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364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docx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

 

XXXXXXXXXXXXXX(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XXXXXXXXXX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3

一、基础分部…………………………………………………………4

二、基础、主体分部…………………………………………………4

第一节:

混凝土工程…………………………………………………4

第二节:

钢筋工程……………………………………………………10

第三节:

模板工程……………………………………………………11

第四节:

砌体工程……………………………………………………12

三、装饰装修分部……………………………………………………14

第一节:

室内工程……………………………………………………14

第二节:

外墙裂缝、渗漏…………………………………………....15

(二)外窗渗漏……………………………………………………….24

(三)屋面渗漏……………………………………………….………25

(四)油漆与粉刷工程……………………………………...……..27

(五)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29

四、给排水及采暖工程……………………………….……………30

五、电气分部…………………………………………………………33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

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1、为了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参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市质监部门的文件指示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防治技术措施及治理方法。

2、质量通病治理组织领导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

一、基础分部

土方工程

质量通病:

超挖、欠挖、放坡修坡不规则;基坑裸露时间长;排水措施不得力、基坑浸泡等。

分层不符合要求,局部夯实不均。

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放坡,由人工修整规矩,设水准仪随时进行标高测平,现场质检员监督到位,机械挖土应留20~30cm土用人工开挖;如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应预留15~30cm基土不挖,待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再进行开挖;基坑经人工清理后,即与有关单位联系验收,并做好下道工序施工准备;在基坑中设积水坑,遇雨天及时用水泵抽掉积水。

分层回填、逐层夯实、逐层验收,局部回填土死角要采用人工夯实,严格验收后再继续施工。

二、基础、主体分部

第一节:

混凝土工程

1.预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1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验单,并按批量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复试,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用于本工程。

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

掺合料总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

1.2加强原材料管理,防止原材料变质或生产时误用。

搅拌站根据本工程所需的混凝土品种、原材料、气候等,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要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

混凝土搅拌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现浇板的混凝土采用中粗砂,含砂率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大于8%。

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颜色一致,防止离析和泌水现象,搅拌程序和时间应符合搅拌机说明书的要求或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中粗砂,含泥量﹤2%,控制配合比,在满足可泵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和坍落度;采用外加剂延长初凝时间。

搅拌站必须保证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均使用同一厂家水泥及外加剂,确保结构外观颜色一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送时应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不能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2、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必须选用硬度、平整度、光洁度好的优质模板,零米以上镜面混凝土和清水混凝土的模板、角线等应经监理和业主同意方可使用。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拌和料进入现场必须检查入模坍落度,坍落度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初凝前加强二次振捣排除气泡,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模板底部与原混凝土结合面应平整,并加铺2cm海绵条,浇灌中,随时检查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要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及预埋管处,应两侧同时下料,在接近孔洞或预埋管底部时,必须改为单侧下料,浆面超过孔洞高度三分之一后,方允许另一侧下料,防止孔洞或管道底部中间形成空洞;施工时要严防漏振,当发现砖石、土块、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

在下料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遮盖措施,防止混凝土浆溅落到未浇筑的模板和钢筋上。

浇灌混凝土必须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修正。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10c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

泵送混凝土,在结构上部富余砂浆范围,均匀加添足量干净粗骨料,并拌和振捣均匀。

浇灌混凝土后,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覆盖(清水砼不宜),并洒水养护,在冬期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不过早拆除模板或保温层,对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大于20℃时方可拆模,,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施工前应进行温度计算,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证。

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筑以利散热,不出现冷缝为原则。

控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和坍落度,坍落度符合要求。

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二次振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对板面要进行拍打振实,去除浮浆,加强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根据结构的平面形状尺寸、厚度等情况,合理布设循环水管,通水降温,布置测温点加强测温,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5℃之内,并根据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定性定量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控制裂缝的出现。

加强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并根据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并尽可能增加养护时间,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或覆盖保温材料保护。

4、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通病表现形式:

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宜产生斜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

治理措施:

.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较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小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

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性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小于7ф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

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4@150、宽度不小于500mm的钢筋网片。

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充分,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模板支撑体系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后浇带处应设置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现浇板的板底按清水混凝土工艺要求施工,不进行二次粉刷;浇筑时,未浇筑部分应采取遮盖防护措施,防止杂物落入。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设在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800~1000mm。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5、二次灌浆不密实防治的技术措施

工序验收合格,接到书面通知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

基层凿毛、清理,用清水冲洗干净,浇灌前洒水湿润,湿润时间不得小于24h。

模板严密不漏浆,刚度符合要求。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采用专用的二次灌浆材料,材料经第三方实验室检验合格;结构二次灌浆,应严格按实验室配合比拌和混凝土。

