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01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docx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

一、活动背景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

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

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

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三、活动准备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邀请几名家长前来参加,讲清活动目的。

四、活动步骤

1、摆现象   

(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

小品《无名之火》

剧情:

双休日,六年级女学生刘玲正在家里做功课。

同院的杨阿姨喊刘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

刘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刘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刘玲婉言谢绝;刘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刘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

“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

学校里,刘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难题。

当得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刘玲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走;班里选班长,张丽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刘玲却故意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是要选张丽的) 

2、查根源

 (以问题来引发思考。

(1)  刘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呢?

    (因为她家没有杨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绩没有张丽好,所以产生了“嫉妒”)

(2)  定义“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

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3、论危害

(观看录像,体会危害;集体讨论,分析后果。

(1)  看录像《纵火犯》

剧情:

山东某大家有个姓唐的女大学生,从小受到妈妈的宠爱,养成了任性好嫉妒的坏毛病。

进入大学后,处处想拨尖,出人头地,因为没被选上班干部,心里很不自在。

一次,班上有两位女同学考试分数比她高,她更是妒意大发,竟把人家的课本、作业本以及其它学习用品全偷了,使人家学习不成。

她的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受到了班上同学的批评,但她不仅不改竟乘别人上课的机会溜回宿舍,把姓袁的同学价值500多元的衣物被褥统统烧光。

触犯刑律成为纵火犯。

(2)  讨论“嫉妒”的危害

A“对别人的危害可能对自己的危害绝对”一个光会嫉妒别人的优点、长处、幸福、成就的人,由于他的心计全部用在如何嫉妒别人,设法算计别人,妄想把别人拉到跟自己同一水平上,甚至低于自己的水平。

结果,且不论对被妒者有无损害,首先他空耗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最终一无所成。

B好嫉妒的人,不仅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事业、成就,对于人际关系和友情,有害无益;而且对于自己的心境和健康也绝无一点好处。

试设想,妒人者必然是终日被自己胸中的无名妒火煎熬着、折磨着;严重时还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这种人心理卫生自然谈不上了,生理健康也往往会受到影响。

这岂不是庸人自忧、自讨没趣、自找苦吃?

……

4、制“妙方”

(以小组讨论研究、记者采访专家、家长谈论感受的形式,讨论方法,促进心理健康)

(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2)  小记者采访心理辅导教师。

小记者:

高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呢?

高老师:

首先要看到新型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团结共进的关系。

21世纪的少年儿童无论是男是女,应该把竞争的机制引入到人际关系中去。

不过,我们的竞争,第一,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竞争;第二,竞争的目的,并非为了搞垮别人,而是为了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三,竞争的结果,自然也会有优胜劣汰的情况出现,但无论是胜者还是负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各自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相互帮助,团结前进,绝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对立局面。

其次,要树立自信心。

我们通常所说的嫉妒,一般都不是把自己抬高到被嫉妒者的位置上,现时是相反,总是企图把被嫉妒者贬低到自己相同的水平和同样的位置上,嫉妒的目的表面看来在于得到更高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是致力于“吃大锅饭”,在智力、水平、成就、地位等方面搞平均化。

总之,没有自信,才会产生嫉妒。

日本学者三木先生指出:

“靠嫉妒是一事无成的。

人靠创造来造就自己,培养个性。

人越有个性就越不会去嫉妒。

”他说,“靠一个情感来控制别一个情感要比靠理性更为有力,这是普遍真理。

如果说英雄是不会嫉妒的说法是真实的,那么实际上就是说英雄的功名心理和竞争心理等其他情感比嫉妒强,并且重要的是具有更大的持久的力量。

第三,一方面自己不去嫉妒别人,另一方面当被人嫉妒时,要正确对待,即心胸要宽广一些,不要去计较,甚至伤心备至;要在可能的条件下,给对方以能够接受的帮助。

(3)  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

5、总结

 (班主任总结升华)

同学们,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常会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作比较。

有的同学通过比较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他们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求进步。

还有一类同学,他们也在比较,也在找优点,寻缺点,可是得出的结果却和第一类同学大不一样。

他们比较出了别人的缺点,却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他们比较出了自己的优点,却对自己的缺点只字不提。

