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4883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docx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

成本会计学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对象、职能和形成发展

重点与难点:

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和对象

第一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一、理论成本: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生产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的表现。

二、现实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

三、成本的作用

1.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3.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4.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

一、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对象包括:

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二、各行各业的成本会计对象包括:

各行各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期间费用

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一、早期成本会计(核算型成本会计)——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

二、近代成本会计(管理型成本会计)——20世纪初至二战

三、现代成本会计(预测决策型成本会计)——二战以后至现在

四、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

1.混合成本核算到专业成本核算的转变

2.对成本范围的确定,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发展过程

3.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上升到以成本控制为中心

4.由单纯的微观成本核算过渡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成本控制阶段

第四节成本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反映(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支出)和监督(监督各项生产耗费的合理性、合规性)

二、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职能的拓展)

事前(预测、决策、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分析、考核)

第五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

1.成本会计与技术相结合

2.成本会计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3.成本会计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二、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集中式与非集中式

三、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

成本管理意识淡化、成本管理理论僵化、成本管理方法老化、成本管理作用弱化、成本管理组织软化等

讨论题:

1、你认为成本会计与你以前学的财务会计有哪些联系?

2、请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你对成本的认识。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与一般程序

主要内容:

成本核算的要求、支出的分类、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重点与难点:

如何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以及收益性支出的分类等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

二、明确区分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支出和不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支出

三、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的原始记录制度

2.建立健全定员定额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材料物资验收、领发、计量、盘存制度

4.建立健全内部结算制度

5.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

五、适应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支出的分类

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概念

1.支出,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减少;

它分为偿债性支出、经营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中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3.经营支出与费用的关系:

收益性支出当期转作费用;资本性支出分期转作费用

4.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成本与企业特定资产相关,而费用则与特定期间相关;成本,

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的代价的量度,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

二、收益性支出按经济内容分类:

劳动对象耗费、活劳动耗费、劳动资料耗费

劳动对象耗费——外购材料燃料、外购动力

活劳动耗费——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劳动资料耗费——折旧费与摊销费

其他——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

三、收益性支出按经济用途分类: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非制造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及账务处理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3.确定成本项目

4.确定成本计算期

5.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6.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摘要

原材料

燃料及动力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讨论题:

1、按要素费用提供的成本信息与按经济用途反映的成本信息作用有何不同?

2、成本核算与复式记账的联系

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对象之间的分配与归集

主要内容:

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和制造费用等

重点:

原材料、工资和制造费用在各成本对象之间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要素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要素费用分配的基本规则: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费用,应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直接或分配计入相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该分别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

3.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进行归集

二、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程序

1.确定分配标准

2.计算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标准总额

3.计算各对象应该负担的费用

第二节材料成本的核算

一、材料发出的核算

1、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的核算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计算: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

2、按计划成本计价发出的核算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1.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通常由各生产单位按产品领用,这些费用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汇总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2.对于数种产品共同领用、耗用的原材料,不能直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归属的,属间接计入费用,需要采用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

(1)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

例1:

某企业生产甲、乙二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料12000公斤,A材料的单价是每公斤10元。

甲产品的产量为2000件,单件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3公斤,甲产品的总重量为6000公斤。

乙产品的产量为1000件,单件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5公斤,乙产品的总重量为4000公斤。

要求:

分别用定额消耗量、产品重量二个分配标准来分配材料费用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件)

单位消耗定额(公斤)

定额消耗量

分配率

分配数量

材料单价

分配金额

甲产品

2000

3

6000

6545

65450

乙产品

1000

5

5000

5455

54550

合计

11000

1.091

12000

10

120000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件)

单位消耗定额(公斤)

定额消耗量

分配率

分配金额

甲产品

2000

3

6000

65450

乙产品

1000

5

5000

54550

合计

11000

10.91

120000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按产品重量分配)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重量(公斤)

分配率

分配金额

甲产品

6000

72000

乙产品

4000

48000

合计

10000

12

120000

(2)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例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7905公斤,A材料计划单价7元,材料成本差异率-3%.甲产品耗用的A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丙产品耗用的A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分批投入,月末对丙在产品进行盘点,统计出尚有3400元A材料(定额费用)未投入生产。

甲、乙、丙产品耗用A材料的定额和产量资料见下表:

要求:

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A材料费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A材料费用定额

23元

45元

18元

本月产品投入产量

1000件

450件

800件

其中:

