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424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水泥部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规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适用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品质部化验室各岗位安全操作。

3基本要求

3.1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2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

4取样岗位

4.1取样前对取样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4.2上下楼梯时要一手扶住楼梯,防止滑跌。

4.3夜间工作时要穿反光工作服,注意车辆行驶状态。

4.4取出磨水泥样品时要注意避免水泥烫伤,注意勿踩压平吹取料。

4.5拧取样桶时应注意安全,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

4.6现场取热料时应穿防烫服,戴好防护面罩,取样时应侧身,不要正对着平吹孔。

4.7取出厂水泥样品时,戴好防护面罩,取样时应侧身,在皮带运转中抽样要注意。

4.8不要对正在工作的取样器进行维护,如果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或清理时,一定要其停止工作并断电,出现故障时应联系相关部门维。

4.9在使用钙铁硫仪器时做完样及时清理,遇突然断电时应及时关闭电源。

4.10测量比表面积时检查设备是否漏电完好,避免触电。

4.11使用玻璃“U”管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

5简分岗位

5.1使用烘箱时注意检查防护装置完好,避免烫伤电伤。

5.2测定游离钙时注意化学试剂溅入眼睛、烫伤。

进行滴定操作时将滴定管固定好。

5.3搅拌溶液时用力要适中。

加热纯净水时严禁用湿手插电源插头,手指不要伸到插孔并戴好手套。

5.4使用玻璃器皿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

5.5使用电磁振动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6质量班长岗位

6.1在车间巡检时要注意防高空坠物,下楼梯时一手扶栏杆,注意防滑。

6.2夜间工作时要穿反光工作服,在取样过程中注意躲避车辆。

6.3使用化学试剂时注意滴定过程中,防酸、碱腐蚀。

溅入眼睛。

6.4使用各种电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7物检小磨与混样试验岗位

7.1工作前检查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关好工作间门窗。

7.2开动磨机前应拧紧磨门,防止钢球抛出砸伤人。

7.3确认磨门已拧紧,盖好隔音罩,然后才可启动,磨机运转时不要打开磨机隔音罩,小磨停机时,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才可进行其他工作。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

7.4打扫小磨清理卫生时,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

7.5混样将样品倒出应戴好口罩,防止粉尘污染。

7.6在使用混样机前应检查设备是否良好。

7.7混样机工作时应离机器30cm以上,人应站在机器侧面,手不准伸入混样机。

8试体成型岗位

8.1使用温度计时避免温度计破碎,防止水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8.2称样时人与样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吸入粉尘。

8.3进行搅拌时严禁将手及工具深入锅。

8.4成型振实时加隔音防护罩。

8.5试模养护和脱模时防止养护箱风扇割伤手,试模滑落砸伤人及砸坏物品。

8.6搬运试模时防止试模滑落砸伤人及砸坏物品。

8.7进行设备卫生清理时候必须切断电源,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

8.8设备维护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

电气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9试体破型岗位

9.1放试块时,手指不要伸入夹具,抗折机工作时不准将手伸入到杠杆下。

9.2放试块时,手指不要伸入夹具,进行破型实验时操作员不要正对压力试验机。

9.3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

电气设备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9.4收集废料时必须戴好口罩。

9.5往石灰石下料坑倒废料时应戴好口罩。

10化学分析配药岗位

10.1搬运腐蚀性液体时必须使用车板距地面很低的工具车,严禁人工搬运。

取瓶装的腐蚀性液体容器时,必须一只手拿紧瓶子上端,一只手托住瓶子底部,防止脱手打碎容器。

10.2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开启易挥发的试剂,如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必须盖上湿布再打开;稀释浓硫酸溶液时应在搅拌下将硫酸倒入水中;配制硝酸、硫酸、盐酸、氨水溶液时必须在通风触进行;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工作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

10.3取出的易燃性化学试剂离热源尽量远一点;配制时易燃化学试剂不要溅到电炉等加热设备上;工作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

10.4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进行;严禁水杯、餐杯、食品带入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严禁吃东西;严禁使用实验室的器皿、仪器做饮食工具;严禁化学药品入口,严禁带出实验室;工作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

11化学分析岗位

11.1使用电气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电炉、电热板与周围物品距离必须大于30厘米以上;取加热的烧杯时,只能使用烧杯夹。

11.2腐蚀性液体试剂的放置高度不准超过80厘米;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易燃化学试剂不准溅到电炉、电热板等加热设备上;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进行;使用火焰光度计前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损害,使用后检查天然气阀门是否关严,防止漏气。

11.3使用玻璃器皿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破碎割伤,并注意烫伤。

12煤工业分析岗位

12.1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分析天平及高温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2操作人员使用的坩埚钳,坩埚夹以及坩埚,要与台面上的接触器或电源线保持20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触电或因高温烫伤控制设备或电源线路。

12.3往高温炉取放样品时,应用专用坩埚及灰皿架,并戴好帆布手套,取出样品后要放到石棉网上并与台面上的接触器或电源线保持20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触电或因高温烫伤控制设备或电源线路。

12.4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不得自行私自处理。

13原燃材料破碎岗位

13.1使用破碎机前检查设备及安全设施完好,符合安全要求才能允许使用。

13.2破碎人员必须配备耳塞、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口罩;严禁穿短袖和短裤衣服工作.

