态是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和实物交易时以延期支付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4.在信用活动中为了保证借贷的正常进行,借贷标的、信用关系的确立以及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用书面协议来约定。

这种书面协议就是信用凭证,也称为融资工具。

5.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6.商业汇票是一种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由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要求付款人见票即付或在未来某个约定的日期向债权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

7.商业本票是工商企业或个人签发的、保证即期或在未来某个约定的时间、无条件支付给债权人或持票人一定金额的债权债务凭证。

简言之,本票就是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无条件支付承诺。

8.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或企业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并由此获得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控制权。

国际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

(四)判断分析:

1.错误。

任何阶段任何形式的信用都不会改变信用的本质,即以偿还和复习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2.正确。

银行票据是以银行作为债务人,以银行信用为保证的,信用度比商业票据更高。

所以,银行票据具有更加普遍的接受性、货币性和更强的流动性。

3.错误。

它们的交易主体有区别,交易标的物也不同。

消费信用是消费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交易对象是大件消费品。

商业信用一般是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交易,交易对象是生产资料。

4.错误。

信用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债权债务关系的普遍化,的确会存在债务链条断裂的可能性,但不具备必然性。

只有在整个经济出现了问题,信用关系遭到破坏,才会爆发信用危机。

5.错误。

商业信用关系的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者商品经营者。

如果信用关系双方其中一方不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比如是银行或者消费者,则这种信用关系就不是商业信用。

(五)简答题(要点):

1.

(1)私有财产的出现是信用关系产生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前提条件。

信用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以私有制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

(2)信用经济自商品经济萌芽后就产生了。

但信用的发展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不同历史阶段的信用经济随着信用形式的发展,有不同的特征。

(3)信用的发展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相一致。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与之紧密相连,货币关系的普遍化,进一步促进了信用关系的普遍化和迅速发展。

2.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2)主要特点:

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同时包含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交易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商业信用发生后,买卖双方就存在着以一定货币金额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创造出相应的流通工具。

(3)优点:

商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促进流通的作用,是推销商品的有力武器,是解决流通手段不足的最便利方式。

所以就企业间的信用活动而言,商业信用是首选、是基础。

(4)缺点: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和经营者之间主要以商品提供的信用。

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向,即一般只能由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提供。

首先,是商业信用规模受企业资本规模、尤其是商品资本量的限制。

其次,是商业信用的信用能力有限。

制约了商业票据的流通性。

再次,信用量变动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信用体系进入初步建设阶段,大量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规章制度出台,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立并逐步规范,为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初步条件。

但从整体来看,我国信用制度建设整体滞后。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国家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日益增长的信用需求与落后的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存在不少的信用缺失现象。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企业间合同履约率低,合同失效和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现象屡有发生。

(2)企业和个人对银行的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较为严重。

(3)财务资料失真、企业虚假披露,在证券市场尤其突出。

4.信用的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其特殊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存在时间不一致的价值的相向运动。

信用关系建立和注销的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的转移。

(2)有条件的付出。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付出,付出的价值和回流的价值在量上不相等。

(3)贷出的商品或货币的所有权没有改变,只是使用权的暂时让渡。

所以信用必然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

5.信用有以下主要经济功能:

(1)维护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

(2)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节约流通费用。

(4)有利于资本集中和集累,提高社会资本量。

(5)调节经济结构。

(六)论述题(要点):

1.

(1)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

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国家信用有以下主要作用:

①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调节宏观经经济。

②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

③解决社会公共工程的资金需要。

(2)国家信用具有特殊动的资源动员作用。

国债一般都采取自愿认购方式。

但是在特殊情况或者争状况下,国债发行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国家利用国债也可以动员和支配一般信用形式无法动员的资源。

所以,国家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其他信用形式不可完全替代的。

(3)国家信用毕竟是国家的负债,其还本付息的来源是纳税人的收入,其规模对货币供给和经济均衡有重大影响,因此各国对国家信用的规模都要加以合理控制。

2.

(1)商业信用和企业的再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商业信用,可以牢固供需企业间的联系,节约资金、降低流通费用,争强竞争能力。

(2)商业信用是推动商品交易的直接手段,是企业间的首选信用方式。

(3)商业信用是创造流通手段的最便利的方式。

但由于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和商业信票据的普遍接受性不足,限制了商业信用在更大范围的开展。

尤其是在相互不了解、缺乏信任的企业间,商业票据就可能被拒绝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要求银行信用的介入。

银行信用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在多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弥补和完善了商业信用。

银行票据被社会普遍当作“货币”使用,具有更高的接受性。

成为更高级的信用形式。

第四章金融体系

(一)单选

1.D2.B3.A4.C5.D6.C7.A8.A9.C10.B11.D12.C13.D14.D15.B

(二)多选

1.BD2.BCE3.ABCE4.BE5.ACE6.ABCE7.BE8.ABCDE9.ABE10.ABDE

(三)名词解释:

1.金融体系是有关资金的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系统。

它由资金的流出方(资金盈余单位)和流入方(资金短缺单位)、连接这两者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这一系统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构成。

2.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转移的市场。

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

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3.金融中介是指那些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包括银行、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他们的产品包括存款、贷款、基金及保险合约等。

4.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分别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协商、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

在直接融资中,短缺单位通过出售股票、债券等凭证而获得资金,盈余单位持有这些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或股息分红。

因此,对于短缺单位来说,这些凭证是一种负债;对于盈余单位来说,它们则是一笔资产。

这些金融工具大多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因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5.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的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分别同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金融中介机构发挥着吸收资金和分配资金的功能。

