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084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docx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区域经济发展

【2015年高考题】

(2015•江苏卷)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A.I区B.Ⅲ区C.Ⅳ区D.V区

【答案】23.BD24.BC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时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变化、农业区位。

(2015•上海卷)(九)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

【答案】19、A20、A

游,A正确。

【考点定位】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2015•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

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

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T业基地的条件是▲。

(3分)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2分)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

弊▲。

(4分)

(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4分)

【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任答3点)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

(4)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供产品附加值,继而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5•上海卷)(十七)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6分)

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

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

4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入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

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

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

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

(12分)

4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4分)

【答案】

41、由图乙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长三角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密度均增加,除上海外,还出现了两个就业密度较高的中心区域(2分)。

因为上海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市场大,可以继续作为该类制造业的中心(2分)。

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劳动力成本、地价较低,具备承接产能转移的优势,尤其是原来轻纺业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更快(2分)。

由图丙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作为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中心,其就业密度继续上升,同时在邻近地区又出现了另外两个高密度就业中心区域(2分)。

因为上海交通便捷,科技水平较高,有利于该类制造业发展(2分)。

而紧邻上海市区的长三角其他地区商务成本较低,且可以共享上海的交通、科技等资源,能够承接该行业的产能转移(2分)。

42、基本策略:

淘汰和转移高耗能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继续保持与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2分)

合理性评价:

这种结构调整既充分发挥上海的技术市场、交通、劳动力资源的综合优势;也为当地众多劳动力保留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这符合上海社会、生态、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

(2分)

【考点定位】产业结构调整。

 

【2014年高考题】

  (2014·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

据此回答3-4题。

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

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答案】3.A 4.A 

(2014·安徽卷)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

24.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23.D24.A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4·江苏卷)如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

2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答案】25.AC 26.CD 

(2014·北京卷)40、“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20,回答第

(2)题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10分)

【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

(2014·福建卷)37.(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6分)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11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12分)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点”进行销售。

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8分)

观点A:

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

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37分)

(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支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

有利

论据: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答四点即可。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观点:

B不利

论据:

易对传统商品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答四点即可。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动力减少,农业发展受影响。

【考点定位】地理位置特征;海洋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区域木材加工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2014·北京卷)36、(36分)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2分)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8分)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8分)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8分)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

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3)问题:

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

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考点定位】气候、地形、水资源、区域经济发展。

(2014•新课标Ⅱ卷)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如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

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

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

(2014•天津卷)1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

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

请列举两项。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2)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三峡水库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为了解决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

并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

请填表回答。

产业部门

结构调整

具体作用

农业

②③

工业

【答案】

(1)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方便城内地域联系;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地质灾害。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①信息:

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条件:

工业部门齐全,技术力量强

②信息:

工业历史悠久(原来就有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制造业)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

③信息:

是“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条件:

国家政策支持

④信息:

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条件:

地域间联系便捷,市场广阔(答出①②③④中两项即可)

(3)①扩大林业比重(降低种植业比重);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④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扩大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比重);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14•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表格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 ⑤ ⑥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2013年高考题】

  (2013•新课标Ⅱ卷)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A 2.D 3.A 

(2013•广东卷)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  )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答案】B 

  (2013•江苏卷)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如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16.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答案】15.D 16.C 

  (2013•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如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D 2.B 

(2013•广东卷)9.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

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2011年

京津冀城市群

1.62

1.52

长三角城市群

2.35

2.20

珠三角城市群

1.93

1.23

辽中南城市群

1.32

1.21

A.北京B.上海C.广州D.沈阳

【答案】C 

(2013•上海卷)(十四)根据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回答问题。

2000年

2008年

2009年

农业人口(万人)

25.40

12.50

11.70

耕地(万公顷)

28.59

20.50

20.23

农业产值(亿元)

216.50

280.35

283.15

种植业(亿元)

61.84

106.07

114.29

牧业(亿元)

80.75

63.50

60.04

渔业(亿元)

36.53

55.23

51.39

农业服务业(亿元)

8.20

8.49

29.2000年到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种植业科技投入增大②渔业产值有增有减③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④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0.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图表数据,上海农业发展的趋势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保持稳定②牧业产值将持续下降③从业人口有所减少④农业产值比例将上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29.A30.B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上海是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

(2013•北京卷)3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12分)

【答案】(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2013•福建卷)37.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答案】(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经济特区建设。

(2013•广东卷)41.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局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图9)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图10)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

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12分)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8分)

【答案】(3)耕地:

比重下降。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比重上升。

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特点:

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

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

(2013•新课标I)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6分)

【答案】(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