13.3破碎过程中盖上料仓盖,不要在破碎进料口观察;遇到破碎机被堵,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清理

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规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适应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学分析、水质化验等相关操作。

3容与要求

3.1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2接触热、烫、腐蚀性环境或物质应戴好防护手套。

3.3一般安全操作

3.3.1防止中毒

3.3.1.1所有化学试剂、药品要有标签。

剧毒药品必须严格保管、按规定领用,有专人负责保管。

毒性药品撒落时,应立即全部收拾起来,并把撒落过毒物的桌子或地板洗净。

3.3.1.2严禁化学试剂入口,使用移液管时应用橡皮球操作。

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或反应时放出的气味时,应将容器离开面部适当的距离,以手轻轻扇动,稍闻气味即可。

3.3.1.3所有可能产生毒气体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进行,分析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

3.3.1.4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

凡使用有毒药品工作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

3.3.1.5有毒的废液要尽量作无毒处理后,排入地下深处或倒入下水道,器皿要立即洗干净,并立即洗手。

3.3.1.6水银撒落在地上时,应尽量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黄粉,以消除汞滴。

3.3.1.7取有毒试样时应站在上风处,利用球胆取气分析时,要保证球胆不漏气,用完后要放到室外排空。

3.3.1.8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它有毒气体、蒸气,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情况通知医务所,救护得越早越快,危险性也越小。

3.3.2防止燃烧和爆炸

3.3.2.1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或冰箱铁柜中;氧化性化学药品和还原性化学药品应分开存放;易燃药品不可放在煤气灯、电炉或其它火源的附近。

室温过高时,启用易挥发物应首先冷却,并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脸部。

3.3.2.2试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熔剂,如必须用加热方式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

3.3.2.3在蒸馏可燃性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器中,并确信流水已固定时,再旋开开关加热(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

接收器最好置于沙土浴中。

在蒸馏过程中人员不能离开,要时刻注视仪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情况,即使在短时间也不能置之不顾。

如需向蒸馏器补充液体,应先熄火,冷却后再进行。

3.3.2.4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不得靠近火源,应立即清洗干净。

落有氧化剂溶液滴的衣服,稍微加热即可着火,应注意及时清除。

3.3.2.5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埚、瓷盘或燃烧管等,要放在不会引发火灾的安全地方。

3.3.2.6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同研磨。

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

在工作中不要使用成份不明的物质,防止反应时产生危险的产物。

3.3.2.7爆炸类药品应放在低温处保管,移到或启用时不得激烈振动。

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无关人员不得在室,并加强安全防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

3.3.2.8装有挥发性物质或受热分解会放出气体的药品(如五氯化磷)的瓶子最好不用石蜡封瓶塞,如瓶口因用蜡封住而打不开时,不能把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3.3.2.9分析中,有时需要对加热处理的溶液在隔绝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冷却,冷却时不能把容器塞紧,以防冷却时爆炸,可以在塞子上装有碱石灰管。

3.3.2.10应配备灭火器,分析室及有空调的房间禁止吸烟。

3.3.3防止化学药品的腐蚀、灼伤、烫伤

3.3.3.1取用腐蚀类、刺激性药品时,最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睛。

以防药品洒出或沾到身上,用移液管吸液时必须用橡皮球操作。

3.3.3.2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进行,将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免骤然发热使酸溅出,伤害皮肤、眼睛或衣服。

3.3.3.3用浓硫酸做加热浴的操作(如测定熔点),眼睛要离开一定距离,火焰不得超过石棉网的石棉芯,搅拌时要小心均匀。

3.3.3.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子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防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

3.3.3.5使用酒精灯或喷灯时如有酒精洒出,应先将洒出的酒精擦干净,然后再点燃,不能把灯拿到别的火源上去引火。

3.3.3.6开启氨水、无水乙二胺、盐酸、硝酸、硫酸等药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水浸湿后,再开动瓶塞,以防溅出。

3.3.3.7在压碎或研磨苛性碱和其它危险物质时,要注意防小碎片溅散,以免烧伤眼睛、皮肤等。

3.3.3.8在使用强碱熔样时,应防止坩埚沾水,以免发生爆炸。

3.3.4若不慎烧伤、灼伤时应按下列方法临时处理:

3.3.4.1火烫伤使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中,至不觉疼痛为止。

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抹,不要弄破水泡。

3.3.4.2眼睛或皮肤为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洗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

3.3.4.3氢氟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2%)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

1)涂抹包扎好。

3.3.4.4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

10)涂抹。

3.3.5防止玻璃器皿割伤

3.3.5.1使用玻璃仪器前应认真检查不要使用有裂纹的仪器。

3.3.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