它通过发行对自身的要求权(债权或股权)来获得资金,然后再把它转化成对短缺单位的要求权。

6.由于收入大于支出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单位称为盈余单位;相反,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导致资金短缺的单位称为资金短缺单位,或赤字单位。

一般来说,家庭是资金盈余单位,企业和政府是资金短缺单位。

7.资金流动是金融体系的最基本的功能,它是指资金从盈余部门通过金融体系流入到赤字部门。

资金流动的途径包括: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8.金融结构是指金融体系中各种现存金融工具(债权凭证和股权凭证等)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

根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这两种融资模式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可以将金融结构区分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

9.互助储蓄银行产生于19世纪初,目的是在社区的低收入阶层中鼓励节俭和储蓄。

开始阶段,它名义上为存款人所有,但实际上由创立者指定的受托人委员会控制。

现在,既有互助协会制的、也有股份公司制的储蓄银行,不过,以采取前一种形式的储蓄银行居多。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法令规定储蓄银行只能接受储蓄存款,对长期债券和抵押贷款等进行投资,但这之后,储蓄银行和储蓄与放款协会都获准向客户提供类似支票存款的帐户,从而缩小了它们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10.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或货币当局,它是代表国家对经济金融进行调控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其基本职责是执行货币政策,管理一个国家的货币和利率,或者说,实现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11.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金融监管体系是监管机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措施等的总和。

(四)判断分析

1.错误。

资金融入方的信用度知名度越高,其债券或股票的发行就要相对容易,发行价格也会相对较高,融资成本就可以降低。

2.正确。

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吸收分配储蓄,并确定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

所以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中心。

3.正确。

当前为适应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要求,我国实行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体制。

监管机构为“一行三会”。

4.正确。

金融体系可以使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在时间上进行转换,将未来的收入提前使用,或者把今天的收入推迟支出,以提高消费和投资的效率;也可以利用金融体系在不同的地点之间转移资源。

5.错误。

直接融资是指最后借款人和最后贷款人之间直接进行的融资。

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中仅仅是提供代理性质的中介服务,而不是作为信用中介。

即不发行自己的负债(间接证券)吸收资金,也不创造自己的债权来提供信用。

(五)简答题(要点)

1.我国目前金融结构有下面特点:

(1)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

(2)整个企业无论长短资金都高度依赖银行资金供给;(3)商业银行长期作为企业资金的唯一来源,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积累了过高的风险。

2.

(1)直接融资是指最后借款人和最后贷款人之间进行的融资;

(2)间接融资是由金融中介机构以自己的债务换取最后贷款人的资产,再以自己的债权向最后借款人提供信用;(3)区别这两种融资不在于是否有金融机构的介入,而在于金融机构是否发挥了信用中介作用。

即金融机构是否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同时承担了债权和债务,充当最后放款人的债务人和最后借款人的债权人。

3.资金流动的意义:

(1)对于借入资金的一方而言,通过借入急需的资金可以更加有效的安排自己的生产和消费;

(2)对于资金的贷出方而言,把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贷放出去,可以从中获得收益;(3)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大额的资本,为大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

4.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投资特点主要是:

货币市场工具的流动性极高,几乎没有风险,具有储蓄存款的性质。

主要投资对象有:

(1)银行承兑票据;

(2)银行大额存单;(3)短期国债等。

5.金融市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的分类有下面一些:

(1)按照契约的性质,可以分为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2)按照在发行和交易中的地位,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3)按交易地点和场所不同,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4)按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论述题(要点)

1.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流动功能。

(2)支付结算功能。

(3)聚集资源的功能。

(4)管理风险的功能。

(5)激励功能(6)提供信息功能。

2.由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世界各国都对金融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监管。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弱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增进市场效率;

(2)确保金融中介机构稳健经营,合理竞争,减少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3)完善货币政策控制。

避免因货币原因诱发银行危机。

第五章金融市场功能与结构

(一)单项选择:

1.C2.A3.C4.B5.B6.C7.A8.C9.D10.C11.B12.A13.B14.B15.B

(二)多项选择:

1.ABCDE2.ABD3.BCD4.ABCE5.AB

6.ABCDE7.ABD8.ABCE9.ACE10.BDE

(三)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转移的市场。

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

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2.债务市场就是债务工具交易的市场,如债券市场、抵押票据市场等。

3.股权市场就是股权类工具交易的市场,最典型的股权市场就是股票市场。

4.一级市场是公司或政府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债券、股票等证券的金融市场。

5.二级市场则是投资者相互之间交易已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

6.场内交易市场又称交易所,证券的买主和卖主(或他们的代理人或经纪人)在交易所的一个中心地点见面并进行交易,如纽约股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7.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市场(over-the-countermarket)。

在这个市场上,位于不同地区的拥有证券存货的交易商向与他们联系并愿意接受他们价格的任何人在柜台上买卖证券。

8.国债回购交易是一种以国债为抵押品拆借资金的信用行为,买卖双方在成交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双方再行反向成交,并由融资方商定利率支付利息。

9.商业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主要有融资性票据市场和中央银行票据市场。

10.货币市场是期限在—年内的短期债务工具交易的市场。

(四)判断分析:

1.正确。

因为拆借市场利率能及时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金融机构头寸或银根松紧,反映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张信贷及货币供应总量的能力。

2.正确。

它能灵敏反映出资金供求、市场供求、行业前景、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3.错误。

非竞争性投标是指在国债购买投标中不给出价格只给出购买量的一种投标方式,其中标的购买价格是中标的竞争性投标的平均价。

4.正确。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经过银行承诺兑付的商业票据,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其风险较商业票据低,故其收益率也低,所以其价格高于商业票据。

5.错误。

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