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073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docx

第一章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学习声乐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在广大音乐爱好者中,却有很大一部分人只停留在仅仅是会唱某首歌这个层面上。

距离把歌唱好,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下很多的功夫。

歌唱,顾名思义它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同时,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又是一门表演的艺术。

歌曲的艺术处理是决定所演绎的作品是否能达到极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分清歌曲的类别,找到歌曲的主题,理解歌词的含义。

其次,便是通过歌唱的运气、发声、咬字吐字等各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巧来表现的。

再次,歌唱者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文化及艺术素养,具备较强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及情感表达能力,尽可能将作品的演绎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

最后,笔者认为,只要是对听众负责的歌者,在今后的岁月里,一定会严格对待歌曲艺术处理这一问题的。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各种文献资料,本文以歌曲《岁月悠悠》为例对以上歌曲艺术处理方面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部分作了详细论述,同时还包括歌曲感情的把握、舞台表现及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方面的部分论述。

因该曲为艺术歌曲,故对艺术歌曲方面的知识也适当的作了相应的解释说明。

 

第一章艺术歌曲的概述与主要特征

1.1艺术歌曲的概述

艺术歌曲是西方室内乐性质的一种声乐体裁,是对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1]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人的诗作,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相对复杂,钢琴伴奏占据重要地位。

“艺术歌曲”这个概念是源于在其流传至中国后中国人本身对它的认知与解读,而欧洲各国也是一样都有自己的称谓,并无统一的“艺术歌曲”这一概念。

在德奥人们称艺术歌曲为Lied。

代表人物是舒伯特,他所作Lied有600余首,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为歌词。

其作品曲调优美,意境深邃,诸多作品已成为世界名曲,有“歌曲之王”的美誉。

[1]沃尔夫创作了200首Lied,曲调刻意表达德国语声调的特点,与歌词紧密结合,钢琴伴奏赋予“交响性”。

此外,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人也有不少作品问世。

在法国人们称艺术歌曲为chanson。

迪帕克、福雷、德彪西等是主要代表人物。

法国的chanson比较精致纤柔。

德彪西的作品多以波德莱尔、魏尔兰等人的诗歌为词,具有印象派的特征。

在俄罗斯人们称艺术歌曲为pomaHc,格林卡是这种体裁的第一位经典作曲家。

其后,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也创作了大量此类作品。

俄罗斯pomaHc的特点是注重内心体验的刻画。

其中,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独创性,与俄罗斯语言的结合较为密切。

早在18世纪末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家的创作中便已出现艺术歌曲,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都创作过类似的歌曲。

但使其真正蓬勃发展并形成独特风格与特征,还是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的创作之中。

[1]在整个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和风格的影响下,随着作曲家社会地位的不断改善,强调个性独立和自我内心抒发成为音乐家创作的主要追求,艺术歌曲正是这种环境下催生的“人声艺术”。

可以说,19世纪欧洲音乐家恰好在这一声乐体裁中找到自我表现和自我陶醉的有效方式。

1.2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

1、诗与音乐的有机契合

艺术歌曲是诗人与作曲家之间的联姻,是诗情与曲情之间的有机契合。

作曲家创作过程的第一步便是解读诗人的诗作,虽然音乐与文学分属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在艺术歌曲这个整体中,它们共同呈现曼妙、陶醉和抒情的艺术效果。

诗作的含义和韵律是作曲家创作过程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因素,艺术歌曲展示的艺术境界不可能脱离作曲家对诗作产生的主观感受和领悟。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在文学方面也应具有较高修养。

如我国作曲家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人,不但有高超的作曲技术,在对新诗的理解和认同方面也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和主张。

为此,艺术歌曲创作的基础和主要的创作动因便是对诗作的理解,只有对诗作内涵和韵律充分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造就出精神内容与旋律相契合的具有丰富可感生命律动现象的诗篇。

2、精致的结构与布局

艺术歌曲的结构和布局非常精密。

音乐在歌曲中的地位与诗句平等且相宜,不允许一方过于突出。

这是考验作曲家理解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关键,如何使音乐和诗句契合出最佳的艺术效果,此乃要旨所在。

为此,音乐与诗词的互利原则在创作中显得至关重要。

如舒伯特艺术歌曲在诗与旋律结合方面几乎达到完美的境地。

艺术歌曲通常短小精致,少有宏达冗长之作,是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精致、巧妙、简练、生动,是艺术歌曲的显著特征。