完工产量

780件

450件

460件

月末在产品产量

220件

34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

单位材料定额

定额费用

分配率

分配金额

1000

23

23000

22756.2

450

45

20250

20035.35

800

18

11000

10883.4

合计

54250

0.9894

53674.95

或根据定额费用分配A材料计划成本,然后核算差异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

单位材料定额

定额费用

分配率

计划成本

分配差异(-3%)

分配金额

1000

23

23000

23460

-703.8

22756.2

450

45

20250

20655

-619.65

20035.35

800

18

11000

11220

-336.6

10883.4

合计

54250

1.02

55335

-1660.05

53674.95

三、原材料费用分配的的账务处理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辅助材料,应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有关成本项目

2.辅助生产领用的原材料,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一般消耗材料,以及修复废品发生的材料费用,应按用途和单位分别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废品损失及有关的明细项目

3.非工业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如专项工程领用材料,福利部门领用的材料,应计入相对应的账户,不得计入生产账户。

例3:

某工厂有关材料耗用如表所示,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甲产品投产100件,消耗定额4公斤,乙产品投产50件,消耗定额2公斤,材料成本差异率+1%

受益部门

用途

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

制造甲产品的原材料

8000

8080

制造乙产品的原材料

6000

6060

制造甲、乙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

5000

5050

机物料消耗

1000

1010

修理用材料

500

505

企业管理部门

修理固定资产用

2000

2020

供电部门

生产用

3000

3030

合计

25500

25755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050/(100*4+50*2)=10.1

甲产品=100*4*10.1=4040元

乙产品=50*2*10.1=101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应借科目

直接计入

分配计入(分配率:

10.1)

费用合计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8080

4040

12120

乙产品

6060

1010

7070

合计

14140

5050

19190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1010+505

1515

管理费用

2020

2020

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车间

3030

3030

合计

20705

5050

25755

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120

-乙产品707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030

制造费用1515

管理费用2020

贷:

原材料25500

材料成本差异255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1.产品成本中如果燃料费用比重较大,燃料的分配程序和方法可以比照原材料进行即增设“燃料”科目,与动力费用一起专门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时。

2.如果产品成本中燃料费用比重较小,可并入原材料一起核算。

例4:

工厂所耗燃料和动力较多,为了加强对能源消耗的核算和控制,在材料核算的会计科目中增设“燃料”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燃料及动力”项目。

本月直接用于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共为62590元,运输车间耗用燃料38500元。

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根据耗用燃料的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的燃料费用算出的燃料定额费用为:

甲产品32100元,乙产品24800元。

燃料费用分配率=62590/(32100+24800)=1.1

甲产品燃料费用=32100*1.1=35310

乙产品燃料费用=24800*1.1=27280

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5310

-乙产品2728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38500

贷:

燃料101090

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的核算包括支出和分配两部分

1.在支出外购动力费用时,由于付款日与成本费用核算日不同,一般作暂付款处理,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应付账款

2.在分配外购动力费时,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注意:

(1)单独计入该产品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为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采用机器工时等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的该成本项目

例5:

某企业20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电力)费用5100元。

该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12500度,辅助生产车间动力用电4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2000度,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1000度,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1950度。

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合计5148元

要求:

按照用电度数分配核算各车间、部门电费;按照机器工时分配核算基本车间甲、乙两种产品的动力费用(甲产品的机器工时为1150小时,乙产品的机器工时为850小时);编制支付费用和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录。

计算各部门应负担的动力费用:

电费分配率=5148/(12500+4000+2000+1000+1950)=0.24元/度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费=12500*0.24=3000

辅助生产车间动力费=4000*0.24=960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费=2000*0.24=480

辅助生产车间照明费=1000*0.24=240

行政管理部门照明费=1950*0.24=468

合计:

5148元

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电费:

动力费用分配率=3000/(1150+850)=1.5元/机器小时

甲产品动力费用=1150*1.5=1725元

乙产品动力费用=850*1.5=1275元

分录:

借:

应付账款5100

贷:

银行存款5100

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725

-乙产品1275

辅助生产成本960+240

制造费用480

管理费用468

贷:

应付账款5148

第四节人工成本的核算

一、职工薪酬应该包括的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二、不同企业的工资计算方式存在差异,决定了工资分配的数额

进行工资分配时,应按部门用途进行

生产产品发生的工资费用,应由各产品按受益原则分配

例6:

某企业10月份支付的工资总额为950000元,其中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工人工资500000元。

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0000件,单件产品的实际工时为6.5小时。

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0000件,单件产品的实际工时为3小时。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50000元。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为250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50000元。