已灌浆完的结构拆模,其侧面模板应在30%的强度后进行。

拆除承重底模必须在90%强度后进行,拆模后应加强养护与保护。

拆模后二次灌浆表面应进行修整,消除麻面和台阶等缺陷。

缺陷消除后,表面采用抹水泥砂浆压光的办法,保证其质量。

具有外表装饰作用的二次灌浆表面,当平整度和转角的垂直度不足时,应全部刨除重新抹水泥砂浆并压光。

转动机械部位的二次灌浆,必须达到95%设计强度后才能启动。

所有的二次灌浆,根据气温和气候条件,采取浇水或保温等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低于7d。

第二节:

钢筋工程

1、质量通病:

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外露丝头超标;钢筋保护层偏小,露筋;钢筋焊接接头偏心、弯折等,箍筋间距不匀,板筋钢筋踩踏容易变形。

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丝头加工长度,加工场检查用通规和环规检查丝头质量,施工现场连接用力矩扳手拧紧至规定力矩值,如果仍外露过多,可更换连接套筒重新连接。

垫块厚度达到保护层要求,强度承载力要达到要求,分布合理并与钢筋绑扎牢固;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对焊连接的钢筋端头弯曲应在焊前矫直或切除,钢筋夹具应同心,焊接过程中钢筋应保持直线,焊后稍冷却再卸夹具和移动钢筋,严格过程控制和“三检制”,保证箍筋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楼板施工搭设施工通道,避免踩踏钢筋。

2、质量通病:

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

a.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

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

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在未设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b.应加大现浇板的刚度。

现浇板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00mm,厨房、厕浴、阳台板不得小于8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

对于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合理确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

c.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当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

d.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e.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充分,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压抹后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

f.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冲击。

第3节:

模板工程

质量通病:

梁、柱模板接头不规则,拼缝处错台。

构件阳角处漏浆,线条不顺直。

控制措施:

梁、柱接头制作为一体,避免梁、柱模板拼缝设在阴角处。

覆膜胶合板制作前,首先由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绘制出模板加工图,由木工在生产临建区木工车间加工。

模板几何尺寸要求准确,拼缝严密,木质胶合板之间的拼缝采用透明胶带纸粘贴,粘贴应平整无皱褶,方木须经过压刨双面刨平,以使厚度一致、模板与背楞结合紧密。

模板在车间加工拼制完成后编号,经过质检员检查合格后运至现场使用,对不合格的模板一律不准出车间。

框架梁柱、牛腿阳角均采用塑料线条或木线条。

塑料线条、木线条本身要规格一致,线条顺畅。

塑料线条可根据损坏情况回收清理后周转使用在柱角;木线条在柱角处只用一次,派专人将木线条回收清理后用在梁底。

线条上下对接处接触面要处理,保证接触紧密;柱梁交接处,塑料线条、木线条应锯450角连接。

塑料线条、木线条边与模板间的双面胶带要同线,禁止出现两者间里出外进的情况。

塑料线条用铅丝在后面的凹槽内拉紧,使塑料线条与模板连接紧密。

木线条在小面模板上的钉子间距200~250mm,以保证木线条在支设大面模板时不变形。

用小钉向模板上固定木线条时,钉子离模板边的距离不能大于1cm,避免将PVC板钉裂。

木线条上的钉头用小块胶带纸粘贴。

木线条上粘贴胶带纸要两面收头,为防止胶带纸起皱或脱落,在木线条上应薄涂一层树脂胶。

该项工作要派专人来做,并认真验收,若发现有鼓泡等现象,用针刺破以排出气体。

海绵条要设专人裁剪,以便规格一致,并降低成本。

第4节:

砌体工程

质量通病:

填充墙裂缝。

不同基体材料交接部位宜产生裂缝,填充墙临时施工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缝,填充墙内暗敷线管处宜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

a.砌筑砂浆应采取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在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b.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O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

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c.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d.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e.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宜采用梁(板)底预留30-50mm,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填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f.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g.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植筋或借用膨胀螺栓,不得将拉结筋折弯压入砖缝。

h.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

3水泥砂浆嵌实。

i.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必须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后将槽内砌块剔除,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凿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实,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其背面的抹灰层应满挂钢丝网片;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mm,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20mm,其钢丝直径不应小于1.2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

j.填充墙砌体应分层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

k.填充墙临时施工洞口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φ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湿润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

三、装饰装修分部

第一节:

室内工程

质量通病:

抹灰墙面易出现空鼓、裂缝

控制措施:

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宜用过筛中砂(含泥量<5%),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采用预拌砂浆时,应有设计单位明确强度及品种要求。

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浇水量应根据墙体材料和气温不同分别控制,并同时检查基体抗裂措施实施情况。

抹灰面层严禁使用素水泥浆抹面抹灰砂浆宜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维或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

必要时,可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子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

墙体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喷水进行养护。

第二节:

外墙裂缝、渗漏

(一)外墙保温饰面层裂缝、渗漏

质量通病:

饰面层易出现开裂,外墙易产生渗漏

控制措施:

1.外墙外保温设计应明确基层抹灰要求,并应对门窗洞口四周、外墙细部及突出构件等做好防水保温细部设计,出具节点详图:

2.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与其系统型式检验报告一致。

3.保温材料应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产品认定证书,EPS板自然条件下陈化期不得低于42天,60度恒温蒸汽条件下不得低于5天,XS板陈化

期不得低于28天。

4.涂饰饰面应采用与保温系统相容的柔性耐水腻子和高弹性涂料。

5.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作出专项施工万案,由总承包单位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6.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坚持样板引路的原则,样板验收合格后万可全面施工。

7.外墙基层处理及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抹灰前应先堵好架眼及孔洞,封堵应由专人负责施工,施工、监理单位应对孔洞封堵质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并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b.:

封堵脚手架眼和孔洞时,··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封堵严密。

c.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酷发泡剂"和防水膨胀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8.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条粘法需用工具锯齿涂抹,·涂抹面积应达到·100%;·点框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50%。

b.涂料饰面时,当采用EPS板做保温层,·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宜采用以粘结为主,锚栓固定为辅的粘锚结合的万式,锚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3个;当采用·XPS·板做保温层,·应从首层开始采用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万米不宜少于4个,锚栓在墙0·3MPa。

c.以XPS板为保温层时,·应对xps板表面进行粗造化处理,并应在两面喷刷专用界面砂浆,界面砂浆宜为水泥墓界面砂浆o

d.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5,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胶粘剂。

保温板间残留缝隙应采用阻燃型聚氨酷发泡材料填缝,板件高差不得大于1.5mm。

'

e门窗洞口上部和突出建筑物的装饰腰线、女儿墙压顶等有排水要求的外墙部位应做滴水线。

·

f.门窗洞口四角聚苯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型;拼缝离开角部至少200mm。

窗洞口四角聚苯板不得拼接,

e耐碱网格布粘贴时,洞口处应在其四周各加贴一块长300mm、宽200mm的450斜向耐碱玻纤网布;转角处两侧的耐碱玻纤网布应互绕搭接,每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或可采用附加网处理。

h在外墙保温系统的起始和终端部位的墙下端、檐口处及门窗洞口周边等部位应做好耐碱玻纤网的反包处理。

9.外墙保温层需设置分格缝的;应由设计明确位置及处理措施。

10.需穿透外墙保温层固定的管道及设备支架等,其与保温层结合的间隙应采取可靠措施做防水密封处理。

11.外墙施工完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单位对外墙进行淋水试验,淋水持续时间不得少千2小时,并做好检查记录。

12.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13.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14.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15.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

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

16.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17.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

18.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19.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

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20.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4.10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饰面砖样板件应做粘结强度检测。

21.窗台、窗眉、阳台、雨篷、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9%,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22.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二)外窗渗漏

质量通病:

外窗框周边易出现渗水,组合窗的拼接处易出现渗水。

控制措施:

外窗制作前必须对洞口尺寸校核,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适合的间隙,外窗进场后对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

门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组合塑钢(铝合金、钢)门窗拼接件联接前,应在结合面先注满密封胶后再拼接。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

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三)屋面渗漏

质量通病:

找平层养护不好,强度低,裂缝起砂;卷材粘结不牢、起鼓,屋面渗漏。

水落管安装位置有偏差,上下不垂直。

控制措施:

施工找平层前,应先将面层清理干净,砂浆比例要准确,加强养护,面积大时设置不大于6×6m的伸缩缝;铺贴卷材时基层必须干燥,必要时可采用排气法,避免卷材起鼓,刷冷底油和浇刷沥青需要刷均匀,不得刷过薄或过厚,一般1-1.5mm,在突出屋面的构件和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增加附加层。

水落管的每节管应与上下节垂直连接紧密,用管箍卡牢,并固定在墙上,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20mm,管箍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1.2m,排水口距管箍的高度不应大于200mm。

质量通病:

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控制措施:

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