体现这些特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歌曲创作中对结构布局的精心设计,合理使用技术和技巧;二是对音乐和诗词契合关系的准确把握,使之能够有效体现诗情和曲情的刻意安排,完成作品意境的营造。

3、独特的表达方式

从声乐实践角度看,艺术歌曲包括人声演唱和钢琴伴奏两个部分,钢琴伴奏的地位与声乐演唱同等重要,两个部分之合力才有可能准确、完整的表达艺术歌曲的意境。

钢琴伴奏完成于歌曲整体创作的构思之中,它随着诗意和诗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有时甚至担负主要表现力的重任。

因此,它不只是起到和声、节奏衬托的作用,其实际效果是钢琴与人声一同歌唱,相互映衬,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歌唱表现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钢琴伴奏往往是以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的。

舒伯特艺术歌曲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其钢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时甚至可以单独存在。

4、丰富的表现内容

由于艺术歌曲的歌词多采用诗人之名而作,因而表现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往往体现某个时期诗作的风格与流派。

西方浪漫主义艺术家往往通过短小抒情诗作来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和需要,常以爱情、愿望、憧憬、幻想、大自然等为题,为自己的现实生活注入新的希望和生命力,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诠释。

这种诗境与曲境高度融合后生成的作品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情感内容,更加显示了艺术歌曲独特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5、着力追求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声音条件,音质、音量以及清晰的语音能力和恰当的理解表达能力,成为艺术歌曲演唱者的基本要求。

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歌唱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为此,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是实现这种人文品格和含义的唯一途径。

艺术歌曲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特征,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歌唱实践来加以体现,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如细腻、雅致、委婉、含蓄、激越、陶醉、兴奋等方式,都可用于对作品的诠释,但准确把握与适度诠释作品内涵则显得异常重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艺术歌曲是一种特殊的声乐体裁形式,有特定的范围和要求,并非所有的创作歌曲都是艺术歌曲。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学唱某首作品时,仔细审视、认真钻研,认清歌曲的分类,看清歌曲的体裁。

 

第二章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

2.1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

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有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

一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和影响;二是西方艺术歌曲传播的外力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专制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追求平等自由和个性解放;倡导科学,反对尊孔复古、迷信崇拜;以理性和科学判断事物,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

一时间,音乐家的创作和表演受到了平民文学以及美育宗教进步思想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不少音乐家追求大胆实践和锐意创新,力求使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日臻完善。

作品表现内容上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被触及,直接使音乐作品承担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新诗的大量产生以及“新诗人乐”歌曲的创作手法,便是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产物。

而在西方艺术歌曲广泛传播的影响下,学校音乐教育急需学生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新型创作歌曲,特别是此时学堂乐歌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大力发展,作为音乐声乐学科重要标志之一的声乐作品创作,现实的摆在音乐家面前,西方美声演唱的作品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能够接受的心理距离差异明显,而此时西方音乐逐渐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传播,并逐步将其影响力延伸至更为广泛的领域。

一些以传播西方音乐文化和改进国乐为宗旨的社团相继在各大中城市出现。

此现状使得我国艺术歌曲创作成为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它关系到专业声乐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艺术歌曲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2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自“学堂乐歌”诞生,中国现代歌曲创作的序幕揭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这个名词开始在我国使用。

[1]中国的艺术歌曲是即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来进行创作的。

[1]而最先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创作“土洋”结合的具有浓厚中国韵味的艺术歌曲的主要是一些留洋学习音乐的作曲家们。

[1]到了三四十年代便有了更多的音乐家投入到艺术歌曲创作的领域,他们以不同的题材和形式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歌曲。

开拓出了新的创作途径,促成了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

1949年到1978年是我国艺术歌曲的沉寂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出现断层。

[1]建国初期艺术歌曲虽得到了初步繁荣,却在“文革”期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艺术歌曲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局面。

改革开放后,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更加繁荣。

[1]艺术歌曲题材的拓展、艺术上的成熟、音乐语言与作曲技法运用的多样化,使大量不同题材、体裁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相继涌现。

歌词的诗化程度,音乐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突破,艺术歌曲进入了多元化拓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始,艺术歌曲的创作数量与过去的30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歌词方面新颖音乐语言的出现,是我国音乐家在探索艺术歌曲表现形式、音乐语言、体裁风格等方面做出的大胆创新与改革。