根据规定,企业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12%、2%、10.5%计提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根据20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企业预计2008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500000(1+10%+12%+2%+10.5%+2%+2%+1.5%)=700000元;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150000(1+10%+12%+2%+10.5%+2%+2%+1.5%)=210000元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250000(1+10%+12%+2%+10.5%+2%+2%+1.5%)=350000元;应计入销售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50000(1+10%+12%+2%+10.5%+2%+2%+1.5%)=70000元

借:

基本生产成本700000

制造费用210000

管理费用350000

销售费用70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950000

-职工福利19000

-社会保险费228000

-住房公积金99750

-职工教育经费14250

-工会经费19000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700000/(10000*6.5+20000*3)=5.6元/小时

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0000*6.5*5.6=36400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00*3*5.6=336000元

第五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

辅助生产归集的程序有两种:

1、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的程序与基本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相类似

设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进行费用归集

例7:

机修车间本月发生如下费用:

修理设备领用备品、备件68000元,车间一般消耗材料6000元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8000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6000

贷:

原材料-备件68000

-辅助材料6000

生产工人工资64000元,其他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

并按工资总额的40%提取社会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等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89600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14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74000

-福利费等29600

用银行存款支付燃料和动力费28000元

借: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28000

贷:

银行存款28000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5000元

借:

制造费用5000

贷:

累计折旧5000

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办公费7000元

借:

制造费用7000

贷:

银行存款7000

根据以上业务对制造费用进行汇总结转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0000

贷:

制造费用600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68000

(原材料)

89600

(人工成本)

60000

(制造费用)

借方发生额:

217600

2、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归集。

承上例: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4000

贷:

原材料74000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036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74000

-福利费等29600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8000

贷:

银行存款28000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000

贷:

累计折旧5000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000

贷:

银行存款7000

辅助生产成本

74000(材料费用)

103600(人工成本)

28000(燃料及动力费)

5000(折旧费)

7000(办公修理费)

借方发生额:

217600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辅助生产分配因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形不同而不同

1、辅助生产车间是从事工具、夹具、模具等产品的制造,应于产品完工入库时,计算出实际成本。

借:

低值易耗品(工、夹、模)

原材料(修理用备件)

贷:

辅助生产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

2、提供水、电、汽、机修等劳务,虽然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部门服务的,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存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形,因此,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一般还应在辅助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

(1)直接分配法

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相互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例8:

宏光工厂设有修理、运输两厂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

运输

待分配费用

5040元

9000元

劳务供应数量

2100小时

7500公里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300

运输部门

100

基本生产车间

1800

6600

行政管理部门

200

600

运输单位成本=9000/(7500-300)=1.25元/公里

修理单位成本=5040/(2100-100)=2.52元/小时

修理车间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修理费=1800*2.52=4536元

管理部门负担修理费=200*2.52=504元

运输车间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修理费=6600*1.25=8250元

管理部门负担修理费=600*1.25=750元

(2)顺序分配法

采用这一分配方法,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

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本例中,由于修理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多,考虑到单位成本的影响,修理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的金额较大,所以排列在运输车间之后。

运输车间:

分配率=9000/7500=1.2

修理车间负担运输费=300*1.2=360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运输费=6600*1.2=7920

管理部门负担运输费=600*1.2=720

修理车间:

单位成本=(5040+360)/(2100-100)=2.7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修理费=1800*2.7=4860

管理部门负担修理费=200*2.7=540

(3)交互分配法

分配步骤:

第一步,在辅助车间内部进行分配即交互分配

第二步,在辅助车间以外的部门进行分配即对外分配

根据上例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计算

交互分配:

修理单位成本=5040/2100=2.4元/小时

运输单位成本=9000/7500=1.2元/公里

修理车间负担运输费=300*1.2=360元

运输车间负担修理费=100*2.4=240元

对外分配:

修理的单位成本=(5040+360-240)/(2100-100)=2.58元/小时

运输的单位成本=(9000+240-360)/(7500-300)=1.23元/公里

修理车间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修理费=1800*2.58=4644元

管理部门负担修理费=200*2.58=516元

运输部门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运输费=6600*1.23=8118元

管理部门负担运输费=600*1.23=762元

(4)代数分配法

应用代数中多元一次方程式的原理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设立未知数表示各辅助生产车间劳务单位成本,并根据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提供劳务总量以及相互服务的关系,建立方程组,以解出劳务单位成本并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仍依据上例资料

设X为修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