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028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醉科培训细则.docx

麻醉科培训细则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麻醉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特别是外科系统的手术医疗基础。

通过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不仅要掌握麻醉科医师必须具备的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需要了解相关学科基本医疗知识。

麻醉科根据医疗技术特点,分为普通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口腔麻醉、眼耳鼻喉咽科麻醉、骨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专科基础培训,目的是通过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麻醉科临床工作基础。

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情、正确书写麻醉记录;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系统掌握麻醉学相关的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熟练掌握麻醉学常用的临床技能;能基本正确和独立地实施常规临床麻醉,达到具有独立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基本的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指导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力、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总则规定,将学习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规范临床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的要求贯穿培训全过程。

完成其科室轮转、学习病种、病例(在必选轮转科室时必须手写大病历)和技能操作要求,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采取麻醉科内部和非麻醉科室轮转的方式(表1)。

麻醉科轮转应包括麻醉学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

非麻醉科室轮转由各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合计不能少于6个月。

所有的轮转不能缺项,轮转顺序由各培训基地制定。

 

表1 麻醉科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

时间(月)

非麻醉科室:

8

(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儿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中任选3个科室,各2个月;急诊科、影像科为必轮转科室,各1个月)

麻醉学亚专业:

普外科麻醉

3

骨科麻醉

1

泌尿麻醉

1

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

2

口腔外科麻醉

1

神经外科麻醉

2

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2

妇产科麻醉

2

小儿外科麻醉

3

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1

麻醉恢复室

1

疼痛治疗(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

3

ICU

 

3

合计

33

 

注:

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三、培训内容和要求

 

麻醉科住院医师非麻醉科室轮转基本要求如下。

 

(一)心血管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高血压危象的处理。

冠心病的诊断和急性心梗的诊断、治疗的选择;风心病的诊断、治疗的选择,以及急、慢性心衰的诊断与处理;室上速和室速的急诊处理;缓慢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和置入起搏器的指征;掌握先心病的处理方法。

正确阅读和解释心电图。

熟悉:

心衰、心律失常和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影像学特征;全导联心电图的操作和阅读分析。

了解:

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了解射频消融术;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高血压病

10

冠心病

10

风心病

10

心律失常

10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4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参加抢救不少于5人次,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全导联心电图(独立操作)

10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心血管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心血管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心血管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二)呼吸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呼吸衰竭和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胸部X线片、胸膜CT片的阅读、肺功能检查、纤支镜检查、动脉采血法、胸膜腔穿刺术、气胸箱的使用、吸入给药方法、机械通气、氧气治疗。

熟悉: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鉴别诊断。

了解: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膜活检,肺活检。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10

肺部感染(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部真菌及免疫功能底下者的肺部感染)

20

肺癌

5

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

3

呼吸衰竭

5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4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参加抢救不少于5人次,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吸入给药

5次

氧气治疗

10

胸腔刺穿

3

气胸箱操作

3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30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30

肺功能检查

10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呼吸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呼吸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呼吸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三)神经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掌握神经系统的查体和神经损伤定位,颅内高压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

神经系统特殊检查,包括脑电图、肌电图和经颅多普勒的操作及报告分析。

了解: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脑血管病

1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免疫疾病

5

神经变性与遗传疾病

5

脊髓与周围神经疾病

5

昏迷

5

颅内高压

10

脑疝

2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神经系统查体

30

腰椎穿刺

5

脑血管造影(协助)

5

脑电图操作与分析(报告)

10

脑血流图操作与分析(报告)

10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神经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神经内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神经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四)儿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小儿生长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小儿体格检查方法和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

儿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了解:

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儿科特殊检查。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10

小儿心脏病

10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10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4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参加抢救不少于5人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10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10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小儿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小儿内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小儿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五)普通外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普通外科体检方法和普通外科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

熟悉: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尤其是急性腹膜炎、梗阻性胆管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手术治疗和术后合并症。

了解: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胃肠外科疾病

5

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

6

肝胆胰外科疾病

5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不少于5份,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腹腔穿刺

5

参加普通外科手术

1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普通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普通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六)神经外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抢救;颅脑外伤的判断及处理原则,颅内占位的病变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查体。

熟悉:

闭合性原发脑损伤和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及处理原则;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处理原则,颅脑损伤和外科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了解:

颅脑损伤和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和脑血管造影、CT和MRI影像学特点。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颅脑损伤

10

颅内肿瘤

10

颅内血管病变

4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不少于5份,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腰穿标本采集及脑脊液压力测定

5

参加手术

15

脑部CT(阅读分析)

10

脑部MRI(阅读分析)

10

脑血管造影检查(阅读分析)

10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神经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神经外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神经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七)胸心外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肺、食管、心脏外科解剖学和胸腔生理学;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以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阅读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片、内窥镜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结果、肺功能检查结果。

常见胸外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熟悉:

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措施和围术期处理原则,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了解:

心胸外科特殊检查方法,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术后合并症。

2.基本标准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例数

普通胸外科疾病

10

心血管外科疾病

10

要求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全病历书写不少于5份,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不少于5份,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胸腔穿刺

5

胸腔闭式引流

5

常规及复杂胸心血管外科手术

10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10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10

内窥镜检查(阅读分析)

10

超声心动图(阅读分析)

10

心血管造影(阅读分析)

10

肺功能检查(阅读分析)

10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胸心血管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胸心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胸心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八)急诊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

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支持理论;心肺复苏(CPR)的基础理论和进展;常见急症的病因鉴别、临床表现及处理规范;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心肺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镇痛剂、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等)的临床指征、作用、副作用及具体应用方法。