同时,为了有力地推动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我国文化部还统一组织音乐会、座谈会、作曲评奖及专家论坛等活动。

 

第三章歌曲《岁月悠悠》的本体分析与艺术处理

3.1歌曲《岁月悠悠》的本体分析

歌曲《岁月悠悠》是一首由黄嘉谟作词、江定仙作曲,于三十年代创作的怀念已分手情人的惆怅感伤之情的艺术歌曲。

歌曲原为一首电影插曲,而今电影早已被人们遗忘,这首歌曲却被人们作为经典独唱曲目广泛应用于音乐会。

[3]由于作曲家善于巧妙运用声乐部分与伴奏部分在音调进行上的“卡农”式复调模仿,从而使歌曲的音乐增强了跌拓起伏的感人力量。

同时,作曲家从曲调到和声的写作都十分注意音乐的民族风格,因此这首作品至今仍广受人们欢迎。

歌曲为一部曲式的羽调式,由基本乐段和它的变化重复构成,乐段由三个不规整的乐句组成,各句之间既对比又统一。

该作品常由女高音来演唱,前奏有11小节。

[3]其旋律线非常清晰,摘自基本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两个外声部旋律悠长伤感,内声部柱式和弦的十六分音符和弦使音乐内在紧张、激切,不仅渲染了气氛,同时也带动了歌声的自然进入。

相对于当时的艺术歌曲创作,其织体和和声显得比较复杂,但写的极其成功。

音乐的情绪起伏跌拓,感情入微,全曲的音乐面貌一目了然。

歌曲旋律开始部分以高音区出现,使人印象鲜明。

第一句的四音短句是以二度、四度、二度连续下行形成的,仿佛是对岁月流逝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

紧接着连续的欲扬又抑的长句,刻画了主人翁满怀惆怅的形象。

直到这一段的最末以强烈的歌声道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之苦,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歌曲的第二段是由第一段变化重复而来的,第二段开头是其“出彩”的地方,音乐从开头开始重复第一段的动机,人声随即以弱力度作下方纯五度的严格模仿的演唱,钢琴和人声的呼应是整部作品风格特点。

在使音乐更加流畅同时,进一步加深了黯然神伤的意境。

紧接着的再现部分,使第一段所表达的感情更进一步统一并得以加强。

尾声则将主题再现,时值紧缩,最后的琶音结束在和弦音上,与前奏遥相呼应,给人以曲虽结束却意犹未尽之感。

3.2歌曲《岁月悠悠》的艺术处理

1、情感把握

《岁月悠悠》全曲总体把握在“回忆与叹息”、“失落与无奈”的基调上。

听众最需要的是细细感受其中的惆怅与怀念,作为演唱者,要做好这方面的“二度创作”。

整首作品的呼吸要深一些,演唱时喉咙位置一定要放到较低的位置上,声音也要相对饱满连贯。

歌声一开始便在高音区将主题唱出,因此这句的情感把握对全曲至关重要,是情感之基,为了使情感能准确表达,这里只能用半声演唱,而且要轻柔流畅。

2、气息运用

气息的保持与控制对于歌唱是极其重要的。

经常有人讲:

“谁掌握了气息,谁就懂得了歌唱”,可见其地位的不可轻视。

如果没有从肺部排出的气流,声带就不能完成发声的机能。

由于气息是发声的基础,是声音的支柱,那么歌唱者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运用气息是非常必要的。

在有了发声的基础和气息的动力之后,共鸣在歌唱中就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了。

美好的歌唱是靠人体的各个腔体共鸣把声音扩大美化的,是建立在最大限度的运用共鸣之上的。

所以,声音的正确使用与控制,加之声带的正确调节与共鸣腔体的有机配合,才能产生优美的歌声。

歌曲《岁月悠悠》音域宽广,节奏缓慢,气息悠长,歌唱者需要具备较深的基本功,很好的气息支持与较强的控制声音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来体现作品的内涵。

作品开始部分在高音区进行,因此在前面的波音出现时,便要做好气息的准备与共鸣的调节,特别是“送你上归舟”和“胜地忆旧游”两句落到低声区,是女高音的换声点同时也是体现技能的地方,因此一定要使气息沉下来,力求做到声音的统一。

3、咬字吐字

声乐艺术是用人声唱出语言的音乐艺术,是语言与音乐的高度结合。

语言是歌唱发音的基础,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就是语言中咬字吐字的歌唱化音乐化。