这一类同学总是一味的否定别人,抬高自己,他们比较来比较去,只收获了一颗“嫉妒”的种子。

一个产生了嫉妒心的人如同一棵生了虫的树,如果不及时把“嫉妒”这只虫子除掉,而是上它在躯体里寄生,那么,等待这个人的命运惟有“枝枯叶黄”。

为此,我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对待同学、朋友取得的成绩,化压力为动力,变嫉妒心为上进心。

 

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父母,学会沟通

内容提要:

通过给父母洗脚、做家务、与父母座谈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并同时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

沟通、做人与作文

活动目标:

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家长沟通。

通过交流提升作文的思想高度,培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风和关爱父母及他人的做人原则。

活动理论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7月发表一篇报告中所指出:

“要教育学生,让学生不仅是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人,学做事,学会与他人生活”。

“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关心,学会相处”。

活动背景:

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正经历着身心巨变,他们与家庭父母关系也不同往昔,学生更多的是想从家长的唠叨、干预、限制中解放出来。

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父母基于对子女期望,导致对子女的过分的关心和约束,所以进入高中的学生,不愿意跟父母讲心里话,不听从父母话,甚至顶嘴吵架,于是亲子的爱随着冲突增多,代沟的加深而疏远、淡化。

活动准备:

1、准备表现亲情的系列文章,每小组一份。

2、准备召开相关家长和学生座谈会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前期调查

调查主要是设计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如对父母的生日、工作时间长度、工作压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二是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式、时间、效果等问题。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痛心的,学生对父母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父母很爱自己,生活上很关心并且了解自己的喜好这一层面,而其他方面几乎为零,只有三名同学或多或少的知道些父母的情况。

而学生几乎都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时间少,效果很差。

二、活动蓄势

小组阅读相关亲情文章,结合自己情况交流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初步理解父母,为整个活动作好情感的铺垫。

三、信息反馈、归纳整理

小组长上交小组交流记录,教师整理阅读学生的读书感言,把握学生的情感共鸣程度,为下一步开展活动的效度作好准备。

四、利用月休布置作业

1、给父母洗一次脚

2、做一件没有做过的家务活

五、月休回来完成相关周记。

1、《给父母洗一次脚》

2、《第一次做家务》

六、利用课堂讨论交流相关周记。

(一)周记片段

1、“我让爸爸先把脚在水盆中泡了一会儿,然后挽起袖子,把双手放进盆里,在爸爸的脚上轻轻地搓,我把手放到父亲脚上的时候,分明感到父亲的脚在颤抖,我想他整个身体都应该在颤抖,我没有抬头看父亲,但我能够想象得到——父亲应该是怎样的表情。

我含着泪继续为父亲搓着脚,突然想起以前父亲为我剪脚趾甲的情景,父亲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像在完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每次剪完,都会对我的小脚趾亲一下,然后对我说:

‘睡吧,做个好梦。

’……这次洗脚洗了十多分钟,当我拿起脚巾准备把水擦干时,却发现父亲已酣然入睡,我轻轻地、轻轻地把父亲的脚扶到沙发上,小心翼翼的盖好毛巾被,看着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抑制很久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王锦同学

2、“爸爸的脚很普通,但在我看来却是十分不平凡,他的脚并不大,甚至比我的还略小些,但是脚掌很硬,不光是前脚掌起茧的地方,而是整个脚板就像门前山路上的石头一样,冰冷而坚硬,在热水中浸泡了很久很久,才逐渐有了温度。

两个大脚趾很大而且很扁,脚趾甲很黄而且很厚,边缘破破烂烂,很不整齐。

就是这样一双普通的脚,在我眼中便有了踩地都能入地三分的神能,有了游过千山万水的经历。

也许是隐藏在心底的孝心被唤起了吧,我觉得眼睛酸酸的,几欲哭出来,我不知爸爸是什么感觉,他一直没有说话。

我没有福尔摩斯那样善于推理,他在笑,我到底仍猜不透他笑的含义,但我相信我的感觉,我很欣慰,我心安理得,我甚至觉得已无憾事了,‘我是个孝子’,我心里想,我也第一次为‘孝子’感到骄傲。

”——范磊

3这是假期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仍然犹豫不决,我怎样说出那样一句我训练了几十遍的话——“妈,我给您洗脚。

“妈妈,我给……我给你洗个苹果。

”我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不是不想给妈妈洗脚,而是确实有点儿不好意思。

这大概就是少年的羞涩吧!