了解: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各种危象(如高血压危象、甲状腺危象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重紊乱的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最低例数

病  种

最低例数

常见急性发热

5

急腹症

5

急性胸痛

2

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

3

晕厥

2

心脏呼吸骤停

3

休克

3

出血(咯血、呕血、血尿等)

 

3

 

(2)基本技能要求:

病  种

最低例数

病  种

最低例数

心肺复苏术

3

呼吸机使用

3

电击除颤术

2

洗胃术

3

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病人生命支持)

 

3

导尿术

3

动静脉穿刺术

10

 

(九)医学影像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系统掌握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为临床科室轮转打下基础。

2基本要求

掌握: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熟悉:

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线、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

(1)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最低例数

病  种

最低例数

脑梗死

10

脑出血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

10

脑炎

3

颅内及椎管内肿瘤

5

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

5

中枢系统脱髓鞘病

3

脑膜炎

3

颅脑、脊柱外伤

5

椎间盘突出

5

颈椎病

5

常见部位骨折

10

 

麻醉科住院医师麻醉学亚专业轮转基本要求如下。

 

(十)基本麻醉技能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数

全身麻醉

250

椎管内麻醉(含硬膜外麻醉)

100

(其中,鞍麻、骶管、腰硬联合不得少于)

10

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

30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AC)

40

 

(十一)相关轮转科室麻醉技能

名称

最低例/次数

名称

 

名称

最低例/次数

普通外科麻醉(含泌尿、骨科、烧伤)

200

眼耳鼻喉科麻醉

80

神经外科麻醉

60

普胸麻醉

20

心血管麻醉

60

妇产科麻醉

80

口腔外科麻醉

30

小儿麻醉

120

门诊和(或)手术室外麻醉

100

院内急救

10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

疼痛门诊和(或)病房

麻醉恢复室(PACU)

 

(十二)特殊麻醉技能

名称

最低例/次数

名称

 

名称

最低例/次数

动脉穿刺

30

中心静脉穿刺

20

纤维支气管镜

5

喉罩

10

双腔支气管插管

10

经口或经鼻盲插气管插管

2

经鼻气管插管

2

控制性降压

2

 

(十三)ICU技能

名称

最低例/次数

名称

 

名称

最低例/次数

呼吸机管理

50

快速气管切开造口

2

胸穿

2

腹穿

2

腰穿

2

外科换药

10

 

(十四)理论学习

教学内容

时  间

三年参加的总要求

病例讨论会

45分钟/次,每周至少1次

90个病例

晨课(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

30分钟/次,每周至少1次

90个

住院医师理论课(包括临床合理用血知识和血液保护技术讲座)

120分钟/次,每周至少1次

50课

杂志俱乐部

(建议参加)

三年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必须听至少50次住院医师理论课(麻醉学相关课程建议见附表),包括在其他临床学科轮转时所参加的学习。

参加内容和具体要求见下表。

 

(十五)较高要求

1.教学能力培养

建议教学医院的住院医师担任助教工作和在三年级时担任见习带教工作。

(1)住院医师每年至少应有1周时间担任培养基地内部教学的助教工作,负责协助任教教师搞好该周的教学工作(包括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理论课和晨课)。

(2)助教职责:

提前1周与任教教师讨论学术周的计划和方案,准备杂志俱乐部读书报告2篇,所选文献应为具有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且设计较佳的文献,鼓励用英文讲解文献。

主动征求任教教师的要求。

如果发现第2周的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因某种原因而不能实现,应立即向主管老师汇报并提前做好安排,以确保每项活动正常进行。

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讨论要点,并在讨论会后将方案整理存档。

若该周科内有特殊专家讲座或其他任何麻醉与危重医学教研室主持或参与的学术活动(包括周末),当周助教应协助活动的正常开展。

教学活动及其数量要求如下表。

名称

数量

名称

 

名称

数量

病例讨论助教

2次

杂志俱乐部助教

2次

科研讨论会助教

2次

急救与复苏教学

2小时

晨课助教

2次

助教工作日

21天

2.科研能力训练

鼓励在三年间向专科杂志投稿,包括临床病例报道1篇和综述1篇。

鼓励住院医师利用晚上、周末和补休时间在学校攻修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在麻醉学研究室或其他研究室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验室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完成学位论文的临床部分。

 

附:

麻醉学相关课程建议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2麻醉通气系统

3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4心肺脑复苏指南

5非麻醉患者镇静镇痛原则

6麻醉与脑血流、脑代谢

7麻醉与呼吸

8麻醉与循环

9麻醉与血液

10麻醉与肾脏

11麻醉与肝脏

12麻醉与内分泌

13麻醉与应激

14水电解质平衡及失调

15酸碱平衡及失调

16围术期的液体治疗

17围术期输血指征

18静脉全身麻醉药

19吸入全身麻醉药

20局部麻醉药和局部麻醉

21肌松药及肌松监测和拮抗

22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23拟胆碱和抗胆碱药物

24血管扩张药和强心药

25吸入全身麻醉

26全身静脉麻醉(包含TCI)

27气管插管和肺隔离术

28困难气道处理

29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30麻醉期间的循环管理

31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

32椎管内麻醉和治疗

33低温和控制性降压

34麻醉恢复室和苏醒期并发症

35日间手术的麻醉

36术后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37术后镇痛的处理原则

38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39老年患者的麻醉

40儿科麻醉

 

四、参考书刊

五、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麻醉手册

RonaldD.Miller主编.Anesthesia(英文版)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ICU手册和疼痛诊疗手册

中国医师协会编著.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麻醉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中国医师协会,编著.国家执业医师、护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师分册、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