因此,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学好歌唱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5]中国歌曲的演唱非常讲究作品的民族风格和韵味表达,这主要是通过咬字吐字和乐句的处理来表现的。

[7]艺术歌曲主要注重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表现个人的情感,强调抒情性,追求诗与音乐的浑然一体。

所以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远远要高于普通的朗诵,对技术和机理的熟练程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用心精雕细琢,熟练的掌握字的结构成分与特点,才能体现出清晰、准确、纯正的表达之美。

咬得太重会失去语言的流畅,咬得太轻又导致吐字不清,让听众觉得混沌一片,所以便有“字正腔圆”、“以字行腔”诸多演唱见解。

咬字吐字还要注意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并做出相应的情绪与风格的变化,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

歌曲开头的“岁”字,因处于高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在演唱时充分打开腔体,用唱开口音的感觉去唱这个闭口音,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咬清楚这个字,不能含糊不清。

该曲中“一日不见如三秋”中的“日”、“不”,“旧情不堪重回首”中的“情”、“不”等字,在演唱时,也需要格外重视。

一定要保证咬字吐字的清晰、灵巧,避免让听众产生听觉模糊,而使作品的诗意受损。

4、速度与力度

速度与力度是表现歌曲的两个重要手段,歌曲的内容决定乐曲的速度。

一般来说,活泼、欢快的歌曲,它的速度相应也要稍快一些;而戏剧、庄严、悲伤、沉思的歌曲,其速度也要稍微慢一些。

歌曲中的强弱对比往往是为表达作品核心情感而设置的,因此为了使歌曲感情表达既完美又动人,我们必须努力地使歌曲的感情发展、手法的变化合理自然,把表达的感情和手段联系起来。

歌曲《岁月悠悠》内容表达的是对分手情人的怀念,充满感伤惆怅之情,作者使用了“慢板柔板”及“富有表现力的”等专业术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很准确的掌握全曲的基本速度,让歌曲感情充分饱满。

该曲在力度上做的非常细致,要求也极高,对演唱者的控制能力极具挑战。

歌曲是在钢琴弱力度的伴奏下以中强的力度来演唱的,多处需要做从渐强到渐弱的处理。

全曲表情丰富,让整首作品极具感情色彩,不愧为一首绝佳之作。

 

结语

歌曲的艺术处理是当下学习声乐的音乐爱好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歌曲的艺术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人们只有深入的了解歌曲的内涵,认真的分析处理好作品,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观众美的艺术效果,以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

而歌曲的选择对演唱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选唱歌曲要从歌曲的实际以及个人音色的实际出发,选对歌曲也算是表演成功的一半。

人们在选歌的时候,往往会仅仅觉得这首歌表达的意境好或旋律好听来做选择,而忽视歌曲本身是否适合自己的嗓音条件,所造成的后果无疑不是移调演唱。

然而歌剧选段及一些古典艺术歌曲,一般是不能移调演唱的,倘若移调会使乐曲的音乐形象受损。

因此,我们应慎重选择,杜绝盲从。

总之,在歌唱表演时,歌唱者应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发于内而行于外”,做到内外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自然和谐的音乐效果。

“内”既歌唱者的内心涵养,“外”既歌唱者对演唱技巧的运用。

如此看来,一名歌唱者,要想用歌声去感动观众,并非易事。

一名好的歌唱者除声乐技巧外,个人的气质、内涵更应该被注重培养。

有人说,一个歌唱者艺术修养为第一性、声乐技巧为第二性,足以见得歌唱者加强艺术修养的必要性。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对观众负责的歌唱者就一定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以使自身的文化修养及艺术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悦湄范晓峰.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95-198

[2]钟华.江定仙四首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唱艺术处理[D].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2011

[3]隆强.艺术歌曲《岁月悠悠》赏析[J].大舞台,2010(6):

108

[4]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

60-168

[5]靳晓莉.声乐艺术概论[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183-189

[6]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69-90

[7]杨丽菲.声乐艺术原理与美学思想的传达[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98-119

 

谢辞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四年的大学生涯已近尾声。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毕业论文终于如期完稿,期间我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不再像过去只知道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知道主动寻求知识。

在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下,我们可能只学到了或者只学会了许多书本知识,但是通过书写毕业论文,我们学会了如何将书本上的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处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这可谓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

在此,我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感谢你们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给我帮助和支持。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与理解支持,他们给予我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再一次向给我最大帮助的指导老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致谢人:

王雅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