我看完电视,想去睡觉,但总觉得心中不是滋味,看着正在剥棉花的妈妈,苍老的脸上留下条条岁月沧桑的印记和风雨剥蚀的伤疤,我禁不住簌簌泪下。

我洗完脸后,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妈妈洗脚,不是一次作业和任务,而是女儿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我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身后,刚才的勇气似乎又减了一半,我真恨自己像个白痴。

我也在妈妈身边坐了下来,剥起棉花来,一个棉花竟在我手中逗留了很久。

“你去睡觉吧!

明天中午就走了,快去!

”妈妈催促说。

我笑着摇了摇头。

“妈妈——”我吞吞吐吐地说。

“嗯。

什么?

”妈妈没有放下手中的活,略带疲惫地问。

“没什么,你——洗脚吧!

身后有水。

“哦,待会儿。

你今天怎么给我打洗脚水了?

明白了,昨天你让我给你炒花生,今天太忙没给你炒,放心,妈明天一定给你炒!

“不是的,妈妈!

那——你快洗吧!

妈妈扶着地有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走到凳子边,坐下,用手抬起腿,放进盆里,一边用手捶着腿,一边诧异的看着我。

我低下头,蹲在妈妈的脚边,用心地帮妈妈洗脚。

妈妈的脚板下摞满了厚实而坚硬的茧,苍老的皮肤混合着点咸鱼的臭味。

妈妈的脚很凉很凉,我知道妈妈的脚无论春夏秋冬都容易凉,冬天时,总会有裂开一个个口子,流出的血干在裂口上。

……——刘晓庆

…………

(二)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充分体会了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艰辛,很多学生在读周记的时候都仍然忍不住哭出声来,洗脚和做家务成了学生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的突破点,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富有爱心,为进一步与父母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安排家长与学生的座谈会:

我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改换了以往开家长会的形式,安排父母与子女开座谈会的形式,通过双方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宽容和理解,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同样父母也会在相关的活动中进一步学会站在子女的角度理解子女,有利于以后的进一步沟通。

事实证明:

由于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这次座谈会开得很顺利,让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了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为以后在家庭中双方的经常性深入理解和沟通开了个好头。

七、写作训练:

在交流会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完成作文《沟通》

八、布置作业:

为过渡到第二个层次,我安排在班级中为所有学生找优点,自己找自己的缺点的两个小活动。

(后记:

在高一上学期全市统考中,作文题目是《沟通》,我所带班级的作文成绩有明显的优势,学生都说是在做人上又受到了一次洗礼。

本文系徐州市教科所重点课题“高中学科教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试验与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你懂得理解他人吗?

 

活动目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教会学生如何做到理解他人,协调人际关系

(三)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换位思考

 教学方式:

(一)班级游戏活动

(二)角色扮演法

(三)认知法

(四)故事讲解法

(五)讨论法

 课程准备:

(一)折纸游戏的材料:

剪刀数把(交换使用),每人一份写明游戏规则的纸,图画一幅,硬纸片一张。

附录:

(剪纸游戏规则)

请你拿出一张薄一点的正方形的纸(信纸或单张餐巾纸均可,用过的平整的草稿纸也行),然后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

1.把这张纸上下对折

2.再把它左右对折

3.在对折好的纸的左上角剪掉一个直角边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5.再上下对折

6.在右上角剪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扇形

现在请你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二)教师事先编制好三个情景短剧,安排学生扮演短剧。

(三)手表一个,背后贴着一张贴纸照。

(四)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确定小组长

   教学时间与场地:

(一)教学时间:

2学时

(二)教学场地:

课室

 教学步骤:

(一)导入——剪纸游戏:

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剪纸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1)按照发下去的纸上面的游戏要求与步骤进行。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对活动进行指导与相关问题的回答,同学们独立完成,同学之间不能互相交流与询问。

