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557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 含答案部编版.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检测含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学习检测(含答案)

第五单元

基础积累·语言运用(共36分)

一、积累与运用。

(36分)

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fànwéicànlàndùjuānnǔlìlùdì

()()()()()

yídòngjùjíyuántóuyōngjǐqìshì

()()()()()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刹那(shà)浙江(zhè)

B.臀部(tún)负荷(hè)

C.不仅(jǐn)漆黑(xī)

D.蜿蜒(wān)一簇(zú)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浅篮扩大B.夺日宽广

C.清静竹笋D.额角襄牙

4.查字典。

(4分)

预习课文时,乐乐读到“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时,不认识“端”字,准备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翻开这个字所在页(图),知道了读音是______。

请帮她选择“端”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填序号)________。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景象或样子)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很值得观赏。

(看)

C.人们在北京白云观的祭坛前游览。

(参观)

D.你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很独特。

(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6.下列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拟人)

B.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排比)

C.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反问)

D.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喻)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C.《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内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外洞。

D.《海上日出》的语言文字优美,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的天气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8.将下面的语句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

语句: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A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B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C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D

9.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照样子,补全句子)

怎样美的一处风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假如你要带朋友来参观你的学校,想一想你要带他(她)参观哪些景物,画出参观路线,然后按顺序简要说一说。

(2分)

阅读素养·理解赏析(共34分)

二、阅读与感悟。

(34分)

(一)阅读游记片段,完成练习。

(16分)

(甲)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乙)汀江龙门(节选)

虎舌洞位于龙门山峰腰间,其外貌像个老虎头,洞口狭小,只容一人弓身而入,洞内则宽敞如大厅堂,却日夜黝黑无光。

在松明光照明下,可见洞中央有块巨石活像老虎舌,虎舌洞因而得名。

全洞纵深100多米,时宽时窄,游人则需或扶壁而行,或匍匐以进。

洞中石乳林立,有的倒垂,有的横出,光滑似玉,滴水有声。

石笋、石蛋、石珠琳琅满目;石虎、石马、石麒麟、石鲨鱼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石鼓、石钟敲击有声,清脆悠扬;石桌、石凳如匠人造就。

更奇妙的是,这里的石乳软如橡胶,明如琥珀,抓一把在手,可捏可搓可揉,像胶泥一样。

但一带出洞口,这些灰白色石乳,转眼间就变硬,用力一捏,即散为碎粉。

(有删改)

1.结合示意图,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把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线补充完整。

(4分)

路上—→()—→()—→()—→()—→出洞

2.甲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中的哪些景物?

()(2分)

A.黄龙青龙神仙动物

B.黄龙青龙石钟乳石笋

C.神仙动物宫室器用

D.黄龙青龙宫室器用

3.乙文中虎舌洞因何得名?

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2分)

4.两篇短文都写了溶洞,它们写出了溶洞的哪些共同特点?

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介绍石乳的特点?

请模仿这种写法介绍一处景观。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8分)

云峰观日出

云峰山日出是云峰山的两大名景之一。

为了观日出,老师领着我们披着星斗,登上了云峰山顶。

虽然是夏季,但山顶仍然是凉风习习。

几颗亮晶晶的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就告别了。

东方的天边张开了一张灰白色的幕,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

天空中的彩云真是干变万化,一会儿是骏马腾空,一会儿是红花如火,一会儿变出了许多橘子,一会儿又是灯光闪烁。

一会儿红艳艳,一会儿金灿灿,变化无穷,艳丽极了。

这时,一位同学指着东方叫起来:

“看!

太阳快出来了!

”我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东方的地平线越来越红。

果然,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方的地平线跳出。

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好像半个光芒四射的火球在一个盘子里跳动。

太阳越升越高。

不知是谁把一块黑云扯在了太阳的头上,一道道灿烂的光芒,在黑云下面镀了道道金光。

太阳慢慢地被黑云包在里面,从黑云上面射出一道道明亮的光柱。

灿烂的阳光从黑云的空隙中射向大地,形成金光闪闪的光柱。

太阳终于扯开黑云,冉冉地升上了蓝色的天空。

瞬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红彤彤的。

这时,我们完全被太阳的光芒包围着。

望着身披着彩霞的同学们,我想,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

1.“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说明()(2分)

A.小星星和“我们”打招呼。

B.小星星欢迎“我们”。

C.天亮了,小星星要沉下去了。

D.小星星喜欢“我们”。

2.天空中的彩云的特点是()(3分)

A.颜色单一,变化极快。

B.千变万化,白白软软。

C.颜色鲜艳,一成不变。

D.变幻无穷,颜色鲜艳。

3.“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方的地平线跳出。

”对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个词把太阳拟人化了。

B.写出太阳升起的时候很吃力。

C.写出太阳升起的速度很快。

D.写出太阳升起的速度很缓慢。

4.“瞬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红彤彤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A.担心B.惊喜

C.平静D.哀伤

5.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实践·习作表达(共30分)

三、写作。

(30分)

喷薄而出的朝阳,变幻多姿的游云……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敬畏。

选择一处或一种景物仔细观察,并写下来。

要求:

(1)题目自拟。

(2)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3)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

参考答案

一、1.范围灿烂杜鹃努力陆地移动聚集源头拥挤气势

2.B3.C4.立9duān②3

5.C6.A7.C8.B

9.

(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2)一道红霞出现在天边。

(3)示例:

踏入其中就如穿行画卷中美的一处风景

10.示例:

参观路线图略。

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校训石碑,接着向前走可以看到绚丽的雕塑花园。

再往前就会看到操场。

这时朝左看,就是我们的教学楼。

再向前直走就来到了我们学校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图书馆。

二、

(一)1.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2.B

3.在松明光照明下,可见洞中央有块巨石活像老虎舌,虎舌洞因而得名。

4.三大特点:

①黑。

如“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日夜黝黑无光”。

②大。

如“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洞内则宽敞如大厅堂”“全洞纵深100多米”。

③奇。

如“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这里的石乳软如橡胶,明如琥珀,抓一把在手,可捏可搓可揉,像胶泥一样”

5.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示例:

风凰花海出现在我们眼前,所到之处鲜花盛开,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红的花似火,粉的花似霞,白的花似雪,争先恐后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睛,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1.C2.D3.C4.B

5.时间顺序。

从“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就告别了”“天边张开了一张灰白色的幕,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东方的地平线越来越红”“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等语句可看出。

6.同意。

把“我们”比喻成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是借物喻人的写法,意在说明“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