教师把游戏规则发下去,学生独立完成剪纸活动(参见课程准备)。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剪的图形。

结果会发现剪出来的图形是形状不一各种各样的。

教师进行解释,引出主题——理解他人。

(同学们是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指导语一样剪出来的图案却是如此迥异不同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对指导语的理解不同。

如我叫你上下对折,有人理解为上下对折后是长方形,有人理解为对折后是个三角形。

你看,一起步,大家就出现了差异。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你们无法询问我,我们之间没有了沟通,所以大家只好根据自己的猜测与理解各行其是,如结果自然是千姿百态了。

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如此,那后果将会如何呢?

(二)教师讲解理解的定义,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缺乏理解或者理解偏差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生误解,妨碍人际沟通,人际关系恶化紧张等等。

(三)引出名言“如果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那么每个人都会固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

”(那么什么样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教师叫同桌两个学生面对面地坐在桌子,把硬纸片放在中间作为屏障。

发给一个学生(A)一幅图画,另一个学生(B)一张白纸。

A同学自由随便地描述图画,B同学尽量按照A的描述在白纸上画出图画。

记住你们之间的交流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是A描述而B不能询问。

然后把屏障撤开,展示B所画的画,让大家评价所画出来的画与原来的图画的区别有多大。

(当只能一个人讲话而另一个人不能做出反应时,两个人之间能否进行清晰全面的交流,两个人之间能否很好地做到理解呢?

)所以理解必须是双向的。

(四)话剧表演。

(既然理解是这么重要,那在我们人际交往中,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到很好的相互理解呢?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以下的三个短剧表演)

情景1:

学生甲一副愁眉苦脸的神情,沮丧地走着。

碰到学生乙,上前诉苦求助:

“我最近好烦恼,我的数学考试又不及格了,被老师训了一顿,又被老爸打了一顿,而且-……”乙一边打着呵欠,一边东张西望的,一副毫不感兴趣的样子。

情景2:

甲更加烦恼。

这时候他碰到了正在做作业的丙。

甲上前去,诉苦求助:

“我最近好烦恼,我的数学考试又不及格了,被考试训了一顿,又被老爸打了一顿。

而且……”丙一副不耐烦的神情:

“别烦我,没有看到我在忙着吗?

别打搅我拉。

走开走开!

情景3:

甲更加烦恼痛苦,这时候他又碰到了丁。

甲上前去,诉苦求助:

“我最近很烦恼,我的……”丁一听,急忙插嘴:

“怎么拉?

你烦恼什么?

”甲说:

“我的数学……”丙又插嘴说:

“数学作业又没有交了吗?

不会做吗?

是你没有听课吧?

”甲解释道:

“不是,是我的……”丁继续插嘴自说自话:

“是不是考试偷看作弊被老师抓到了,还是你老爸不让你玩游戏又把你的游戏碟给收了?

……”甲看着丁一股脑地说了一大串话,自己就是插不上嘴,更加苦恼了,唉声叹气地走了。

教师让甲同学谈谈自己在找乙,丙,丁三个同学倾诉诉苦后的心情感受,让其他三个同学也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其他同学讨论这三种倾听方式错在哪里:

不感兴趣漠不关心,因忙碌借故推搪拒之门外,热心不断插嘴。

教师指出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理解别人,首先要学会倾听。

(同学们,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

有谁知道,上帝为什么在我们脸上装一个嘴巴,在脸的两侧装两只耳朵?

那是因为人在世界上要与人交往更好地理解他人,就是要通过嘴巴说和用耳朵听来达到交流、沟通和理解的。

而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在人际沟通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学会了倾听,也就是理解他人的第一步。

)一个合格的听众要掌握下面五条基本要素:

1诚心:

抱着谦虚的态度听

2专心:

仔细地听,不要三心二意

3用心:

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涵义或言外之意

4耐心:

不要轻易插嘴

5应心:

给予适当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

教师让学生讨论刚才的话剧中在以上五点哪里做得不好,并让同桌两个同学,一位当倾诉者,另一位当倾听者,根据上面的五点表演一个正确的倾诉与倾听的情景,练习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五)小活动。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表,手表正面朝向学生背面朝向自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猜猜手表的背面是什么。

最后挑一个同学走上讲台,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看到的手表的背面是什么告诉大家。

教师对此做出总结:

“你们站在我的对立面,是很难猜出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但只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来看,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道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了。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别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六)教师讲解:

很多人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立足于自我的立场,考虑更多的是什么的利益和需要,却总是很少关心他人的需要,更别说是从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了。

这样这就造成了人际沟通中的理解发生障碍和阻塞。

我们平常总说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理解别人,主要就是由于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造成的。

要做到换位思考,在考虑问题之前,我们先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换位思考四步曲。

第一步:

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第二步:

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第三步:

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第四步:

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1)换位思考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教师讲解屠格涅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你懂得从对方角度来考虑对方的需要,也就是做到了理解他人的第一步。

尽管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别人的尊重与理解。

故事:

屠格涅夫在一次外出散步时碰到一个穷人向他乞讨。

他在衣袋里摸了半天,然后抱歉地说:

“兄弟啊,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钱包也丢在家里了。

”乞丐突然紧紧地抓住屠格涅夫的手,一个劲地说:

“谢谢你,谢谢你,太谢谢你了!

”屠格涅夫奇怪地说:

“你谢我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给你啊。

”乞丐激动地说:

“我本想找点东西吃然后就去自杀,没想到你竟然称我为兄弟!

还向我表示歉意,您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让学生谈谈对该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设想自己是话剧中的求助者,讨论刚才话剧表演中的求助者当时需要的是什么。

(2)换位思考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让学生主动发言,结合刚才的话剧表演,谈谈自己假如是那个求助者,不愿意得到怎么样的待遇。

并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当我犯错时,我不希望……

2当我做得不好时,我不希望……

3当我遭受挫折时,我不希望……

4当我情绪低落时,我不希望……

5当我总是听不懂时。

我不希望……

让组长把讨论的结果统一收集起来,一起分享。

(3)换位思考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教师讲解下面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如何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对方可能的做法。

并结合“理解是双向的”的观点,结合刚才的话剧表演,让同学假设自己是乙,丙,丁时,讨论自己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例子:

一个人在市场开一家服装精品屋,他准备租下时常最东边的三间门面房,因为他觉得顾客差不多都是从东边来,一来就先看到自己的门店,自己肯定就能占了服装时常的头筹生意。

但他的一个朋友知道后,摇头说:

“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顾客,你每次到市场买东西,是不是一看见就买呢?

不是吧?

我们都要货比三家,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

不仅仅是你这样想,别人也都是这样想的。

所以他们虽然是先看到你的门店,但他们都跟你一样抱者看一看比一比的心态,先到别的店里看看再决定是否要买下来。

而那时侯,顾客往往很少会在回头到你的门店里来买的了。

你想你自己都是这么想,别人不会也如此想的吗?

(4)换位思考第四步——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教师讲解:

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做到用心地以对方所期望的方式来对对方,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当然和希望来对对方。

让学生领悟学习以下几点

用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别人,是鸡肠小肚

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自作多情

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是将心比心

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

为对方着想,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七)教师讲解:

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理解父母,理解教师,理解同学,理解他人。

(八)教师总结:

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很好地理解他人,是为我们赢得良好人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这样,我们的人际交往就会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互相很好地沟通。

 

补充活动:

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一组讨论下面一个话题情景,根据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和技巧,编制并表演一个相应的情景,学会很好地倾听,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情景1:

一向温柔的妈妈今天下班回来,愁眉苦脸的,脾气很暴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着小明发火。

小明很苦恼很委屈,于是……

情景2:

小花和小草是同桌。

小花因为被妈妈骂了一顿而心情很不好,而小草则因为一向学得很好的数学居然才考了60分而闷闷不乐。

他们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吵起架来红了眼……终于,他们又和好了。

情景3:

一向深得同学喜欢的王老师因为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而心情很不好,每晚备课批改作业要到深夜,所以精神状态不好。

白天好几次对着同学发火批评。

大家都很委屈和难受。

班长小蓝和几个同学知道了王老师的具体情况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